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站长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民歌戏曲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寻春觅古访平舒

 

 

 

 

 

  一场微雪过后,清风徐来,晴日朗照。正是惊蛰过后,我去造访平舒,为的是寻春觅古。

寿阳四面环山,平舒乡乃一山口。这是一块风水宝地。早年,它是晋商出入的古道要塞;而今,它是福寿文化及祁氏文化的旅游胜地。行前,寿阳的朋友在电话中告诉我,要想去平舒参观,只要找到王银海,事情就好办了。王银海何许人也?他是平舒乡文化站的站长。这个文化站,被记者们称为“一个人的文化站”。确实是这样,站仅一人,一人是站。于是,我们很快在乡政府办公楼的一隅找到了王银海。在王站长的引领下,我们参观了祁隽藻故居和祁家祠堂。被称为“三代帝王师”的清代书法大师祁隽藻出生在平舒村,乃是平舒和寿阳最大的光荣。祁隽藻是清朝晋人在朝居官最高最久者,在政坛、书坛和诗坛都被推重,有“一代贤相”、“一代儒宗”之称誉。在祁家祠堂,虽然荒草没膝,仍不掩祁氏文化的光芒。祠堂门廊下立有一块石碑,镌刻着祁书“寿”字,写得点画飞动,极富神韵。祠堂正殿,镌刻着祁隽藻撰写的楹联:“白鹿山高,六景诗传仁者里;黄羊泽远,千秋人识大夫祠(六景,指平舒六景;黄羊,即祁黄羊,祁氏先祖)。”

随后,我们与王站长又驱车来到东郭义村的元代戏台下,这是一个“环中抱月”式戏台。台顶青瓦,虽已破碎多处,仍依稀露出华丽景象。台口内门上,左边为“出将”,右边为“入相”。据说这种格式的戏台,全县只有三座。戏台对面的小丘上,是一株高耸的千年木瓜树,树冠状如龙首,历代被称为“龙树”。此树在该县只此一株,可谓是“硕果仅存”。

我不知道平舒的黄土下掩埋着多少记忆,我只看到平舒湛蓝的天空上用流动的白云书写着神秘文字。再往平舒乡北部转悠,在小东苛村外的山坳里观赏了奇石群之后,不觉已踅入古城村。在这里,我们又拜谒了赵简子墓。在墓穴近侧,拾到一块两巴掌大的绳纹陶片。手擎这块陶片,我们仿佛又回到那个刀光剑影的春秋战国时代。据说,这里原有明代立的一块石碑,现已不知去向。据考证,当年的古城,东起小东岢,西至南岢村。南城墙在古城村正南。这里有古墓群多处亟待开掘,据说还有赵国的金库,不知是否尚有遗存。问到东郭义村的来历,王站长谈兴愈浓。据他介绍,教科书中的寓言《东郭先生和狼》的故事就发生在平舒到古城的半路上。当地乡人传说,自那次东郭先生救了狼之后,“东郭义村的娃们狼不吃”。说到这里,我问:“听说还有个南郭先生,也是这儿的人吗?”银海说:“是的。南郭后来到山东吹竽去了。郭家东西南北是兄弟四人。”银海还讲到,当地传说,春秋战国时遭到屠岸贾追杀的赵氏孤儿赵武就是在平舒乡的古城村出生的。去年,剧作家朱秀海先生游平舒时对银海说:“中华五千年的许多故事,在平舒就能听到一半!”此话许是调侃,但也充分说明平舒历史的厚重。

走马平舒,此行不虚。跟随老王这位免费导游,笔者在平舒村农民家里还买到一个陶罐。这个陶罐双耳鼓腹,瓶身布满绳纹,粗砺而雅致,古意盎然。如今,它立在我的书柜之上,成为我春游平舒的最好纪念。

 

文来源:太原日报20120322;本文作者:葛葆庆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12-05-09 )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行游山西系列总目录

山西地域文化第一站:太原道 >> 山西纪实

工作QQ:3786689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民歌戏曲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站长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