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站长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民歌戏曲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拜谒菩萨顶

 

 

 

 

 

  远方来的朋友朝拜了黛螺顶之后,兴会淋漓。于是,我们又一起去拜谒菩萨顶。

    黛螺顶小朝台不仅寓意深长,而且景色很美。菩萨顶肯定也不凡吧?”朋友在路上就急切地问道。

    “五台山从藏传佛教(俗称喇嘛教)的高僧希解派祖师帕当巴桑结于北宋元祐至绍圣年间朝拜五台山开始,藏传佛教的僧人就源源不断地来朝拜,到了元朝的时候,五台山就已形成了汉地惟一的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并居一山的圣地。明朝永乐12年,藏传佛教格鲁派(又名黄教)的创立者宗喀巴的弟子释迦也把藏传佛教的主要宗派黄教传入五台山,并修建了五座黄教寺庙。到了清代时期,由于清帝为了妥协外夷,安定边疆,采取了维持黄教,尊崇黄教领袖,鼓励蒙、藏僧人朝拜五台山的怀柔之道,使五台山的黄教空前兴盛起来,黄庙也达到20多座。从此,五台山成了国内外著名的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并居一山,共同讲经说法的道场。菩萨顶就是五台山黄庙的首府,昔为五台山五大禅处之一,也是规模最大最为完整的一座喇嘛寺院。

    接着我又向朋友介绍道:“菩萨顶在五台山中心区的灵鹫峰上。相传,东汉永平11年,西域高僧摄摩腾、竺法兰游历五台山时,发现其山形酷似印度圣迹灵鹫山,所以奏请汉明帝命此山为灵鹫峰。灵鹫峰形势雄伟,气象万千,左凭东台,右倚西台,后以北台为靠山,前以南台作屏藩,岭前凤林河和清水河二水环流,因此,古人皆视其为风水宝地,纷纷倚岭建寺,古刹精蓝鳞次栉比,珍品瑰宝触目皆是。而菩萨顶雄踞其最上方,位于中台之龙头上,中高旁低,成为镶嵌在寺庙集群里的一颗璀璨的明珠。菩萨顶始建于北魏孝文帝时期,当时叫文殊真容院。到了明朝永乐9年,成祖朱棣下旨,改建为大文殊寺。

    菩萨顶在清朝以前是青庙,就是汉传佛教的庙宇。到了清朝,几代皇帝都“兴黄教而安邦”,遇宠极隆,清顺治16年,阿旺老藏大喇嘛奉旨至菩萨顶总理番汉事务,并任清凉山住持。康熙22年,清圣祖御书题赐,尊阿旺老藏为“清凉老人”。从此,菩萨顶改住喇嘛,遂成黄庙的同时,也成为当时奉旨十座青庙改为黄庙的首府……

    不知不觉间,我们已经过了王八盖,沿着石条铺就的坡路直奔菩萨顶,中途几经转弯,踏过几处台阶之后,越过广宗寺山门,转过一座大照壁。

    “哟!好气派呀!”朋友望着呈现在眼前陡峻挺拔的青石条铺成的像一架登天的巨型梯子般台阶之上,一座四柱三门、上下三层、有七个楼檐、顶上覆盖着黄绿两色琉璃瓦、斗拱彩绘斑驳陆离、两根旗杆立左右,一对石狮雄姿伴随,不由让人脱口赞叹。

    “你看牌楼中门的‘灵峯圣境’,书写的柔中有刚、遒劲有力、凝重大方、神韵脱俗,那是康熙皇帝的御笔,但这位名君高超的书法技艺让人敬慕之际,不知为什么这位以文治武功成为千古一帝的玄烨却在灵峯圣境的峯字上少了一画,是一时的疏忽,还是像编纂康熙字典那样的创新,留给后人的只是迷惑和猜测……”

    朋友随着我甩掉了佛教寓意为人生烦恼的108级台阶,上到牌楼之下后,回首凝眸远望,只见南与梵仙山、东西与黛螺顶、寿宁寺遥相呼应。前瞰罗睺寺、显通寺、殊像寺、皇城植物园等,红绿相间之中簇拥着五台山的标志性建筑大白塔,整个台怀核心景区风光尽览眼底,层峦叠嶂,碧流蜿蜒,重重殿宇,一派佛国气象令人心荡神驰、魂牵梦萦。“真是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啊。”朋友感慨道。

    接着我和朋友边进文殊殿,边接着给他介绍:相传文殊殿建成后,塑文殊菩萨像时,文殊菩萨曾给工匠安生显现了72次真容,这也是以前菩萨顶叫文殊真容院的缘故。这正面塑像正中是文殊菩萨,左为观音菩萨,右为普贤菩萨,合称为“三大力”,两侧塑的是十八罗汉。那悬挂着的“人天尊胜”是乾隆皇帝御笔所书……

    出了文殊殿,我们朝左一拐欣赏了九龙壁之后,又来到了五台山十景之一的菩萨大铜锅处参观。望着硕大无比的大铜锅,朋友说:“这锅可够大的!”

    “是啊!”“这铜锅称之为五台山第一锅,口径直径为204米,高115米,是明朝万历年间造的。这口大锅主要用于六月法会,菩萨顶跳鬼之日,跳鬼俗称跳布扎,内容表现的是藏传佛教郎达尔玛杀死亲兄篡位后,肆意毁灭佛法,僧人拉隆巴勒多尔吉利用郎达尔玛嗜舞之癖,献舞蹈而利用袖箭将其射死,藏传佛教从此得以延续的故事。再后来,这种舞蹈就成了藏传佛教寺庙特有的盛大活动,所以,每逢此时,庙里的香客居士众多,特铸此大锅备斋。另一用途是每年的腊月初八,为纪念释迦牟尼佛成道日,施舍八宝粥一天,那天凡来寺的香客居士或慕名而来的人,寺中都有吃必供。”

 

文来源:;本文作者:高峰毅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12-05-21 )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行游山西系列总目录

山西地域文化第一站:太原道 >> 山西纪实

工作QQ:3786689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民歌戏曲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站长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