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站长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民歌戏曲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原专家学者点评《龙城三章》

 

 

 

 

 

  杨占平 (山西省作家协会党组副书记、 副主席)

    《龙城三章》的出版,是太原市建设文化强市的实绩,也是太原作为名副其实的历史文化名城的佐证,更将成为太原向外界展示自身文化的一张全新名片。

    这套书籍的面世,体现出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浸透着编撰者王继祖先生多年从事文史研究的心血,饱含着徐大为等报社编辑们的辛勤劳动,其价值显现在多方面。我个人认为,主要的有三方面:

    一、学术价值。这套书所收的百篇志并文赋、百首咏并诗词及四拓碑碣,是从数千年流传下来的作品中精选的,都是公认的经典作品,从中可以感受到关于太原的高水平诗文的风貌,代表了历代文人墨客留给太原的思想结晶,对于我们今天研究太原历史文化,传承、弘扬传统文化精髓,提升太原文化品位,都富有显而易见的学术意义。

    二、实用价值。任何历史文化典籍,都具有古为今用的功能,这套书同样不例外,其实用价值也是非常明确的。比如许多志并文赋,是对太原历史的原汁原味的真实记录,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太原历史发展的轨迹。其中有许多思想和方法可以为我们所借鉴,借鉴优秀的,避免错讹的,这包括城市建筑、文化艺术、工农业生产等等方面。再比如诗词作品,对于太原的评价,包括物质产品、精神产品,都非常精准、到位,我们能够理直气壮地宣传我们太原的这些成果。

    三、收藏价值。这套书印刷、装帧、编排,都是国内一流的,体现出编撰者的思想水平和当今印刷、装帧技术的高水平。这在太原市出版历史上罕见,在山西出版历史上也少见,在全国范围评价也毫不逊色,即使拿出国门,也是一流的出版物。因此,《龙城三章》具备了极其显著的收藏价值。再过几十年、几百年,将会更进一步体现出它的价值和意义。降大任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文化学首席专家)

    王继祖先生继2011年推出他编撰的五巨册《太原历史文献》之后,今年又与同道徐大为等推出《龙城三章》一书。奉接此书,令我十分吃惊。入目的第一感觉是装帧极为精美,典雅庄重,美观大方。函封三巨册,制作精良合体,每册内页以八行书格式,竖排,字体秀朗醒目。内容编排有序,便于阅读。摩挲再三,真不敢相信能在太原见识如此佳本,可谓读书者人见人爱的珍品。

    书中所遴选的三章,是历代至今有关太原历史文化的宏文、诗词与名家墨宝碑拓。其文其诗其法书,皆系出于历代王侯将相和文化名家之手。这些名作需从海量的文献中检选出代表作,全为精萃华章。是正史之外最重要的太原历史文化文献。太原,已被确定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了这样的资料汇集(包括上述《太原历史文献》五巨册)作为基础,太原历史文化名城才能名副其实,确定无疑。但是,这项文献汇编是一浩大而繁难的工程,没有穷年累月、孜孜伏案、检阅爬疏的工夫,是不能完成的。尤其是在当下商品大潮裹挟绑架人心、一切唯利是图的不良风气中,能够超然于利禄拘囿,甘坐冷板凳,埋头故纸堆中尽心竭力,这种不受诸多诱惑、献身于文化事业的精神,是特别难能可贵的。

    太原作为三晋首府、晋商之都,历史文化底蕴的丰厚,已为世公认。要继承弘扬这份伟大的文化遗产,资料的汇总整理还仅是迈开了第一步,接下来要集思广益,加以精深的研究,以期挖掘其中的珍宝,使广大民众从中汲取精华,接受教益。继祖先生在《龙城三章》中为所选之作做了题记,言简意赅,论述精要,也是一种研究成果,提供了加深理解和研讨的线索。循此而进,有关太原研究的深入拓展,是可以期必有成的。而这正是太原市的文化人及有识之士应当肩负的历史担当,继起者勉旃!读到书中所录《晋书》中刘琨受命危难、坚守太原九余载的史实,刘琨在战争摧残下户不满两万的太原,“翦除荆棘,收葬枯骸,造府朝,建市狱”等政绩,其苦心经营,终至百姓来归,农桑复兴,使太原浴火重生,这是何等的忧劳忘身,赤心爱民。我们生活的年代已与刘琨所处的困境大大不同,当年刘琨能临危受命、起衰兴废,今天在太原率先发展、转型跨越的事业中,我辈太原人岂能不闻鸡起舞,有力创新,为太原美好未来倾力奉献么?

