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黄河岸上的明珠——碛口

  近几年,我在不同场合,常听人们说起碛口,但一直也没弄明白碛口有什么特别之处如此吸引着人们。

    三年前,曾受一个老同学的鼓动,自驾车出游去碛口。上午9时出发,本想得中午就到了,没想到被一个路口的硕大水泥墩挡住了去路,结果只能是无功而返。但碛口的“谜”,却在我的心中播下了一颗种子。

    前不久,我去吕梁市出差,又有朋友向我推荐碛口,但我心有余悸,怀疑这次是不是还需要那么长的时间。朋友却很有把握,说:“这里离碛口很近,从吕梁市出发,一个多小时就能到。我的心又被说动了。于是,怀着忐忑的心又踏上了去碛口的路。

    六月下旬的天气,车窗外白云蓝天,山上、坡上、地里、沟里,整个被绿色包围着。汽车好像行驶在绿色的海洋里。间或,可以看到几个弯腰在地里劳作的人。大约40分钟后,路的右边出现了宽宽的河滩和平静流动着的水,水并不浑,甚至还泛着点蓝。朋友告诉我,这就是黄河。看着眼前比长江水还清,比湖水还平静的水面,我怀疑着,这是黄河吗?虽然知道朋友告诉的不会错,但我还是无法与我曾见过的咆啸、壮美的黄河联系起来。

    汽车又沿着黄河向前走了一段。这时汽车已行驶在黄河的堤上了。路越来越窄,窄到两辆车要相对而过时,一辆车必须提前想好一个能停车的位置,否则,两车相对而过,会堵到一起,谁也过不去。

    车在一个路口停下。朋友招呼说:“下车吧,到了。”我不解地推门下车,脚下是坚硬的青石块铺成的路,可能是走的人多、车多的缘故,石头已被磨得很光滑。迎面看到的是一个有出沿和挑角的大门洞。大门洞两米多宽,下面用规整的石头砌成,上面是用青一色的大青砖砌成的半圆门洞。

    在等导游的空闲,我好奇地向四周看了一下。顺着大门洞向左右望去,是高高的围墙,这围墙从北向南长约150米,像一座城墙。马路的左边就是黄河的堤,由石头砌成,约三米多高。堤的下面是裸露的河滩,河滩上停放着若干游艇。再向西就是宽宽的、静静流淌着的黄河了。

    这就是碛口吗?我的印象中,每到一个旅游景点,总是有一个或多个停车场,可眼前……我正纳闷呢,一辆大货车卷着尘土,从北向南迎面开来。这是一辆载重至少在40吨以上的大货。可这路真叫窄啊,最窄的地方,大货车一边的车轮就压在黄河堤上,另一边的倒车镜离墙不到一尺。当货车从我身边开过,我注意了一下司机的面部表情。司机脸色平静,全然没有紧张的感觉,我不禁赞叹这位司机驾驶水平是如此之高。

    这时导游到了,开始介绍。原来,我们停车的地方是碛口镇上从康熙年间留存至今的一个很有名的货栈,货栈的名字叫四和堂。因当年由四个东家合资而得名。

    在导游的引领下,我们开始在碛口的大街小巷里游走、参观,在民居的院落和早已改变了用途的店铺里,寻找着历史的痕迹,并妄图在想象中恢复那段历史。在导游的提醒下,我们在许多的门洞上、柱子上,看到或厚或薄、黑黑的油渍。导游说,这些都是三百年前搬运货物的人留下来的。这么多年过去了,这些无言的遗迹,仍然到处可见。

    曾是谜一样的碛口,在我的脑海中渐渐明朗起来。原来,随着人类社会造船技术的发展,当历史走到了明末清初时,水路交通慢慢地发展起来。在我国,黄河更是成为人们内陆水上交通的首选。当上游的货物运到这里,遇到了一个大问题,就是大同碛。碛,是指石头堆积的意思。黄河在这里正好与由东向西而至的湫水河相遇。黄河由北向南,湫水河由东向西。当年,强大的湫水使得黄河水向南的水势转弱并向西流去,于是在这个交汇处的东南角,形成一个很大的乱石滩,历史留给它起的名字就叫大同碛。黄河水和湫水会合,向南、向西冲刷,再冲刷,长年累月,年复一年,这里河道变窄,而水流湍急,暗礁丛生,以至于让所有的货船到这里都望而生畏,没有一艘船敢于冒险,于是这里的东岸变成了码头,所有的货物全都上岸,再由骆驼和马运走。据说,这里一天停靠的船只,最多的时候由南向北有1500只船,一排500只,排了三排。那么,靠近码头的货栈有多少呢,导游说,仅在碛口镇开的至今当地的人们还能记起名字的字号、店铺就有四百多家。闭上眼睛想一想,那是怎样的繁华、热闹,怎样的人声鼎沸,怎样的车水马龙。这就不难怪,历史上对碛口镇为什么有”小都市“的美称了。

