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山西文史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山西考古发现系列23

十多万年前“许家窑人”就会颅骨开孔?

    雁门关外,群山环抱着一片茫茫平川,这就是中外著名的泥河湾盆地。

    早在上世纪20年代,法国天主教神父在盆地东端河北省阳原县泥河湾村一带传教活动的同时,就对盆地进行过地质古生物调查研究,从而使泥河湾村名变成了科学术语而闻名世界。

    泥河湾盆地横跨山西和河北两省,占据山西省的大同市、大同县、阳高县、朔州市、怀仁县、山阴县、应县、浑源县、广灵县和河北省阳原县、蔚县的大部分或一部分,面积达9000多平方公里,桑干河从西南向东北蜿蜒流过,贯穿整个盆地。

    在盆地北部,山西和河北两省交界处的桑干河北岸,有一条小支流叫梨益沟,沟的西侧有一个不足百户人家的小山庄叫许家窑村,它隶属于山西省阳高县古城乡。

    “许家窑-侯家窑”旧石器时代遗址 (以下简称许家窑遗址)就位于许家窑村和河北省阳原县东井集乡侯家窑村之间,这是一处考古信息非常丰富的露天古人类遗址,从发现一开始即引起国内外科学界的广泛注意。

    许家窑遗址不论是从分布规模,还是从埋藏内涵,一定程度上可与北京猿人遗址相媲美,它以盛产古人类化石、旧石器和哺乳动物化石而闻名世界,是中国乃至东亚地区一处相当重要的旧石器时代中期考古遗址。

    你想知道其间究竟有着怎样的重要发现吗?

    就让我们一起跟随专家卫奇的脚步,踏上这片神奇的土地,探寻一下祖先的足迹吧!

    之一 药材收购站里藏“龙骨”专家踏破铁鞋有觅处

    时光回溯至1973年夏。此时,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卫奇在雁北一带(注:雁北地区在我国行政区划中现已不复存在。原所辖十三县,七县属大同,六县归朔州)进行旧石器考古调查,依照调查程序,首先要走访当地药材收购部门,寻找有关线索。因为,中国的旧石器时代考古遗物常常伴随称之为“龙骨”的哺乳动物化石。

    这天,卫奇来到大同城内大北街的四牌楼西侧,走进一座古老破旧的平房院,见到了大同药材收购站的李老汉,并说明来意。

    在繁忙的收购工作中,李老汉接待了这位来访者,并表示出很大的兴趣,引着他进入药材库房,看了自己收购的大量“龙齿”和“龙骨”。

    卫奇向李老汉介绍了有关化石的常识,对方也随着他的鉴定不时发出惊叹:“啊,这是马牙!”“啊,这是象牙!”

    李老汉非常热情地为他提供了好多处化石来源地,其中有两处看起来较有考察价值,一处是大同东门外御河桥东曹府楼采石场,那里御河第二级阶地的砾石层里盛产化石,但化石一发现就被采石工人当药材卖了;另外一处即阳高县古城乡(当时为公社)许家窑村,收购站收购的一枚比较完整的古棱齿象第三臼齿化石就出自这里。这枚臼齿化石引起了卫奇的关注。

    随即,他搭乘长途客车前往许家窑村进行实地调查。

    当时,雁北地区的公路交通算是比较发达的,虽然道路多为曲折不平的土石路,但有安全整洁的大轿车乘坐已足矣。那时,他正值年富力强,只渴望骑着自行车自由自在地进行考察,可那时自行车如同奢侈品一般,即使工作需要也很难轻易拥有。然而,到古城的班车一天只有一趟,且一早就发车,所以从大同出发的时候没有来得及吃早点,他到达古城后,为了抓紧时间调查,也没等公社食堂开中午饭就下了田野。

    许家窑村位于古城正南不太远的地方,到了许家窑,在村民热情的指引下,卫奇在村北两叉沟找到了“龙骨”产地。果然,这里地层中露出一些哺乳动物的骨化石残片。令人欣喜的是,从中还发现两件具有人工打击痕迹的石片。