    另外,书中对待文献的评价基本是审慎客观的。比如,选录手书东坡词《念奴娇·赤壁怀古》,此件真伪历来有争议,编者谈便明说,不作判断,惟因书法“字体潇洒、法度卓然,别的尚不在考虑之列”。这种谨慎态度,便贯彻了史家“多闻阙疑,慎言其余”的优良传统。像这类文字表述,就是值得称赞和肯定的。蔡润田(山西省作家协会原副主席)

    作为一函三册展示一个都市历史、文化风貌的大型读物,撇开外观古雅大气的装帧不谈,仅就内容说,《龙城三章》我觉得大体可用八个字概括,即“原典、实证、集成、精粹”。易言之,也可以说它具有原典性、实证性、集成性、精粹性这样几个特征或优长之处。所谓原典性,就是所读到的都是历史上的传世之作,也就是编者所说的“述而不作”,呈现给读者的都是原汁原味的见诸史册的文本。让人对太原历史文化有更直接、真切的感知。所谓实证性,与上一点有关,即指言说太原历史文化蕴涵,不是浮泛的抽象的阐发、论述,而是全用历史载籍中的感性材料说话。让人觉得翔实、剀切、可信。所谓集成性,是说广采博收,有关太原的史乘、文赋、诗词乃至典范性的碑碣、书法,从内容到形式十分丰赡。而且,时间跨度从上古到当代,可谓纂辑详备,是有关太原人文地理的集大成者。但同时它也是经过精心遴选,所选有价值,可征信,所以又有其精粹性。

    与上述特点有关,也便具有了如下的价值和意义:

    一、解读、认识太原的必读文本。钱穆先生在《国史大纲·引论》中说:“人类常情,必先‘认识’,乃生‘感情’”“故欲其国民对国家有深厚之爱情,必先使国民对国家以往历史有深厚的认识。”我想,国家是如此,对一个城市也是如此。《龙城三章》认识价值不容置疑。由此,确立的都市形象,可使市民增强文化自信,更爱太原,对外地人士也更具有感召力、吸引力。

    二、可供借鉴的资政读本。《龙城三章》不仅演绎了一个城市的肇始、兴替、嬗变的历史,而且讲述了它的管辖者、治理者及其与之相关的帝王将相的成败得失。有许多史实、掌故富含政治智慧。以人为鉴可知得失,以史为鉴可知兴替。这对当今领导者、管理者无疑也很有参考价值。

    三、具有宣扬传统文化、道德,改变浮躁世风,提高国民(市民)素质的教化作用。书中记载了许多可歌可颂的人与事,彰显了诚信、仁爱、侠义、宽容、奉献等传统道德理念,值得今人借鉴。

    四、具有一定的欣赏价值、美学意义。有些诗词、美文及书法作品,赏心悦目,启人心智,从中能得到许多艺术享受。

    五、对于研究太原城市的人来说,由于所选都是载籍原典,提供了晋阳、并州、太原的命名缘起、沿革、演变的历史资料和这个城市政治、经济、军事、地理、山河、风俗、文化等史料,研究者可以省去许多翻检之劳。

    可商榷,或者说希望更趋完善的一点想法。书前似应加个编选例言之类的东西,说明编选体例,宗旨、范围、原则、编排次序等,以使读者阅读前即了然于心。李杜(山西日报文化部主任)

    这套书我是前天拿到的,读了整整两天。继祖先生在序文中说,读此三编,“敏者二日,钝者半旬足矣”,看来我当不属敏者,两天不行,抑或半旬也仍不得要领,所以以下所言,只是些浮浅感受,不当之处,尚需海涵。

