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古昆仑在析城山稽考 |
||
|
古昆仑在哪里?有人说在燕山,有人说在秦岭,还有人说在非洲的乞力马扎罗山……我省学者姚剑先生考证认为,古昆仑就在山西东南部的析城山。 在中国历史文化的传统中,昆仑已经超越了自然地理概念,是一种文化的象征。它最早是上古先民们自然崇拜的产物,继而在神话和英雄时代被赋予神的品格。物质的充裕,国家的诞生,先民活动区域的扩大,消减了神话和英雄色彩,但是昆仑作为一种与神结合的超自然的力量,长久地在精神上慰藉着东方民族。 一千多年来,人们力图在现实中找到这座神圣的大山,时至今日,依然没有一致的结论。毫无疑问,今昆仑山位于帕米尔高原,然而历史学家几乎一致认为,此昆仑不是彼昆仑。因为在上古时代,我们先民的自然崇拜是从他们生活的地域开始的,昆仑神话诞生于中原,中原民族无暇顾及也无法企及帕米尔高原的冰天雪地。 美学上有一个概念叫“崇高”,美学上的“崇高”是一种超越人类个体力量的宏大,如在无边大海、滔天洪峰、高峻大山、寥廓宇宙面前,个体因其渺小,对象从而被神化、被崇拜,三山五岳、五湖四海之被神圣化,概因于此。一个民族,立足在现实,希望在未来,然而现实是那样的错综,而未来又是那样的邈廖。于是,人们试图从以往的历史中寻找现实的影子和未来的寄托,这才是历史学真正的意义所在。所以,寻找古代先民心目中的昆仑,其文化社会学的意义要大于历史考古学的价值。 我关注到有关这方面的一些论著,从方法论的角度来看,差不太多,即以文献为经,以地理为纬。有人侧重地理,有人侧重物产,有人侧重人文,因而结论大相径庭。于是,秦岭、燕山、泰山、阴山、终南山,甚至洛阳城北的土丘邙山都成了古昆仑,更有匪夷所思,说古昆仑在埃及金字塔、在非洲乞力马扎罗山。我尊重所有的探索,哪怕是没有结果的探索。起码,这种探索在崇山峻岭中为后来者趟出了一条条荆棘丛生的路径。我试图小心翼翼地避开前人走过的路去寻找古昆仑的源头,带着诗意和逻辑前行。或许将来,后人也会像我看前人一样看我,即使如此,亦无所悔。 古昆仑的年代和地域 千呼万唤,古昆仑在哪里? 首先要解决定位问题,一个是年代,一个是地域。 年代,肯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地域,需要找到相应参照物。从年代讲,至迟在西周时期就有昆仑的文字遗留。《尚书·禹贡》轻描淡写说:“织皮昆仑、析支、渠搜,西戎即叙。”意思是:“昆仑、析支、渠搜三个西戎小国开始进贡织物和兽皮,这里的少数民族已经安定顺从了。”我知道轻描淡写的背后是血与火。这是有文字记载的“昆仑”最早出现。这时的“昆仑”仅仅是少数民族西戎的一个族团,说明夏初并没有昆仑崇拜。而在《山海经》中,昆仑已经成为至高至大的神山。《山海经》成书年代虽然不详,不会晚于战国,而其神话传说却上溯到夏商。到了春秋时,“昆仑”已经成为温暖并激励诗人的对象,屈原《九歌·河伯》云:“登昆仑兮四望,心飞扬兮浩荡”。秦汉以后的“昆仑”,虽然还保留了神话的色彩,而在地理上离开中原,复归西域。究其原因,一是西域与中原已经开通,雪域高原瑰丽景象符合远离尘世喧嚣的神话境界;二是,随着人活动区域扩大,中原的“昆仑”已经被物化,失去神秘感。