    其实,这才是他调查的真正目的。

    这一重要发现让他兴奋得流连忘返,当感到饥肠辘辘之时已接近傍晚。他急忙赶回住地,可公社食堂晚饭已经开过,街上惟一的一家饭铺和商店也都关了门,尽管有钱有粮票也买不到任何食品,幸好街上有卖西瓜的,五角钱买了一颗十来斤重的大西瓜,饱饱吃了一顿,既解渴又充饥,肚子满足了一会儿,可事后又闹起了饥荒。

    但是,他端详着采集的标本,发现的喜悦顿时驱散了疲劳和饥饿,觉得这一天过得充实而有意义。

    1974615日,卫奇再次到许家窑一带考察,一位姓王的老农告诉他,在许家窑村南长形沟曾经开采过“土龙骨”,卫奇就请老农立即带他到这个地点考察。

    这里地面凹凸不平,人工挖的洼坑星罗棋布依然明显,然而地面上散布着大量哺乳动物骨化石碎屑和许多石制品,实在令人兴奋不已。他拿出一元钱给老王作带路报酬,憨厚的老王毫无接受回报的意思,好不容易才收下,并感激地说:“这等于在生产队做好几天的所得呢!”

    卫奇在长形沟附近来回穿梭地进行了详细踏勘,采集到一批质量相当好的石制品,初步判断这是一处很有意义的旧石器时代考古遗址。为了深入探查的方便,第二天他就转移到与许家窑村只一沟相隔的河北阳原县侯家窑村居住,受到大队干部王占荣和王四保的热情接待和关照,住在了村大队部。

    村里人听说来了“挖土龙骨”的,如同来了耍猴的一样,一群一伙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来“观摩”。

    的确,在那个文娱活动非常贫乏的年代,卫奇带着照相机、望远镜、罗盘、放大镜、地质锤、半导体收音机等,确实是一个看起来非常稀罕的来客。

    本期顾问: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研究员 卫奇

    首席记者 李尚鸿 文/图

 

    之二 村民疯狂开采土龙骨 破坏地层终铸成憾事

    卫奇带着从粮库买的几斤小米,来侯家窑的第一天,请照看大队的老汉帮他熬了一大盔子小米稀饭,早、中、晚连用三餐都没有喝完,老汉见他吃饭如此简单,特地回家端来一碗自制的腌咸菜。

    王四保见他带的小米是发了白的旧米,便到大队粮库给换成了新碾的小米。开始的头几天,看他吃饭的人很多,有人进屋瞧,更多的人是趴在窗户外面往里瞅。

    村里很快就传遍说“老卫的生活很艰苦”。

    卫奇住在村里,白天进行野外考察,晚上和村民们聊天,虽然他不会吸烟,但还是买来两角五分一盒的官亭牌香烟招待大家,村里的人对他也十分友好,并提供了大量颇有参考价值的信息。

    村民们回忆说,1957年的时候,有人在长形沟挖土龙骨卖了钱,消息一下传开,河北和山西两省临近各村的人马上蜂拥而至,长形沟顿时沸腾起来,人们纷纷各自瓜分地盘,大肆开采“土龙骨”,白天挖,晚上打着汽灯继续挖,昼夜一片繁忙景象。

    卖烧饼的、卖香烟的把买卖做到工地上,甚至挖土龙骨的人在地下往洞外扔块化石,就可以直接换到烧饼或香烟。开采的方法是打竖井下去,摸到化石层后再横向挖巷道寻找骨头。

    由于开采是疯狂的掠夺,为了少投入多获得,人们连自身安全都不顾,坍塌伤人事故屡屡出现。河北省阳原县人民政府出于对人身安全的负责,出面制止开采,但毫无效果。公安部门派武装人员站岗干预,也不奏效,人们搞起了你来我走、你走我来的游击战。