    书曰三章,姑妄言三。其一,选题独到,清新灵秀。回溯龙城历史,弘扬龙城文化,对于我们来说,肯定是一个重大的命题,是一份共同的责任;但如何开题,却很可能是个性化的,自会因人而异。比如,你可以选择写就一部《龙城史》或《龙城传》,或者你也可以编撰一部《龙城图志》……这是一些宏大的叙事,一如辉煌的宫殿、参天的大树或者壮丽的史诗;然而继祖先生没有选择“宏大”,而只是选择了“灵秀”:集“文赋”、“诗词”、“碑碣”合组“三章”,它不是“宫殿”而只是“书橱”或曰“书房一角”;它不是“大树”而只是“梅兰竹菊”;它不是“史诗”而只是“性灵小品”:一枝一叶总关情,一字一词皆为爱。《龙城三章》一如阳关三叠,乡音缠绵,情真意切。

    其二,内容广博,温柔敦厚。《龙城三章》曰“两百四拓”,即“文赋百篇”、“诗词百首”、“碑碣四拓”。“文赋”收诏制诰、书文表状疏、铭记序跋赋论训,以至电文,体裁广博,异彩纷呈;“诗词”自《诗经》至当代,时空广袤;诗词作者涵谪仙圣人、帝王将相、文章大家、骚客鸿儒……不可不谓博大;“碑碣”不多,仅四拓,但不得了也。太宗“笔意法度”跃然纸上;东坡醉笔,虽有纷争,但无妨,作者自信,不信者也可观其淋漓也。至于祁氏书“粹言”,认不认可都无所谓,只要认定其“简要切实,有益身心”,足也。三章编就,依次读来,所感只是“温柔敦厚”四字。

    大诗人元好问曾在《杨叔能小亨集引》中说:“唐人之诗,其知本乎,何温柔敦厚,蔼然仁义之言多也。”我想,《龙城三章》亦如是,它首先是“仁义”之言。这是一部力作,“力”于:体会龙城文化性灵、品味龙城文化意趣、弘扬龙城文化神韵。

    其三,印制精美,雍容华贵。这个大家都看到了,似乎不必多说。接下来就说两个建议吧。

    一是“并存碑碣四拓”可为“遗并碑碣四拓”。二是可出些小开本的《龙城三章》,置于景点、书店等处,在专家学者研究收藏之时,亦可让大众享受文化的熏陶。王丽萍(太原日报报业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编辑)

    《龙城三章》的出版,充分彰显了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张春根对文化事业的一贯关注和支持,彰显了有着深厚历史积淀、丰富文化资源、坚实文化建设群体的城市,如何发挥历史文化潜能价值,加强城市文化建设的深刻认识和成熟思路。

    《龙城三章》的出版,充分体现了王继祖先生渊博的学识、治学的严谨和对乡土的挚爱,对太原文化建设所作出的贡献。

    《龙城三章》出版后,得到了各位专家学者的关注与好评,充分反映了在我们这个人文荟萃、文化鼎盛的省份,各界人士对文化,对文化价值、文化建设的高度重视。

    承蒙张春根部长、王继祖先生的信任,太原日报副总编辑、市作协主席徐大为同志,日报专副刊中心副主任孟中及邢晓梅、韩婷等同志,有幸能够在王继祖先生领导下,在徐大为副总编辑的组织协调下,亲身参与《龙城三章》的出版、编撰、校勘、印制工作。

    在这一工作中,我们的编辑团队受益良多,见识增长,王继祖先生的高标准、严要求,让他们受到良好的训练与指导。对他们来说,编撰过程是紧张、艰辛的,同时更是难忘、难得的经历与体验。在此,我代表太原日报编委会,对张春根部长的信任表示衷心的感谢,对王继祖先生的教诲与言传身教表示衷心的感谢,对各位专家的亲临指导表示衷心的感谢!