古人无法解释神话时代的传说,司马迁在《史记》中说:“故言九州山川,《尚书》近矣。至《禹本纪》《山海经》所有怪物,余不敢言之也”。考虑到夏早期大禹时代尚无昆仑崇拜,由此推测,中原的昆仑崇拜应当产生于龙山文化之后,即公元前20世纪到公元前15世纪的夏商时期。 从地域讲,昆仑崇拜与华族、夏族和羌族的关系更为密切,也就是说昆仑崇拜源于中原各族。按照《山海经》的地理定位,昆仑在“海内”,即中原,蛮夷戎狄之地属于“海外”,像帕米尔高原那些地方就属于“大荒”了。东汉宋均注的《河图括地象》说:“冀州,昆仑之山也。”冀州曾经是古中国的代名词,因古冀国得名,古冀国在山西南部,今河津市。据《海内西经》有关昆仑方位的描述,大的方位是,从雁门开始往西经氐国、高柳继而往南,才见到“昆仑之虚”。“雁门”即今代县雁门关,也就是从山西的北部开始一直到山西南部,其中的“氐国”、“高柳”都是山西的古地名,氐国是炎帝后裔之国,高柳在今代县。所以,寻找古昆仑的大方向也就基本确定,在山西的南部,河南西北部。 大方向确定了,下一步就是确定古昆仑地望的参照物。《庄子》中说:“黄帝游乎赤水之北,登乎昆仑之丘。”《山海经》说:“赤水出昆仑东南隅。”可知昆仑在赤水以北。《淮南子》说:昆仑“北门开以纳不周之风”。可知昆仑在不周山以南。《山海西经》还说:“大泽方百里,群鸟所生及所解,在雁门北。雁门山,雁出其间,在氐国西。高柳在代北。后稷之葬,山水环之。在氐国西。流黄酆氏之国,中方三百里;有涂四方,中有山。在后稷葬西。流沙出钟山,西行又南行昆仑之虚。”“西海之南,流沙之滨,赤水之后,黑水之前,有火山,名曰昆仑之丘。”“西胡白玉在大夏东,苍梧在白玉山西南,皆在流沙西,昆仑虚东南。”“西胡白玉”、“昆仑丘”、“昆仑虚”、“玉山”都是昆仑的别称。《山海西经》中还有一些与昆仑有关的地名,因为无法确定具体地望,只能搁置存疑。由此可以确定昆仑的地望:昆仑西边是大夏、后稷葬所;南边有赤水;西南是苍梧之野;北边是大泽、雁门、不周山;东边是流沙;东北是东胡,即今燕山。按照这些可以考订的地望,也就可以大致能够确定古昆仑的方位。 古昆仑四维参照物考订 先说昆仑西边的大夏。《史记》说;“禹凿龙门,通大夏。”这个说法有点含糊,“通大夏”,是南通大夏呢?还是北通大夏?龙门在今山西河津市东,无论南通北通,大夏应该距此不远。东汉经学家服虔有云:“大夏在汾、浍之间。”汾、浍之间为晋国国都所在,即今晋南之曲沃、翼城。桓公三十五年齐伐晋,齐桓公在《封禅书》中说:“西伐大夏,涉流沙,束马悬车,上卑耳之山。”。卑耳山在河东解州,解州今为运城盐湖区。《吕氏春秋》说:“和之美者,大夏之盐”,说明大夏境内产盐。夏墟安邑以南有北方著名的运城盐池。至于大夏究竟是在汾、浍之间,抑或龙门之侧,还是更靠近盐池?钱穆先生曾经在《古地理论丛》中言之凿凿“九辨”大夏不在汾浍之间。窃以为,靠近盐池的安邑是夏朝的都城,大夏应该在河东地界,即今运城市境内。后稷葬所在今闻喜稷山,是大夏王畿之地。古昆仑既然在大夏以东,我们的目光只能循“大夏”往东了。 再说大泽、不周山和雁门。《风俗通》言:“水草交厝名之为泽”。雁门以北,今山阴一带古时候就是一个大湖泊,也就是“大泽”。时至上一世纪初,这里依然是水草交错,水退,成盐碱地。《淮南子》说昆仑有九门,“北门开以纳不周之风。”后世言“不周之风”泛指西北风,《易纬·通卦验》:“立冬,不周风至。”