    最后,开采塌方连续死人,有人说死了三个,有人说是五个,还有人说更多,这样人们感到了害怕才不再开采了。但是,实际上停止开采的主要原因恐怕是土龙骨资源已差不多到了山穷水尽的缘故。

    于是,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决定试掘。为查明文化层的准确位置,他们在遗址范围西部打了一个2米见方、深9米的探井。按36立方米的土量计算,平均一个方一元钱包干,韩润兴等八条汉子又从生产队以每方记一个工并加两角现金补助转包下来。

    他们干劲很大,分白班和夜班不停地挖,用辘辘机械绞土,工作效率相当高,不到三天就完成了任务。

    1974620日,卫奇下探井观测,井的实际深度是9.5米,在离地面大约8米深处发现存在石制品和动物化石,查明了遗物分布的确切地层层位。

    可这时才发现,810米深处的文化层已基本遭受彻底破坏,这不能不说是我国考古史上一件非常遗憾的事件。

    许家窑遗址发现后,卫奇把发现的材料交给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贾兰坡。这年秋天,他和谢骏义陪同贾兰坡到内蒙古、雁北、宁夏和甘肃考察。当年98日,贾兰坡等由卫奇带路,取道侯家窑村到长形沟作了视察。

    通过观察,贾兰坡对遗址给予高度评价,他说:“这么大规模的范围,这么丰富的遗物,过去是从来没有见到过的!”

    中午,他们在侯家窑村吃了炒鸡蛋、烩豆腐和黄米油炸糕,这在当时粮油肉蛋紧缺限量供应的时代,可以说是一次特别隆重的款待。

    至于遗址取名为“许家窑”还是“侯家窑”,贾兰坡主张采用许家窑。为什么取名“许家窑”呢?贾兰坡先生已过世,恐难以说清。也可能是当初注重了遗址的地理分布和最先的发现,而没有考虑行政区划,因此后来引发了遗址的归属之争。

    不过,在贾兰坡生前主编的《阳光下的山西——山西考古发掘记事》一书中已作了明确表述:“遗址取名为‘许家窑’还是‘侯家窑’,贾兰坡主张采用‘许家窑’,主要考虑到发现的两个地点分布在梨益沟的西侧,而且许家窑村恰好位于其中间……但是,后来察觉到,如果取名‘梨益沟’的话可能更好。”

    当新华社发布关于发现许家窑遗址的消息后,河北省阳原县政府(当时是革命委员会)办公室为其名称曾经向中国科学院、新华社、人民日报和解放军报等部门发文投诉,当贾兰坡接到投诉信正要回信解说时,却又接到了退信要求……

首席记者 李尚鸿 文/图

    之三 人类骨化石惊天问世 三千石球属世界之最

    19763月至6月间,由贾兰坡领队,卫奇作为执行领队,带领李超荣和郑州大学的王丙祥对许家窑遗址进行了正式发掘。3月下旬,雁北的天气仍然带着浓浓的寒意。卫奇等人随身携带着发掘工具乘火车取道大同,换乘长途客运汽车到阳高县古城,然后由王占荣派马车把他们接到侯家窑村。

    发掘位置选择在开采土龙骨破坏最严重的地方,采用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发掘的工作方法,平面布方以2米×2米为单位。发掘一开始,大家从扰乱土中就收集到大量石制品,还有不少野马和披毛犀的牙齿化石。他们不清楚当时是预感还是希冀,觉得这里很可能发现人类化石。

    4月份,卫奇给贾兰坡写信,曾经表露过这个意思,并且还开玩笑地说:“如果找到人类化石,请您请客。”不几天以后,他们在人工扰土层的清理中找到了人的顶骨化石残片,人类化石果真问世了。

    预想终于变成了现实,那种发现的快乐、激动的心情,令人无法形容。人类化石的出现,对他们的发掘工作是一种激励,是一种鼓舞。但是,能否找到证明“许家窑人”的面骨呢?

