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山西文史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狐氏中山在古交

    ——谨以此文献给我魂牵梦绕的古交大地和勤劳勇敢的古交人民

    在太原市西山50公里处的吕梁山腹地,有一处山青水秀、人杰地灵的好地方——— 古交市。山西的母亲河汾河从古交市内流过;太原市的西山主峰——— 石千峰就耸立在古交境内。古交市物产丰富,尤其是该市煤藏量极为丰富,其煤田面积有380平方公里,煤储量达96亿吨,是我国著名的焦煤生产基地。

    古交市的前身是组建于1958年的太原古交工矿区,她的设立虽然只有五十多年,但是她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悠久的历史文明,其历史可追溯到原始社会。古交曾是我国狐氏中山人聚居的地方,春秋时期,因她是晋国之外的戎狄民族,所以晋文公重耳曾在这里避难达12年之久,是古交人民保护了这位落难公子,是古交山上的米和古交川里的水养育了重耳等人十二年之久,使他们的势力一天天地发展壮大,于公元前636年返回晋国,成为国君,是为晋文公,此后又逐鹿中原,成为诸侯霸主。从古交狐爷山下走出的晋文公,使古交成了太原地区最早的龙兴之地。

    当时的太原还是游牧民族的活动区域,人们所说的唐叔虞封于晋阳之事,纯属误传。其实,他是在公元前1036年由其兄周成王封于山西省翼城县的古唐国的。(详见《史记》和《日知录》)晋文公在古交避难的年代比晋阳建城的年代还要早156年。

    一、古交的悠久历史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在夏、商期间,由于当时的农业生产水平较低,游牧民族的人数多,分布面积广,活动范围大。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许多游牧民族定居下来从事农业,促进了农耕文明的发展,使游牧民族逐步向北发展。据《一统志》云:“北胡国号不一,历代名称各异。夏曰獯鬻、商曰鬼方、周曰猃狁、秦曰匈奴、又曰单于、晋曰鲜卑、唐曰突厥、宋曰契丹、元曰鞑靼,总皆蛮夷国号也。”

    到了商代山西境内的游牧民族大概有:雁北地区有“土方”、吕梁山上有“辔方”、大卤(今太原一带)为“鬼方”。总之山西的许多地方都被游牧民族占领着。所以我国明末清初著名的学者、考据学家顾炎武先生在其 《日知录》中说:“春秋时霍山以北皆为狄地。”这说明当时晋国的版图只在霍山以南的晋南地区,霍山以北则是由戎狄民族统治着。如公元前789年,周宣王企图越过霍山,北上征伐戎狄民族,结果他们刚刚行至介休,就被当地的姜氏之戎打得大败,退回霍山以南晋国境内的岳阳太原(今山西古县)进行修整,“料民于太原”(《见史记》)。对于此段历史《史记·周本记》说:“(周宣王)三十九年(公元前789年),战于千亩(今山西介休南),王师败绩于姜氏之戎。”可见当时周人想越过霍山向北部发展是很困难的,他们如想到达大卤,只能从陕西东渡黄河途经临县、方山、娄烦、古交这条道路到达大卤,所以古交就成了这一通道上的重要城邑。

    古交,是一个古老而文明的城市,从现在所发现的旧石器时代的文物可以得出结论,在原始社会,古交已有先民在这里生活了。在大禹治水之前,当太原还处在晋阳湖底的时候,古交就是人们从陕西东渡黄河到晋阳湖的必经之路。

    自从大禹打开灵石口,空出晋阳城以后,古交又是从陕西到大卤的通衢大道。据《太原市志》记载:“太原地区,至晋平公十七年(公元前541年)始由荀吴率兵略取,入于晋国版图。”从此打开了晋国越过霍山,经由汾阳到达大卤的道路。因这条道路是沿汾河流域的晋中平原北上,所以周人北上,再也不必由陕西东渡黄河经吕梁山上的古交到达大卤。这样,这条道路和路上的城邑,特别是古交就被边缘化了。

    古交,因其境内有汾河和孔河二水交汇,而得名“交城”,很早就形成了一个相对繁荣的城市。至于“交城”之名起至何年,现已无法考证;不过据史料记载,隋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在这里置县时才被称做交城县,县城就设在现古交镇,所辖范围包括现在古交市大部和现在的交城全境。

    到了武则天的武周天授二年(公元691年),因当时的官道移至汾阳、文水一线,因此以靠近驿道为由,把县城迁至该县最南端靠近文水县的却波村,至此,虽然名称依然叫做“交城”县,但已经失去汾、孔二河交汇点的含义。特别是1958年建太原市古交工矿区以后,交城也就彻底成为无“交”之城了。

    武则天死后,唐玄宗李隆基又在交城县北境的古交地区、设置卢川县,县城设在古交的炉峪口。唐开元二年(公元714年)又撤卢川县,古交复并入交城县。直至1958年,因古交盛产煤矿和铁矿,太原市在这里成立了古交工矿区,工业化的熊熊烈火,使被历史边缘化一千多年的古交又焕发了她往日的青春活力。

    关于“古交”之名的来源,据传,自武则天武周天授二年,交城县城迁至南境的却波村后,交城就有了 “交城”和“古交城”之分,就像太原有“新城”和“古城”之分一样。却波村自然被称为交城,而北境的旧交城县被称为“古交城”久而久之人们为了顺口便将 “古交城”的“城”字省掉,就只剩下“古交”二字了。所以交城的北境就称之为古交。

    春秋时期的吕梁山上,居住着许多戎狄民族,如居住在柳林县孟门镇的定胡,居住在临县府底村的乌突和居住在方山县南村的窟胡。以及娄烦县境内的娄烦胡人,而地处汾河流域的古交,则居住着狐氏中山人。据《西周史论述》记载:“中山人居住的古代地极为辽阔从甘肃庆阳地以东至山西的汾可流域。”这里所指之汾河流域正是指古交的狐氏中山,因当时陕西绥德,山西临县、方山县居住着许多中山族人,所以狐氏中山人便逐步从介休县的狐岐山迁徙至陕西省的绥德,又从绥德东渡黄河,来到汾河流域的古交。

    二、狐氏中山的起源

    中山,是我国一个古老的戎狄民族,因他们的先民早期居住在陕西省淳化西北的中山,故而得名为中山族。他们是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族。“中山”最早的历史可见于《史记·周本纪》:“不窟末年,夏后氏政衰,去稷不务,不窟以失其官,而奔戎狄之间。”

