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绵山辨

  阅读提示:绵山,因流传于世的一段晋国“割股啖君”“火焚绵山”的历史故事,成为人们家喻户晓的名山。而本文作者却在这里柳暗花明、山重水复地将一座座“绵山”呈现在读者面前,让人们又一次走近了历史的疑团。为了解开这个疑团,作者又一步步走进典籍,走进史料,走进实地,去审视,去辨别,直到得出一个较为清晰的答案……

    晋南真是一部百读不厌的历史文化大著。多年来在这里探究,时不时就会遇到意外的欣喜:中国的源头、三晋的源头、晋商的源头、赵国的源头……每一次发现总让我拍案称快。不过,历史文化的探究决不似闲庭信步,而是在一条九曲十八弯的小路上艰难行走,有柳暗花明,就有山重水复。而今,当一座座“绵山”出现在面前时,我便又一次走近了历史的疑团。为了解开这个疑团,我只好走进典籍,走进史料,走进实地,去审视,去辨别,直到得出一个较为清晰的答案。

    绵山是和晋国的历史纠缠在一起的,要辨识这个疑团就必须从流传于世的一段晋国“割股啖君”“火焚绵山”的历史说起。这大致记载于明代冯梦龙改编的《东周列国志》。然而,查诸司马迁的《史记》,故事中的介子推割股、晋文公烧山俱不见记述。在这里,我们姑且按照传说中的情节来说事吧。然而,耸立在我们面前的绵山却是一个大大的历史疑团,因为绵山不是一处,据我所知就有三处:一处为晋中介休的绵山,近年来这里大搞旅游开发搞得红红火火,几乎是家喻户晓了;另一处是万荣的孤山,据说该山曾称绵山;第三处则是翼城的绵山了。那么,到底哪一座是介子推隐身的绵山?这便是历史留给我们的疑团。

    在这三座绵山中去伪存真,虽然耗时费力,但是,几经周折,我还是考辨出了结果。结果是将真实面目还给了翼城县的绵山。

    首先,让我们来辨识一下晋中绵山的真伪。从表象看,似乎介休绵山已成定论,因为其宣传声浪一浪高过一浪,而且已被不少人认同。然而,正因为如此,考证真伪才更有必要,否则就可能一代一代以讹传讹。其实,这种观点绝不是我的创始,曾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顾炎武先生就对此做过考辨,结论是介休绵山与介子推根本不会有任何瓜葛。原因在于,其时介休这地方还不属于晋国。顾炎武先生在 《日知录》指出:

    晋之始见春秋,其都在翼,今平阳翼城县也……所谓成王灭唐而封大叔者也。北距晋阳七百里,即后世迁国,亦不相及……况霍山以北,皆戎狄之地,自悼公以后,始开县邑,而前此不见于传。

    顾炎武先生明确告诉世人,晋中绵山与介子推毫不相干,关键在于晋悼公之前这里不属于晋国。从晋国的君侯谱系看,晋悼公是晋文公之后的第六代国君,中间相隔整整55年。也就是说,介休一带到55年后才属于晋国疆域。而在此之前,介子推怎么能逃到别的国家?退一步说,即使介子推有可能逃到这里,那晋文公也不可能追到这里,更不可能在别的国家放火烧山。真要放火烧山,后果可想而知。

    对此,当代学人艾斐先生也做过考证,他曾在 《人民日报》撰文发表自己的观点,其中写道:地处晋中的绵山“当时尚为狄占区,早已不是晋国的国土了,介子推怎么可能携老母远避狄区?晋文公又怎么可能到他人之国去放火烧山呢?至于‘介休’一名的来历,那就更与介子推风马牛不相及了,原本是秦军自魏攻赵时在两国交界处暂时休战的意思。介休的‘介’,也原本是 ‘界’而不是‘介’。历代方舆地名都是这样书写的。”