汉代,文风尚质简,魏晋南北朝以后才骈俪成风。《淮南子》成于西汉武帝,此时尚无文藻之风,可以认定这里的“不周之风”是不周山之风,并非泛指。从不周山刮过去的风直达昆仑北门,说明昆仑在不周山以南。不周山在哪里?不周山因共工怒触而出名,共工是神农氏后裔,与颛顼同时代。神农活动于太行太岳之野,这里有全国罕见密集的神农庙宇,高平还有炎帝陵遗存。今长子县东有不周山,相传就是共工怒触的不周山,致使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地不满东南。这一带古为上党,地处沁河、丹河、漳河之间,是诞生上古神话的地方。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夸父追日、愚公移山、后羿射日都以这里为载体。所以,这里的不周山应当是共工时代的不周山。那么,昆仑必定是今长子县不周山以南的某一座山了。如果对大泽、不周山的真实性还有所怀疑,则雁门在昆仑以北可以坐实。看山西地图可知,雁门与大泽、不周山都在东经113度附近。 据此两点,按照经纬,可以画一个坐标。 纬轴从运城盐池即“大夏”开始向东,沿途有点名气、海拔高度在1700米以上的山分别是,垣曲境内的皇姑幔,沁水境内的舜王坪,阳城境内的析城山,晋豫交界的王屋山,陵川境内的箕子山、王莽岭,再往东就是一马平川了。为什么排除了太岳山主峰霍太山呢?霍太山古代也称中镇霍山,为五镇之首,是后世五岳的滥觞,古代名气极大。因其地望偏北,不合“大夏以东”,故而排除。 经轴从雁门关开始向南,沿途有点名气的山分别是忻州境内的五台山,霍州境内的霍太山,长子境内的不周山,高平境内的羊头山,阳城境内的析城山,晋豫交界处的王屋山。 在经纬轴的交叉点附近有两座山,即析城山、王屋山。 古昆仑其他参照物辨析 我们再说其他方位一些参照因素。 先说苍梧。《山海经》说:“苍梧在昆仑西南。”“苍梧山帝葬于阳,丹朱葬于阴。”“赤水之东有苍梧之野,舜与叔均之所葬也。”《史记》说:虞舜“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嶷。”我们需要为“苍梧”定位。 司马迁说舜巡狩江南,崩于苍梧,葬于九嶷山。其唯湘乎?而《山海经》只说舜葬于苍梧之阳,不说葬于江南苍梧,还说舜陵距尧的儿子丹朱和自己的儿子叔均的葬地不远。且不说从情理上舜以百岁高龄而去南巡不可思议,丹朱和叔均绝不可能随着舜也葬于江南苍梧。此葬舜之苍梧不在江南理由之一。《尚书》说:“舜陟方乃死。”是说舜到了“方”以后死在那里。丹朱封地在房,方、房通假,亦即舜死于丹朱的封地“房”。今运城安邑镇东北有方山,钱穆先生在《周初地理考》一文中说,舜与其子叔均与丹朱均葬于安邑方山无疑。方山东南蒲州有谷曰苍陵,亦可说舜“葬于苍陵”。或是递远传讹,或是舜的后裔迁徙江南为舜建衣冠冢以为祭祀。此葬舜之苍梧不在江南理由之二。总之,传之既久矣,山西中条山的苍陵之谷,则渐而递变为湖南九嶷山的苍梧之野。 从方位看,中条山的苍陵之谷正在王屋、析城的西南方向,合昆仑地望。次说流沙。前面说昆仑在流沙之西。我们现在无法确定“流沙”是地貌还是地名?从经纬轴交叉点析城山往东,是春秋时齐桓公伐晋时走过的路线。《史记》说:桓公三十五年“西伐大夏,涉流沙,束马悬车登太行,至卑耳山而还。”