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山西文史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水灌晋阳的前因后果

    我国历史上的春秋时期,正处于奴隶社会瓦解、封建社会逐步确立的过渡阶段。宗法制、分封制、井田制遭到严重破坏,礼崩乐坏、诸侯争霸成为时代的主题。各诸侯国内卿大夫家族的兴起,翻版了周天子与诸侯国君政权争夺的过程,逐渐形成了天子不能制诸侯,诸侯不能制大夫的局面。

    晋国是一个夷夏相伴之国,西周的宗法制度在晋国并没有被严格地执行,取而代之的是“启以夏政,疆以戎索”的灵活政策。这就使得晋国的宗族组织较为松散,宗法制度更易遭到破坏。特殊的社会原因造成晋国成为当时社会变革、政权争夺最为激烈的地区。

    曲沃代翼,晋国小宗取代了大宗,拉开了春秋时期礼崩乐坏的序幕,也敲响了晋公族的丧钟。晋献公即位之初,面临“群公子逼”、“桓、庄之族逼”的危险,一改公室培植公族的宗法制度,对公族进行打击,形成了国无公族的局面,从此“国无公族”成了晋国的国策,这在当时是比较特殊的。公族把持政权的威胁被彻底消灭了,但却为异姓卿大夫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时机。晋文公即位后,跟随其流亡的赵衰、狐偃、魏犨、栾枝等异姓卿大夫自然受到重用,成为晋国霸业的缔造者,同时这些权重一时的异姓卿大夫势力也得到极大发展。此后晋国虽经历了襄公接霸、悼公复霸,但都无法挽回公室渐微、诸卿渐强的局面。至晋平公时,公室大权已经旁落,政权渐渐被新兴的异姓卿大夫范、中行、智、赵、魏、韩诸氏所掌握,形成六卿专权的局面。

    晋国六卿是新兴封建政治势力的代表,他们通过土地制度改革,废除奴隶制下土地公有的“井田制”,建立封建土地私有制,同时也赢得了民心。但六卿的改革深入程度却不尽相同。以亩制为例,赵氏最大,以二百四十步为亩。范、中行氏的田亩制最小,以一百六十步为亩;韩、魏、智在一百八十步到二百步之间。同是按亩征收赋税,田亩越大赋税自然越轻,耕者得到的实惠就越多。

    六卿在不断削弱公室的同时,积极发展私家力量、经营各自的根据地。随着彼此实力均衡态势的打破,积累已久的矛盾开始激化,以争夺土地为目的的兼并战争一触即发。晋定公十五年(公元前497年),一场由赵氏内讧引起的六卿兼并战争爆发了。当范、中行氏对赵氏发动进攻的时候,赵简子退保晋阳。这也是晋阳城首次见诸历史记载。赵简子凭恃晋阳,纵横捭阖 ,经过八年苦战,最终以赵氏为首的智、魏、韩联盟战胜了范、中行氏,并瓜分其土地,开启了“四卿霸晋”的局面。赵氏是这场战争的主导者,也是最大受益者。

    赵简子卒后,智瑶成为执掌国政的正卿,开始专擅晋国国政,智氏也逐渐发展成势力最强的家族,其“主骄臣奢”更是无以复加。智氏恃强先后向韩、魏索要土地,韩、魏实力较弱,无奈之下只好避其锋芒,将万家之邑送与智瑶。智瑶贪心不足,又指名向赵索要蔡和皋狼二地,被赵襄子拒绝。赵襄子继承父业后,首先设计灭掉北方的代国,实力与智氏不相上下,且皋狼乃赵氏祖先发祥地,赵襄子岂肯拱手相让。公元前455年,智氏胁迫韩、魏两家共同出兵攻打赵氏,赵襄子退居晋阳固守。智瑶围困晋阳而不能下,于是引水淹灌晋阳城。“城不浸者三版”,城中“巢居而处,悬釜而炊,财食将尽,士卒病羸”,百姓“易子而食”,然城依旧巍然屹立,“民无叛意”。生死存亡之际,赵氏派家臣张孟谈趁夜出城密会韩、魏,一番“唇亡齿寒”的剖析,正中魏、韩要害。于是三家里应外合,共灭智氏,三家尽分智地,赵氏多得十城。赵襄子也接替智瑶成为晋国执政卿。

    晋阳之战,是春秋战国之交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在中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当时正值中国奴隶社会制度瓦解,封建社会制度确定的时期,新兴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推动了社会的变革和进步。四卿之战为三家分晋奠定了基础,意味着一个旧时代的结束,宣告了新兴地主阶级的胜利,拉开了战国时代的帷幕。因此史学界将三家分晋作为东周时期春秋与战国的分界点。

    晋阳之战对赵国更是意义非凡,赵简子、赵襄子父子两次退保晋阳,两次挽救赵氏于危难,两次壮大了赵氏,正是晋阳成就了“简襄功烈”,也奠定了赵国在战国七雄中的地位。

    晋阳之战中,赵氏最终取得胜利,根本原因在于,他是春秋末期晋国新兴地主阶级的典型代表,改革最为彻底,是晋国最富有活力的一支力量。早在晋平公十四年(公元前544年),吴国政治家季札出访晋国后,已经预见了晋国政局的发展趋势。“晋国之政卒归于韩、魏、赵矣。”晋定公时(公元前511年-公元前475年),吴国著名军事家孙武在同吴王阖庐的对话中,全面分析了晋国六卿实力优劣及发展趋势,并预言:范、中行氏先亡,智氏次之,韩、魏又次之,“赵毋失其故法,晋国归焉。”季札、孙武预言的根据正是六卿土地改革的彻底性。