    艾斐先生在文章中不仅强调了顾炎武先生的观点,而且提出了一个新的观点,即“介休的‘介’,也原本是‘界’而不是‘介’”,“是秦军自魏攻赵时在两国交界处暂时休战的意思”。他从历代方舆地名之中钩沉出来的这段史料极为重要,因为大多数人传讹都将介休视为纪念介子推的地方。这不奇怪,查考 《东周列国志》就是这么写的,放火烧山烧死了介子推母子,晋文公“为之流涕”,下令:“改绵山曰介山,以志寡人之过!”“后世于绵上立县,谓之介休,言之介子推休息于此也。”《东周列国志》这么记载有何依凭?遍搜资料查无实据。即使史圣司马迁写史也没有武断定论,只写到 “文公环绵上而封之,以为介推田,号曰介山。”至于介山在何处?没有确指。然而,时隔数千年后,明代的冯梦龙居然将远在晋中的绵山和介子推联系在一起,显然是附会演义的结果。这不仅误导了世人,也使《东周列国志》的信誉度大为降低,只能当成演义在茶余饭后赏玩了。

    再者,各种史料都记载介子推隐居不是一人,是背着老母亲上山的。即使 《东周列国志》也承认,介子推“乃负其母奔绵上”。疑问就恰恰出在“乃负其母奔绵上”。试想,晋中绵山距晋国都城三百余里,海拔高达2072米,山下山上的直线距离不低于300米,况且峰高岭峻,攀登困难,介子推背着老母亲岂是容易走到的?走到山前岂是容易背上山去的?翼城的绵山离国都不远,海拔仅有869米,从山脚到山顶直线距离不过100米,介子推背着老母亲可以轻松到达,可以轻松上去。用距离的尺度一判定,就不仅否定了晋中的绵山,连万荣的孤山也排除了。万荣的孤山虽然没有晋中那么远,但是离国都仍然有百里之遥,同样存在着介子推“乃负其母”难“奔绵上”的问题。因之,对历史的悬疑问题,若不愿人云亦云,细加考证就会得出准确的结论。

    在这一点上,顾炎武先生堪称世人的榜样。他晚年居住曲沃,多次沿浍水东行,不辞路途艰辛,往返考证晋都、绵山。经过深入考察研究,首次提出古唐国,也就是桐叶封弟的那个国都在翼城之境。绵山是连接曲沃、翼城的桥梁,是曲、翼交界的分水岭。为了搞清介子推隐于绵山的确切地址,他多次赴绵山考察,结合当时的地理环境,反复分析,对介子推隐于介休绵山和万荣孤山提出质疑,并确认介子推隐居的绵山应为今曲沃与翼城交界的绵山。他在《日知录》中写道:“然考之于《左传》‘襄公十三年晋悼公搜于绵上以治兵……’此地必近在国都。然曲、翼均为古晋所都之地。”《左传》记载:“僖公二十四年晋侯赏从亡者,唯介子推不言禄。遂隐而死,晋侯求之不获,以绵上为之田。”应该说,顾炎武先生对绵山的结论是明确的,也是正确的。

    如果你走进翼城,也会赞同这样的观点。在翼城这绵山周围有不少和介子推相关的村庄。山前是封壁村,之所以这样相称,是因为这里的土地都被晋文公封为介子推的祠田,以此供养山上祠堂的用项。而村后绵山似壁高耸,故以封壁为名。山后是孝义村,这个名字更好理解了,介子推敬侍母亲为孝,割股奉君为义,孝义村也就名副其实了。最有说服力的是近在咫尺的王光村。这个王光村和介子推、和绵山有何关系?翻开典籍一看就明白了,汉代刘向撰写的《列仙传》记载:“介子推姓王名光,晋人也。”清康熙版《平阳府志》也有同样的记载。原来这介子推是晋文公所赐:介,耿直的意思;子,男人的美称也;推,退避不受禄为官啊!这就更有说服力了,介子推背着老母亲上绵山不仅是隐居,而且还是回到自己的故里安居乐业,多么符合情理。足见,翼城的绵山是介子推母子隐居的绵山,这该是不争的事实。

本文来源:;本文作者: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12-01-13 )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山西地域文化第一站:太原道 >> 山西纪实

工作QQ:3786689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