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山西文史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山西考古发现系列25

神秘莫测祁县温曲惊现宋元家族墓群

    前言:

    祁县人杰地灵,历代名人辈出。春秋晋祁黄羊“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至今仍被奉为以国家利益为重、不计个人恩怨的楷模。汉唐以来,则有王允、温峤、温大雅、王珪、王维、温庭筠、王溥、罗贯中等历史人物,在全国都有较大影响,对人类社会进步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201010月,“大西客运专线”修至祁县段,考古人员进行抢救性发掘,在此发掘出一批古墓葬,其间有众多神秘莫测的发现,等待着人们去揭示谜底……

之一 狭小墓室难转身 人骨密集为哪般

    祁县因“昭馀祁泽薮”而得名。“昭馀祁”,即今天的太原盆地,在远古时代,太原盆地曾是一处大湖,在《尔雅》中把它列为全国十薮之一。后来开凿三湾口,湖底变成了“泽薮”——长满杂草的沼泽地。它的最低点也是中心区,就在祁这个地方。

    春秋时,祁地属晋,当时的祁地几乎包括整个晋中盆地边缘地带。公元前556年,晋平公将祁地赐给大夫姬奚作食邑。姬奚便以地为姓,改姓为祁,即历史上有名的祁奚。其城邑在今祁县的古县镇下古县村。

    秦、汉、三国,祁属太原郡。西晋时期,祁仍归并州统辖,县治迁徙至今县城东南三四公里处的祁城村,现古城已无遗址可寻,但仍有“城角池”、“城门口”等地名,可大致推测古城的位置。

    第二次文物普查中,在祁县东南的古县镇温曲村附近,距祁县县城约3.5公里处的地方,有关部门进行调查,确定其为一处汉代遗址,现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温曲与祁城两村几乎相连。

    那么,在汉代以前,祁到底位于什么位置?春秋时期祁奚封地具体在何处?

    201010月,“大西客运专线”修至祁县温曲段,大批墓葬群突然现身,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迅速作了抢救性发掘。项目分为两区进行,发掘项目领队即本期《山西·发现》顾问王俊先生。

    “大西客运专线”是山西大同至陕西西安铁路客运专线,是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线路北起山西省大同市,自北向南贯穿山西省中部,向南经山西朔州、忻州、太原、晋中、临汾、运城,最后跨黄河进入陕西渭南,经临潼至西安。

    渐入深秋季节,祁县一带的天气开始转冷。

    一号发掘区内,考古工作者先是发现一处“圆口筒形平底”的水井,里面出土了大量器物,复原陶器达30多件,包括凸肩釜、折沿盆、束颈罐、矮领罐、束颈甑、浅盘豆等,还有少量的筒瓦和板瓦。

    随后,考古队又发掘出21座墓葬,它们呈集中分群排列的态势,因此推断属于家族墓地。专家依据分布的集中现象,将其划分成为三群,各群由北向南依次排列,又可分成3排。

    若按墓葬的形制划分,可归为三种类型,12座为带墓道的圆形土圹砖室墓,5座为带墓道的“凸”字形土圹砖室墓,2座为无墓道的方形大土坑墓。另外,还有洞室墓1座,未完工或未投入使用、仅有墓圹的1座。

    以此可见,它们大部分为土圹砖室墓,墓圹近似圆形,直径约23米,属于“直壁方角穹窿顶砖室”,因其墓室内壁呈八边形,当地村民俗称为“八卦墓”。据当地百姓介绍,在附近经常发现类似的墓。

    说到这个“八卦墓”,就在2008年下半年,汾阳市与孝义市一级公路基建考古中发现过这样的宋金墓葬群,5号墓之墓室也同样呈八角形,但从墓葬的结构、出土随葬品等情况来看,显然比祁县这批墓葬更为精致和丰富。

