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站长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民歌戏曲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沁河的神话

 

 

 

 

 

  这是一条诞生中国神话的河流。

    中国神话所描述的故事都非常优美温馨,虽然时时也透出淡淡的忧伤。我不知道女娲和伏羲揣土造人与夏娃亚当伊甸园故事惊人相像是巧合还是必然,也搞不清楚后羿射日、夸父追日与普罗米修斯盗火谁更接近真实,或许被中国人尊为始祖的炎黄二帝是人还是神都不明白。但是当我懒散地行吟在沁河泽畔时,那些隐逸在上古云霓里的神话人物却都纷纷现身。他们不管这个社会怎样变迁,一如既往地在神话中忙碌着。伏羲好像是他们中的大哥,他不仅受蜘蛛的启示发明了渔网,还受神秘的自然的启示发明了八卦。女娲是个称职的女主人,一场暴雨过后,洞穴顶部出现了裂缝,她正忙于和泥修补。炎帝在河边的草地上躺着,样子有点痛苦,那是尝了有毒的草后的反应。从遥远北方来到沁河流域的黄帝,坐在一头黑熊拉的战车上,巡视着刚刚占领的地盘。智叟依然喋喋不休地说长道短,愚公不去理会,只管埋头干活,偶尔也会抬头与智叟聊几句。这些震古烁今的神话人物放着浩荡的长江黄河不去,偏偏愿意守着小小的沁河,享受着宁静。山西大学文学院教授刘毓庆先生说,这很容易理解,因为太行太岳之野是中华文明的孵化器。我无法证实教授的话,但是我赞同他的见解。不是出于理智而是基于感情。因为我就出生在沁河的怀抱,一落地就听见沁河的波涛声幽幽远去。会走时就在母亲的捣衣声中光着脚捡沁河五彩斑斓的石子。沁河是优雅的,很少见它像黄河那样发怒暴躁、左冲右突。一年的大部分时光,沁河都以绿色的微笑倒影着两岸风景。河流的性格会感应于人,沁河人也因此而文化了。在来自黄河拐弯处的秦军面前,这种温雅文化的性格让沁河付出了代价。在北魏王朝做官的郦道元是第一个把沁河的风采写进史册的人,沁河的历史是自然的历史,自然的历史通过《水经注》永远地凝固在中国人文的历史中。郦道元应该是秋天骑着毛驴从北魏首都洛阳出发的,似乎为了衬托沁河绿缎般光泽的波涛,两岸的红叶那一年显得格外的热烈。此前,还有一个可以大写的人孔子曾经造访过沁河,他好像是沿着沁河与黄河的交汇处安车当步,沿山北上,孔子是一个爱干净的人,他看到比鲁河更为清澈的沁河时,肯定会忍不住“河水清且涟兮,以濯我足”。大概由于孔子西游不到秦,北游又被晋国小儿拒之于国门之外,心情郁闷,未曾留下片言只语罢了。他的弟子们自然更不会在《论语》中提这很没面子的事情。介于儒法之间的荀子就出生在沁河边,深受晋国学派的熏陶,碍于文人之间的友情,也不会提及此事。只有在沁河下游的一座山岭上,依然矗立着一通不知何年的孔子回车碑,风雨斑驳地叙述着久远的类似神话的故事。

    大禹不是中国第一个敢于人定胜天、改造自然的人,但大禹治水绝不是神话。那是黄河太桀骜不驯了,把人逼得没有生存的空间。无论自然还是人,凡事总有一个度,当自然把人逼到绝境的时候,人便会为了生存而去改造自然。相反,人也不要把自然逼急了,自然一旦要报复起来,就是灾难。沁河从不会咄咄逼人,它温驯地从一个青色的峡谷中缓缓而来,巡检着蓝天白云下的青堂瓦舍、岸芷汀兰,摇曳着优美的绿缎般的曲线,以处女的情怀嬉戏于青山绿水之间。只有当沁河在大山的出口遇到愚公的时候,才在智叟诡异的表情中知道,它不得不“嫁人”了,婆家就是黄河。黄河娶了这么一个沁河美女便越发肆无忌惮。黄河像一条飘忽不定的黄色的飘带,一头连着青色的草原,一头连着蓝色的大海。在娶沁河美女之前,黄河被晋陕大峡谷和中条山管着,还算规矩。娶了沁河美女以后,前路再无遮拦,便撒欢儿地横冲直闯。而沁河呢,来自于青葱的太岳,消失于暴怒的黄河,回归于蔚蓝的大海,终于完成了生命的轨迹。

