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山西辛亥烈士常越

  山西是1911年继武昌反清起义后在中国北方最早起义的省份。这次起义成功后革命党人推选阎锡山为都督,同时组成晋军政府,黎城人常越任军令部部长。不幸的是,两个月后,常越在履行“南北议和”之使命中死于清兵屠刀之下,时年29岁——

    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的日子里,存于黎城县文博馆的一通石碑备受关注。石碑高178厘米,宽64厘米,厚20厘米。碑文为楷书字体,颇具功力。碑身虽已中断,但字迹较为清晰。碑为圆首,正面碑首刻“百世”二字,碑名为“晋军政府军令部部长常烈士越子发公之碑”,所记载内容是以阎锡山为首的军政要人计57名捐款,为黎城人常越在他的故乡黎城县小南街修祠立碑一事。此碑背面碑首刻“流芳”二字,边饰曲蔓瓜叶纹。碑文为“常越烈士传”,详记了常越烈士在辛亥革命时期积极投身革命、英勇就义的事迹。碑后落款为“同学友公撰,李圆序书丹”。立碑时间为中华民国六年(1917年)。常越有何功绩,竟然能得到当年山西都督阎锡山的如此重视呢?

    带着疑问,笔者查阅大量史籍,走访了小南街村附近多位老人,获得了较为翔实的第一手资料。

    据考证,山西是1911年继武昌反清起义后在中国北方最早起义的省份。这次起义成功后,革命党人推选阎锡山为都督,同时组成晋军政府,黎城人常越任军令部部长。不幸的是两个月后,常越在履行“南北议和”之使命中死于清兵屠刀之下,时年29岁。事后,阎锡山追认其为山西辛亥革命著名烈士。让我们打开历史的那一页,通过山西辛亥革命著名烈士常越可歌可泣的事迹,重温辛亥革命时期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父债子还立志反清

    1884年春,在黎城县这座古城小南街村最南端的常氏小院里,一个男婴呱呱落地了,他的父母为了让他长大后超越前辈就取名为常越。后来常氏夫妇又先后给常越增添了常超、常戍、常令3位兄弟。常越的父亲中年在城里一家米店搞搬运、干杂活。他从小上过几年私塾,学过拳术,且为人忠厚,办事勤快,在米店十几年来与老板相处得特别好。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晚清政府之腐败,苛捐杂税多如牛毛,加上当地的地痞无赖经常欺行霸市,迫使这家米店关门改行开始贩运烟土。当时常越父亲为生计所迫,仍受雇于此店主当保镖。没想到几次下来就被官府发现,被捕判刑。常越父亲被判3年。那时的囚犯,吃的是猪狗食,干的却是牛马活。入狱两年后其父病死在牢里。

    几天之后,官府的捕头带人找上门来:“按大清刑律,父债子还,你家有四子,由谁顶债?”每个儿子都是自己的心头肉,让谁往火坑里跳呢?

    此时此刻,常越母亲为难了,这时常越懂得母亲的心事,他毫不犹豫地站在母亲面前说:“妈,我是长子,我愿意去替父抵债,我走后你要保重身体,照顾好我的弟弟们。”说完就随捕头去了。

    这天晚上,蹲在大狱中的常越没有掉一滴眼泪,他毕竟已是完小毕业的秀才了。夜深了,他望着铁窗外面高挂的明月,想着清朝黑暗、腐败的制度,暗暗地握紧拳头立志反清。

走向革命践行诺言

    1900年(清光绪二十六年)冬季的一个大雪天,常越抵债刑满,告别了铁窗,这年他17岁。“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母亲早已在给常越张罗着。1901年春,常越新婚当天,前来贺喜的本县元村完小同学范增玉告诉他:“山西太原也要开设武备学堂,是一所省立学校,全省招收120名学员,除保证学生衣食外,每月还发一定饷银。”常越早就知道武备学校是培养军人的新式学校,终于等到本省的开设。“天赐良机,好事,咱们一起去吧!”新婚第7天,常越与好友范增玉踏上了赴太原赶考的路。

    山西武备学堂属于初创,又是新学,常越和范增玉顺利通过了考试。同堂通过考试的还有阎锡山、黄国梁、张瑜、温寿泉、姚以价等人,几年后这些人均成为山西辛亥革命的领袖和先驱。

    初入武备学堂,除国文课外,对这些学员来说都是新课。他们对新课程最感兴趣的是步兵操典,觉得非常有意思,虽然文字不免有些枯燥,然而其中知识面相当广泛。对文化课他们感兴趣的是数学、历史和地理。他们最不费力的是国文课,最优秀的功课也正是国文。第一年的学习,他们收获颇丰。

    以后的两年,他们对各种新课程已经全面适应,同时对军事各科也十分用心,每次上课勤于笔记,善握要领。他们对于学与术,均很努力。术科方面他们对基本操作,很下功夫,动作姿态较为标准,尤其像常越、阎锡山、黄国梁这样的同学经常出队示范,渐渐在同学中也树立了好的形象,颇得同学的信任。同时,他们这些学员的政治思想也在转变。谈起海外革命时,常越总会拍案而起:“我中国欲不亡,非实行革命不可!”