    只是,目前发现温曲村这批墓葬均为合葬墓。在小小的砖室墓内,所埋葬的人骨竟有28名不等。考古队员在里面工作起来也十分困难,甚至连转个身都觉得难。

    为何会如此密集?是战乱所致,还是灾荒造成的呢?专家推断,肯定属于二次葬,是将当时由于各种原因无法集中安葬的人骨收捡到一起再放入墓中的。当时,这些人很可能因战争或饥荒死去,可能还有很多后人无法知道的原因。

    就在“汾孝大道”汾阳段,考古工作者也发现存在不少“二次葬”。不过,二次葬的情况有多种。一种是寄埋,即老人过世,若夫妻一方健在,则先将死者暂葬一处,待日后再将死者灵柩取出与先逝者正式合葬;第二种是逝于他乡,捡回尸骨火化带回原籍安葬;第三种即死于战争,无人料理后事,北宋时期“漏泽园”便是专门负责这项工作的机构。这一机构的建立,客观上改善了环境卫生,对防止疫病流行具有积极意义。

    其实,类似制度并非始于宋代,其源头至少可追溯至东汉,只是两宋时更显完备,到元代依然存在。

  下期提示:

    这些墓葬会是什么年代的呢?

    奇怪的是,发掘了数座,考古队员始终未见墓志和带文字的随葬品。

 

之二 买地券上字难辨 只知纪年为“至元”

    等发掘到墓葬最东边一组的偏北位置,也就是10号墓时,众人终于眼前一亮。原来,在一块砖制的买地券上,有朱砂写成的文字。“唉,这可真是要命啊!”大家发现上面的字迹断断续续,根本无法认清关键字,只知道墓志纪年为“至元元年”,无不为此而叹息。

    至元元年,即公元1264年,南宋景定五年。是年八月,蒙古入都于燕京,改元“至元”。

    从排列上看,10号墓属该批墓葬的典型代表,出土了瓷罐、瓷钵各1件,类似的组合在同时期墓葬中多有发现,为元代民窑瓷器断代提供了标尺,也为研究宋元时期平民丧葬习俗提供了一份崭新的材料。

    考古队员也都一个个仔细端详、努力辨认,恨不得有一双神眼,能透过历史的云烟“看到”那些字。可遗憾的是,除了明确的纪年,他们仅仅隐约看到一个“温”字,其他字则再难辨清,最终只得放弃。

    这可能是因为买地券被砂土掩埋后,墓内进过水的缘故,加之日积月累,砂子和着水在那上边晃来晃去,便将字迹一点点“擦掉”了。

    墓中为什么要随葬“买地券”呢?它到底有什么作用?我们就先来了解一下它的渊源吧。

    买地券,也称冥契、幽契,源于西汉,盛于东汉,唐宋以来传布于大江南北,一直到明清,可以说历代皆有。它由买地契约演变而来,最初只是作为死者领有阴间土地的凭据,通常附有道教的制鬼符篆,券文刻写或笔写于砖、铁、铅板、石板等硬化的物品上,以便于墓中久存。其形制、大小和墓志相像,有的甚至还带盖。

    新疆吐鲁番曾出土过书于纸上的唐代买地券,南宋时还有铁铸的买地券。据南宋周密《癸辛杂识》记载,当时造墓必用买地券,“券以梓木为之,朱书其上”。由于木券易朽,到宋代时,虽然木券比砖石券更为普遍,但保留下来的仍以砖石为多。

    买地券在墓中多放于墓室内,也有放在甬道或近墓门之处的,一般为二三百字。

    据现有考古资料看,晚期买地券(晋以后)的类型比较复杂,笼统地将它归结为纯迷信用品一种类型,难以窥其全貌,而且容易忽视它应有的史料价值。所以,有专家认为,对于晚期买地券特别是宋元时期的买地券,很有必要重新估计它的价值。

    按理说,它的出现和使用,恰恰反映了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和土地买卖的盛行。

    众所周知,宋元时期土地买卖活动极为频繁,“鬻卖田产”的记载不绝于书。然而,作为土地买卖的实物史料——契约合同却十分罕见。因此,宋元时期墓葬中出土的买地券,有一些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土地买卖的情况。

    宋元时期商品经济较为发达,促使土地比较容易进入流通领域,属于意识形态领域的随葬买地券之俗,正是阳间土地买卖在阴间的翻版。从它本身考察,有不少买地券都有实际买地的事实。葬者无疑是向冥府申明:在阳间已有土地合法凭证,在阴间当然也要受到“法律”保护!

