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梳理太原根脉,传承优秀文化

《太原历史文献——〈二十四史全译〉辑本》座谈会发言摘编

  编者按:在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张春根同志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在市政协原副主席王继祖同志的带领下,经数十位同志两年多的艰苦努力,近四百五十万字的《太原历史文献——〈二十四史全译〉辑本》(以下简称《太原历史文献》)终于面世。这是一次益在千秋的耕耘,是太原市社会科学领域的一件喜事,更是太原市人民文化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遵照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张春根同志的指示,1212日,太原日报社邀请了省城部分研究太原历史文化的专家学者,举办了《太原历史文献》座谈会。这本大书问世的重要意义,正如太原日报报业集团董事长、社长赵国柱主持座谈会时所言:“《太原历史文献》的选辑出版体现了市委重视文化,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开阔视野和战略思维;体现了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张春根同志对文化建设一贯的深刻关注和大力支持;体现了王继祖同志严谨不苟,毅力恒久的治学精神,为我市的文化建设作出了示范。

    “这本书的出版发行是我市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关于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决定和省市第十次党代会精神一次生动的同时也是有益的实践。它的出版必将对提高太原历史文化名城的地位,激发广大市民热爱太原,建设太原,发展太原,建设一流省会城市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将对今后太原历史文化的研究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现将部分专家学者在座谈会上的发言摘要刊出,与读者共飨。 

张春根(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太原历史文献》编委会主任):

今天来参加《太原历史文献》座谈会的各位,许多是省城历史文化研究的专家,你们对太原历史文化的熟悉程度和对太原历史文化的热爱之情,令人钦佩。从各位发表的有关太原历史文化的真知灼见来看,大家的水平无疑是国家级的水平,国家级的水平也就是世界级的水平,这是我的认识。

就《太原历史文献》这部大书,我谈几点具体感受:

第一,它是一部重要的地方历史文献,是基础性的文化工程。在王继祖同志的统领下,于卷轶浩繁的《二十四史》中,选辑了有关太原历史的近四百五十万字,而且系统地梳理了太原五千年文明史和两千五百多年的建城史,可以说史料弥足珍贵,文化十分厚重。这部文献传承了中华文明,传承了太原的文明,必将对太原经济社会的发展,建设一流的省会城市,产生积极而重大的影响,所以我们称之为文化工程。设想,五百年后,这部历时两年多而成、由王继祖同志主编的“太原《二十四史》”,更能显示出它的学术价值、文化力量。

《太原历史文献》还是一部非常实用的工具书,为广大读者研究太原了解太原提供了便利。本书的编辑出版发行,功在当代,惠及后人。通过读史,可以进一步增强我们建设一流省会城市的自信心,增强我们的荣誉感和责任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念来阅读这部文献,研究这部文献,运用好这部文献,为太原发展服务。所以,这部书将会产生广泛而持久的文化影响力。

第二,《太原历史文献》选辑成书的过程,生动地展现了王继祖先生严谨的治学精神。他多年阅读《二十四史》,为了出版太原的《二十四史》,又集中读了三年多,前后历经二十多年,学术水平不断升华,治学精神一丝不苟,毅力恒久,精神可嘉,其功昭昭,必将载入史册。我见过他阅读的《二十四史》,里面插满了小纸条,上面写着内容和页码,经过二十多年,纸条都已经变黄了。他堪称太原历史文化研究的首席专家,独具风范。特别是当前,全社会学习的风气比较飘浮的时候,他的治学精神更是难能可贵,正如两位专家谈到的,非常之事必得非常之人,这项文化工程,非继祖不可为也。

第三,要努力建设文化强市,文化强市呼唤出精品,出人才。我们历史界、文化界的专家学者,要责无旁贷地担当起建设一流文化强市的重任。作为宣传部来说,要作好文化人才的规划,特别要在发现人才、培养人才,使用、推出、造就人才,特别是造就高端人才上下功夫,为优秀的人才脱颖而出搞好服务,提供便利。加强对太原历史文化的研究,争取在一些领域有所突破,要加大对历史文化名城的宣传力度,提高太原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把太原打造成中西部的文化高地,为建设一流的省会城市加油鼓劲。太原的历史非常厚重,研究的内容也非常广泛,我希望学者专家们来研究太原,推出太原。让全国全世界都知道太原。去年,宣传部一位同志到韩国参加一个交流会,韩国的国会议员竟不知道中国的省会城市中还有个太原市,所以说我们的知名度还不高。我们还得好好宣传太原,整合省城、国内,甚至国际的有关太原文化的研究,把太原的历史文化研究推向新的阶段。王继祖(文史专家、市政协原副主席、《太原历史文献》主编):