    此后,不断有新的发现。

    57日,在两处发掘方的扰土层中,他们又清理出两件人的顶骨化石碎片;59日,在一处发掘方发现一枚成年人的左上第二臼齿;514日下午,在另一处发掘方的扰土中找到一件幼儿的左上颌骨化石。

    519日,天气比较热,中午收工后,卫奇例行检查每个方的发掘情况,在某发掘方内看到一块特殊的骨化石,标本上糊满了黄褐色泥巴,清洗后展示在人们面前的是一件保存新鲜、呈棕黄色的未成年人左顶骨化石,其厚度接近于现代人,骨片上有破损的新茬口,显然是在发掘过程中打碎的。

    为了找回丢失的碎片,他组织了十多个人用了五天时间,将这处发掘方的土反复过筛数遍,虽然丢失的大部分找回来了,但仍有一少部分始终没有找到。

    521日那天,天气很好,发掘正在有秩序地进行着,侯家窑村干部王日民来工地参观,他从一个发掘方拿来一块骨头给卫奇看,并一边嘟囔着:“这不是人脑壳么?”确实,这是一件人类的枕骨化石,卫奇让王日民赶快把化石放回原位,照相记录以后才小心地取起包好带回。

    另外,在某处发掘方里,他们发现此处残留有1平方米多的原生堆积层,其中石制品非常密集,动物化石也很多,还有薄薄的好几层灰烬。发掘中清理出大量石制品和动物化石,特别是发现许多石球,大约近3000个,堪称世界之最。

    发掘工作结束后,河北省阳原县政府(当时是革命委员会)帮助平价买到当时非常紧缺的木材两立方米,由侯家窑村村民协助加工成40多个箱子,装箱后分装两辆大拖拉机,由卫奇等人亲自押运到大同火车站货运场,托运回北京。

    许家窑遗址发现后,受到了山西省和河北省有关各级领导部门的高度重视,特别是原雁北地区文化局苏士清局长和曹安吉副局长,以及雁北地区文物工作站张畅耕站长,为国内外考古学家到许家窑遗址进行发掘工作和考察付出了大量辛勤劳动。

    1980年,贾兰坡和卫奇等因“许家窑人”的发现研究,荣获中国科学院科学进步三等奖。

    那“许家窑人”的面目是什么样子?由于没有发现显示有关特征的面骨化石,所以不好准确推测。

    “许家窑人”的生活行为如何?由于埋藏环境遭受严重破坏,也难以明确判断。

    这可怎么办?

    本期顾问: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研究员 卫奇

首席记者 李尚鸿 文/图

    之四“许家窑人”竟不愿露面 一件肢骨亦不曾现身

    谁是那些石球的主人呢?带着这个难解的谜,19777月至9月,中国科学院再次对许家窑遗址进行发掘,欲揭开“许家窑人”的真正面目。

    卫奇和李超荣先进入工地指挥农民工清理遗址的覆盖土层,这回住在山西阳高的许家窑村,古城公社领导为他们特批了做被褥的棉布和棉花,以及紧缺的自行车,并指令许家窑村及邻村把上交鸡蛋任务直接调拨供应许家窑遗址发掘队。

    随后,古城中学安排四个班277名学生参加了发掘工作,继1976年发掘面积扩展到1100平方米,其中包括两叉沟发掘的近50平方米。事先,他们到学校向学生们传授了有关古人类和考古的知识,学生们接受能力强,在发掘工作中十分认真,任务完成得相当出色。

    820日,在一发掘方离地表8米多深的黄绿色砂层中发现人类枕骨化石一块。

    824日,大家正在聚精会神地清理着一块布满石器和动物化石的土层,突然,一个振奋人心的时刻终于到来了。有人惊喜若狂地高呼:“人牙!”一颗老年人臼齿化石出土了。

    数日之后,他们又发现了人类头骨残片等好几件。直至发掘结束,大家仍然没有发现能说明“许家窑人”面目的面骨部分。

    发掘范围大部分仍然遭受到挖土龙骨的破坏,开始寄于希望的遗址西南部分揭露出来才发现基本为空方。至今,在遗址长形沟发掘坑西南角,仍保留着16平方米、约2米高的土台子,那就是放弃发掘的部分。

