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山西文史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山西省东部明长城调查研究

  2006年,为全面准确掌握全国历代长城的规模、分布、构成、走向及其时代、自然与人文环境、保护与管理现状等基础资料,国家文物局与国家测绘局联合启动了全国长城资源调查工作。调查工作的第一个阶段是计划到2008年底完成全国明长城资源的田野调查与测量工作。目前,第一阶段工作已经顺利结束。我系承担了山西省东部及与河北省交界区域的明长城调查工作。从2007年5月至2008年6月,先后调查了本省长治市黎城县,晋中市左权县、和顺县、昔阳县,阳泉市平定县、盂县、郊区,忻州市五台县等8县区,河北省邯郸市武安市,邢台市邢台县,石家庄市赞皇县、井陉县、平山县等5县市的明代长城资源。

  一 山西省东部明长城的分布

  我省东部及与河北省交界区域,明长城主要分布于我省东部及作为省界的太行山山脊之上。按照今天的行政区划,也有少部分位于河北省境内。从南向北,在黎城县,左权县,左权县与武安市交界,和顺县、昔阳县与邢台县交界,邢台县,昔阳县,昔阳县与赞黄县交界,平定县,平定县、盂县与井陉县、平山县交界,盂县,平山县都有发现长城墙体。该区域由于太行山山势险峻,足资防御,因此明长城主要建筑于形势险要的峪口、关隘左右。
  黎城县的明代长城,位于现东阳关镇杨家地村,皇后岭村,长宁村附近,南起于杨家地村南侧,经杨家地村西侧,皇后岭村东南侧,长宁村东南侧延伸至长宁村东北侧的山体顶部,大致呈南北走向分布,总长度在10千米左右,现存7.8千米。该县明代长城全部位于重要的峪口两侧,这些峪口今天仍然是山西省通往河北省的交通要道所在,长(治)邯(郸)铁路、长(治)邯(郸)高速公路、309国道、黎(城)涉(县)公路等均经过这些峪口。
  左权县羊角乡盘垴村即明代黄泽关所在,黄泽关东南600余米处仍存有一段长城,但由于兴修公路,破坏严重,残长30余米。左权县与武安市交界的摩天岭山顶,有一段长140余米的长城,位于左权县芹泉镇水泉村东1.5千米。
  和顺县与邢台县交界及邢台县境内长城,大致呈南北走向,从和顺县松烟夫子岭村东向北经走马槽村东,杏树湾村东,小董坪村东南进入青城镇,经大雨门村东,大川口村东至井洼村东侧,现存长城墙体近8千米。长城所经区域,多分布有关门或关城建筑,如夫子岭关,杏树湾关,小董坪村东的支锅石关,大雨门村东的黄榆岭关等,这些古关至今仍留有石块铺成的古道通过。
  昔阳县与邢台县、赞黄县交界处长城,从南向北经昔阳县皋落镇圪塔店村东南,长沟村东南,孔氏乡里沙瑶村东南、东侧,刀把口村东,洪甘村东南、东北侧,黄安村南侧延伸至九龙关村东的317省道南北两侧的山体之上,现存墙体约5千米。著名的关隘有圪塔店村东南的马岭关,长沟村东南的鹤度岭关,九龙关村东的九龙关等,马岭关和鹤度岭关仍存古道,九龙关所在有317省道(榆次—赞皇公路)通过。在昔阳县冶头镇口上村还存有一段长400余米的长城。
  平定县境内长城分布于该县东回镇七亘村东,柏井镇庙庄村北,将军峪村南、西侧,至娘子关镇的新关村南侧、西侧后,继续向北延伸至旧关村西侧后,长城墙体消失,在娘子关附近仅见有几座烽火台,而未见长城墙体。从平定县与井陉县交界的平定县岔口乡白石头村东南侧见长城后,又向北经白石头村东侧延伸至杨树庄村东侧的砸脚山山顶。平定县及与井陉县交界处长城,残长约10千米。娘子关、固关、旧关等名关均位于长城沿线。
  盂县及与井陉县、平山县交界区域的长城,残长约3千米,从南向北经过盂县仙人乡南岭沟村东的炮台梁,双山村北侧,平山县下口乡盘里村南侧、西南侧后至六岭关村西侧,再向北至上瓦岔村西侧的海拨1550米名为“松借子站”的山顶,盂县上社镇马圈村东1.5千米处,残存有近100米长的一段长城。盘里村附近长城位于十八盘盘口处,今天是207国道通过之处,六岭关、瓦岔口、马圈口这些关隘今天虽已不见关城,但连通山西、河北两省的公路仍穿关而过。