    《史记》中所说之不窟乃周人始祖后稷之后。后稷在尧、舜时代做过管理农业的官职。到了不窟仍然承袭后稷的官位管理农业,只是时间已到了夏代。不窟在任期间,因夏后氏政治衰败,不重视农业,不窟不满,便弃官不做,逃到我国西部甘肃省庆阳县一带的戎狄民族,中山人之中。

    不窟的孙子公刘,又继承后稷和不窟的遗志,重新发展农业生产。公元前12世纪前后,公刘的第九代传人古公父,重新修治后稷、公刘的农耕事业,推行德政和仁政,很受人民的欢迎。并从地迁都到岐山下的周原,“贬戎狄之俗,而营筑城郭室屋,而邑别居之,做五官有司。”(《左传》)从此古公父摈弃戎狄之俗,营造房屋、城郭,而脱离了戎狄民族的行列,为周的发展打下了基础。而其余的“中山继续与戎狄为伍,春夏逐水草而居,秋冬返回原地,基本停留在粗耕阶段”(《西周史论述》)

    狐氏中山乃中山之一系,本是晋国始祖唐叔虞之后。公元前1046年(根据天文学推算的年份)周武王灭商,七年后积劳成疾而死(《史记·注释》)。其子姬诵继位,是为周成王。成王三年,封其弟叔虞于唐,史称唐叔虞。因古唐国与戎狄民族杂居于晋南地区的翼城县一带,所以《左传》云:“晋居深山之中,戎狄与之邻,而远于王室,王灵不及,拜而不睱。”可见当时的唐叔虞处境十分困难。为了缓和民族矛盾,他制定了一套“疆以戎索”的民族政策,并让自己的少子公明融入戎狄民族之中。其少子公明开始被封于贾国,《晋国史》中说:“古贾国在今山西省临汾贾得乡,据说西周时唐叔虞少子公明封于贾。”后公明尊父命潜入戎狄民族之中,开始融入其祖不窟所在的陕西地的中山民族之中,后又迁徙到山西省介休县的狐岐山,此后便以地名为姓,改姬姓为“狐”氏,史称“狐氏中山”。所以《国语·晋语》说:“狐氏出自唐叔”;三国时的学者韦昭也说:狐氏为“唐叔之后别在犬戎者”;宋代《古今姓氏书辩证·贾》一书中也有狐氏“姬姓,晋唐叔虞少子公明。”关于这段历史,历代史书都有记载,可见其真实性。

    唐叔虞在位31年,公元前1005年去逝,其子燮父即位后改唐为晋,是为晋候,而叔虞少子公明融入戎狄民族之后,便成了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族,后来他们便迁徙到中山族聚居的肤施(今陕西绥德)。又东渡黄河来到汾河和孔河交汇的“古交城”——— 古交。到古交后,出自姬姓的狐氏中山,开始与晋国取得联系,逐步加入到晋国的政务之中。

    关于狐氏中山到达古交及其和晋国联系的时间,最早文献记载见于《潜夫论·志氏姓》:“靖候之孙栾宾及富氏,游氏、贾氏、狐氏……皆晋姬也。”说明狐氏与西周时晋靖候之孙栾宾同期,并有一定的联系,晋靖候在位十七年,即公元前858年至公元前841年。可见狐氏中山在公元前841年以前就迁到了古交的汾、孔二河的交汇之处,并开始和晋国有了一定的联系。据 《国语·晋语》云:“狐姬,伯行(狐突)之子(女)也。实生重耳。”

    晋文公重耳生于公元前698年,所以可以推断其母,狐氏中山狐突之女狐姬嫁给晋献公的时间应该是公元前700年前。根据《交城县志》的记载,居住在古交的狐氏中山首领狐太伯之子狐突的两个女儿,都嫁给了晋献公,大狐姬生公子重耳(晋文公)二女儿小戎子生公子夷吾(晋惠公),从此狐突也因其女的关系,开始进入晋国的士大夫行列,做了太子申生的老师,称为晋国的太傅。《史记·晋世家》中也有:“重耳遂奔狄(古交)……是时重耳四十三”。这些记载既能证明狐氏中山迁入古交的初始时间为公元前841年前,又能证明狐氏中山进入晋国政界是在公元前700年以前。

    晋献公二十一年(公元前656年),由于“骊姬之乱”晋献公听信骊姬谗言,追杀重耳,重耳在其舅父,狐氏中山人狐偃等人带领下,逃到狐氏中山古交避难十二年之久。关于这段历史《史记》中说:“献公使宦者履趣杀重耳……重耳遂奔狄,狄,其母国也。”司马迁所说之“母国”,正是指重耳的外家,其母狐姬的娘家狐氏中山——— 古交,而且是其舅父狐偃保护重耳逃往古交的。

    三、狐氏中山在古交的历史依据

    关于古交是狐氏中山的居住地以及狐偃父子是正宗的狐氏中山人的证明,在许多历史资料中都可找到,而且有许多文物实证也可以证实,所以我们说狐氏中山人在古交生息繁衍五六百年的历史事实是有根据有据,确凿无疑的。

    1、据《战国策·秦策五》说:“(晋)文公用中山盗,而胜于城濮”。这句话是秦国大臣姚贾给秦始皇讲的,说的是晋文公五年(前632年),晋楚为争夺中原霸主,在城濮决战。战前,晋文公问计于狐偃:“楚众我寡,奈何而可?”狐偃答曰:“臣闻,繁礼之君不足以文,繁战之君不足以诈,君亦诈之而已。”于是晋文公采纳了狐偃的计谋,大败楚人于城濮,一役而名扬华夏。那么秦人姚贾为什么要在秦始皇面前称狐偃为“中山盗”呢?因为当时的狐偃已是人人皆知的名人,因其是狐氏中山人,所以在他的名号前加族名“中山”。至于“盗”字,是当时华人对狄人的一种蔑称。狐偃还有一个称呼为“咎犯”,咎者舅也,因他是晋文公之舅,而“犯”字也是当时对狄人的蔑称。