    文化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活环境,是子孙后代的成长环境,也是投资环境、旅游环境。一个地方的文化氛围,对当地人们的精神状态,以及党和政府的工作都会产生极大的影响,城市建设的新一轮竞争实际上就是城市文化的竞争。媒体的功能之一就是将文化世代相传,媒体作为文化的主要载体,能够塑造文化,文化也影响着媒体。媒体通过传播文化,丰富了自己的内容和形态,也促进了自身品位和风格的提升。

    作为太原市的主要媒体、主流媒体,我们要更加自觉地承担起增强文化创造力、传播力、影响力、竞争力的责任和使命,为生产更多形神兼备、具有太原地方特色、享誉全国的精神产品、文化品牌而努力。王春林(山西大学文学院教授)

    早在拿到《龙城三章》(山西人民出版社20127月版)之前,我就听说这是一部装帧印制特别精美的图书。但真正拿到手之后,却还是让我不由得生出了惊艳之感。特选宣纸印刷,蓝色布面线装,内文竖排,硬函套装。闻之,书香扑鼻;摩挲之,质感油然而生。说实在话,余生也晚,闻见有限,如此印制精美讲究的图书,在我的阅读史上,恐怕确实是第一次见到。别的且不说,单只是印制外观的精美讲究,就已经让我百般倾心了。

    龙城,是太原市的别称。按照百度的介绍,拥有两千五百多年历史的太原是龙潜之地,历史上许多皇帝都与这座城市有过特别密切的关系,因此被称为龙城。王继祖先生之所以要费心编撰《龙城三章》,要以这样的一种形式来展示太原的文化形象,自然与当下时代盛行一时的文化强国理念存在着紧密的内在联系。大的范围说是文化强国,缩小一下,便是文化强省、文化强市了。作为千年古城,太原少不得也要文化强市。但究竟怎样才能够真正地做到文化强市呢?想方设法促进当下时代太原市整体文化事业的发展,自然是一条主要的路径。但在现实的文化事业发展之外,采取恰当的方式充分展示太原悠久的文化历史,也不失为一种上佳的选择。王继祖先生的《龙城三章》,便是这一方面值得特别注意的文化成果。“凡载之于典籍,镌之于碑碣,出之于名家者,多为信史。今撷典籍碑碣名家所志太原文赋百篇,诗词百首,遗并碑碣四拓,裁为三编,以市之别号名之,曰‘龙城三章’。”在这里,王先生以极其简洁的文字清楚地交代了编撰此书的缘起。道理说来也非常简单,人都说太原是拥有2500多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古城,何以为凭?这里所展示出的“两百四拓”即是明证。关于这一点,王继祖先生在序言中同样已经说得特别明白:“太原之文化底蕴,植根其历史,因史久而蕴厚,依蕴厚而史存。欲知其五千年文明,阅此‘两百四拓’,窥斑见豹,敏者二日,钝者半旬足矣。”

    细细地翻检这套装帧设计格外典雅、书香分外扑鼻的《龙城三章》,内心中顿然生出三种特别的感触。

    感触之一,就是文化的作用。古往今来,人们对于文化的理解与解释,真正可谓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其中,有一种理解把文化分作了三大块。一是观念形态,包括宗教信仰、价值观念、法律政治等意识形态的东西;一是精神产品,指文学艺术和一切知识成果,代表性的场所为博物馆与图书馆;一是生活方式,包括衣食住行、民情风俗、生老病死以及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按照这样的一种分类方式,《龙城三章》显然属于第二种。尽管说文化与政治、经济等一些显性的事物相比较,似乎给人以看不见摸不着的感觉,但在实际上,文化所发生的作用,恐怕却是诸如政治、经济之类的事物都无可比拟的。比如说远古的春秋战国时期,由于政纲松弛,各诸侯国群雄并起,各自独立为政,从政治统治的层面上说,整个中国差不多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需要引起我们高度关注的是,如此一种维持了数百年的四分五裂状态,居然并没有使中国真正地分裂为若干个不同的国家。为什么会是这样一种情况呢?导致这种情况形成的根本原因何在呢?这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恐怕就是文化与语言具有一种潜在的整合与凝聚作用。尽管说政治经济处于分裂的状态,但文化和语言的同一性却并没有遭到根本的破坏。仅此一点,我们就可以看出文化真正的重要性。从根本上说,文化强国理念的提出,确实具有高瞻远瞩的重要意义。但要想真正地做到文化强国,就须得首先文化强省、文化强市乃至于文化强县。而文化强市,或者更具体地说是文化强太原,一个必要的手段就是如何更好地展现太原的文化形象。王继祖先生主持编撰的这部《龙城三章》,其突出价值首先体现在这一方面。