    碛口镇的标志性建筑是黑龙庙。庙坐东北、面西南,依山而建,始于明代。后来,这里成了过往商人和船员求祈平安的地方。

    黑龙庙到现在依然保存很完整。庙里供奉的黑龙塑像,据说是康熙年间塑的,至今仍香火不断。站在这里,碛口镇的全貌尽收眼底。我对大同碛的雄险,更有了直观的了解。

    从黑龙庙下来,导游给我们卖了个关子,问我们:“封建社会重男轻女,在当时以四和堂为代表的西市街是不允许带家眷的,那么,他们的家眷都住在哪呢?”我们当然回答不出。于是,导游说,那就是马上要到的下一个景点——— 西湾村。

    西湾村离碛口镇并不远,坐车只要几分钟的时间。西湾村实际上是座依山而建的小城堡,背北面南,从左至右,五条巷一字排开,分别用金、木、水、水、土命名。最有趣的是,这里院院相连,户户相通。这里的每条路并不宽,但结构紧凑,从一个个并不显眼的大门进去,里面却是别有洞天,十分讲究。这里保存最好,也最有代表性的是一个四进院,前三进院就不必说了。最高处,就是第四进院,是这家女儿的闺房。我们从一个两人宽的侧门拾级上去,是一个三十多平方米的院子。只有东西两厢房,东厢房是小姐住的,约15平方米,有一方土炕,小姐日常用品依旧按原样摆放,一应俱全。西厢房为丫鬟住,约10平方米,现在里面仍是空空如也。院子北面是高高的砖墙,南面是一米左右高的护栏。

    今日的碛口镇,绝不仅仅是人们的一个记忆、一个旅游景点,它是被凝固的历史,是黄河码头历史的一个活化石。我甚至想,如果有人想了解这里曾发生的无数传奇故事,那他来碛口一定会不虚此行。

    这时,朋友看着还有时间,而当地人也看出我们很有兴致,于是,又说出一个游人很少去的地方——— 凤凰山。

    我们驱车向南,盘山而上。坡更陡了,路也更窄了,有一个弯道的角度感觉都超过了130度了。所以,车上的人必须先下车,等司机慢慢把车转过方向来,才能继续前进。车终于开到了一个山顶。一下车,进入眼帘的是满山遍野、郁郁葱葱的枣树。导游指点我们目视前方,向上看,再向下看。说,这座山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叫凤凰山,头在山顶,身在眼前,两座山坡是两只翅膀,凤尾在山下,头北尾南,跃跃而飞。

    两座相对的山坡上,依山而建有成百上千孔窑洞。从下而上一层一层的窑洞,错落有致。我粗略地数了一下,虽然已经过三百多年沧海桑田的变化,至今仍有十一层之多的窑洞。

    窑洞都是依山而建,有的有很深的出檐、明柱。但这里大一点的院,都有南北厢房。厢房的顶都是单向的瓦顶。据说有肥水不留外人田的意思。墙上,有代表着吉祥的砖雕、木雕图案,大的院落门前还有被雕成梅花形状的“门档”。

    当漫步、游弋在窑洞的海洋时,我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在这里的积淀,体会到了中国传统风情和当时人们的审美取向、价值观念,而那些窑洞建筑师的奇思妙想,又让我再次为我们的先人的聪明智慧所折服。

    现在这里,唯一有现代气息的是一幅巨大的广告,内容是著名画家吴冠中先生在上世纪90年代两次带学生来这里写生。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里窑洞的形式、规模、风格、建筑艺术,高度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完美,是中国黄土高原窑洞的博物馆,山区民居的奇葩。说句心里话,面对眼前的景象,实在无法用一句“没有想到”就能表达。

    晚上,我们就住在碛口有代表性的四和堂。晚饭后,我久久不愿意回到窑洞。正好有乡长来,我们便围着一个八仙桌坐下来。我们的位置就在四和堂高高的“城墙上”,下面就是宽宽的河床和滚滚的黄河。这位乡长侃侃而谈,讲起了碛口的过去,碛口的明天,以及他对碛口的研究。从他的嘴里我又对著名的碛口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正应了那句老话,叫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在碛口繁华和辉煌的年代,曾养育和发展了当地的许多行业和职业。他讲,附近的那个村,因为习武者的一身功夫在碛口派上用场,这个村的年轻人都爱习武。于是,在当时碛口最有名的“十义镖局”的十个镖头中,有八个人是这个村的。附近又有一个村,人们看到经过这里的马、骆驼很多,于是这个村就成了专门种植牲畜食料的村。附近又有一个村的人,看到船在逆行时需要人手,于是这个村的人又成了专门拉纤的村……等等行业应运而生。

    天色在不知不觉中暗了下来,周围的灯都已亮了起来。习习的微风吹来,很是惬意。这时,对面的山也只剩下一个不明不暗的轮廓。可能是周围少了人的嘈杂声吧,黄河流水的声音反倒清晰起来,哗——— 哗——— 哗,不高也不低。我说不清,我是来这里的第几个过客,不知道还有多少人会成为这里的匆匆过客,但我知道、也丝毫不怀疑,这里的建筑和一切,会把这里曾经发生的那些神奇而美丽的故事永远流传下去……

本文来源:太原晚报;本文作者:朱光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11-08-31 )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山西地域文化第一站:太原道 >> 山西纪实

工作QQ:3786689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