    2、清代著名的字者,考据学家闫若璩先生,是太原市晋源区西寨村人,从事历史和地理的考据工作,他以与狐偃为一府之人的角度,有根有据地现身说法,证明狐偃的家乡就是被人称之为“古交城”的古交,并在其所著的《四库全书·四书释地》中明确写道:“《晋语》云:‘狐氏出身唐叔。狐姬,伯行(狐突)之子(女)也,实生重耳。’又云:‘父事狐偃’。狐偃,其舅也。当春秋时,吾府交城为狄地,距吾家西寨村所谓鼻祖汾隅者,仅九十里。舅犯实生之地。余向久游,其父子兄弟合为祠庙,祭赛最盛”。这段话的大意为晋文公重耳是吾府交城狐氏中山人狐姬所生,他的外公是狐突,舅父是狐偃,他们居住的地方距我的家乡西寨村仅九十里,这里是狐偃的出生之地,我很久前就去那里考察游历过,狐家父子兄弟的祠庙,祭祀规模盛大。

    这位清代著名的考据学家,不但引据古籍《国语·晋语》证明狐偃是狐氏中山人,而且还亲自去实地考察,证明古交就是晋文公的外家、狐氏中山的居住地。由此可见这位清代著名学者的治学之严谨,为我们确定古交是狐氏中山的居住地提供了重要依据。

    3、据清光绪年间《交城县志》记载“马鞍山亦称狐突山……西峰顶 (今属古交),晋大夫狐突并二子毛、偃墓在焉。”又称:“侯墓悉用碎石垒成,周约十丈,高出山顶,夏不生草,冬不积雪。墓前碎石击之作金铁声,移之他处则无音。”清《交城县志》的这段记载非常重要,因为这种墓葬习俗正是狐氏中山人的丧葬习俗。据北师大历史系孙闻博在《鲜虞、中山族姓及渊源问题之再探》(下称《再探》)一文中记载:“考察这一地区所发现的春秋至战国早期墓葬,就会发现……绝大多数都以积石为椁,随葬物多次发现金丝圈、直匕首或青铜短剑等。”

    虽然孙闻博考察的墓葬并不是位于古交狐爷山,但是他所说春秋时中山人早期墓葬以“积石为椁”,与清代《交城县志》所记的狐氏父子墓葬“悉用碎石垒成”十分吻合。

    41974年考古工作者在河北省平山县战国中山王墓的发掘,出土了大量的文物,经学术界对考古资料的研究认为:“春秋中山为白狄姬姓。”所以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孙闻博先生在 《再探》一文中认为:“史载春秋时的鲜虞当为子姓白狄,不同于姬姓白狄的春秋中山,战国中期以来的中山应为春秋中山发展而来。”文中所说之 “姬姓白狄中山”,正是我们所说的狐氏中山。说明到战国时期,狐氏中山已迁徙到河北省的平山县一带。

    5、战国中山国灵寿古城遗址(今河北省平山县三汲村附近)出土了大量精美铜器,其中的狩猎纹铜豆,器盖上饰两组相同的狩猎宴乐图。整幅画面自然和谐,充分展示了古代中山人游牧狩猎的生活习俗。另外在中山王墓中出土的虎噬鹿屏座,显示一只虎口中咬住一鹿,设计极为巧妙,表现出游牧民族对生活独特的审美感受。这些珍贵的出土文物,充分表现了中山人以狩猎为生的游牧民族特色。

    众所周知,古交和娄烦是山水相连的近邻,都处在吕梁山上的汾河流域,而娄烦素有“娄烦骏马甲天下”的美称,说明娄烦在古代是水草丰盛的牧场,近在咫尺的古交,同处汾河两岸,自然也会和娄烦一样,是良好的天然牧场,这也是属于游牧民族的狐氏中山人,在古交居住几百年的前提条件。

    总结以上五个历史记载和考古资料可以看出,狐氏中山人在古交生息繁衍历史的真实可靠性,它既有历史记载的依据,又有现代考古资料的支撑,是确凿无疑的。

    四、古交是晋文公复国称霸的根据地

    公元前677年,即晋武公二年,晋武公去世,其子姬诡诸即位,是为晋献公。献公先娶贾氏为妻,因其无子不能立为夫人。纳父妾齐姜,生太子申生。后又娶狐氏中山人狐突的两个女儿,分别生子重耳和夷吾。

    后来晋献公又娶陕西骊戎之女骊姬。骊姬天生丽质,深受献公宠爱。献公渐老,对骊姬之言百依百顺,《史记》中称之为:“俱爱幸之”。后来骊姬生子奚齐,产生了废太子申生而立奚齐的想法。骊姬为了达到目的,使尽戏谑调笑之能事以迷惑献公,使献公同意了她的主张。骊姬不仅害死了太子申生,发动了有名的“骊姬之乱”,还对二公子重耳和三公子夷吾下毒手,派人追杀他们,重耳和夷吾被迫逃离了晋国。

    晋献公二十二年(公元前655年),晋公子重耳在狐偃、赵衰等五位谋士和数十名随从的陪同和保护下,逃到其母舅之地——狐氏中山居住的古交。《国语》记载为:“从者五土,其余不名者数十人。”《史记》中记为:“狄,其(重耳)母国也。”行前狐偃给大家分析了避于古交的可行性。他认为,从避难的角度看,避于古交比较理想。因为狐氏中山是重耳的外家,是狐偃的故乡,这里和重耳、狐偃有着血缘关系,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具备“奔而易达,困而有资,休而择利”的条件(见《国语》)。若以此做为安身立命之所,近者“以观晋国”的事态发展,捕捉复国的时机;远者“以监诸候之为”,寻求列国的支持。

    众人为狐偃的精辟分析所打动,“遂之狄”,一同前往古交。开始他们从蒲津关南渡黄河,行至河南的柏谷(今河南灵宝县),转而西折入陕,经渭河沿黄河西岸北上,到达陕西绥德,然后东渡黄河,避难于其舅父狐偃的故乡古交。从此狐氏中山就成了重耳等人的第二故乡。此次狐偃在赴古交前的精辟分析和后来在城濮之战中战胜楚国之计,都充分显示了狐偃超人的谋略和非凡的军事才能。从此他们留居古交十二年之久,休养生息、静观以待,为日后重耳复国执政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重耳、狐偃入住古交以后,客观上壮大了狐氏中山的实力。一次狐氏中山从古交经大卤向东讨伐廧咎如部并取得胜利。廧咎如部的部族首领便将其两个女儿叔隗和季隗献给公子重耳。重耳自娶季隗为妻,生伯鲦、叔刘二公子。以叔隗嫁给赵衰为妻,生赵盾。这样重耳和赵衰之间又加了一层连襟关系。说到廧咎如部,乃是春秋时赤秋的一支,居住在大卤东山脚下。该部以隗氏为姓。从此廧咎如部就成了赵盾的外家。