    1979年,吴茂霖作为领队和执行领队,住在许家窑村再次发掘,发现人类左侧颞骨化石一块,还有顶骨残片一块和下臼齿一枚,但最后仍未发现有关“许家窑人”面目的化石材料。

    许家窑遗址三次发掘总面积大约1200平方米,文化层从上往下清理厚度2米,在1977年发掘范围边缘的发掘方清理厚度达4米。发掘发现了数以吨计的骨化石,但令人奇怪的是,多数为动物的肢骨部分,人类的肢骨竟然一件都没有发现。

    经研究,“许家窑人”生活在距今10多万年前。当时,泥河湾盆地被碧波粼粼的湖水占据着,“许家窑人”栖息在湖滨,过着渔猎和采集的生活。

    许家窑遗址出土的动物化石种类有驼鸟、鼠兔、鼢鼠、田鼠、狼、虎、象、犀牛、野马、野驴、野猪、大角鹿、赤鹿、梅花鹿、扭角羊、黄羊、鹅喉羚、原始牛等,其中野马、羚羊和犀牛的化石数量最大,仅马的材料就获得至少300多匹,而且多为幼年和老年个体的材料。同时还发现许多被火烧过的兽骨化石。

    这些动物无疑是“许家窑人”的猎食对象。

    想想遗址中出土的近3000个石球和那成堆的野马骨,可见“许家窑人”广泛利用石球做的飞石索猎取野马是很有成效的,他们也因此被称为“猎马人”——当野马、羚羊、犀牛等动物成群结队到遗址附近的湖边喝水时,猎手们先选中老弱病残的个体,抛出大小不同的石球,或将动物致残,或将动物赶入泥潭击毙,然后分享食物。

    根据动物群和植物孢粉的分析,当时许家窑一带年平均气温比现在略低,夏季凉爽,冬季严寒,降水稀少,空气干燥,这里是草原、灌木和森林相互交混地带。

    自然环境是美好的,但“许家窑人”的生活过得非常凄惨……

首席记者 李尚鸿 文/图

    之五 凄惨的“许家窑人”身上 存在奇特的医疗现象

    为什么说他们“生活凄惨”呢?

    因为,在发掘到的数以吨计的动物骨骼化石中,没有发现一个完整的骨架,甚至连一个完整的头骨也几乎找不到,发现的牙齿绝大多数是单个的,且基本上都带有人工破损痕迹。

    这种“破碎的世界”非常耐人寻味。显然,“许家窑人”把能吃的东西都吃尽了。

    同时,已发现的人类头骨化石也全部是碎块,只有197657日发现的顶骨片和1977728日发现的顶骨片可进行拼合。不过,这些化石材料至少能代表十多个男女老幼不同的个体。

    依据人类学的研究资料,从化石头盖骨上骨缝的愈合情况、牙齿的磨损程度及恒牙替换乳齿的规律等可以确定,“许家窑人”当中有7岁的幼儿、十几岁的青少年,还有二三十岁的青年,也有年过半百的老年人。据此来看,他们的寿命不是太长,平均只有30岁左右。

    专家们认为,这一远古人类的显著特征是:头盖骨各部分脑壳巨厚,可达1厘米以上,比现代人要厚得多;牙齿粗大,冠面沟纹和“北京人”具有相似之处。

    种种现象显示出他们尚保留着原始特征,但与“北京人”相比,又存在明显差异,例如“许家窑人”的头骨最大宽度的位置比“北京人”向上、头骨的拱形较高、枕骨也比“北京人”宽。

    这表明“许家窑人”比“北京人”进步,从石器类型和生产技术也能证明该论点。因此,大致可以认定:“许家窑人”属于“北京人”的后裔。

    他们还注意到一点,有的标本上具有明显的切割擦痕,能肯定的是,它系“人为所致”。这会不会正是人吃人肉的结果呢?专家表示“不能不有这样的考虑”。毕竟,那是一个弱肉强食的世界。