如果没有市委、市政府对太原历史文化研究工作的重视,没有市委宣传部的大力支持,就不会有今天这套书的问世。《二十四史》由24部纪传体史书结集而成,自成书以来,一直作为一部完整的正史存世和传承。其书名由乾隆皇帝御定。问世迄今220多年来,先后有5种版本行世,依次习称为“武英殿本”、“同文书局本”、“商务百衲本”、“中华书局标点本”和“《二十四史》全译本”(下简称“全译本”)。该选哪种版本为底本呢?经综合各种版本的特点和依《太原历史文献》的读者定位,我感觉,2004年汉语大辞典出版社出版的《二十四史全译》本,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十五”出版规划重点图书,是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和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委员会重点项目。它严格按照国家古籍整理原则,对《史》的几千余万言,采用直译方式翻译,不添加解释成分,译文通达易懂,简白而不俗,颇具时代特色。不太通晓古汉语的读者,可以通过读译文,知晓古人原文原意。更主要的是,“全译本”出自当今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四川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十多所名校的教授、专家、学者、高才之手,个中不乏学界泰斗。他们殚精竭虑,精益求精,十三载如一日,其原文之标点酌处,段落编排,其译文之权威性、准确性、完整性,似难有出其右者。因此,作为主编和创意者,遂选定“全译本”为底本。

商务印书馆是知名出版社,刚开始接洽出版事宜时,对方兴趣不大。我约见了印书馆的一位负责人,对他说了两点,一是商务印书馆曾出版过百衲本的《二十四史》,影响深远;二是像我们这样从《二十四史》中选辑出地方历史文献的城市,在国内独此一家,如能出版,必将产生巨大反响。结果,商务印书馆不仅同意出版这套书,还延请了专家再次精心校对和勘误,为《太原历史文献》五卷本的出版作出了贡献。刘新春(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首先,《太原历史文献》五卷本的出版是推动太原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实际行动。这几年,我市在戏剧、音乐舞蹈、文学创作、文化遗产保护、文化载体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有的还得到国家级大奖。但是,在历史文献的编纂方面来说相对要弱一些。《太原历史文献》五卷本的出版,在此方面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使我们得到了一部详实可信、比较准确的历史文献。同时,五卷本的出版,也是对胡编乱造、信口开河、戏说调侃、穿凿附会历史现象的一次严肃的正本清源。

其次,《太原历史文献》五卷本的出版可以为今天太原的发展提供重要的借鉴。《太原历史文献》的内容非常丰富,这是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我们应当义不容辞地继承和发展。因为我们正在“对标”一流,正在向“挖掘一座古城,建设一座新城、开发一座旧城”的“三城联动”规划目标迈进,为打造一流省会城市而努力。其实,漫长的太原历史中的许多人和事也是“标”,史料中就有许多关于“古城”、“旧城”的发展历史,一流省会城市不是凭空“打造”出来的,它将包含在太原历史发展的基因中。我们了解历史,研究历史,可以知道历朝历代的兴衰原因和得失成败,从而借鉴前人成功的经验,避免前人犯过的错误,汲取有益于加强修养、做好工作的智慧和营养,为今天的改革开放、经济建设提供帮助和服务,使当代和后代不断受益。

第三,五卷本的出版可以进一步提高太原的知名度和改善太原的形象。我们可以从中拿出确凿的史实根据来体现太原特色,推出太原品牌,从而推动太原经济和文化发展。因此,从习史研史、古为今用的角度来说,《太原历史文献》的研究项目又是一项可持续发展项目。降大任(文史专家、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选辑出版《太原历史文献》,这个话好说,做起来却不是一件易事。工作过程细微琐碎需要很大的耐心,谁做都会很头疼,没有恒久的毅力办不成这件事。现在终于出版了,而且是商务印书馆这样的权威出版社,提高了本书的质量和档次,在这里首先向太原市委宣传部和王继祖先生表示恭贺。我从小在太原长大,对太原的感情非常深厚。所谓爱国主义,首先要热爱家乡,所以我非常关注太原的发展,太原的文化建设。继祖花这么大的精力,在市委宣传部的大力支持下,做了这样一件有意义的工作,对我们落实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把太原建设成一个现代化的,有影响力、有魅力的现代化大都市,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可以说是开了此方面工作的历史先河。对照一下,我们这些搞文化的,没有做出这样的成绩,感到惭愧。继祖给我们做出了榜样。