  二 山西省东部明长城的防御体系

  明代长城是一个严密的防御体系,以墙体为主线,结合关堡、敌台、马面、烽火台等共同构成了信息传递与战争防御的交相呼应的网络。本次调查共发现关堡6座,关门10座,敌台38座,马面5座,烽火台62座,以及数十座的兵营等等。即使墙体,也因地制宜,有不同的形式。本区域明代长城墙体的最主要的与最大量的形式是土石混筑而成的石墙,这与地处山区石料来源比较方便有关,在长城沿线我们发现了5座采石场即是证明。在平定县还发现了本区域并不多见的夯土墙体,长约2千余米。各地人工墙体长度已如本文第一部分所述。除人工墙体外,由于地处险峻的太行山之中,倚山为险也是本区域长城的重要特点。经调查确认,山险长达10余千米。这些山险的共同点是一端或两侧与人工墙体相连,且均位于形势险要之处。除此之外,我们还发现了1千余米的将自然险要人为加工形成的山险墙,最典型的是位于盂县与井陉县交界的炮台梁长城的一段,山体上一些大石块的一面被削凿成陡直的形态,在石块上可见清晰的呈连续凹凸的半圆形凹槽,凹槽最长2.16米,宽0.03—0.06米,深0.015—0.02米。
  单从石墙而言,本区域主要有两种不同的形制:①墙体两侧石块垒砌,中间填以碎石泥土,此类墙体较宽,是常见的一种类型,一般两壁比较规整,且在石块缝隙间填以灰泥,只是由于长时间风雨侵蚀,石块缝隙间的灰泥多已荡然无存,仅在个别段落可见;②石块混合泥土垒砌,石块缝隙间填以碎石泥土,墙体较窄,此类墙体在左权,和顺与邢台交界,及盂县与平山交界处见有个别段落。长城墙体修筑时多沿山脊而行,但主要是沿山体脊线靠西一侧(即山西省方向)修筑,这样就导致墙体两侧高度不一,面向河北省一侧因地势较高,墙体较低,面向山西省一侧因地势较低,墙体较高。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长城墙体面向山西省一侧的山坡较陡,面向河北省一侧的山坡则较缓。因此从墙体两侧不同的高度及地形来看,这些长城应是河北省一侧防御山西省一侧的设施。结合一些保存有垛口的墙体,垛口位于墙体靠山西省一侧,也印证了我们的判断。
  本区域发现的关堡一类城防建筑较少,我们在长城沿线共发现关堡6座,关门10座。这种情况与山西省北部关、堡数量众多形成鲜明对照。据明嘉靖(1522—1566年)年间王士翘所撰《西关志》[1],该区域在关隘左右以修筑城墙为主,只是在一些较重要的、需屯较多官兵的关隘处才兴建了关堡。本区域关堡较少正与史载相符。
  与长城墙体绝大多数是石墙相对应,敌台、马面这类附属墙体的防御设施,也绝大多数为石砌而成。发现的惟一一座夯筑敌台也是位于平定县夯土墙体上的。石砌敌台或马面的建筑形制相似,都是四壁石块垒砌,中间堆以碎石泥土,四壁石块缝隙间尚存灰泥。多数建于山顶之上,地势较低之处所建敌台或马面,也位于关隘附近,它们的瞭望、预警作用非常明显。
  烽火台的建筑形制则以夯筑为主。我们发现的62座烽火台中,夯筑的就有38座,占60%以上。其余为石砌或砖石混砌而成。大量的烽火台分布于龙泉关、娘子关向明代太原府的方向。
  如五台县境内烽火台的传烽线路,大致有南、北、西3线。南线,从龙泉关关门,经石咀乡新庄村烽火台——铁堡村烽火台——石咀村烽火台后,在门限石乡下门限石村、耿镇松岩口村、高洪口乡河口村可能也有烽火台,再经茹村乡陡咀村烽火台——南大贤村烽火台——沟南乡上西村烽火台后至东冶镇望景岗村烽火台。北线,分为2支,东支从豆村镇伏胜村烽火台,经蒋坊乡大峪口村烽火台,至茹村乡龙王堂东侧烽火台;西支从豆村镇李家庄村烽火台,经东营村烽火台——兴坪村烽火台,至茹村乡龙王堂东侧烽火台。西线,也分为2支,东支从东雷乡下庄村烽火台,经大王村烽火台——台城镇西龙泉村烽火台,至台城村西侧烽火台,然后与南线相接;西支从阳白乡下红表村烽火台经阳白村烽火台,在泉岩村可能也有烽火台,至东冶镇望景岗村烽火台与南线相接。南线与西线汇合后,向西南至今定襄县境内,沿滹沱河南岸,在河边镇河边村、神山乡卫村、小王村附近可能有烽火台继续向西南延伸。此外,我们还注意到一个现象,即新庄村、铁堡村、石咀村、伏胜村的烽火台为石砌或石基砖砌而成,可能是因为距离龙泉关较近的缘故。石咀村烽火台四周还设有围墙,其中北侧围墙较厚,南侧围墙较薄且设有门,几座兵营也均是倚南墙而建,这应是与防御北侧进攻有关。
  平定县境内除在南北向的长城沿线发现有11座石砌烽火台外,还有10座夯筑烽火台从东向西分布,并且都位于307国道两侧的山顶之上。继续向西沿307国道和石太高速公路在阳泉市郊区、寿阳县、榆次区一直到太原市都有烽火台分布,组成了太原——娘子关、固关方向的信息传递路线。