    1977年发现的“许家窑人”第14号顶骨的后部,考古人员发现有一个直径9.5毫米的孔,孔缘已经愈合。据北京积水潭医院王云钊大夫诊断,其伤口的愈合时间至少在两个星期以上。

    按照考古发现,在人类原始时期,人们认为头痛可能是妖魔在脑壳里作怪,有人工钻环术打孔释放妖魔的医疗现象。“许家窑人”的骨病例可能就是已发现的人类最早的外科环钻术。

    已发现的“许家窑人”化石中,有一块七八岁小孩的左上颌骨,在其上刚刚萌发出来的内侧门齿外侧面,竟然有一明显的黄色小凹坑——这是人类牙齿的斑釉病例,也是我国牙科疾病中发现最早的、尚未用文字写成的一份病历。

    经北京口腔医院周大成大夫鉴定,它属于氟牙症的表现。而在发现的动物类化石中,还存有肢骨彼此愈合的现象,这可能与氟骨症有一定关系。到底是什么造成此种病症的呢?

    原来,暴戾的大同火山将大量氟元素带给了艰难的“许家窑人”,让他们经受着骨骼畸形、腰腿疼痛、四肢变形、牙齿发黄脱落等疾症的折磨,不幸的是,这个疾症竟延续了10万年!

    时至今日,许家窑一带仍属于高氟含量地区。据北京卫生防疫站陈冰的化验,许家窑村井水氟化物含量高达4.4毫克/升,大大超标。很久以来,当地居民患氟牙症者比比皆是,严重的地方,氟骨症患者也很多,甚至有的人脊柱变形向前弯曲90度,不仅丧失了劳动能力,而且连生活也不能自理。这一带也是白血病症多发病区。

    除了与饥饿和疾病作斗争外,“许家窑人”不仅要提防猛兽的袭击,还经常遭受洪水的侵害。许家窑遗址被埋藏在河湖相地层中,文化层厚约4米,这是经过较长时间堆积而成的。

    可以想象到,“许家窑人”时期,每当雨季盆地湖水上涨泛滥,其栖息之所及家当就会被泥沙埋没,这样一次又一次地反复交替,直至环境发生巨大变化,人类赖以生存的饮食资源形成新的格局,“许家窑人”才不得不放弃多年开辟的家园,离乡背井到别处去谋生。

    以后,气候变得干冷了起来,大同湖地域变成了干旱、半干旱的荒漠草原,这时,“沙漠速客”鸵鸟出现了……大约在五万年前,大同湖完全消失了,桑干河贯穿了整个盆地。

专家答疑

    三晋都市报:请您介绍一下这处遗址的考古意义吧!

    卫奇:许家窑遗址埋藏在离地表7.4-12.8米深的河湖相地层里,分布面积逾3000平方米,经过1976年、1977年和1979年三次大规模的发掘,发现古人类化石20件,旧石器制品3万多件,还有包括动物20多个种类的大量化石。2007年和 2008年,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在谢飞的主导下还对遗址进行了发掘。

    根据化石哺乳动物群判断,其地质时代应该为晚更新世较早时期,估计超过10万年,遗址的铀子系年龄是10.4-12.5万年。此外还有放射性碳元素测年、光释光测年和古地磁法测年,不过,目前尚未得到考古学界的普遍采信。尤其是古地磁测年的分析,我已经撰写了几篇文章,批评其研究工作偏离了正常科学研究轨道。

    许家窑遗址的发现弥补了旧石器时代早期“北京人”与旧石器时代晚期“峙峪人”之间的空白,不仅对探讨泥河湾盆地的地层和古环境变迁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更重要的是对探索现代人的起源和勾划中国旧石器时代中期古文化面貌具有特别的考古价值。

    三晋都市报:今后,这里还值得再继续进行考古发掘研究吗?

