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山西文史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龙城考古发现系列04

虞弘墓:揭示古晋阳中外文化交流盛况

  如果说娄睿、徐显秀墓展现的是已经汉化的北齐鲜卑贵族在太原地区的生活画卷,那么此后的虞弘墓则反映了西域国使者在汉族领地的生活面貌和对本民族文化的深厚情结。虞弘墓承袭中原汉族墓葬形制,采用仿木殿堂式汉白玉棺椁,而令人耳目一新、惊叹不已的则是椁壁的浮雕彩绘,纯粹的异域风土人情,内容丰富,装饰华丽,具有很高的文化、艺术和文物价值。墓主虞弘,中亚鱼国人,自北齐入居中原,官至萨保(执掌入华外国人事务),隋开皇二年(582)卒于晋阳。

    虞弘墓位置在距离晋阳古城西南5公里处的山前阶地上,1999年,晋源区王郭村村民修路时被意外发现,随即对其进行了抢救性发掘清理。

    墓葬曾被严重盗扰,棺椁和随葬品零乱不堪。汉白玉棺椁安放在墓室正中,由椁顶、椁壁、椁座和廊柱组成,各部分又由若干石块拼合而成。椁顶凿出瓦棱痕,由正脊、垂脊、岔脊构成歇山项,并有悬鱼、鸱尾等细部结构。椁壁雕凿纹饰精细,正面开出椁门,其余石板下部以突出的石榫插合在椁座卯眼内,石板间又以扒钉连接,使椁壁密合稳固。椁座为平放的扁长方形箱体,其上排列石板以安放墓主,下部有若干石狮支垫,四周表面雕绘各种图案。4根浮雕忍冬纹的八棱柱与覆莲柱础支撑在前檐板下,构成前廊柱,形成三开间屋面格局。陪葬汉白玉、砂石男女伎乐俑、侍从俑、柱剑文吏俑以及墓主夫妇墓志、石灯等80余件,石俑面部丰满圆润、黑眉红唇,足下以圆榫插合于覆莲石座上,有粟特和汉人形象。

    虞弘墓最具影响力的则是石椁上以中亚人生活为背景的描金彩绘雕饰,47幅单体图案因椁壁内外、椁座上下的位置不同,分别采用浮雕加彩绘、墨绘、彩绘等装饰手法,从而使画幅主次分明,富有变化。汉白玉棺椁质地温润洁白,石椁壁面雕饰凹凸有致,构图均衡协调,线条简洁明快,色彩艳丽如新,主题丰富多样,所涉及内容有宴饮、乐舞、狩猎、酿酒、家居、出行等,其中狩猎图中多为骑马、骑象、骑骆驼搏杀狮子者,也有少数徒步搏杀狮子者,画幅补白处则以夸张的火焰纹、硕大的葡萄纹和肥厚的忍冬纹作装饰,透露出浓郁的中亚风情。椁壁环饰多幅大型浮雕画,各幅画外轮廓均圈饰忍冬纹,内容以出行、家居为主,是石椁浮雕画的主体部分。其中位于椁壁正面中心位置的浮雕画面积最大,所绘人物也最多,分上下两组,上部画面中,众多人物汇聚一堂,盛装男女手持酒盏坐于帐下,乐伎、侍从分列左右,前台中央一男子长发甩起,身体扭转,双臂挥舞,一足着地,一足后翘,正在跳着热烈欢快的胡腾舞,营造出欢乐祥和的宴乐气氛。下部画面展现的是两组人狮搏斗场面,只见左侧画面中的狮子血口大张,武士头部隐于狮口中,身子弓起,两足着地作奋力挣扎状;右侧画面的武士在搏击中也处于劣势,虽已将利剑插穿狮身,但头部也被野兽紧咬,这两组搏击场面异常血腥,令人惊心动魄、不堪入目。椁座浮雕分作两层,上层各图之间以束腰莲花柱分隔,均描绘两个男性,图面虽小,却显得格外规整生动,人物深目高鼻、黑发红袍,颈部和肩膀饰以婀娜多姿的飘带,吹拉弹奏、仪态万方。下层浮雕图画则以壶门为边框,身披绶带的人物动作更为夸张,主要表现宴酒和舞乐场面。在椁座前壁两壶门浮雕画之间,线刻大型束腰莲花座祭坛,熊熊火焰喷薄而起,两侧翼的鹰身人面祭司表情凝重,表现的是拜火教(祆教)最具代表性的祭祀仪式。