    重耳和狐偃等人在古交居住十二年后,到了晋献公二十六年(公元前651年)晋献公病死,大将里克发动了宫廷政变,杀死了骊姬和她准备继位的儿子奚齐,并派人到狐氏中山古交请重耳回国执政。重耳犹豫不定,便询问狐偃,狐偃说:“国内丧乱,众亲不顺,焉能因国而导民?”于是重耳拒绝了里克的请求。后来里克又游说秦穆公,让秦国借口吊献公丧事之机,派秦国公子亲自劝说重耳回国执政,这时狐偃阻止说:“父死在堂而求利,人岂能以我为仁!又岂能以我为信!不仁不信,何能有长久之利!”重耳听从狐偃之语,拒绝了秦公子的劝说。

    于是里克便扶持重耳的弟弟夷吾做了国君,是为晋惠公,夷吾是一个短见无情的国君。他执政以后,于晋惠公七年(公元前644年),派人赴古交暗杀重耳,以绝其回国和自己争夺王位的后患。

    晋惠公夷吾,其实也是太傅狐突的外甥,其母小戎子乃是狐突次女,狐氏中山既是重耳的外家,也是夷吾的外家。所以重耳避于古交对于晋惠公夷吾来说,自然也就没有任何秘密可言了。于是重耳、狐偃等人经过利弊权衡以后,决定离开此地,南下周游列国。

    公子重耳和狐偃、赵衰等人在狐氏中山避难整整十二年之久。当他们决定离开古交的时候,对此情节,司马史翁在《史记·晋世家》中有如下记载:“重耳谓其妻曰:‘待我二十五年不来,乃嫁。’其妻笑曰:‘犁二十五年,吾冢上柏大矣。虽然,妾待子。’重耳居狄凡十二年而去。”重耳对其妻所说之言大意是:等我二十五年,如不回来你就改嫁。妻子说,等你二十五年,我坟上的柏树都长大了。虽然这样,我也愿意等你。重耳的两个儿子伯鲦、叔刘和季隗留在狄地古交,赵衰也和妻子叔隗、儿子赵盾作别。

    重耳一行走后,其妻季隗,其子伯鲦、叔刘以及赵衰之妻叔隗和儿子赵盾,继续在古交生活了七年之久,忠厚诚实的古交人民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保护他们,因廧咎如部是他们的外家,居住在大卤东边的廧咎如部,也给了他们很大的帮助。公元前588年,晋国正卿郤克帅师灭掉了廧咎如部,他们一部分北逃到山西北部的代国,所以代国有许多隗姓(见《赵国史稿》)。另一部分向北迁徙,成了汉代的高车族(见《后汉书·西羌传》)。还有一部分人留在当地被汉化。

    五、忠贞不二的狐氏父子

    晋惠公七年 (公元前644年),狐偃、赵衰追随重耳离开狐氏中山,开始了周游列国、颠沛流离的逃亡生活。在外流落数年,经历种种困难,碾转数国来到楚国,楚成王以国君之礼接待重耳。其时晋惠公夷吾病危。当时在秦国做人质的太子圉闻讯后,为争夺王位,竟不辞而别,私自逃回晋国。其实晋太子圉已娶秦穆公之女怀嬴为妻,他丢下妻子一人逃走,使秦穆公非常恼火。于是把报复太子圉的赌注押在了重耳身上。“闻重耳在楚,乃召之”(见《史记·晋世家》)。秦穆公的这个打算被狐偃看破,便将计就计,设定了“纳秦女之计,”以换取秦穆公的支持。

    晋惠公十四年九月 (公元前637年),晋惠公夷吾病逝,太子圉即位,是为晋怀公。怀公为了巩固王位,防止流亡在外的重耳回国,便下令凡跟随重耳在外流亡的人立即返晋,“期尽不到者,尽灭其家”(见《史记·晋世家》)。其时大夫狐突之子狐偃,正追随重耳在秦未归,怀公便将自己的曾外祖父狐突囚禁,逼他劝狐偃回晋,怀公对狐突说:“子回则免罪”。狐突答曰:“子之能士,父教之忠。父教之贰,何以事君?”拒绝了怀公的要求,忤逆不孝的怀公竟将自己的亲曾外祖父杀死。狐突之死,引起了晋国朝野和诸侯的一致反对,人们一致谴责这位残无人道的国君,所以《左传纪事本末·卿族废兴》一文中说:晋怀公杀狐突一事 “名闻诸侯”。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重耳和狐偃等人来到秦国不久,正赶上晋怀公杀死狐偃的父亲狐突老太傅。狐偃忍着丧父之痛,继续做秦国的工作,使秦穆公破例“纳五女”给重耳(见《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此事在《史记》中也有记载“重耳至秦,秦穆公以宗女五人妻重耳,故子圉妻与往”。《晋国史》中也说:“秦穆公将自己的另一个女儿文嬴嫁给重耳为正妻,以怀嬴(晋怀公之妻)为媵(随嫁之女)。”

    关于这段秦晋联姻,自然各有目的,秦穆公想以此控制晋国,而重耳想借秦国之力复国执政。公元前636年正月,狐偃和秦国大夫达成协议并盟誓,决定立重耳为晋国国君,以取代忘恩负义的晋怀公,并由秦穆公亲自率兵护送重耳回国执政,都于曲沃,朝于武宫,是为晋文公。晋怀公姬圉闻讯后,仓惶北逃,被晋文公派人杀于高梁(今临汾东北)。

    晋文公回国后,并没有忘记狐氏父子的赤胆忠心,他首先“厚葬狐突于狐氏戎境内少阳山(今古交常安乡郭家梁村南的狐爷山)”(见 《交城县志》),以表彰狐氏父子舍生忘死、扶持他由一个落难公子成为晋国国君的忠义行为。

    其实晋文公在流亡期间一直谦虚谨慎,他“好善不厌,父事狐偃,师事赵衰,而长事贾佗”,“居则下之,动则咨焉”(见 《国语·晋语四》)。可见重耳在流亡期间待这五位谋士很好,他像父亲一样看待狐偃,像老师一样看待赵衰,像对待长辈一样对待贾佗。吃住先让这几位谋士,有事经常咨询他们的意见,所以他们也就以死相报,忠贞不二。所以《吕氏春秋》有记:“(晋文公)出亡十七年,反国四年而霸”的原因,“无他故,从狐偃谋。”可见狐偃在晋文公复国称霸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何等之大。