  三 山西省东部明长城的建造时代

  黎城县与左权县境内的长城遗存,为明代河南省所建。在黎城县文博馆内保存的两块石匾,原系东阳关关门的匾额。这两块石匾,文字内容相同,均为楷书阴刻,中部横刻“中州外翰”四个大字,上款竖刻“大明嘉靖二十二年季春吉旦”,下款竖刻“巡抚河南都御史秦中李宗枢建”。其中一匾“中州外翰”四字字痕浅且宽,另一匾则较深。根据石匾题款,黎城县东阳关及附近长城应建成于明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另外该馆还存有2件采自东阳关旧址的铁铳,形状一致,均呈圆筒形,器身有五节圆箍,通长1.1米。
  左权县黄泽关北门门拱上方嵌一块石匾,正中阴刻楷书横排“飞磴盘云”四字,上款阴刻楷书竖排“大明嘉靖二十二年季春吉旦”,下款阴刻楷书竖排“巡抚河南都御史秦中李宗枢建”。因此黄泽关的修建年代也为明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
  据前引《西关志》[2]及万历(1573—1619年)年间刘效祖所撰《四镇三关志》[3],我省东部及与河北省交界区域长城隶属于蓟镇,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设真保镇后隶属于真保镇,分别归马岭口、故关、十八盘口、龙泉关管辖,蓟镇或真保镇鹞子崖口、倒马关、紫荆关等所辖关隘则已位于今河北省境内。马岭口诸关隘位于明代顺德府沙河、邢台、内丘三县西界,今天是山西省和顺县、昔阳县与河北省邢台县、内丘县相邻区域,建于正德(1506—1521年)、嘉靖(1522—1566年)年间,绝大多数建于嘉靖二十年(1541年)和二十一年(1542年)。
  故关所辖诸关隘位于明真定府赞皇、元氏、井陉三县与太原府平定州、乐平县交界区域,今天是山西省昔阳县、平定县与河北省赞皇县、井陉县交界区域。故关旧城(即今旧关)建于正统二年(1437年),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由于“虏寇太原密迩故关,故关旧城险不足,乃北(按:疑应为西)筑于隘口,即故关新城,设把总一员。”[4]故关新城即今固关。娘子关建于景泰二年(1451年)。其他关隘建于正统(1436—1449年)、弘治(1488—1505年)、正德(1506—1521年)、嘉靖(1522—1566年)年间,其中有一半建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
  十八盘所辖关隘位于明真定府平山县西界,现为山西省盂县与河北省平山县交界区域。马圈口建于弘治元年(1488年),六岭关建于正德十三年(1518年),瓦岔沟口建于嘉靖元年(1522年),其余关隘建于正统(1436—1449年)、景泰(1450—1456年)、正德(1506—1521年)、嘉靖(1522—1566年)年间,近一半集中建筑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
  龙泉关所辖关隘位于明真定府阜平县西界,现为山西省五台县与河北省阜平县交界区域。龙泉关下城建于正统二年(1437年),景泰六年(1455年),在龙泉关下城东侧建龙泉关上城。所属诸关隘建于弘治(1488—1505年)、嘉靖(1522—1566年)年间,多建于弘治十五年(1502年)和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