新史学兴起以后,有人对《二十四史》进行了贬低,贬低它的价值,称之为帝王将相家谱。但头脑清醒的历史学家不这样认为,你可以批判,但它还是研究中国史的基础,你还是离不开《二十四史》,所以不能因为它侧重帝王将相,就否认它的重大的史料价值。研究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还得以《二十四史》为主要典籍,从中寻找依据和材料。这些学者的意见是比较客观公正的。

从《二十四史》中选辑出有关太原的资料,可以作为我们重写一部新的太原信史的基本素材。问题在于它毕竟是古代留下来的东西,使用时必须运用唯物史观,只有这样,才能写成一部科学的、实事求是的太原的历史。有了这个五卷本,再搞太原通史就有了坚实的根基。另外,任何事情,任何著作都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我拿到五卷本,大概看了一下,所收的内容特别是目录,我觉得有点小遗憾,比如《史记》中收了赵世家、晋世家,韩魏的东西看起来好像和太原关系不大,韩魏先是在晋南、晋东南,后来到了河南,赵国到了河北。但是韩赵魏三家分晋,这是历史重大事件,三家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所以魏世家、韩世家的历史中是不是还有些东西可以加进去。整个《二十四史》中,除了单纯的太原人、太原事或者太原的帝王、人物,和它相关的其它内容,也还有一定的空间;还有,清史稿的内容也应该收进去,这是二十五史了,新元史也没有加进去。清初有关于太原的一些特殊政策,对山西经济社会的发展稳定有重要作用,虽然清史稿中内容不多,但如果能收进去,就更好了。这个工作不难做,有必要补上去。中华民国史写得虽不理想,但中国修史的原则是详近略远,即越是近的东西,越有借鉴意义。

总之,书是很成功的,我所说的小缺陷绝不会影响它自身的价值和社会影响。张石山(著名作家、省作家协会原副主席):由于历史的原因,社会上出现了这样的声音:诅咒我们的文明,矮化我们的文化,甚至要消灭汉字。于是就要“抛弃所有的线装书”,“尽量不要读中国的书”,好像我们的祖先写这些历史,就是要欺骗、毒害后人。数典忘祖,割裂文明,实不可取,还是扎扎实实地做工作的好。整理古籍,功莫大焉。我是在太原长大的,对太原非常有感情,《太原历史文献》的出版,给了我进一步了解太原的途径。我是要好好学习、好好读一读这部书的。马晓东(佛教文化杂志主编):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我就非常关注王继祖先生对太原历史文化的研究,对他的治学精神和钻研态度极为佩服。非常之事必得非常之人,从几千万字资料中选辑形成一部太原的《二十四史》,不仅是创意,也是重要的历史文化基础工程,是一篇弘扬太原历史文化精神的大文章。

太原的历史文化研究工作,基本上停留在上世纪50年代郝树侯先生《太原史话》的研究水平上。有些研究领域还是空白,许多问题的研究长期以来没有大的突破,一定程度上就是因为检阅历史资料不方便,费时费力,难见成效。《太原历史文献》的出版可有效地改变这一现状。《太原历史文献》出版的更大好处,在于对太原历史文化的普及有着推动作用,文白对照,有利于更多市民关心太原的历史,有能力解读和思考太原的历史,激发市民热爱太原建设太原的美好感情。继祖先生甘当人梯,为太原文化研究修桥补路,可谓功德无量,善莫大焉。刘锦春(市社会科学院院长):

《太原历史文献》的出版体现了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

文化自觉。《太原历史文献》的经典性、权威性是一种深刻的文化自觉的表现,否则不会有这么多人用两年多时间认真严谨细致地去做这件事。这种自觉还体现在它是一个非常优秀的文化创意。