    感触之二,就是沙里淘金,选择精品。

    太原拥有着长达两千五百多年的悠久建城历史,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无论是诗词文赋,还是书法碑碣,值得关注者可以说比比皆是。某种意义上,称之为汗牛充栋浩如烟海也并不为过。既然相关文献如此浩瀚,如何从中选取合适精当的篇什,显然就成了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我们都知道著名的《古文观止》与《唐诗三百首》。或许很多人心目中会对于所谓的文选持不屑一顾的态度,但谁又知道文选其实也很能见出一个人的思想艺术眼光。一部《古文观止》,成就了清人吴楚材、吴调侯,一部《唐诗三百首》,成就了清人蘅塘退士,乃是这一方面不争的事实。尽管对于太原相关的诗词文赋与书法碑碣关注不是太多,但依据我粗浅的一些了解,我觉得,王继祖先生的编选还是非常精当到位的。之所以能够取得这种突出效果,与王先生对于太原文化历史深入通透的理解把握存在着紧密联系。谓予不信,自有王先生所作《太原名人序》一文为证。据此序“题记”:“拙著‘太原历史名人传’原有两序。后一序入书,一序留存,留存者即此文。未几,太原市图书馆大厅为太原名人堂,即以此文冠‘太原名人序’,书之于壁。”正因为王先生专门写过《太原历史名人传》,对于太原的悠久文化历史非常了解,所以他所选取出来的这些诗词文赋与书法碑碣才真正代表了相关文献的最高水准,才构成了对于文化太原的形象展示。

    感触之三,则是评点简洁,切中肯綮。我们注意到,王先生不仅精心选择了精当的文献篇什,而且还在每一篇作品之前都写有特别简洁的介绍评点式的“题记”。虽然只是寥寥数语,但却确实切中肯綮一语中的,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比如《太原地理形势》前的“题记”:“古谚:得太原者有中原,得中原者有天下。太原军事地理位置的独特性,历来为兵家所重。数千年朝代更迭的演变史,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太原的军事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这一“题记”,虽则三言两语,但却一语中的。再比如《〈晋祠之铭并序〉拓说》:“本章入选之拓,以最新高仿技术,采唐清二拓之长,倾心精制。凡字迹清晰者,取之唐拓;凡字迹漶失者,取之清拓。既不失原拓之真,又补救原拓之漫。更有甚者,改墨色为石青,真谓别开生面,出之于唐清拓,真之于唐清拓。对于研究太宗笔意法度,当有启发。”王先生的文字之所以显得特别简洁到位,与他对于文言语词的熟练运用有着内在的关系。即以这段文字为例,他就一方面交代了此拓的来龙去脉,另一方面却也对此拓的重要性进行了切要的评点:“真谓别开生面,出之于唐清拓,真之于唐清拓。对于研究太宗笔意法度,当有启发。”

    “《龙城三章》,不是作,而是述。是力图以原汁原味的已载史册的关于太原的文赋诗词碑拓,努力反映其历史,古为今用,让读者在了解太原过去的基础上,把握好现在,为太原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加薪添火,绝非发思古之幽情。”(《〈龙城三章〉跋》)文化是软实力,既往的历史已经充分证明,文化的繁荣对于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强大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同样的道理,对于正处于发展关键时期的太原市来说,也需要在文化的繁荣上作进一步的开拓努力。从这个意义上说,由王继祖先生主持编撰的这一部旨在全面展示文化太原形象的《龙城三章》的问世,就真正称得上是恰逢其时。我们相信,《龙城三章》必将在进一步推进太原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其独特的重要作用。

 

文来源:太原日报20120820;本文作者: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12-08-08 )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山西地域文化第一站:太原道 >> 山西纪实

工作QQ:3786689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民歌戏曲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站长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