    对于常越的言行,阎锡山等学友非常敬佩和赞扬。常越与阎锡山为此有了深厚的私交。后来,常越与阎锡山干脆结为“拜把兄弟”。

    1904年,常越从山西武备学堂毕业后,被派至北洋新军见习。此间,他善体士兵,勤于操练,成绩优异,为上司赏识,任协军校。返晋后任新军队官,督使公所调查马兵委员。同班的阎锡山、姚以价、张维清被清政府公派到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深造。

    1906年(清光绪三十二年),中国同盟会山西分会首次派荣炳从日本东京回太原,秘密组建同盟会,常越、张煌等加入同盟会。从此,在新军中播下革命种子。常越等积极联络同志,开展革命工作。1909年(清宣统元年),由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的温寿泉、阎锡山、黄国梁先后回国,在山西新军中崭露头角。同盟会为掌握新军,将会员安置在重要岗位上。经过阎锡山的推荐,常越任八十五标教练官。此间,每遇到士兵生病时,他总是亲自请医问药,并用自己的薪水购买补养品,直至其恢复健康。一天在训练场上,他看到一个河南士兵闷闷不乐,心事重重,当了解到这个士兵收到了家乡水灾、全家处在饥饿中时,他以这个士兵的名义给其家乡寄去20元大洋,给他家解除了燃眉之急。

    辛亥武昌首义,山西同盟会于1029日起义响应,击毙巡抚陆钟琦,推翻清政府在山西的统治,成立晋军政府,阎锡山为都督,常越为军令部长,温寿泉为军政部长,黄国梁为参谋部长等。常越担任军令部长后不负重望,赞襄军务,动合机宜,筹措军需,功劳卓著,以实际行动践行着革命诺言。

卫护共和死而无悔

    太原起义的成功,大大地鼓舞了北方的革命斗志,但袁世凯却视其为眼中钉。为了敷衍“南北议和”的政治局面,表面上在北方命令秦、晋两处清军立即停战。

    实际上山西的清军卢永祥部并没有停止前进,于1212日占领娘子关后,继续向太原进军。因此,19111227日,伍廷芳在“南北议和”第二次会上,对袁世凯进行强烈谴责。袁世凯在北京组成责任内阁后,即安排袁克定派刘盥训(猗氏县人)由京来晋,向山西军政府提出:如果山西承认袁世凯任第一任大总统,即不攻晋。山西当局为缓和局势采取权宜之策,由政事部长景定成(景梅九)代阎锡山拟书致袁世凯,表示承认袁世凯,由常越偕刘盥训赴京送达。至井陉,清军不许过,经交涉,只准一人行。常越只能绕过河北省平山县前往。所带盘缠途中遗失,备受饥饿劳累之苦。书送袁世凯后,久无结果,刘盥训闻清军已破娘子关,嘱常越返晋飞函民军,北据石岭关,南据韩侯岭,再图恢复。时清军已遍布京南,盘查甚严,常越只得夜行,取道东阳关,单身上太行。

    这天晚上,常越策马扬鞭从河北涉县来到东阳关。“啊!生养自己的故乡就在眼前了。”自从走出黎城赴太原上学、工作已10多年了,与家里只有书信来往,从未回过家乡,不禁浓浓的亲情涌上心头。家人的身影又浮现在眼前。“要么回家一趟?”又想军务在身、情况紧急,早一刻到达目的地,就可早一刻挽救同胞的生命。想到这里他急忙在路边的一家小店充饥后,含泪上马绕过古城,绕过家门向正西方向的翼城飞奔。那时,驻平阳(今临汾市)的清总兵谢有功部与由太原南下的民军对峙,常越情况不明,于191215日潜行至太平县 (今襄汾县)史村镇,被驻该镇谢有功所属童宝山部捕获。

    常越形容举止,不似常人,童宝山料为民军要人,决计杀之以邀功。常越已知无可隐讳,坦然告以实情,讲明革命形势,劝喻其归顺,童宝山不依。常越乃大呼曰:“速杀我!”当被缚至镇郊,强令下跪。常越不屈,行刑人员乃击其股骨而仆地。他大声曰:“可以见我死难诸同胞矣!”言未终头已断,时年仅29岁。敌人将其头悬于史村村外,围观者无不赞其壮烈。

    当军令部长常越英勇就义的消息在晋军上下传开后,从都督阎锡山到普通士兵无不为失去一位革命先驱,一位著名军事领导人而悲痛万分。但山西当时正值政事、战事混乱之时,学友们对其后事无能为力。

    又经过5年多艰苦复杂的斗争,山西局势渐渐稳定。也就在1917年春,与常越结过“拜把兄弟”的阎锡山总算有时间来处理常越的后事。以阎锡山为首的军政要人计57名捐款在常越烈士的故乡黎城县小南街为其立碑修祠,并派要员到现场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

    如今,近百年沧桑过后,当年修建的祠堂已倒塌不存,唯所立之青石碑仍在向世人诉说着常越烈士的英勇事迹,诉说着山西辛亥革命史上那些革命志士的故事。

本文来源:山西日报20111014;本文作者:王苏陵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11-11-25 )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山西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专辑

山西地域文化第一站:太原道 >> 山西纪实

工作QQ:3786689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