  四 山西省东部明长城的性质

  明代“九镇长城”是抵御蒙古族南下、东进的庞大的防御体系,我们所调查区域见到的长城墙体,面向河北省一侧要低些,面向山西省一侧要高些,而且,面向山西省一侧的山坡较陡,面向河北省一侧的山坡则较缓。这样从墙体两侧不同的高度及地形可以判断它们是河北省一侧修建用于防御山西省一侧的进攻的。
  终明一代,长城的修建、修复与蒙古族的南下、东进一样是非常频繁的。如本文前述本区域长城多建于弘治十五年(1502年)和嘉靖二十年(1541年)和二十一年(1542年)。在此期间,据《明史》载:弘治十四年(1501年)秋,“小王子以十万骑从花马池、盐池入,散掠固原、宁夏境,三辅震动,戕杀惨酷。”十五年(1502年)夏,“敌入辽东清河堡,至密云,旋西掠偏头关。”嘉靖二十年(1541年)秋,“俺答下石岭关,趣太原。吉囊由平虏卫入掠平定、寿阳诸处。”二十一年(1542年)夏,“敌怒,入寇,掠朔州,抵广武,由太原南下,沁、汾、襄垣、长子皆被残;复从忻、崞、代而北,屯祁县……敌遂从雁门故道去。秋,复入朔州。”[5]在如此频繁的蒙古族南下、东进的情况下,为保障京师、北直隶安全,真定府、顺德府等地纷纷修筑长城。现存于马岭关的《邢州西山关隘建修碑记》石碑,记载嘉靖二十年(1541年),“狄人入寇,陵轹山右,至围太原,逼井陉,恒襄震动,谓其与接壤也。无何,虏还……”于是顺德府“每隘筑城,每城建楼,中设重门,以严启闭。傍列营房,以便直宿。树墩堡以备了望。缭垣墉以防越度。为关通行者六,为垣塞隘者二十有二”,即修筑了六座关城、二十二处隘口。《西关志》所录的《鹤度岭边城记》碑和《大岭口设险记》碑,记载了由于嘉靖二十年(1541年)蒙古族的南下,顺德府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筑成鹤度岭关和大岭口关[6]。
  据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九月巡按直隶监察御史郑芸所上呈《乞恩议定地方载入敕谕以便行事以防虏患疏》,称“近年以来自后沟口(时为平定州乐平县与真定府交界处,今在昔阳县境内)而南,顺德等府及大名兵备道所辖地方,该巡抚衙门修设隘口数多……”又据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九月巡按直隶监察御史李秀春所上呈《乞恩议定地方载入敕谕以便行事以防虏患疏》,称顺德府“所属内丘、邢台、沙河三县边山一带地方隘口,北自锦绣堂口起,迤南至数道岭有名大口共十处,近来因达贼声息,蒙抚按衙门修筑,并真定府隘口并入井陉兵备道……”。可见从嘉靖二十年(1541年)蒙古俺答汗大举南下后,真定府、顺德府等至少用了三年的时间大规模地修筑了许多关隘。而且蒙古族的南下,已经试图突破传统的“九边”范围,甚至准备从黎城、涉县一路入犯北直隶、河南。明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正月,巡按直隶监察御史郑芸上呈《广集议以御虏患疏》,称“查得丑虏东犯之路,紫荆关、故关等处亦既有备矣。止有河南彰德府涉县地方,逼近山西黎城等处,山坡平漫,虏可上下。近日山西拿获奸细声言,今岁东侵,多由黎城,盖即涉县一路也。释此不守,纵之过山,欲以决战于平原旷野之地,岂计之得耶?说者以为,河南地方不必过为干预。然丑虏逾山而东,直冲广(平府)、大(名府)、真(定府)、顺(德府)等府,其祸不在河南而在畿辅,虽山东临清诸处,亦有所不免,此殆三省门户不可不慎。合无题请或先会同河南、山东并三省之力,共守此险。”[7]这份奏疏明确指出在河南省与山西省交界处加强防备的重要性。
  郑芸的奏疏是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正月上呈的,黎城县的“中州外翰”,黄泽关的“飞磴盘云”几块石匾的款识均是“大明嘉靖二十二年季春吉旦”,从时间上可以看出,是年正月郑芸上疏后,河南巡抚李宗枢为加强防备,于季春时修筑或加固了重要隘口附近的关堡或长城墙体。
  明长城防御蒙古族南下、东进的性质如上所述,非常明显,但是其作用不止于此。据黄泽关内现存的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所立《辽州黄泽关重修义勇武安王庙工峻记》石碑,记载巡检霍儒“立墩饰堡关,南泼井岭北摩天。羊角保障,百草藩篱,奸寇缉捕,商途宁谥”。另据《晋中碑刻选粹》所载的天顺八年(1464年)所立《重修义勇武安王庙记》碑,有“以验往来诚伪之人”之句[8]。因此检查过往行人、防止匪盗也是本区域明长城的重要作用。《西关志》明确指出了龙泉关长城的性质,“拒墙而守,虏必不能越”,并能防止游僧奸细、“僧商合党”的为害。

