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站长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民歌戏曲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龙城三章》琐记

 

 

 

 

 

  在市委宣传部的鼎助和太原日报的援手下,《龙城三章》继《太原历史文献——〈二十四史全译〉辑本》之后,去年仲秋开启,今春校勘,初夏付梓,时下出版,紧锣密鼓,连续作战,历时不足一载。但是,编撰之前的长编之积累,内容之遴选,拓片之甄作;以及编撰伊始体例之裁夺,类别之厘定,文目之设拟,文章之撰写;尤其是书名之命名,时日久矣。不少摘稿、录文、题记、评述,纸质泛黄,文页变脆,忆及初摘、始撰,竟逾十载、二十载。原以为它们只配蠹虫果腹,殊不知“山重水复”,忽然“柳暗花明”,竟然成书面世。日前已撰两文,分述了本书之编撰缘由和命名缘由,其实缘由就是原由,之所以不用“原”而用“缘”,总感觉似有一种缘分贯穿于当年至时下的过程中。之所以用“缘”字,就是为了阐述本书所以成书的来之龙、去之脉,仅此而已。兹不揣冒昧,续作琐记,再作芹献。“章”之释义

《龙城三章》,说白了就是“太原三章”,太原是行政名、建置名,用作书名文化意韵欠浓。龙城是太原之别名,是太原地域文化特色的反映,是在历史过程中约定俗成的文化产物,用它作书名的一个部分,特色鲜明,文韵深厚,人民喜闻乐见。或曰:“三章”为何意,为什么用“章”而不用“册”、“卷”?全书既为三册,又可称三卷,用册、卷岂不更简约直白!其实在命名之初我们不仅想到了卷、册,而且也想到了典、章。请听烦叨如下。

确实,本书一函三册,名《龙城三册》并无不可。但稍一推敲,便觉欠当。册,有一集之意,但更有古代帝王封爵、授衔之旨令的意思,如册封、册立等等。用三册为名,易生含混引导不确之果,易把书意弄拧,造成误识曲解。名《龙城三卷》太白,除能说明本书由三卷组成外,似无其它寓意,总觉缺少点什么。至于用“典”字,名《龙城三典》也觉失之准确。所谓典,有“经典”、“经籍”之意,有“制度”、“法则”之意,还有“典故”、“执掌”之意。如名“三典”,前者有自誉之嫌,中者有不确之虞,而后者则风马牛不相及。若用章为名,曰《龙城三章》,索章之本意,为彰明、为标记、为印章;引申为诗文之段落,行事之条理;古意有“彰往察来”之意(见《鹖冠子·天权》),有“合而成章”之意(见《吕氏春秋·大乐》),有明白、明了之意(见《易·噬嗑·彖传》),更主要的是章有“章句”、“文章”、“诗文”、“文采”等意,完全符合我们遴选“志并文赋百篇”、“咏并诗词百首”、“并存碑碣四拓”之内容,谓之“三章”恰如其分。版本之“形”

我国古籍版本,式样多种,有卷轴装、册页(亦作“叶”)装、包背装、线装。时下我们最常见的古籍,便是线装本。它出现在明代中叶,峰巅于清乾隆时。这种折叠后打眼用线装订的古籍,是我国古籍最后、也是最流行的装帧形式,故曰线装。我国古籍版本,按刊刻时代说,有唐刻本、宋刻本……明刻本、清刻本、民国刻本等。其中,无论是官刻本,还是私刻本,均以清刻本为鼎盛、为精湛。尤其是乾隆时期考据学盛极一时,大批校核精详、刻印典雅、装帧讲究的古籍问世。至今流传于世的精良古籍,多是乾嘉时的刻本。

方才说过古籍刻本不仅有按时代称的规矩,还有按刻书之家而分的行俗。具体说,又有官刻本、家刻本、坊刻本之别。所谓官刻本,乃由官府书局刻印的本子名称,家刻本是私人自己刻印的本子,而坊刻本则是民间书局刻印的本子。后两种又统称为私刻本。别朝不赘,清代的官刻本以皇家大内刻本最为精到。清初康熙间于武英殿设“修书处”,乾隆四年(1739)又增设刻书处,指派亲王、大臣中文采佼佼者主持校刻图书。这种官刻本,因出自皇家武英殿,遂称殿本。而官刻本中之殿本刻校之精、纸墨之佳,堪与宋刻本媲美。乾隆喜舞文弄墨,钦定选刻《四库全书》时,采用活字印刷,共刻木字25万个,而且全按抄书者所书之字刻制,字体犹如手抄。对此版刻,乾隆定名为“聚珍版”,所印行之图书遂称“武英殿聚珍本”,成为殿本中的唯一。之后官家书局纷纷效仿聚珍版印书,又出现了内聚珍本与外聚珍本之别。

这次《龙城三章》的梓制,我们经过多次调研,最后确定:既然诸本中殿本最为优秀,殿本中聚珍本最为精良,便以武英殿聚珍本钦定《四库全书》为楷,仿制而不照搬。现出版的《龙城三章》内文版式,红竖格每页8行,每行21字,均以聚珍本为准,但在字体上无法模仿,且考虑到用简化字,改用新仿宋体。其它如“文武线”、“鱼尾”一应形式均依聚珍本《四库全书》。

书之装订,取“四眼式”,不用“六眼式”,使封面和书脊,简洁大方,去尽装饰。至于书名签,则以易识之手书行楷,不取印刷体。为保证第三章《并存碑碣四拓》之原貌、原大,适当把开本加长,既仿之于《四库全书》,又不泥古不变。总之,关于本书的开本、内页、扉页、书名页、封面、封底、函套,既保证了古色古香,仿有出处,又注入了时代特色。从版本的内观与外形上,给人以庄重简洁大度之感。“四拓”之识