    晋文公重耳执政后,百废待兴。能在短时间内稳定国内形势并于五年后成为中原霸主,依靠的仍然是他在流亡时出生入死的五位谋士。晋文公元年(公元前636年)之秋,晋文公正忙于人事安排、建政立法的关键时刻,周王室发生了内乱,周襄王的弟弟王子带,联合狄人赶走了周襄王,自立为王,历史上称之为“王子带之乱”。周襄王求助于晋、秦两国。当时的周襄王虽逃亡在外,没有实权,但毕竟还是诸侯公认的天子,有天下共主的金字招牌,所以诸侯各国自然都想掌握周襄王,“挟天子以令诸侯”。所以秦穆公闻讯后,便起兵屯于河上。

    晋文公初定天下,还没有完全控制局面,对此事犹豫不决之时,狐偃却能审时度势,抓住机遇,主动劝文公说:“求诸侯,莫如勤王。诸侯信之,且大义也。继文王之业,而信宣于诸侯,今为可矣。”(见《左传·僖公二十五年》)。于是晋文公采纳了狐偃的意见,谢止秦师,分左右两军发兵平乱。右军发至温邑(今河南温县),把王子带团团围住,左军攻入郑国救出周襄王,待左军将周襄王护送回都城洛阳复位后,右军迅速攻克温邑,生俘王子带,杀之于隰城,周乱遂平。

    晋国速战速决,独自平定了王子带之乱,在诸侯中引起了极大的震动,使晋国在“国际”上赢得了很高的声誉,默默无闻几百年的晋国,因勤王之功而名扬天下。事后周襄王赐给晋文公南阳八邑(即太行山以南,黄河以北的八座城邑),壮大了晋国的实力。对于这件事《吕氏春秋》给了很高的评价:“(晋国)举事义且利,以立大功,文公可谓智矣,此咎犯(狐偃)之谋也。”狐偃的勤王之功,自然会被天下诸侯称赞。

    晋文公五年 (公元前632年),晋楚两国为争夺中原霸主的地位,在城濮展开决战,战前文公问计于狐偃:“楚众我寡,奈何而可?”狐偃说:“臣闻,繁礼之君不足以文,繁战之君不足以诈,君亦诈之而已。”于是晋文公又采纳了狐偃的计谋,以诈术打败了楚军。战争一开始,楚军盛气凌人,晋军退避三舍(九十里),既实现了晋文公逃亡楚国时所许的诺言,又避开了楚军的锋芒锐气。战争开始后,晋军分为左、中、右三军出战。左军由胥臣统帅,“蒙马以虎皮”,用虎皮蒙在马身上,首先出击楚军右师。楚军兵马见冲出一队怪兽,便不战而散,溃不成军。右军由栾枝统帅,拖树梢于马后奔跑,扬尘遮日,佯败而退,诱敌深入,以伏兵将其击败。然后中军元帅先轸率师冲入楚军主阵,楚军左、右两军都败下阵来,中军已失去战斗力,急忙收兵退阵。于是晋军大获全胜。所以《战国策·秦策五》才有:“(晋)文公用中山盗(狐偃),而胜于城濮。”

    城濮之战是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它所创造的避实击虚、诱敌深入、集中兵力、各个击破的作战原则,成为后世军事家们部署战争时依据的范例。自然这场战争的指挥者狐偃也就成了历代军事家们学习的榜样。

    晋文公重耳从流亡古交避难,到复国执政,由一个周游列国的落难公子,成为威震四方的中原霸主,整个奋斗过程都离不开追随他的几位保国忠臣。更离不开足智多谋、赤胆忠心的狐氏父子,他们是晋文公从复国到治国,整个过程中最忠实的依靠者和最得力的肱股之臣。

    六、晋国狐氏是如何回归古交的

    重耳复国后,在狐偃、赵衰等人的协助下,很快成了中原霸主。据《国语》记载:文公对群臣能 “明贤良”、“赏功劳”、“举贤授能”,而他的臣工们深明大义、忠贞不二,如狐偃“三德”、赵衰“三让”(见《国语》),使文公开创的霸业持续了一个半世纪之久,但是他们的后代情况如何呢?

    首先说晋文公,文公生前共有六子。长子伯鲦、二子叔刘,乃是重耳避难古交时娶季隗所生。公元前636年,重耳返晋复国,“狐人归季隗于晋,而请(留)其二子”(见《左传》)。其时文公将二子伯鲦、叔刘长期留在了古交。三子姬欢,偪姞所生,后被立为太子,其余公子姬雍、姬乐和黑臀分别四散于秦、陈、周等国,文公如此安排是因接受了其父献公的教训,以免自己的儿子们争位。姬欢立为太子后,由赵衰的属下阳处父为太傅。

    重耳复国后,为了感激赵衰的忠贞之心,文公将其女儿嫁给赵衰,使中山时的连襟关系,又加上了翁婿关系。赵衰和文公之女赵姬结婚后又生下赵同、赵括、赵婴齐三子。通情达理的赵姬说:“得宠而忘旧,何以使人,必之。故请许之来,以盾为才,故请于文公,以为嫡子,而使其三子下之,以叔隗为内子而己下之”(见《左传》)。其意为:得宠而忘旧,难以服众,我愿请叔隗回晋,她为上,我为下,愿把长子赵盾请回,做为嫡子继位,而我所生三子赵同、赵括、赵婴齐为下。赵衰听后非常高兴,请示文公后便从古交将赵盾和其母叔隗一同请回晋国。

    狐偃之子狐射姑,字季,因其食邑在贾地,所以也被称为贾季。其姑母狐姬正是晋文公重耳的生母。在晋国的朝堂之上狐射姑也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公元前627年晋文公重耳谢世,太子姬欢继位,是为晋襄公。此后不久狐偃、赵衰相继去世。老臣的相继去世,使原来的军中统帅严重缺失,所以晋襄公七年(公元前621年),晋襄公决定整编军队,选拔统帅。当时的军队编制分上、中、下三军,中军帅为元帅,上军和下军的统帅比中军元帅低半级,相当于中军佐的位置。中军元帅在狐、赵两位功勋之后中挑选。于是晋襄公决定让狐偃之子狐射姑任中军元帅,赵衰之子赵盾为中军佐。并决定“蒐于夷”(夷,其位置在河南温县至晋国绛都之间,是晋国的军队集训点)整编军队。