文化自信。我们总说自己有很丰富的文化资源,但我们却缺乏文化自信。这部书使我们能够系统地认识太原,了解太原,知道太原的发展源流和博大精深。《太原历史文献》的选辑出版强化了我们的文化自信。

文化自强。文化自信最终奠定了自强的基础,这个基础是多元的。需要打造文化强省,文化强市,需要有属于太原独有历史文化空间的重要经典。太原的历史本身就很厚重,加之有一批搞历史研究的专家学者群体,所以太原始终呈现出历史的丰富性、多样性和历史文化研究的广阔前景。太原人整体的精神气质、文化性格到底是什么样子的,这种性格中的优点是什么,缺点是什么?我们如何在历史文化的引导和熏陶中重新进行主流文化的构建,从而使之成为打造文化强市的核心动力,这部书促成了我们关于文化自强的反思。

孙涛(著名作家、市作家协会原主席):

我们生活的古城太原,是一座有着五千多年文明史、两千五百多年建城史的历史文化名城。关于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著述,近年来已经有不少了,虽然角度不同,内容有别,却没有从古城的根脉上,对太原的历史进行全面详尽的梳理。这部“太原的《二十四史》”,就是对太原文化根脉的梳理。

非常之事必待非常之人。太原在中华文明进程中,得天独厚的疆域位置,纷繁传承的人文历史,使历代史官们将其不断地写入了《二十四史》,只有这样的城市才值得做这样的非常之事,也只有像王继祖先生这样的非常之人才能做这样的事。这部书的价值既体现在文化抢救的意义上,也是在为文化复兴打下坚实的基础。它是一次文化创新,有源有流,传承有序;它是一部太原信史,根脉清楚,掷地有声。王宏伟(市委宣传部文艺处处长、市作家协会常务副主席):

近四百五十万言的《太原历史文献》是一本极为重要的太原历史工具书。为我们走进《二十四史》,更加真实和客观地研究太原地方史开辟了一条便捷的通道。同时,文言文与白话文对照编辑,原文与译文并行排列,繁体字和简化字相得益彰,更加使读者能够了解其内容深刻的内涵与外延。因而,本书既适合史学研究者查阅,更适合初探历史的读者学习。

我们要敬畏历史、尊重历史和捍卫历史。现在有些人带着浮燥和急功近利的心态“研究”地方史,虽也写了不少文章、出了不少书,但不仅历史观是错误的,甚至历史史实都搞不清楚,或道听途说,或凭空想象,以讹传讹,对史学界产生非常不好的影响。因此,史学界也需要整肃学风和文风。范富(市委党校市情与发展研究室主任):

研究和把握太原的历史状况,既是市情研究的一个重要支点,也是市情研究的一个基础和起点。大家知道,华夏文明看山西,太原是中心区域,首先要了解太原的历史。以往查资料难度很大,因为记载太原史实的古籍很不系统,大多散见于各种典籍,支离破碎,很难查找。现在查看太原的历史大事和历史人物,直接看《太原历史文献》的本纪、列传就行了。感谢市委对历史文献的重视,感谢张部长、王主席给我们提供了这么好的文献性质的正史文本。耿长春(市作家协会副主席):看到五卷本的《太原历史文献》,感慨良多,可以归纳为三个感叹号:工程浩大!弥足珍贵!功德无量!

工程浩大。《太原历史文献》从几千万字的《二十四史》中选辑出太原的历史内容并编辑成书,字数竟也有四百五十万字之巨。当然,仅以字数的多少,是难以衡量一部书的价值的,这部书难就难在是融权威性、知识性和资料性为一身的历史资料。

弥足珍贵。这部书的问世,给我市的文化建设奉献了一份厚礼。以往有关太原的历史资料,大多比较零散,难以形成系统。而这套太原历史文献保持了历史的完整性,它的珍贵性也就不言而喻了。

功德无量。修志编史,是为后人造福之事,而《太原历史文献》并非简单的编史,是在前辈先贤编成的一部大书上,再进行整理和提炼加工,使我们阅读更加方便,查找资料也更加便捷。因它是文白对照,所以,这部书又是个普及本,老少皆宜,具有初中文化的人就能不费力地阅读。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了。

本文来源:;本文作者: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12-01-13 )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山西地域文化第一站:太原道 >> 山西纪实

工作QQ:3786689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