    此外,还有一点值得我们注意。从出土买地券的墓葬看,它们大多属中小型墓,墓主身份不高,属于拥有不多田产的中小地主或平民阶层。面对现实生活中激烈的土地兼并和频繁的土地买卖,他们产生了恐慌不安的心情。

    他们既有强烈的土地占有欲,又惧怕激烈的土地兼并,既需要神灵保佑先祖亡灵永无殃咎,又需要保佑子孙后代繁荣昌盛。

    这就是随葬买地券主要的社会心理因素。由此可见,随葬买地券,除了封建迷信的因素外,与当时土地买卖密切相关。它的大量出现,不仅说明土地买卖已在人们观念中根深蒂固,而且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土地买卖活动的频繁。

    下期提示:

    5号墓买地券上那个“温”字,是否能证明其出于宋元温姓家族?

    联想到祁县的人文历史,它是否能证明就是汉唐以来负有盛名的温氏后裔呢?

之三 曾经显赫多名士 温氏后裔何处寻

    祁县人才辈出,尤其是王、温二氏,从汉代到宋,代代有名吏贤士或才华横溢的诗画巨匠。这样的兴旺之族,在中华文明史上可谓寥寥可数。

    到了唐代,其王氏、温氏家族更成为皇家最宠幸、百姓百官争相攀附的门第。就连唐文宗都感叹:“李氏君临天下二百年,但想和皇家联姻的人竟然比想和王、温等望族联姻的人还少。”可见王氏、温氏的社会地位丝毫不逊色于皇族李氏。

    祁县王氏,是太原王氏的分支,是中国历史上最鼎盛的氏族之一,载入史册的名人可谓显赫而众多,其中家喻户晓的莫过于东汉大政治家王允和唐代大文学家王维。与王氏家族齐名的祁县温氏家族,历代名人有:东汉邹平侯温序、北魏凉州刺史温恢、南朝光禄大夫温羡、南朝大将军温峤……最为著名的是初唐温氏三杰,即温大雅、温彦博、温大有兄弟三人。

    温氏三杰俱为卿相之才。高祖李渊镇太原,厚礼之,李世民更是与之交情甚深。温氏三兄弟辅佐李氏父子,太原首义,平刘武周、荡突厥,西征南伐,立下了汗马功勋,为初唐开国名臣。温大雅被封为黎国公、礼部尚书;温彦博,被封为尚书右仆射,陪葬太宗昭陵;温大有为中书侍郎、清河郡公。

    其后人如温振、温挺、温佶、温造等也是唐朝的公侯守吏,而温庭筠为唐末著名的“花间派”文学大师。作为晚唐著名诗人,温庭筠诗词俱佳,以词著称。《花间集》收温词最多达66首。

    词这种文学形式,到了温庭筠手里才真正被人们重视起来,随后五代与宋代的词人竞相为之,终于使词在中国古代文坛上成蔚为大观,到现在仍有着极广泛的影响。

    但如今,在祁县古县镇的温曲村内,温姓百姓已很少见,且并非当地人。那么,这处宋元墓葬是否属于“温氏三杰”之后人,专家也不敢断然。不过买地券上那个“温”字,至少证明在元代时,该村还有一支温姓家族存在,只是已无当年祖先之显赫。

    据说,在温曲村附近还有一处村落,此处百姓大多姓温。他们是否为温庭筠后裔呢?

