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女人走绛州

  山西民歌里有一首《走绛州》,这样唱道:“一辆小车吱扭扭,推上了小车走绛州,轱辘轱辘咕噜噜噜转,树上鸟儿喳喳喳唱;小小毛驴踢踏踏,赶上了毛驴走绛州,驴儿驴儿踢踏踏跑,棒槌鼓儿咚咚咚咚敲,走绛州。”这歌里的绛州就是如今的新绛县。山西女作家协会的“女作家看山西”采风团,第一站被吸引到这里,不仅仅因为她是历史文化名城,曾经的 “水旱码头”“铸钱重镇”“七十二行城”以及著名的“泛舟之役”发生地,实在是种种的新鲜与诱惑所至,早就心仪已久。用发现的眼光看山西写山西,乃是此行之主要任务。

吃在绛州

    别以为女作家全是些不食人间烟火的书呆子,只会码字,聚在一起只谈写文章,没有春花的姹紫嫣红,少了小女人的娇俏妩媚,在万花筒般的生活中乏味至极。其实人群中走来,无论穿衣打扮,举手投足,均张扬个性,另有一番“书女”的韵致。且下得厨房上得厅堂,谈吃论穿,个个嘴刁眼高,想糊弄这些女人可不容易。更有见过世面的,西餐中餐,南吃北吃,讲起来头头是道,红酒杯握错了也会在心里一笑。菜品自然是要特色要环保要艺术,还有许多忌讳,比如不吃鸽子是因为不忍心、不吃羊肉是因为羊在生命结束时会流泪等等。这哪里还是吃饭,分明一群小布尔乔亚嘛!女人就是女人,或者说小女人,但主人宴请是敷衍客套还是用心,一眼扫过去就了然。

    一碗凉粉像西餐的开胃酒,芥末芝麻酱辣椒油小米醋,让每个女人食欲大振,放下矜持恢复天性。烤红薯,蒸面菜,煮玉米,萝卜丸子,小酥肉,素包子,一道菜一个“惊艳”,女人们像回到自家餐桌上,争相举箸,谈笑风生。相比之下,那高脚杯里的红酒与薛仁贵喝过的 “汾雁香”,倒逊色三分,完全成了客主之间必须的形式。尤其醒目的是“绛州绿”,番茄红乳瓜绿,点缀得满桌生辉,让女人们爱不释嘴,这不刚从菜地里摘下来的嘛!当后来在 “绛州绿”基地看到盆栽蔬菜,想到自家阳台上摆几盆,又当景观又可以随时享受采摘的快乐,还可以慰劳老公的嘴巴时,女人们兴奋了,先问太原的哪个超市可以买到?恨不得立马搬几盆回家。

看在绛州

    两天半看新绛,实在是坐车观花,目不暇接是真的。新城区、绛州大堂景区建设工地、煤化园、教育局的专场晚会、孩子们的《弟子规》操表演、设施农业、农村文化广场、哥特式天主教堂等等,还有一处处文物古迹,让整天沉浸在文字中的女人们眼睛一亮,对脚下这块土地的敬畏又增加几分。

    1400年的风雨浸淫,战火离乱,汾河水的一次次暴涨冲刷,隋代的绛州城我们自然已无法想像,大唐王朝的市井气象也如同散戏的场子,在曾经的三关五坊六十二巷遗址上散发着丝缕气息。那些古建筑的断壁残垣,那些口口相传的民间故事与歌词俚语,那段残留的古城墙遗址,那文人墨客遗存的诸多诗文,都使女人们心中的“卧牛城”一点一点复原,一点一点清晰。

    写小说的,写散文的,写诗歌的,此刻觉得想像力似乎跟不上了:昔日的唐城,每日清晨,伴着悠悠钟声缓缓放下吊桥的南北瓮城,那由北而来的车马,于被称做“牛脊梁”的石板街上走过,清脆的马蹄声敲开一街两旁深藏于“牛肋骨”间的近百家商铺,杂货铺、南货店、皮货行、银楼、酒庄、当铺、毛笔店、砚台店……铺板一块块卸下,一城的繁华便扑面而来。数不清的大小书院与庙宇,分布于全城各个角落的22座戏台,守卫在坊口的一座座木牌坊,那前店后厂的格局,咔咔咔的机杼声与鼓乐的铿锵,张扬着小城的个性,构成一幅河东民俗市井图。