  五 余论

  娘子关作为从古至今的重要关隘,附近应分布有长城。田野调查期间,我们在娘子关附近发现了石墙。但由于我们的走访非常的仔细,确定了这些长城并非古代遗存,而是日占时期为保护正太铁路和娘子关修建的封锁墙。尤其是我们找到了一些曾参与修建的八十岁左右的老者。在调查过程中,我们注意对日占时期修筑的封锁墙进行类型学上的归纳与分析,以期通过走访与分析将此类墙体予以排除。日军封锁墙的特征大致有:石块形制方面,石块长宽大小厚薄方圆无定制,无固定形状;堆砌方法亦无定制,一般堆高即可;两壁砌筑不齐整,凹凸不平;石块缝隙间所填泥土很少,可能是由于风雨侵蚀所致,这也说明原填泥土松软,明长城缝隙间所填灰泥则较坚硬,能经久保存;中间亦堆以泥土碎石,但泥土量很少,且质松散,虽表面由于年久已呈灰色,但表层下即为黄色的松散的泥土,与附近近现代所垒石坎缝隙间泥土性质一样,说明其年代不久;墙体形状,底宽顶窄,宽窄比例较小;从位置上而言,墙体不一定筑于山脊之上,明长城则大多筑于山脊之上,两侧地势险要。日军封锁墙有两段,一段在平定县,大致呈西南东北方向,西起娘子关镇上董寨村,向东北方向经上宅算村、炮楼岭、山岔村、蒲东掌村北、石人湾村西北至东红岭村后改为北行,至龙苍窑村东,长约15千米;另一段在井陉县,大致呈南北方向,从南峪镇核桃园村向北至西凉洼村,长约5千米。
  长城的修筑,在我国从春秋战国延续至明朝,历2000余年,数十个朝代曾新建或利用前朝墙体重修长城。在长城的研究上,首要的问题应是时代的辨析。目前,研究者们多从文献上去分析判断,明代所撰的《宣大山西三镇图说》、《皇明九边考》、《九边图论》、《三云筹俎考》以及本文前引的《四镇三关志》、《西关志》等对明朝长城都做了详实的记录,是我们研究明代长城的可靠的文献资料。但明以前并无专门记述长城边防的史籍,我们往往依靠史书中的支言片语以及各地的地方志去考察历代长城,由于并无太多的实物资料,一些推测或判断并不符合史实。在长城时代的研究上,一方面必须依靠文献,另一方面在不能对长城遗址进行发掘的情况下,我们应通过采集遗物以及考古类型学的方法,对长城的时代做出综合的判断。

  注释:
  [1][2][4][6][7](明)王士翘:《西关志》,北京古籍出版社1990年。
  [3](明)刘效祖:《四镇三关志》,明万历四年(1576年)刻本。
  [5]《明史·鞑靼》。
  [8]张晋平编:《晋中碑刻选粹》,第161页,山西古籍出版社2001年。

本文来源:;本文作者:赵杰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11-06-14 )

太 原 道 >> 山西文史

山西地域文化第一站:太原道 >> 山西文史

工作QQ:3786689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山西文史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