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长平之战古战场踏上“申遗”路

  201155日,晋城、高平传出佳讯,酝酿多时的长平之战古战场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正式启动。5月中旬,本报记者赶赴晋城、高平,了解了两市“申遗”工作背后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

李氏父子之功

    长平之战的故事,在高平妇孺皆知。

    512日,记者在永录村向村民问起长平之战古战场“申遗”之事时,一位70多岁的老大爷打断了记者的问话,说:“瓦(我)不知道什么叫‘申遗’,只知道高平的几个古战场是老李发现的。”

    高平市永录乡永录村,是学界公认的长平之战的一个战场。发生在2270多年前的那场惨烈战争,历时3年,交战的秦赵两国,兵员死伤达百万之众。战争以赵败而被坑杀40万士卒宣告结束。此战奠定了秦统一六国的政治、军事基础,拉开了秦灭六国的战争序幕,40年后,秦统一了六国。

    这位大爷所说的老李名叫李玉振,曾任高平兽医总站的站长,是高平兽医工作“奠基人”。1951420日,离永录村不远的老背坡村发生牛气肿疽疫情,李玉振闻讯赶到时,已有两头牛病死。为防止疫情蔓延,李安排两个村民到村外荒地将死牛挖深坑掩埋。

    俩人挖坑至1米多深时,突然发现一具完整的人体骨骼,胸部嵌有两枚扁形青铜箭镞,旁边还有一把做工考究的青铜宝剑。当时李玉振年仅19岁,不久前才从河北邯郸的华北大学农学院毕业回到高平,对什么都充满了好奇。他从村民口中得知,当年长平之战时,赵国将军赵括负箭伤,有老战士将他背到这里,此后,人们便称此地为“老背坡”。据此,李玉振判断这具骨骼为赵括骸骨。

    为验证自己的判断,李玉振在此后的几十年中,利用业余时间,多次回访老背坡及周边的地夺掌、回沟等村庄,从这些村庄出土的青铜、铁兵器和成堆的尸骨中,寻找可靠的证据。也是这件事后,李玉振迷上了考古,迷上了对长平之战的研究。这两“迷”,不仅伴随了他终生,而且在40年后,还深深地影响了他儿子李俊杰,让李俊杰走上了对长平之战的研究之路。

    20017月的一天,刚刚迷上长平之战研究的李俊杰,意外得到了高平市丹朱岭下芳草村出土的2个戈、4把虎头箭羽等青铜器物。曾经有过军旅生涯的他,凭着自己的兵器知识和父亲的言传身教,判断这4把虎头箭羽为赵军遗弃的兵符。为证明这一判断,在接下来的几年中,他自费跑遍了冀豫湘鄂陕等省市的大小博物馆,查看馆藏,翻阅典籍,请教专家,终于确定,虎头箭羽为赵军将领赵括带入战场准备使用的“大胜克敌之符”,只是由于后来战败,才被迫遗弃。

    511日,晋城市旅游文物局文物科科长张建军对记者说:“近年来我们为长平之战古战场‘申遗’,已经做了许多准备工作,但最早为此做工作的,是李氏父子。几十年来,他俩不辞辛劳研究长平之战,找到了许多有价值的证据和证物,从这点上说,李氏父子对长平之战古战场‘申遗’奠定了基础,功莫大焉!”

将军与退伍兵

    李俊杰迷上对长平之战的研究,要追溯到2000年。这年夏季的一个周末,在晋城征稽分局任职的李俊杰回到高平父母家中,看见父亲推出自行车又要下乡“考古”,遂要求同行。父子俩骑着自行车,在乡间小路上一边走,一边聊。深夜回到家中时,李俊杰才明白,身为兽医的父亲对高平考古的执著,对长平之战不懈的研究,是缘于父亲在晋冀鲁豫边区上大学(华北大学前身)上学时,历史大家、校长范文澜的重托。父亲告诉他,临毕业时,范校长给同学们上课,课后得知李玉振为高平人时,语重心长地说:“小伙子,高平有悠久的历史文化,长平之战的几个主要战场就在高平,行医之余,也要研究研究历史文化啊!”从此,李俊杰也喜欢上了对长平之战的研究。

    此后,李俊杰的业余时间,不是陪父亲下乡“考古”,就是独自一人去寻找长平之战遗迹,并把研究文章不断投往相关报刊,引起学界很大反响,声誉甚至超过了其父李玉振。

    李俊杰在学界与日俱增的声誉,渐渐引起了同为长平之战迷、晋城市地方文化研究会副会长黄贵庭的注意,200911月,俩人把对长平之战多年研究的成果汇集成册,取名为《长平之战史乘》(以下简称《史乘》),由三晋出版社出版,并向社会公开发行。

    李俊杰告诉记者,2007年,他与黄贵庭在北京就《史乘》草稿征求专家意见时,意外地见到了原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副主任史进前将军,时年91岁的将军,对曾当过战士的李俊杰,利用业余时间完成这么一部有价值的书大为赞赏,不仅挥毫写了“长平之战”书法相赠,还欣然为该书作序。将军在序中说:“作为一名老军人,在耄耋之年有幸阅览了李俊杰学者的《长平之战史乘》书稿,越看越起劲,数十万字几百张精确的实物、场景照片,让人爱不释手。长平之战是现代军人的必修课,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为此,给这位上世纪90年代军人写个《序言》,并题写书名。”