    但是晋襄公姬欢的这一决定并未征得其老师阳处父的同意。因为当时阳处父正出使卫国不在朝中。阳处父知道后赶忙回国,促使晋襄公改变了这一次的人事任免。

    阳处父,亦称阳子,始见于《左传》:“楚斗章请平于晋,晋阳处父报之,晋楚始通。”《左传》中又称:“阳子,成季之属也。”可见这位太傅原来是赵衰的下属。又据《说苑·善说篇》云:“阳处父欲臣文公,因咎犯,三年不达。因赵衰三日而达。”可见这位阳处父是赵衰推荐给晋文公的,而狐偃对他印象不好。另外《国语·晋语四》中借伯宗妻之口评价阳子的为人:“华而不实、主言而无谋。”这就是他在狐偃门下三年不受重用的原因,但是赵衰识其才,推荐给文公,做了太子姬欢的老师。

    阳处父回国后,首先给晋襄公提出,把军队的集训地点由夷改为董(今山西省闻喜县东北)。这样就把宣布任职命令的时间也推迟了,有利于他给襄公做工作,更换中军帅。

狐氏中山在古交

    据《左传》所记:阳处父对晋襄公姬欢说:“能使,国之利也,是以上之,宣子(赵盾)于是乎始为国政。”这样赵盾便取代了狐射姑做了中军元帅,而狐射姑佐之。因当时“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也就是国家的头等大事一是祭祀,二是战争,可见中军元帅的位置之重要,而且中军元帅又是六卿之首,又称为正卿,是当时晋国除晋襄公之外,国内最高的职务,因此狐射姑的这个位置得而复失,心里非常不快,从此狐、赵两家的关系出现了裂痕。

    本来狐、赵两家过去的交情很深,这次的误会随着时间的消失,误会本来是可以解除的,但是碰上这位晋襄公姬欢偏偏口风不严,竟说漏了嘴。他居然告诉狐射姑说:“阳处父言:‘射姑,民众不悦,不可使将’”。射姑听后怒出,从此将自己中军元帅得而复失的责任归咎于太傅阳处父,“贾季(狐射姑)怨阳子(阳处父)之易其班也,而知其无援于晋也”(以上内容均引自《左传》)。于是狐射姑便于同年九月,派族人狐鞫居杀死了太傅阳处父。这件事触怒了晋襄公,遂于十一月派元帅赵盾以擅杀大臣之罪杀死了狐鞫居。从此狐射姑自知在晋国难以立足,逃回狐氏中山老家。赵盾因念旧日之谊,“使臾骈送其帑,”臾骈“尽具其帑与其器用财贿,亲帅扞 (保护)之,送致诸竟(境)。”(以上引自《左传》)。狐射姑逃回古交后,赵盾念旧日之情,派部下臾骈将他的妻子、儿女及家中用具和财产全部护送回古交。自此狐氏一门忠烈退出了晋国的政治舞台。

    狐射姑虽然退出了晋国的政坛,但他决不可能退出社会这个舞台。据《左传·文公七年》记载:就在狐射姑回归古交的第二年,赤狄首领酆舒帅军攻打鲁国西部边城,因当时鲁国和晋国有盟,所以鲁文公“使告于晋、赵宣子(赵盾)使因贾季问酆舒,且让之”。可见狐射姑虽然回归了故里,但还是为晋鲁两国的同盟关系做了贡献,说服赤狄酆舒,制止了一场战争。就在此后不久,又是这位酆舒问狐射姑:“赵衰、赵盾熟贤?”狐射姑打个比方说:“赵衰,冬日之日也;赵盾,夏日之日也。”这句话寓意很深,冬日之日,温暖宜人,可亲可近;夏日之日,酷热逼人,避之不及。在这里狐射姑并没有直接评价赵衰父子,而是用和蔼可亲的冬日来比喻赵衰,而用酷热难耐的夏日来比喻赵盾。将“赵衰、赵盾熟贤”之问回答得清清楚楚,可见狐射姑也决非等闲之辈,这句话能流传两千多年,证明历代学者对狐射姑的肯定。

    许多历史资料显示,狐射姑离开晋国后,很快就成了整个中山民族的政治活动家,维护了中山族和晋国的关系,多次出面保护赵家,使狐、赵两家的世袭关系一直延续了一百多年。

    据《左传》记载,公元前497年,晋国的范氏,中行氏勾结齐、鲁、卫、郑和鲜虞等国和晋阳赵氏为敌,唯独狐氏中山支持赵氏。当齐、卫联军将赵鞅和卫太子剻聩围在戚地时,“齐、卫围戚,求助中山,”又是狐氏中山为其解围,救了赵鞅的性命。公元前491年,赵、韩、魏三家灭晋后,“魏文侯欲残中山”(见《左传》)时,有赵鞅之子赵无恤出面扶立中山文公之举,保护了狐氏中山。直到战国中期,赵武灵王灭中山后,还是因为狐、赵两家的关系,赵武灵王才将狐氏中山护送回肤施(今陕西省绥德)。

    春秋末年,是我国奴隶制度走向灭亡,封建制度开始兴起的动荡年代。

    在晋国以赵鞅为代表的地主阶级发展很快,据我国考古工作者在山东省银雀山发掘的西汉古墓出土的文物说明,赵鞅是当时最早进行田亩制改革的一家。赵鞅所管辖的地方,实行二百四十步为一亩的大亩制,而其它地方实行的是一百六十步为一亩的小亩制,还要再收20%的税。所以,很多奴隶、农民都愿到赵鞅所管辖的土地上耕作。与此同时也有大量的游牧民族弃牧从农,使许多游牧民族农业化。居住在古交的狐氏中山也有许多人在当地定居下来。

    据《中国史研究》称,由于政治和经济等诸多方面的原因,居住在古交的狐氏中山人开始北迁,“在春秋末年越过太行山脉,定居于鲜虞国(今河北省无极一带)的东西两侧”。自此狐氏中山人在古交居住了近六百年的时间,几乎和晋国的历史相当。另据《左传》记载,狐氏中山人先西迁至肤施(今陕西绥德),后来又向北经今天的内蒙古,再向南越过太行山脉,定居于今天的河北省,与那里的中山人融为一体。

    回顾狐氏中山的发展历程,他们从临汾的贾得乡开始融入中山民族,后经陕西地、山西介休、陕西绥德,后来定居在古交长达六百年。在这六百年间,他们与当地人通婚,相互渗透,从生活习惯到文化素养,早已和古交人融为一体,他们的很多人早已在古交汉化。