    我们在观赏虞弘墓美轮美奂的浮雕彩画的同时,能够强烈地感受到宗教文化的夺目神韵。佛教自公元1世纪前后传入中国,在其漫长的本土化过程中更多地是与道教融合共进,而公元46世纪的中亚地区,盛行着祆教、景教、佛教和摩尼教,宗教文化异彩纷呈,相互之间经过融合发展,使各宗教文化的标志性符号混为一体,我们在虞弘墓中既能看到盛大的拜火坛、玄鸟以及葡萄美酒,又能频繁地看到莲花纹、联珠纹、云气纹、忍冬纹、蔓草纹等图案,既有追猎搏杀又有家居宴饮和沙路驼铃,说明不同地区的人们在努力保持自己本民族文化的同时,非常自然地接纳了其他文化的熏陶和影响,这也是虞弘墓棺椁浮雕画屏内容所揭示的深层内涵。据墓志得知墓主虞弘是鱼国尉纥磷城人,曾出使波斯、吐谷浑等国,之后在北齐、北周为官,北周时任“检校萨保府”职掌入华外国人事务,卒于隋开皇二年(582)。可见,公元46世纪之际,通过丝绸之路进入中国的外国人已经很多,并发展成居住群体,政府设置专门的机构予以管理,外国使者、商贾的进入、居住和往来,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和丝路贸易的兴盛,为盛唐文明奠定了基础。而由此亦可知虞弘或者虞弘墓的产生和发现也是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的,近年来有关这一特殊群体的墓葬考古成果很多,继虞弘墓之后,考古工作者先后在西安发现北周安伽墓、史君墓,在河南发掘出北齐安备墓,经过研究分析比对,认为这些墓葬的墓主身份、墓葬所反映的文化特征都与虞弘本人及其墓葬极为相似,这种现象绝不是巧合,而的确是历史的真实。

    无论是太原、西安、洛阳,也无论是漫长的跨越河西走廊连通西域诸国的丝绸之路,我们知道在公元46世纪之际,有众多商人、使者、艺术家经过长途跋涉来到中国,他们不仅在华夏大地曾经生活创造过,而且死后还埋葬于此。今天,这些墓葬遗存犹如丝路沿线散落的珍珠,彰显出令人叹为观止、备受鼓舞的文化异彩,它们带给人们无尽的文化滋养的同时,也传达出远离家国者复杂丰富的内心世界。

    虞弘墓出在太原,是太原人的骄傲,它具有鲜明的时代和民族特色,是对本地区历史文化的极大丰富,它以真实的图像资料集中展示出古代太原地区中外文化交流的盛况,也再次证明早在1400多年前晋阳城所处的中心地位。虞弘墓的出土在国内外曾引起强烈反响,它先后被国家文物局评为 199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和“中国20世纪百项考古大发现”,并作为国家文物局“走进盛唐文物巡回展”的重要展品远涉重洋,在美国、日本、韩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巡回展出,轰动世界。 

 

 

 

 

 

虞弘墓汉白玉石椁上的雕绘图案

 

 

 

 

 

 

 

 

 

 

 

虞弘墓汉白玉石椁上雕绘图案细节

 

 

 

山西博物院展示的虞弘墓汉白玉石椁复制品

本文来源:太原日报;本文作者: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供稿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10-08-11 )

太 原 道 >> 山西文史 >> 太原龙城考古发现系列总目录

山西地域文化第一站:太原道 >> 山西文史 

工作QQ:3786689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山西文史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