拟建教育基地

    20101月,原中央军委委员、解放军后勤部部长、中国孙子兵法研究会名誉会长赵南起上将,看了《史乘》后,提笔写下了“战国一腔血 万古照长平”诗句,并将此书推荐给研究会的会员们研读。

    经与高平联系后,20101月,解放军某部少将韦建瑞给国防大学政委、中将刘亚洲写信说:“和平时期不纸上谈兵不行,不懂得纸上谈兵的危害更危险,历史教训值得深刻反思。山西高平长平之战古战场开发已初具规模……当地政府非常欢迎和支持国防大学在这里建立教育基地……一旦建成,它将同延安、井冈山基地的激励作用相得益彰。”

    刘亚洲看了《史乘》,又看了《史乘》第二部《图说长平之役》手稿后,给高平大梁山长平之战古战场开发公司董事长程广瑞写信说:该书是司马迁记载长平之战后的一个重要补充,希望见到高平市长、书记,谈谈长平之战古战场作为国防大学教学基地的事情。

    2010年元旦过后,高平市长秦建孝专程赴北京拜见将军,在听取秦市长对当地长平之战研究工作的汇报后,将军说:“地方学者致力于长平之战研究,能研究出这么好的成果来,让我们军事专家感到意外。我更没有想到一个复员军人能够退役不褪色,默默无闻地研究历史上的这场重要战争。这是我们军队的光荣,也是我们军队的骄傲。我没去过长平,但那场战争一直萦绕在我心中……”

    韦建瑞将军是把长平之战古战场列为军队教育基地的倡导者和积极推动者。2010520日,他在给秦建孝的信中说:天下鲜有知高平者,但长平之战家喻户晓。问题在于包装和推销,切入点在于把握军事文化特点。如果以大梁山为中心,形成包括尸骨坑、骷髅庙、光狼城等在内的一个完整的古战场观光区,再赋予更多的文化内函,将可以以吸引军界为龙头,带动(旅游)这个产业。我给国防大学刘亚洲政委报告说,和平时期,不纸上谈兵,是不现实的,但不汲取纸上谈兵的历史教训更为危险。建议在高平建立一个教育基地,每年组织将军班到长平古战场参观见学,既支持了地方发展,又对部队建设有益,将军甚为赞同,欣然提笔给你们写信一封,我认为这个机会如能把握好,意义极大。

“申遗”三个步骤

    李俊杰告诉记者,正是基于韦将军对长平之战古战场列为军事教育基地的构想,今年1月,高平、晋城两市旅游文物局大胆地提出了古战场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设想。今年2月,省文物局组织召开了山西省文物保护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会。会后,文物专家张建军对省局主要领导谈了长平之战古战场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设想,得到省局领导的大力支持。4月,在晋城召开的“两会”上,身为政协委员的张建军做了《申报长平之战世界文化遗产,推进旅游文化产业转型发展》的发言,将长平之战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话题,正式公之于众。

    张建军认为,长平古战场所具备的优越性,使申遗的成功性极大。长平之战古战场遗址,现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东、西分别至高平市区10公里,南至12公里,北至15公里,遗存丰富,保存较好。他解释说,长平之战古战场的核心在高平,波及战国时期的秦、赵、韩、魏四个国家,分布在现在版图的晋、豫、陕、冀四省,这些地区将对申报工作形成强大的合力和支持,有利于启动“申遗”工作。另外,长平之战的核心价值是推动中国统一的历史起点,实施该项目的“申遗”工作,有利于弘扬爱国主义和推动国家走向统一。

    张建军对记者说,长平之战古战场遗址的“申遗”工作将分成三步走:第一步,将现有的廉颇庙改建成为长平之战纪念馆,集中收藏、展示、研究长平之战的相关文物,同时筹备建造六国统一纪念馆或华夏统一纪念馆;第二步,按照世界文化遗产的要求,清查、登录、筛选、整合长平之战核心文物点,由长平之战申遗领导组统一管理造册,制定管理制度和保护措施;第三步,在软硬件全面成熟的情况下,认真制作各种申报文本,于年底之前,通过国家文物局申遗组织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争取在2013年申报成功。

    李俊杰对记者说:“我父亲在20091229日不幸去世,临终前一小时,他还在为《中国国家地理》杂志撰写文稿。我们在整理他的遗物时,发现他在前一天为我和贵庭的《史乘》作的序。他在序中以解答的方式,解释了针对长平之战人们所关心的7个主要问题,同时也提出了对古战场遗址保护的建议。现在,长平之战古战场‘申遗’工作正式启动,相信老人家听到这个消息,一定会含笑于九泉。”

本文来源:三晋都市报20110613;本文作者:王正炜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11-06-14 )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山西地域文化第一站:太原道 >> 山西纪实

工作QQ:3786689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