    七、先有古交情,后有晋阳城

    晋献公二十二年(公元前655年),晋国的“骊姬之乱”使一个根本不是储君的庶子成了晋文公,这是晋献公逼出来的。又过了几十年以后,惨无人道的晋景公把屠刀指向世代忠诚于晋国的赵氏家族,屠杀赵氏一门三百余口,埋下了三家灭晋的亡国祸根。

    在古交长大的赵盾,回到晋国以后,承袭了其父赵衰的爵位,进入六卿之列,后于晋襄公七年(公元前621年)被任命为中军将(中军元帅)。就在他任中军将不久,于公元前620年,晋襄公姬欢去世,其子夷皋即位,是为晋灵公。晋灵公是晋国国君中少有的昏君,据《史记·晋世家》记载:“十四年,灵公壮,侈,厚敛以雕墙,从台上弹人,观其避丸也。宰夫胹蹯不孰(熟),灵公怒杀宰夫,使妇人持其尸出,过朝……”讲的是晋灵公非常残暴,而且生活极为奢侈,大肆搜刮民财,用来雕绘宫墙,站在高台上用弹弓射人,观看人们躲避弹丸取乐。厨师烹制的熊掌不够熟,灵公便将其杀死,并让妇人们抬着尸体经过朝堂去丢弃,残酷至极。对于灵公的残暴和奢侈,奸臣屠岸贾助纣为虐,不惜谄媚邀宠,讨君欢心,尽量满足灵公无节制的、变态的、血腥的奢欲。

    当时正是赵盾主持国政,他多次对灵公的做法予以斥责,晋灵公幼年时对赵盾尚且惧怕三分,成年后对赵盾的谏言不但不听,反而记恨在心,并在屠岸贾的挑唆下,几次想杀掉忠臣赵盾。

    开始灵公“使鉏弥刺赵盾”(见《史记》)鉏弥是晋国有名的义士,因其敬重赵盾的正义,乃叹日:“贼(杀)国之镇(重臣)不忠,受(君)命而废之不信,享一名于此,不如死”(见《国语·晋语》)。遂抛剑于地,一头撞死在赵府院内的一棵槐树下。

    屠岸贾和晋灵公一计不成又生一计,他们决定以灵公名义宴请赵盾,在席间擒杀赵盾。当时宫中有一位名叫提弥明的厨师,赵盾是他的救命恩人。席间提弥明借加菜为名提醒赵盾:“君赐臣,觞三行可以罢”(见《史记·晋世家》)。

    灵公见事已败露,急放恶狗扑逐赵盾,并让宫中伏兵一起追杀,这时军中突然冲出一名武士,名曰灵辄,阻挡追兵,搏杀恶狗,救了赵盾,原来这位灵辄也是感恩赵盾,舍生忘死救赵盾脱险。

    赵盾脱险后,知道在晋国难以容身,便想逃回狐氏中山避难。刚逃至晋国边境时,听说族弟赵穿发动了叛乱,杀灵公于桃园的消息,便立即回国,命赵穿到周都镐京迎回晋文公的庶子黑臀,立为国君,是为晋成公。

    晋成公黑臀即位后,为了感激赵盾的立位之恩,也为了笼络赵盾父子,于是就将其女儿庄姬嫁给了赵盾的儿子赵朔为妻。晋成公六年 (公元前601年),曾在晋国执政二十年之久的赵盾辞世,其子赵朔袭位,进入六卿之列,任下军将,他的三位叔叔赵同任下军大夫,赵括、赵婴齐任中军大夫。前面说明,文公女儿深明大义,让赵衰从古交接回十九岁的赵盾作为嫡子继位,自己生的三个孩子因年幼,作为庶子。赵盾回到晋国后生下其子赵朔,应该说赵朔和他的三位叔叔年龄相仿。但作为赵盾的嫡子,赵盾的爵位应由赵朔承袭。此时赵氏一门叔侄四人在军中均任有要职,在晋国仍然是显赫一时的家族。

    公元前599年,晋成公黑臀去世,其子姬据即位,是为晋景公。据《左传·襄公三十一年》之《注》云:“成公二年战于鞍,赵朔已死,于是赵文子,(赵武)始生。”又据《左传·成公二年》记载:鞍战时,赵朔英年早逝,留下娇妻幼子。而这位赵庄姬自恃是晋成公之女晋景公之妹,丈夫死后不甘寂寞,与其三叔赵婴齐叔媳私通,一时成为人们议论的桃色丑闻。次年春,赵朔的两位叔叔赵同、赵括为了维护赵氏宗室的尊严,将其三弟赵婴齐逐出晋国。赵同、赵括的正义之举,却让骄横无理的赵庄姬怀恨在心。这位短见的女子竟然跑到宫中,向其兄晋景公诬告二位叔叔阴谋叛乱。据《左传·成公八年》记载:“赵庄姬为赵婴(齐)之亡(逃)故,潜之于晋侯(景公)曰:‘原(赵同)、屏(赵括)将为乱(叛乱)’”。本来赵家因赵穿弑君之事刚刚平息,朝中奸臣总想待机对赵家下手,特别是奸臣屠岸贾几次加害赵家不成,这次赵庄姬的诬告使他们找到了屠杀赵家的借口和理由。

    晋景公十三年屠岸贾发兵围攻赵氏在绛的府第“下宫”,发动了历史上有名的“下宫之役”,一次屠杀赵家三百余口。据《史记·赵世家》记载:“贾不经而擅与诸将攻赵氏于下宫。杀尽其族,并夺赵氏食封之地。”赵庄姬此时才感到事情的严重后果,带着六岁的儿子赵武仓惶逃到宫中,靠其兄晋景公这个后台,才保住了母子二人的性命,为赵家保留了一介根苗。

    赵武能躲过此劫,除了其母的特殊身份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有当时在晋国执政的韩厥保护。韩厥从小被赵盾收养,并培植为卿大夫。这次赵家有事,他出于感恩之心出面保护赵家。“下宫之役”两年之后,由于韩厥力谏,晋景公才赦免了赵家的“谋反“之罪,重新立赵武为赵氏后嗣,返还其田宅,使赵氏家族得以传承。