    沁河的神话还在延续。

    沁河在孕育着文明的同时也必然要经受文明过程的阵痛,战争的血与火就是文明的初吻。李自成的军队沿着汾河和沁河北上进京的时候是何等的踌躇满志!沁河水还记得,骑着白马的李自成刚毅的容颜,他腰间的宝剑闪着凛然的寒光。在沁河边嬉戏的儿童口里唱着 “迎闯王,不纳粮”。李自成横扫明朝百万雄兵,终于在北京称帝,沁河以碧澄的浪花默默为他祝福。刚愎自用而又生不逢时的崇祯皇帝哀叹一个悲怆的神话诞生。他留下一句高尚的遗言 “毋伤我臣民”,从容地把生命交付于煤山上的一棵歪脖子树。沁河没有想到,另一个雄壮的神话却从山海关外女真人那里开始了。女真人的第一代祖先源起于长白山,汉代称他们 “黑水靺鞨”,宋代是为金人,明代是为满人。这个顽强的山林民族经过两千年的努力,终于实现了入主中原的夙愿。八旗铁蹄踏碎了沁河的清波,闯王神话顿时变得凄美而烟消云散,汉人不得不留二百六十八年辫子。中国文化像是弱水三千,取一瓢而饮之足矣。于柔韧之中而坚不可摧,于无形之中而无处不在。1937年,国难当头,长城失守,沁河毅然屏障般扬起滔天巨波,云集了中国最优秀的儿女组成一道新的长城。延河的塔影下回荡的是救亡的歌声,而沁河的波涛里流淌的却是志士的热血。活跃于沁河两岸的八路军已经不是一支军队的符号,而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意志。三千年以后,八路军也会成为那个时代人的神话,就像我们今天听人讲述炎黄的故事一样。

    我不知道应该诅咒还是感谢。山西有两条母亲河,一条是汾河,一条是沁河。汾河虽然没有沁河那般文雅隽秀,却也是白帆雁影、渔歌互答、风度翩翩。一个神话需要几千年才能造就,而一个神话的破灭只需要很短时间。如今,《汾河流水哗啦啦》的歌声偶尔还能够听到,但它所描写的美好情景像是逝去的神话。汾河也还有一点哗啦啦,不过哗啦啦的是被污染的河水。流淌了几千万年的汾河,几十年间就被弄得满目疮痍。沁河有幸逃过了这一劫,该感谢的不是人类而是自然。在山泉水洁,沁河靠着大山的呵护,神话般的能够洁身自好。人们,放过沁河吧!你们忘记了汾河的教训吗?

    深秋时节,我来到位于沁河中游的张峰水库。收敛了炽热的阳光和煦地照在绿色的水面上,游鱼在蓝天白云的倒影中游弋,微微的涟漪把飞鸟的身影化作鳞片,远处的碧空被苍黄的山岭切断,勿忘我细碎的白花点点绽放,野生的黄菊花努力吐出最后的芬芳。大坝下一座修成未曾启用的加油站在秋风中形影相吊,显然加油站的主人把“宝”压在未来的旅游市场。对于缺水的山西来说,几乎所有的水库都已经成为旅游地。张峰水库的一级水质和它古朴的山貌,使多少吃旅游饭的人想入非非。一个起码现在还算好的消息是,张峰水库的管理者拒绝旅游。拒绝的理由和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水资源保护法》。

    站在大坝上,我默默祈祷上苍,但愿贪婪的人们不要把这样的景色再变成让后人回味的神话。

 

文来源:山西日报;本文作者: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12-04-16 )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山西地域文化第一站:太原道 >> 山西纪实

工作QQ:3786689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民歌戏曲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站长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