    赵氏两次争战,两次依靠晋阳城取得胜利,和晋阳城的地理优势也是分不开的。

    晋阳位于太原盆地北部,汾水以西,晋水之阳,东有太行山,西靠吕梁山,易守难攻的地理形势决定了晋阳城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赵简子、赵襄子父子在历次战争中,也看到了太原盆地的重要性,认识到只要控制了太原盆地,便可南制诸卿,北伐诸戎。于是赵简子先后派董安于、尹铎治理晋阳,将晋阳营造成赵氏的堡垒。当晋阳城先后受到范、中行氏和智氏围困的危难时刻,正是由于赵简子对晋阳城多年的经营,赵氏才得以转危为安。

    晋阳之战前,赵氏在太原盆地的势力并不稳固。《左传》昭公二十八年(公元前514年):“分祁氏之田以为七县……司马弥牟为邬大夫 (今平遥西南),贾辛为祁大夫(今祁县东南),司马乌为平陵大夫(今交城西南),魏戊为梗阳大夫(今清徐),知徐吾为涂水大夫(今榆次),韩固为马首大夫(今寿阳南),孟丙为盂大夫(今阳曲北)。”距离晋阳最近的梗阳,便属魏,涂水则属智氏。通过晋阳之战,赵氏扩大了领土,加强了太原盆地的控制权。从沈长云先生《赵国史稿》中“赵国初建时期(公元前453年)疆域示意图”可见,晋阳之战结束后,涂水、梗阳等已归赵氏。这些疆土一些是瓜分战败者的领土,一部分是卿大夫间领土互换调整的结果。文献中多有三家互换城邑的记载。如梁惠成王九年(公元前362年),魏以涂水、阳邑(今太谷东)换取了赵国的泫氏(今高平)。从中可窥见赵氏控制太原盆地的战略始终没有改变。

    晋阳之战后,赵氏在太行山以东取得大片土地,列强兼并、各国争夺的重点也已转移至中原一带。晋阳已经成为赵国的大后方,为便于对新取得领土的管理,逐鹿中原,公元前424年,赵献子即位时即迁都中牟(今河南鹤壁西),公元前386年,赵敬侯又迁都邯郸,与晋阳成肩背之势。此后晋阳与邯郸这种表带山河、首尾相应,攻守一体的战略格局迄战国而至北朝、隋唐不改。

    由于史料记载的简约,水灌晋阳这一重要的历史事件留给后人许多困惑,特别是智伯用哪条水灌城,研究者莫衷一是。《国语》“(襄子)乃走晋阳,晋师围而灌之”,没有提到引哪条河水。《战国策》说:“三国之兵乘晋阳城,遂战。三月不能拔,因舒军而围之,决晋水而灌之。”但《史记·赵世家》却说:“三国攻晋阳,岁馀,引汾水灌其城,城不浸者三版。”而同出自《史记》的《魏世家》又说:“决晋水以灌晋阳之城。”后世治史者发现了太史公说法的矛盾,也进行了一番辨证。不过人言人殊,迄无定论。

    近年来,晋阳古城遗址的考古工作取得很大进展,我们找到了东周时期晋阳城的遗迹,也为水灌晋阳疑案解决提供了一些线索。

    从东周晋阳城所处地理环境来看,其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西城墙处地表最高海拔约795米、东城墙处地表最低海拔770米,高差近25米。考古调查得知,城墙遗迹的分布随地势起伏,现存西部城墙高出地表5米多(据发掘资料,战国西城墙基址在地表以下约2米,地上部分应在10米左右),东部城墙已埋在地表下10余米。可见当时东西城墙之间落差应在35米左右。而汾水从城东流过,现存海拔767米。当时海拔应比现在更低。以汾水灌城,无论是在下游筑坝,还是在上游掘沟,要想冲灌晋阳城,特别是西城墙,都得筑起高约40米以上的堤坝。这在当时无论是人力或者财力都是不可想象的。而晋水发源于晋阳城西南海拔1400米的悬瓮山,源头海拔810多米。就地势而言,引晋水易而汾水难。且晋水至今犹名智伯渠,遗迹尚存。说“决晋水以灌晋阳之城”,应该更符合晋阳城的历史地理环境。即使如此,文献记载的“城中巢居而处,悬釜而炊”也有文学描述的成分在内。试想当时晋阳城的地理环境,城市地面东西落差达35米,水从西边乘高灌入,自然会从东边低处流走,正如《史记·正义》所说晋水“其渎乘高西注入晋阳城,以周灌溉,东南出城注於汾阳也”。因此城内被淹部分主要应在东部,西部应无大碍。

    关于水灌晋阳城,古城西北风峪沟之水也应考虑,风峪沟水历来是晋阳城最大的水患,特别是雨季山洪,更是来势凶猛,智伯围晋阳三年,既然引晋水,焉有不用风峪沟之水?当然,文献不载,考古工作也仅仅是个开始,一切疑问,只有依靠今后考古发现来解决了。  



本文来源:太原日报20101213;本文作者:常一民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11-01-01 )


太 原 道 >> 山西文史

山西地域文化第一站:太原道 >> 山西文史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山西文史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