    卫奇:经过几次发掘,查明虽然分布在距地表深7.4-10.5米的文化层基本上被破坏,但是在10.5-12.8米深处的黑色粉砂层中尚保留完整,文化层未遭受破坏,有条件做埋藏学分析,而且很值得再进行考古发掘研究,希望能发现“许家窑人”的面骨化石。另外,“许家窑人”的氟牙症和其他病症以及颅骨开孔很值得深入研究。

    三晋都市报:关于许家窑遗址的取名争端又是怎么回事?

    卫奇:遗址有两个地点,分别分布在山西和河北两省,而且人类化石、石制品和动物化石基本上是从河北的地点发现的。遗址发现后,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元老贾兰坡依照过去的命名习惯,取名许家窑,可能主要考虑了地理分布位置,没有考虑到后来文物版图的强化管理,现在看来,定名确实存在失误和遗憾,河北方面有意见是合乎情理的。

    我认为,遗址若取其冲沟名称定为“泥河湾盆地”的“梨益沟遗址”也许是最好的选择。不过,中国的行政区划在历史上常有变动,侯家窑村就是1952年随着察哈尔省的撤销而从阳高县划入阳原县的,或许,将来侯家窑和许家窑会重新划归同一省区,那时现在的许家窑遗址归属之争就会自然烟消云散。

    1996年,国务院以国家政令颁布“许家窑-侯家窑”遗址为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由山西省管理。因此,山西省人民政府树立的保护标志称“许家窑遗址”,有悖于国家政令,被推倒是应该的。河北省阳原县有关部门对此已经取得谅解,在宣传中统一称之为“许家窑-侯家窑”。但是作为全国文物最高管理部门的国家文物局,2008年在它主管的《中国文物报》上公然坚持称“侯家窑遗址”,显然是不合适的。

    2003年,国家文物局未经国务院许可擅自批准发掘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许家窑-侯家窑遗址,显然国家文物局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三章第十七条:“需要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进行的考古发掘,由国家文化行政管理部门会同中国社会科学院审核后,报国务院批准。”国家文物局法人单霁翔局长对此应该负全部责任。

    三晋都市报:那目前遗址的状况如何呢?两省是否应该合作?

    卫奇:许家窑遗址是泥河湾盆地向世界开放的一扇窗口,但目前的遗址场景令人感觉很不是滋味。事实证明,考古遗址的发掘,不仅可以跨省区联合,而且还可以进行国际合作。因此,许家窑遗址虽然地跨两省,但遗址的保护工作没有理由不能同心协力。只是,由于缺乏统一有效的管理和沟通,双方曾产生矛盾并且出现过冲突,令人非常遗憾。

    山西方面曾表示,双方坐下来友好会谈、解决问题便是,不必以不理智的手段来解决,而河北方面也愿意本着尊重历史的态度去科学面对,踏实地推进考古工作,远离争议。就在今年5月底,我到河北省阳原县参加座谈,县里领导指示今后统一叫“许家窑-侯家窑”遗址,而“许家窑人”、“许家窑文化”、“许家窑动物群”和“许家窑组”还保留。

    专家简介:

    卫奇,研究员,1941年出生在山西省五台县一个普通农家。生性好奇,由原来卫玉屏改名。受太原进山中学贾炳光老师传教的影响,酷爱地理。

    1960年,他考入北京大学地质地理系地貌学专业,1965年考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做研究生,后分配留所从事旧石器时代考古以及第四纪地质与哺乳动物化石研究。考察足迹几乎遍及全国,也“转悠”过一些国家或地区。发表文章100多篇。

    2001年退休后,他在河北省阳原县东谷它村自筹资金,创办了“泥河湾猿人观察站”,为泥河湾盆地的科学研究、文物和地质遗迹保护、经济开发继续做着贡献。(本篇完) 

本文来源:三晋都市报;本文作者:记者 李尚鸿 实习生 孟姣燕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12-04-16 )

太 原 道 >> 山西文史 >> 山西考古发现系列总目录

山西地域文化第一站:太原道 >> 山西文史 

工作QQ:3786689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山西文史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