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站长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民歌戏曲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晋西北黄河行

 

 

 

 

 

  眼中稀落的灌木丛最终被成片的阔叶林代替了,黄河也越来越宽,暗示着我们离晋西北越来越远。身体已经踏进了汾河谷地,可心思却依旧沉浸在晋北高原。耳朵似乎还能听见四胡依呀的声响,嘴角似乎还残存着酸捞饭的气息,这个地方给我的感动似乎是来自阔别已久的家乡。

而事实上,在这之前我们从没有来过晋西北,那些名厨小吃、民谣戏曲也只是偶有听闻而已。这次终于借着中北大学校团委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调研活动的契机,在新闻传播系老师的带领下,师生一行八人随“黄河文化实践队”沿黄河而上,随黄河而归,一路拜访保德、河曲、偏关三县,完成了我们生命中第一次文化旅行。

此次行程出人意料地受到了三县文化部门的热烈欢迎。在保德,当天晚上县委领导就安排我们见到了名气颇大的民歌王杨仲清;在河曲,文化局工作人员陪我们出访老艺人十几次;在偏关,县领导向我们介绍了十几道名吃工艺。行程越走越远,内心却越来越舒畅,因为我们心里已经有底儿,在这里绝没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危矣”。

此行最令人留恋的还是三县的经典小吃,不知道黄河人长了怎样一双神奇的手,就让那些粗米糙粮化作饭桌上佳肴琼浆。保德的碗托晶莹剔透,像是一片片薄碧碎玉;河曲的酸捞饭则酸中取甜,令人回味无穷;偏关的豆腐就更精致了,香软爽口,真如袁枚所言“豆腐得味,远胜燕窝”啊。但是,良食愈美,工艺程序就愈复杂。就拿偏关豆腐来说,从选豆到端上饭桌就有十几道工序。正是这几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活动如火如荼地进行,这些险些失传的美食工艺才得以保留下来。

当然最令人感动的还是那些老艺术家们,也许是黄河给了高原人一副响亮的嗓子吧,要不咋能时而令人哽咽时而令人开怀呢?也许是这些老艺人本身的坚持就已经令人心生敬仰了吧!毕竟韩运德那一生书写1400首情歌的册子分量太重,毕竟贾德义黄河岸上孤独一唱六十年听起来过于萧瑟。而他们认为于他们自己,无所谓功勋与悲壮,他们只是花一辈子时间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儿而已。但对于民歌,这或许就是它们的魅力与价值,根植黄土地,情系黄河人,有人为其付之终生而无悔。

第一次如此近距离地看着黄河,还吃着她的谷物,哼着她的调子。此行我们为“黄河沿岸非物质文化遗产”而来,但现在我知道这些文化绝不会消失,因为黄河还在。文明的悲剧总是因为文明的创造者抛弃了文明,但是当你看到黄河人唱起民歌、品起小吃的自豪劲你就会相信,这些黄河的子民啊一定会给黄河文化一个美好的明天。

 

文来源:太原晚报20120906;本文作者:葛文慧 陈森森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12-09-13 )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行游山西系列总目录

山西地域文化第一站:太原道 >> 山西纪实

工作QQ:3786689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民歌戏曲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站长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