    此前,文中提到:“专家推断这批墓葬属于二次葬,可能因战争或饥荒死去而被集中掩埋”。但是,据史书记载分析,战乱的可能性不大。

    700年前,40万蒙古族群由蒙古高原的茫茫草地,伴随着“蒙古旋风”飘落到欧亚大陆三千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地域,带去草原文明,吸纳不同文化,在当地深深扎根。

    而在至元元年(1264年)前,乃忽必烈初登皇位之时,遭受漠北阿里不哥的挑战,争战主要于元大都(今北京)以北进行,并未在中原引起大规模暴乱。

    也正是1264年,由于众叛亲离,阿里不哥率众归降忽必烈,历时5年的汗位之争以阿里不哥彻底失败告终。

    可是,若提及灾荒,正史上的相关记载又极少。那是否与当时大地震频发有关呢?

    因为,在1264年前后,山西发生过多次大地震。在金代,公元1209年,平阳府(治今山西临汾市)境内曾发生强烈地震。余震一直延续到次年二月,并波及河北及山东。公元1291年(元世祖至元二十八年),平阳府地震,“坏民庐舍万有八百二十六区,压死者百五十人”。

    到了1303年(元成宗大德七年),全国普遍发生地震,地震灾害连续不断,而震级最强烈、受灾最严重的地区是山西,史称特大奇灾。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有详细记载的8级地震。

    这年八月初六深夜,太原路(治今太原市)、平阳路同时发生地震:“村堡移徙,地裂成渠,人民压死不可胜计。”《元史》对这次震灾的记载略详于此:“(大德)七年八月辛卯夕,地震,太原、平阳尤甚。坏官民庐舍十万计……太原徐沟、祁县及汾州平遥、介休、西河、孝义等县地裂成渠,泉涌黑沙……”

    但关于这一切,考古专家也只能是猜测,是否与地震有关,我们仍不得而知。

    下期提示:

    接下来,队员们又发掘出一处特殊的墓葬,其中的土坑、白灰、炭屑,到底意味着什么呢?

之四 炭屑白灰现墓中 宋元时期兴火葬?

    寒冬腊月,考古队在田野间继续坚持发掘。此时,冰冷刺骨的西北风正呼呼地刮向考古工地。

    12号墓中,队员们发现这处墓葬有些特殊,它在形制上属方形竖穴土坑,墓底有一棺,有两具骨架,但保存较差,葬式不明。

    在墓内北端,放置着2个酱釉瓷罐和61枚铜钱。铜钱有“崇宁重宝”、“熙宁元宝”、“嘉祐通宝”、“祥符元宝”、“天圣元宝”、“天禧通宝”、“景佑元宝”、“咸平元宝”、“皇宋元宝”、“至和元宝”等等,均为北宋晚期铸造。

    而棺外至二层台之间,竟然出现了一些土坑,里面填塞着白灰、碎石和炭屑。为什么墓内会填有白灰呢?

    有专家认为,这可能是南方葬俗,或者与当地水位较高有关,因为所发掘的区域与古代河床距离很近。他们专门做过调查,发现河床沉积物比较多——是否印证了这里属于最早的“昭馀祁泽薮”范围呢?

    但到汉代时,此处已成为陆地,已非湿地。那么,它会不会与宋元时代流行火葬有关?

    据考证,两宋是我国历史上火葬最为盛行的时期,并延续至元代。当时的火葬率因地而异,估计在10%30%。这一现象向来引人注目,清初学者顾炎武曾在《日知录》中指出:“自宋以来,此风日盛。”

    这时您可能会问:在我国传统时代,火葬何以蔚然成风?

    对此疑问,通常给出的答案是:一方面受佛教的影响,另一方面是由于宋代土地集中,贫者无地以葬,也促进了火葬的流行。河南、山西、陕西、四川等地发现的北宋末年“漏泽园”火葬罐,就是专葬无人掩埋的尸体的。明初严禁火葬,此习俗才逐渐衰微。

    其实,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火葬具有两大优点:一是卫生,二是节省。需要着重指出的是,虽然讲究卫生与节省钱财是促成宋代火葬流行的两个重要因素,但关键原因还在于:人多地少的矛盾越来越尖锐,死人与活人争地的问题愈来愈突出。

    宋代是我国历史上又一次人口增长高峰,宋徽宗时人口突破一亿大关,几乎比汉唐翻了一番。加之随着土地私有制的进一步深化,土地愈益集中于极少数人之手,“富者财产满布州域,贫者困穷不免于沟壑”,百姓“葬埋未有处所”的问题更加严重。

    下期提示:

    在温曲村及其周边,除了这一疑云重重的宋元墓葬群,是否还存在其他遗存呢?汉代以前,祁到底位于什么位置呢?