    赵武年轻时代曾经历晋景公和晋厉公两代国君,在他16岁时,晋厉公去世,晋悼公即位。这时由于韩厥的提拔,晋悼公同意赵武进入卿大夫的行列,担任了上军将,又于晋平公十二年晋升为正卿。

    据《史记·赵世家》记载:“赵武续赵宗二十七年,晋平公十二年 (公元前546年),而赵武为正卿。”时年43岁。

    另外《史记·赵世家》中有:“程婴卒与俱匿山中。”意思是程婴曾保护着赵武藏于山中,现在山西省盂县有赵氏藏孤的藏山古迹,因盂县古称仇犹,亦属于中山一族,在《吕氏春秋·权勋》中云:“中山之国有仇犹者”,足见当年程婴保护赵武藏于山中的地方正是盂县的藏山,特别是当时中山人和赵氏关系甚密,赵家有事,中山人不会坐视不管。

    晋平公十七年(公元前541年)居住在大卤的戎狄民族无终部落,联合众戎狄部族,向晋国宣战。当时晋国居住在霍山以南的晋南地区,霍山以北由戎狄民族居住着。从晋国到大卤征途达七百里之遥,再加上到大卤途中草木丛生、荆棘遍地,晋军的战车无法发挥作用。当时的晋国正卿正是赵武,他掌管着晋国的军政大权,于是赵武决定成立一支“徒兵”(步兵),改兵车为步战,派荀吴、魏舒迎战无终,结果大败戎狄联军,略取了大卤,当时赵家和大卤西边的狐氏中山以及东边的廧咎如部有着特殊的姻亲关系,赵武的爷爷赵盾是廧咎如部族首领的二女儿叔隗所生,廧咎如部是赵氏的外家。他们又在古交生活十九年之久,他们的姑舅情缘始终没有中断。后来狐偃之子狐射姑,因派人杀死阳处父而被晋王追杀也逃回狐氏中山,使狐氏在古交的势力又重新振兴起来,并多次和赵家相互支援,关系甚密,狐氏的处境和赵武的遭遇非常相似,当年下宫之役,屠岸贾屠杀赵氏一门三百余口,又是因赵氏和狐氏中山的特殊关系,才有仇犹中山人保护赵武在盂县藏山避难之举。

    到晋平公十七年 (公元前541年)时,虽然赵盾和狐射姑都已过世,但是当时的狐氏中山人的势力仍然非常强大。据《左传》记载,晋平公六年(公元前506年)由晋定公,周文公共同召集十七国诸侯集会,共商“伐楚”大事,历史上称之为“召陵之会”。这次战役狐氏中山做为晋国的盟军参加了集会。说明当时的狐氏中山人实力还是很大的。

    现在赵武略取了大卤,西山顶上就是势力强大的狐氏中山,东山脚下又是赵氏的外家廧咎如的旧部,处在中间的大卤自然是老天赐给赵家的避难之所。所以赵武就向晋平公提出要求,将大卤赐给赵家做了私田。

    又过了44年,赵武的孙子赵鞅做了晋国正卿,因他推行改革得罪了晋王室和范氏,中行氏,使赵氏因“下宫之役”与晋王室产生的裂痕越来越大。晋王便勾结晋国的范氏、中行氏对赵氏进行追杀迫害。

    赵鞅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决定在远离晋国绛都的大卤建立自己的根据地——— 晋阳。于是,他派家臣董安于前往大卤建设晋阳,经三年的精心施工之后,晋阳城初具规模,于是就将卫国给他的500家奴迁往晋阳,和晋国在晋阳的地方官吏,赵氏的家臣、农民和守备人员等,形成了晋阳的第一批居民,从此晋阳城便成了赵氏家族雄踞晋国北方的军事重镇。公元前497年也就成了晋阳建城的起始之年。

    和赵鞅生活在同一时期的孔子,看穿了赵鞅建晋阳的深层意图,一语道破了天机,说:“赵鞅以晋阳叛”,意思是说,赵鞅建立晋阳的目的就是想依托晋阳反叛晋国。

    这话一点不假,此后不久赵鞅父子果然依靠晋阳的坚固城防,消灭了围剿赵氏的范氏、中行氏和智氏,最后联合韩、魏两家灭掉了晋国,赵、韩、魏三家尽分晋地,把中国历史从春秋时代推到了战国时代。

    大卤从成为赵氏私田,到晋阳建城,每个环节都曾得到过狐氏中山人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就在晋阳城建成不久,范氏、中行氏乘赵氏在晋阳立足未稳,便联合齐国、卫国等势力对赵氏进行围攻,在赵氏处于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又是狐氏中山人伸出了援手,解救了赵氏。

    据《左传·哀公三年》记载,公元前493年,赵鞅送卫太子蒯聩入卫时,被齐国和卫国的联军包围在戚地(今河南省濮阳县北)“齐、卫围戚,求助于中山”(见《左传·哀公三年》)。赵鞅求助于狐氏中山,击退了齐、卫联军,解救了赵鞅和卫太子,可见晋阳城从建设到巩固都是在古交的狐氏中山的支持下发展起来的,所以我们说“先有古交情、后有晋阳城”。后记

    在古交市狐爷山下的常安乡睦联坡村,至今保留着纪念狐氏父子的狐爷庙,让人们想起,在26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从这里曾走出过一位“龙”级帝王——— 晋文公。还是在这个睦联坡村外,是始建于1944年的规模宏大的抗日烈士纪念馆,高耸入云的纪念牌上镌刻着贺龙元帅的题词,让人们永远铭记,在那民族危亡的抗日战争中牺牲的革命烈士。

    这一古一今的纪念性建筑,让我们知道,古交英雄辈出。2600多年前狐氏父子赤胆忠心,追随着晋文公,辅佐其复国称霸,因而名闻华夏。70年前的抗日战争中,还是古交人民不怕牺牲,抗击日本侵略者,威震天下。古交是我国著名的交城山抗日根据地。当时古交属交城县管辖,我党的晋绥边区八分区就设在古交。古交人民在以华国锋为政委的抗日政府的带领下,与日寇浴血奋战8年之久,沉重打击了日寇的嚣张气焰,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解放后,古交人民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使古交的面貌焕然一新。“百万工农齐踊跃,六亿神州尽舜尧”,古交从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到社会主义建设中涌现过无数的英雄人物,真是“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啊。  



本文来源:太原日报;本文作者:刘俊珠20091120日于太原完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11-01-01 )

太 原 道 >> 山西文史

山西地域文化第一站:太原道 >> 山西文史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山西文史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