桓公所涉之流沙可能是一条河名,也可能是一片沙丘的写照。总之齐桓伐晋路上有过一处“流沙”就是了。钱穆先生怀疑齐桓所经过的“流沙”可能在“虞坂”,即今运城盐池东南的虞乡。此恐有误,齐桓西伐到了晋国的“高粱”,命隰朋立新君而返。高粱乃今临汾一带,齐桓西伐没有到虞坂,流沙不可能在虞坂。可以排除此“流沙”绝非现今西部的沙漠,可以明确齐桓是先涉流沙而后才登太行山。由此可见,“流沙”的方位在太行山以东,析城山、王屋山在太行山以西,符合昆仑在“流沙之西”的地望。 再说赤水。《山海经》说赤水出昆仑东南隅,昆仑在赤水之滨。赤水究竟何指?贵州有“赤水”,青海有“赤水”,东北也有“赤水”,但是它们距“大夏”极其遥远,基本可以排除。我们从候选的析城、王屋两座山往南,看有没有“赤水”呢?析城山南边有这样几条河:西南有允河、亳清河、东南有沁河,再就是黄河。允河、亳清河,偏西且小;沁河“清且涟漪兮”没有“赤”;只有黄河,浊浪滔天,黄流滚滚,符合“赤水”貌。窃疑“赤水”为上古时代黄河之别称。下说黑水。《山海经》说昆仑之北有黑水焉。析城山之北,没有黑水,只有濩泽。濩泽是上古时代一个著名的湖泊,《竹书纪年》、《穆天子传》、《淮南子》中均有“濩泽”的记载,甲骨文中亦有“濩”字,状若一燕或一人在雨中起舞,汤王国乐《大濩》由此得名。《墨子》载:“濩泽,舜渔于此。”《史记》中说“舜耕历山,渔雷泽,陶河滨”,那么“濩泽”是否就是“雷泽”呢?濩泽之深,不知凡几,苍岩环列,清澈无比,远望黑幽,近看深遂。窃疑濩泽即是《山海经》中昆仑之北的“黑水”。《淮南子》里还有昆仑“排阊阖,沦天门”一说,阊阖,皇宫南门。昆仑有九门,不知如何排列,南门至少两个,可称“排阊阖”。天门,天上星宿。《晋书·天文志上》:“天门二星,在平星北。”《步天歌》:“角下天门左平星,双双横于库楼上。”山门罗列,器宇不凡,星移斗转,朔望交替,此为昆仑景象之描述,不关地望之事。 自然之被先民崇拜,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中的一个:一是具有“崇高”的美学特质,如高山大泽、长江黄河。二是具有不可知的神秘意味,如宇宙星辰、风伯雨神、雷公电母。三是具有生命的象征,如五谷牛羊、肥田沃土。先民的昆仑崇拜属于哪一类呢?具体说,析城山和王屋山哪一个才是符合昆仑崇拜的对象呢?分析了上述所有可以参考的地望标志,可知在经纬轴交叉点上符合昆仑诸要素的大山只剩下析城山和王屋山了。下面,我们从自然人化的过程来具体了解析城山和王屋山。 ●在奇峰陡立的群山之间,俨然有析城山一片广大无垠的山貌,于是至迟在商代中期以前,析城山崇拜与昆仑崇拜已经合二为一。 ●从地理位置、历史遗存、文献记载、地望参酌方方面面综合考虑,这里似更接近上古先民所崇拜的昆仑山。 昆仑崇拜与析城山崇拜的结合 先看析城山。析城山,位于山西省阳城县城西南30公里处,南北走向,主峰海拔1888米。山峰四面如城,有东、西、南、北四门分析,故曰析城。析城山上四面有门,昆仑也是四面有门。昆仑九门言其多,非实有九门。析城山四门言其有,非实有四门,若以山貌想象之,可以有多门。上古时代析城山可不是无名之辈。《尚书》中的《禹贡》篇相传为大禹所作,具体而微地勾勒了大禹治水的路线,粗枝大叶地叙述了沿途诸事。其中说:大禹从“壶口、雷首,至于太岳。