“晋祠之铭并序”拓说晋祠之铭并序,迄贞观二十年,至今千三百六十六载。其间,作跋者注释者探微者,不乏其人。今一切搁过,谨言此次拓选。

古拓不赘,今拓不外两种,一为唐原碑之拓,一为清乾隆间重刻碑之拓。两拓之别,唐拓古朴、率真,惜下半漫漶,字迹不清。清拓字迹存清,然毕竟不是原物,多少有失本真。本章(《龙城三章》)入选之拓,以最新高仿技术,采唐清两拓之长,倾心精制。凡字迹清晰者取之唐拓,凡字迹漫漶者,取之清拓。既不失原拓之真,又补救原拓之漫。更有甚者,改墨色为石青,真谓别开生面,出之于唐清拓,真之于唐清拓。对于研究太宗笔意法度,当有启发。而对于收藏者和研究者,或许也有一定价值。当否,请上心于此者察鉴。

“念奴娇·赤壁怀古”摭谈东坡《念奴娇·赤壁怀古》刻石,遗世者二,一在太原,一在黄州。黄州者刻于同治六年(1867),分勒二石,别嵌于“坡仙亭”左右两壁。太原者依旧拓,分镌三石,有跋曰:“乾隆二十有七(1762)壬午仲夏”,今藏双塔寺。以刻石之所藏地址论,黄州乃当年东坡醉笔之地,也是东坡赤壁址,当以黄州为重。然以上石之时间论,太原者早于黄州者百年矣。有传,黄州之刻石原物毁于太平天国起义。到同治六年寻拓,再勒石于故处,真情余不得知。

二百多年来,诸多书法名家评介太原刻石,以为它取法于张旭、怀素,笔势奇劲,如骤雨旋风;飞动圆转,同苏词豪放风格,相得益彰。然而,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郭沫若先生在其《读诗札记四则》中称:“传有《至宝堂法帖》及《雪堂刻石》,载有东坡醉笔《赤壁怀古》,毫无疑是伪造的。”之后又传出口语:“此作品不见于《三希堂法帖》,不可能是苏轼的作品。”于是疑风四起。但细细品味先生之言,先觉失之空洞,继感无佐无证,姑且不论堂号、帖名之误,单是无征无引,便有妄断之嫌。其结论“毫无疑是伪造的”,确属进退失据之言。再者,《三希堂法帖》虽属皇家宝翰,乾隆珍爱珍藏之法帖,但未收入的名拓多了去了,《晋祠之铭并序》,三希堂就没有收入,难道也是伪作。三者,中华书局19863月出版《苏轼文集·苏轼佚文汇编·卷六》,有一条题大江东去后的跋语:“久不作草书,适□醉走笔,觉酒气勃勃;纷然□出也。东坡醉笔。”而太原之刻石亦有此跋语,除“纷然□”为“似指端”外,无它异。这是一新的有力佐证。至于大家失误,并不鲜见,郭老在史学和考古学上的谬误,又何止一二。最根本的则是,我们将此刻石之拓片选入,乃因其物存太原,词载史册,字体潇洒,法度卓然。别的尚不在重点考虑之列。

“晋源之柏第一章”叙傅山是明清之际大家,几与王夫之、黄宗羲、顾炎武齐名。其书其画其文其诗,遗世甚多。太原有碑林公园,即以其遗墨,镌之于石,聚而为林,亦称傅山碑林公园。但是,我们这次选拓,谨选嵌于太原晋祠博物院古壁之“晋源之柏第一章”。原因很简单,此刻石为傅山诗文诸刻石之最早、最精者,还有“傅徵君大字石刻”之称。旧志曰:“先生题周柏七字,凡两行,笔力遒劲,傲岸不平,望之令人却步。……石质坚硬而光泽,南向古柏,拓者踵相接,墨汁盈石,终岁淋漓。”并称“山以书法名于时,而此书尤奇绝。”古人亦曾有案:“此石年月虽未详,而以青主推之,大抵在顺治康熙间。”遴选其为四拓之三,妙笔共欣赏,法度相与析。

“子史粹言”絮语世称“三代帝王师”的祁寯藻,活动在偏生末世的清之季年。当时,他备受称誉,文人贤吏视为风范。祁氏治学强调“通训诂,明义理,二者不能偏废。”其书法,源出颜柳,筋骨刚健;后参之以黄山谷,逾显浑厚遒劲,自成一格。时人谓之:“大书深刻之绝诣。”今太原藏有祁氏“子史粹言”石刻,共四通,乃其55岁时作。他在跋言中说:“子史粹言,山阳丁俭卿编录也,简要切实,有益身心,园居退直,偶暇摘数条书之,以当坐铭。”有札记载,祁氏对己书之“子史粹言”,尚觉得意,那年是道光二十八年(1848)。依跋言所述之“偶暇摘数条书之,以当坐铭”,可推知,此书幅不为送友人,亦不为镌上石,只是为了作座右之铭,警惕自己,勉励自己,当属悬挂于居室或书斋之墨宝。后镌之于石,是晋省梁东阳在光绪八年(1882)所为。梁在款识中说:“余家现藏墨迹,恐失真面,谨摹勒石□,传□人后学。”梁氏为何许人?囿于识浅,不得而知矣。

 

文来源:太原日报20120815;本文作者:王继祖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12-08-15 )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山西地域文化第一站:太原道 >> 山西纪实

工作QQ:3786689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民歌戏曲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站长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