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赵城文庙的记忆

  赵城原是一座古老的县城,远从周穆王封造父于赵城即已形成县城雏形。“七七事变”前,赵城东门瓮城内曾有一大石碑,上书“造父遗风”。此地名人辈出,实为风水宝地。

    文庙即孔夫子的庙宇,俗称文庙,是历代文人学者集中交流、研究学问的地方,所以民间又简称“学里”。在漫漫历史长河中,人们逐渐认识到治国方略靠学问、处世立身靠学问,因此文庙最受人推崇与尊重。赵城文庙全省闻名,其建筑规模、社会影响当时在晋南都堪称一绝。

    赵城文庙坐北朝南、东为学东巷,西为学西巷、北为学后巷,南至城隍庙,南北长1000米,东西宽约800米。从北中柱线起居中点北端为两层砖木结构藏经楼、东西陪房,南为明伦堂即讲经书明德伦,文人汇聚之地。明伦堂隔大院为大成殿,是纪念孔子的地方。殿内设四陪及孔子的大贤弟子十二哲。殿南大院南边为木结构花式壮观的木牌楼五间,中门顶横额上书“万世师表”四个大字。门楼砖坡下东面为正门,门对大街,巷口为集口,正南有大砚池,中有行人桥,桥东西为砚池。相传为文人书写供砚水的地方,表示文人之多书写之广。砚池东南有一钟楼,方形。大钟悬于其中。钟甚庞大,高约两米,内壁厚约五寸,下周为圆形,约十二个镶牙形边花,花瓣约一尺,钟身镌刻浇铸时间及募集人士名录。钟声宏厚远震,夜深人静,钟声可闻十里左右,声宏厚而不刺耳,是一件珍贵的文物。1950年修马路时拆下计划做马路边的窨井铁篦,可内外装满焦煤,大火焚烧两日没有将此钟化开,用大铁锤大力士猛砸只破其一钟牙。当时赵城中学已开设,文庙校长卫勋臣老先生致书省文物管理单位来文停烧(后为赵城机械厂毁之)。

    从北端的藏经楼一直向南一条直线约一千米贯穿明伦堂、大成殿、大门楼、砚池区、钟楼,是文庙的骨干古迹五大建筑区,名声显赫,摆布匀称,间隔距离类同,中间都有院落和陪房甚为壮观。宏伟尤以砚池区院,人们把初生婴儿满月整面剪的头发,俗称胎毛,用纸包好,投砚池区或池内祈盼着孩子借以文气飞升,鹏程万里。由此可知孔子在人们心目中乃唯一真正的至圣老师。

    庙东区北与藏经楼一线,南止大门大牌门楼东线。东南有一高大建筑物,基座方形,上建圆形尖楼,下方上圆,高十数丈,圆楼一门八窗周围人可行走。此楼为魁星楼,高大宏伟引人入胜,楼上可鸟瞰全城,因魁星爷主管点状元,是人们向往的地方。此楼与城东南角二里之遥的东堡东南的文昌阁遥相照应,文昌阁当时是赵城县第一高等小学,也是当时的赵城最高学府。曾培育出好多达官文人,如革命先辈南汉臣、卫勋元、卫勋臣、傅青苓等南下后的地县干部不在少数,这些名胜古迹均毁于战火,真让人遗恨千年。

    藏经楼北线起至大门的五间牌楼为庙西区。期中明伦堂坐北向南,南为正门,门窗很大,堂内有墙面的壁碑数处。明伦堂西沿庙西墙是一排西房约四五间,至南到大成殿背墙,是一座大场院也是学校的操场。大操场南是大成殿背墙。大成殿是一处既大又高又深的庙堂,是祭祀孔子的地方,大牌楼内有大门通道,大门东西有厦房,是进大门后祭祀人员休息的地方。院内也有大柏树和祭祀的高祭台,很大并有台面花墙,主办祭祀人员将祭品呈献其上。

    孔子的祭祀日每年两次,一是农历八月二十七孔子生日。另一次祭祀是夏月初一曰 “丁祭”,“丁祭”是甲子纪年法的丁日,可能是孔子的忌日。

    一个县城庙宇数十,为什么对孔子如此重视和推崇呢?因为这是人心所向、人心所盼,都希望自己的子孙能像孔子这样学习,这样教书育人。为国家培养人才,为社会文明能作出贡献,为社会进步开创发展、为国为民创造幸福。自清朝至民国治国无能,连年战祸,孔庙颓败。鉴于珍贵的赵城文庙尚存有藏经楼、明伦堂、大成殿几处古迹和遗址,以及文庙周围的地方名称,诸如学东巷、学西巷、学后巷等地名的存留达数千年的宝贵遗留,希望能在此基础上逐步修缮,比其他古庙的整修具有更重大的现实意义。试看文庙从古至今都是学者、学校教育培养人才之地。从民国开始就延绩至今,远的无考证,单从民国至今,赵城县女学堂校长毛风阁,抗日时期的初级小学校长张东玉,解放以后的赵城中学校长高光远(我县早期地下党员)等都培育出对革命有贡献的一大批领导干部和仁人志士,文庙功绩可谓大矣。

本文来源:山西日报20110425;本文作者:许鸣皋 许光军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11-06-14 )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山西地域文化第一站:太原道 >> 山西纪实

工作QQ:3786689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