砥柱、析城,至于王屋。”壶口在今临汾市吉县,雷首在今运城市芮城县,太岳在今霍州、灵石,砥柱在今三门峡。大禹是从三门峡来到析城山,最后到王屋山。治水当在河之陬,大禹跑到析城山高山之巅干什么?须知析城山以北有大湖泊濩泽,上古濩泽漫溢,殃及四方,大禹不得不来治水。濩泽疏通,水患消失,实为大禹之功。到了商王朝时,析城山更加出名。《太平寰宇记》载:析城山“山巅有汤王池,俗传汤旱祈雨于此。”北宋熙宁九年,宋神宗敕封析城山神为“诚应侯”。汤时析城山之所以出名大概出于两个原因:一、其时商朝都城可能在垣曲古城或濮阳,析城山乃王畿之地。析城山作为神圣之山应该更早到夏代,否则汤王不会一建国就到析城山祷雨。析城山符合自然神崇拜的第一个条件。二、商汤建国以后,大旱,为国家百姓着想,汤王亲赴析城山桑林祈雨。析城山既然是王畿之内的神山,与神对话也就只能选择这里做道场。古文献中对这件事情记载较多。《竹书纪年》:“二十四年,大旱,王祷雨桑林。雨。”《吕氏春秋》:“昔者汤克夏而正天下,天大旱,五年不收,汤乃以身祷于桑林。”汤王亲自赴析城山之桑林祷雨,具有标志性意义,说明当时的析城山已经是商王朝与天神对话的神山,因此析城山又叫圣王坪。“夏尚忠,商尚鬼,周尚礼。”对于崇尚鬼神的商族人来说,能够到析城山祈雨也好,卜巫也好,祭天也好,都是极其神圣而幸运的事情,所以,在商朝析城山崇拜应该更兴盛。在析城山四周百公里内,宋以后有记载的汤王庙多达380座,至今尚保留近百座。 析城山的地貌非常特殊,山腰林木茂盛陡而峻,山顶蔓草如丝阔而平,符合西汉东方朔在《十洲记》中说:“形似偃盆,下狭上广,故名曰昆仑山。”析城山南门为最陡峭处,壁立如削,《海内西经》云:“昆仑南渊深三百仞。”析城山处于亚热带和温带重叠带,南北动植物荟萃于此,大鲵、红豆杉、银杏,猕猴、豹、长尾猿都有,符合《山海经》中昆仑多奇花异草、飞禽走兽的描写。而帕米尔高原的昆仑有的是冰川雪瀑,不容亚热带动植物如蛇、猿存在。此下说王屋山,王屋山距析城山直线距离不过百里,山高1715米,在商汤王畿之内地位仅次于析城山。王屋山在《禹贡》中有名,后世道教典籍多有提及,说是黄帝祭天之所,西王母授经之处。“愚公移山”的传说即源于此。其山貌浑圆,底大顶小,连绵起伏,唯其北依太岳,西控伊洛,东掌易阙,南望荆楚,壤接平原,俯瞰大河,是上古名山。但与析城山相比,一则王屋山不具备国家神社的地位;二则不具备下狭上广的昆仑地貌。 说实在话,这样讲,是否有点儿太拘泥于细节了?如果我们的视野放得更广阔一些,就会发现,山西南部集中了几乎所有的上古名山。从上述经纬轴十字架的轴心四望,西部有舜王坪,据说是舜耕田之所。再往西是皇姑幔,据说是娥皇女英的居所。西南有虞山,山下有舜都蒲坂。西北方向是霍太山、姑射山,霍太山为上古五镇之翘楚、五岳之滥觞;姑射山是唐尧求贤得妻的地方。往北,有炎帝所在的羊头山,共工怒触的不周山。往东是太行山南端,有箕子山,为箕子观天象之古天文台。如此多的上古名山集中在一个并不算大范围内,这个大模样十分符合《山海经》里昆仑“方八百里”。试想,“方八百里”的昆仑不可能只有一座山峰,必然是群峰环列,名山比肩。如此,可否说,上述群山都是昆仑的一部分呢? 需要研究的是,一个叫昆仑的西戎小国国名是如何演变成中原民族的精神之所。我们现在无法确定这个西戎小国的具体方位,说它在今青海高原一带大致不会差。