之五 西汉板瓦藏玄机 祁地治所在温曲

    考古队于调查中发现,温曲村及其周边还存在大量战国晚期至西汉时期遗存,主要为建筑废弃物和墓葬。村民取土之时,经常能看到里面有大量瓦片。

    在一号发掘区内,出现了战国至秦汉时期的遗物,以釜、盂、盆、罐最为常见,此外还有少量豆、甑、鬲。但这些早期堆积大多被宋元时期墓葬所破坏。

    就在该发掘区,考古队员们还发现了“王之上士”、“劲”等文字或刻划符。

    而二号发掘区内,主要为西汉堆积,包括灰坑13座、壕沟1条、墓葬6座,因其地表存在大量的砖瓦,被当地村民俗称“瓦渣地”。这一区域的堆积较厚,一般在2米以上,最深达到了3米。

    6座西汉时期的墓葬方向集中在东北方向,葬具多为一棺,死者仰身直肢,面朝上,或侧向一方。其中4号、5号、6号为儿童墓,墓坑略短,有的在死者头部放置陶罐1件,有的则在死者身上覆盖三块两两相接的板瓦,胸前放置“五铢”钱。另外三座为成人墓,在头龛内或头端放置陶罐12件。

    灰坑和壕沟也都属于西汉堆积,出土了大量瓦片以及少量陶器、铁器残片和动物骨骼。

    就是在该区,考古队员发现了刻有“祁”字的板瓦,但这个“祁”字是没有“阝”旁的。为什么呢?原来,祁地的“祁”字,在历史上就是这样写的。

    他们也在周边试着寻找过春秋的“祁地”,且已有大致方向。但为了防止盗墓者的破坏,暂时不会对外公开相关信息。

    专家表示,西汉遗存特别是大量建筑废弃物及带“祁”字板瓦材料的出土,加之在200万平方米面积上分布的建筑材料,可以初步推测西汉“祁”地治所应在今天的温曲村一带。这也为汉以前祁地的确切位置,以及春秋时期祁奚封地问题的探讨提供了线索。

    说到祁奚封地,还有一段著名的历史典故。

    祁奚,字黄羊,本姓姬。春秋时晋国大夫。晋悼公时任中军尉,后因年老请退,首先推举曾经的仇人解狐来接替自己的职务。不料,未及任命,解狐便猝然去世。

    “现在你看谁可以去担当这一官职呢?”祁黄羊毫不犹豫地推荐了自己的儿子祁午。孔子赞其:“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可谓尚公矣。”尚公,意为公正无私的人。

    祁奚举才荐才的思想、任人唯贤的标准,千百年来倍受后人尊崇,将他奉为以国家利益为重的楷模。儿子祁午也以治世能臣闻名诸侯。

    晋平公即位后,祁奚被任为公族大夫。公元前556年,晋平公将祁地赐给他作食邑。姬奚便以地为姓,改姓为祁。

    公元前514年,祁奚的孙子祁盈因故被杀,食邑随之没收。晋分祁奚之田为邬(今介休)、祁(今祁县)、平陵(今平遥、文水)、梗阳(今清徐)、涂水(今榆次、太谷)、马首(今寿阳)、盂(今盂县)等七部分。

    现在祁县县名,基本上是从那时候确定下来的。(本篇完)

本文来源:三晋都市报;本文作者:李尚鸿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12-04-16 )

太 原 道 >> 山西文史 >> 山西考古发现系列总目录

山西地域文化第一站:太原道 >> 山西文史 

工作QQ:3786689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山西文史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