    在为民间艺术团体建造的绛州鼓乐基地看演出,别有一番情趣。蓝天白云,春阳暖人,鼓声隆隆,鼓点阵阵,一会似黄河涛声,一会如核桃滚落在屋瓦上,真是美不胜收。想起前一天学生们表演的 《秦王点兵》,气势恢宏,音韵铿锵,鼓声错落迭起,高潮不断,一会似战车轰鸣马蹄声碎,一会如雷声霹雳声震环宇,女人们仿佛看到秦王李世民的千军万马列阵而来,骁勇强悍不可匹敌。这个小城,把朝代更替的厮杀,演绎为独一无二的艺术精品,演绎为厚重的文化积淀。

买在绛州

    购物是女人的天性,码字的也不例外。何况花的是自己的私房钱,一个比一个爽快。进了制作木版年画的家庭作坊,就乱了套,不再集中听讲解员介绍。管它什么“描绘出农耕时代人们的精神天地”,管它什么起源、兴衰以及艺术风格等,反正手工制作的就是好东西,说不定哪天就看不着了。先坐在院子的雕版前亲手尝试一把,刷墨,压纸,剪裁,捧在手心便喜欢得如同得了宝贝。接着便掏腰包,拉了宣传部长讲价。《麒麟送子》《四季美人图》《闺房教子》最受青睐,其实请威武的关老爷供在家里也蛮好。晚上结伴私下来一次还没买够,第二天又让人家送到宾馆大堂,这就是女人。

    看蔺家的澄泥砚制作过程,就是冲着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世界杰出手工艺品徽章”的名头去的,早打定主意要抢一方最好的,银子已在腰包里跳个不停。那被民间艺术大师蔺氏父子几乎用生命寻找来的汾河土,那些沉淀泥沙的大缸,雕刻的工人以及关于唐代就兴盛的澄泥砚的历史,还有蔺氏父子延续起失传三百年的传统工艺的神奇,更是酝酿起购买的气氛。进了店刚好撞见蔺老爷子,可以签名可以合影还有收藏证拿,便喜欢得不知该先挑给老公还是朋友。看一店的砚台,什么《云海腾蛟》《和平砚》《箕形砚》《蛟龙出海砚》《桃源仙境砚》等等等等,如同千姿百态的美人,个个精品,看一眼标价便禁了声,怕别人笑自己腰包里银子少,悄悄问有没有物美价廉的。接着便有人打听哪里有银行可以取现金,又拉了部长软泡硬磨,不捧一方砚台回去誓不罢休。为两岸清华大学建校一百年纪念历时三年研制成的《荷塘月色》砚,成为女人的首选,那是跟朱自清先生有关的嘛,哪个见了不喜欢?

    进了云雕厂,又是一个 “惊艳”,真正才体会到囊中羞涩的滋味。看过了工艺流程再看展品,眼睛就发直。女人买东西大多一根筋,起哄不说,还认定了手工做的就是比机器做的有价值,九头牛都拉不回。买毛笔时就已经头脑发热了。山西文坛大姐大蒋韵比较理智,选了一对鼓凳,一张茶几,说“混搭”在沙发旁,但要跟先生商量一下再打款。刘诗人与金副会长,听厂长说交了订金还要等半年,赶紧的拿了名片,把卡放回腰包。坐在车子里一算,上万元的竟然订了四套,便和宣传部长开玩笑:我们可没白吃新绛的饭呀。

    买了一路余兴未尽,竟然在座谈会上提出,能否租一套光村的明清旧宅子?光村刚被定为历史文化名村,一百五十座明清院落已经被保护起来有待开发。买肯定是“妄想”,那么租来做女作家创作基地好不好?我们自己找资金嘛!于是开始设计,那檐角的精美木雕,那石雕柱础,那带阑干的木楼,那雕花窗户,均属于不能动的啊。有人说,可以加一张美人榻嘛。这样的“宅女”做得,千年一回。

本文来源:山西日报20110425;本文作者:张雅茜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11-06-14 )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山西地域文化第一站:太原道 >> 山西纪实

工作QQ:3786689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