既然昆仑国向夏进贡,必然有使者来往,由于语言不同,服饰不同,风俗不同,这些使者即使远在他乡也会例行其民族的宗教仪式,遥祭其昆仑的族团崇拜。这些崇拜的对象是山是水是天是地?我们不得而知。这会使华夏人对这些来自遥远地方的西戎人感到神秘。我们知道,夷夏各民族的文化是相互影响和融合的。这种交往不能不影响到华夏民族。华夏民族不可能去崇拜昆仑族团的崇拜,但却因为对昆仑族团的神秘而有一种认识冲动。进而借西方昆仑族团之名,加之于中原的自然物,不是没有可能。在宗教传播过程中有这样一种现象:因其遥远而神秘,因其神秘而崇高,因其崇高而崇拜。昆仑崇拜大概就是这样走进了中原。晋郭璞谓:“海外复有昆仑山。”清毕沅称:“昆仑实非一地,高山皆得名之。”清郝懿行说:“荒外之山,以昆仑名者盖多矣。”昆仑在夏代走进中原,商代成为崇拜,西周成为神话,秦汉复归西域。来时是普通地名,走时是神话传说。 从文字学的角度讲,我们现在无法知道当时昆仑国有没有文字,商朝甲骨文已经是成熟的文字,文字的演变过程是极其漫长的。由此推而想之,夏代一定是有文字的。古代昆仑写作“崐崘”,是形声字,按《说文》释:崐,从山从昆,昆者“同”也。崘,从山从仑,仑者“思”也。司马光说,“昆仑”应该读“混仑”。看来昆仑是依据西戎语言音译过来的,以此看来,昆仑二字好像并没有特别的意义。若有的话,只能牵强解释如下:昆与仑的字面意思合起来是“同思”,就是“大伙儿共同追思思念”,“追思思念”又有“祈求祷告”的意思,大家共同祈祷,就成了祭神活动,昆仑也就成了神的化身。以此看来,昆仑又好像是音译与意译的结合。 《山海经》说:“海内昆仑之虚,在西北,帝下之都。昆仑之虚,方八百里,高万仞。”可见“方八百里”的古昆仑并非仅仅指某一座山峰。而包括析城山、王屋山、舜王坪、皇姑幔在内的太行山西端、中条山东端与太岳山南端的崇山峻岭,无论就其历史内蕴,还是就其方位山貌,都符合昆仑的诸要素。在这一片群山中,具有传说魅力和神奇应验的山可能有多座,而析城山因其历史积淀成了众神山中的核心。倘能够证明中原民族的昆仑崇拜始于商汤时代,那么上古之昆仑就非析城山莫属了。但是要证明这一点是极其困难的。有可能的是,在夏代已经有对析城山的自然崇拜,也有受西戎昆仑国影响的“昆仑意识”,(昆仑意识是向昆仑崇拜演变的中间态)随着汤王祷雨,析城山成了国家神社,地位超然于其他神山。由于时间的积累和商朝崇尚鬼神的使然,昆仑在中土已有广大无垠与神秘圣洁的内涵,在奇峰陡立的群山之间,俨然有析城山一片广大无垠的山貌,于是至迟在商代中期以前,析城山崇拜与昆仑崇拜已经合二为一。 《山海经》说,古昆仑在“海内”西北方向。太行山西端、中条山东端以及太岳山南端以析城山为核心的一群上古名山正在“海内”(中原)的西北方向。因此,从地理位置、历史遗存、文献记载、地望参酌方方面面综合考虑,这里似更接近上古先民所崇拜的昆仑山。 ■ |
|
析城山圣王坪,中为娘娘池,远处为汤王庙 |
||
本文来源:山西晚报20120830;本文作者:姚剑(本文作者为山西省人民政府文史馆馆员) |
||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12-09-13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