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山西文史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山西考古发现系列14

太原娄睿墓壁画,填补中国绘画史北朝空白

  这座墓,颇具传奇色彩,发现过程亦有些曲折。“文革”时,它被错当成“晋南唐墓”,派人遍寻,不见踪影。历史上,它又长期被误认为是斛律金的墓。

    30年前,山西省考古研究所成立之初,人们在太原晋祠附近寻找晋王陵时,偶然间听说王郭村挖到过一座大墓,里面画着人人马马,而且传说“墓中有暗器、易死人”……

之一 晋南发现唐代古墓? 踏破铁鞋却无觅处!

    1971年,那个“畸形”的岁月里,山西文艺界各个单位是全省整顿的重点,特别是省考古所的前身省文物工作委员会,属“重点”的“重点”,全机关不足120人,被打成各种各样的“反革命分子”就有70多人。

    陶正刚虽然没有被集中到反革命的团伙中,也被列为“臭老九”,站在井圈上,在批判所谓修正主义分子时,偶尔也要陪斗,或被捎上挨骂。

    197111月上旬,军代表通知他:“赶快收拾行装,晋南闻喜一带某基建工地发现一处规模很大的唐代墓葬,更多情况现在还不清楚,快去看一下!”于是,当日下午,他约张守中拿着几件替换的衣服,离开太谷农学院集训班,第二天来到临汾地区,转道至闻喜一带,了解到在夏县、闻喜、绛县、翼城四个县东山边的山沟里,正根据中央指示集中了数万人,热火朝天地搞着一项巨大工程建设项目,下面分有众多大工厂。

    这里交通不便,除了建设单位运料的大卡车外,再也没有什么可以代步的交通工具,他们二人全是步行,用将近一个月的时间,一个工地又一个工地认真查询:“是不是发现了一处规模很大的唐代墓葬?”

    他们走遍了16个建设单位工地,住在路边小店,吃在建设单位,访问各单位领导和技术人员,可奇怪的是,大家都说:“没发现有大墓,连小墓也很少见啊!”“难道,是建设部门欺骗我们?”二人又与当地百姓聊天、打问,“有没有遇上发现大唐墓呢?”结果,人们仍说没有。真是太蹊跷了!

    当时情况下,根本无人来过问业务工作,此后这件事也就束之高阁,无人问津了。

    事隔8年后,1979年春,山西省考古研究所正式成立,“新官上任三把火”,领导便派陶正刚和太原市文管会副主任王天庥,一起到太原市南郊区(今晋源区)查询晋王陵问题。

    据载,晋王陵位于悬瓮山麓,晋祠南2.5公里处的牛家口,《太原府志》、《阳曲县志》都有记载,指的是与晋祠圣母殿相般配的唐叔虞的墓,土冢巨大,南边有石碑,方圆近百米,高约20米,不远处还有一个略小的土冢,称之为燮父墓(唐叔虞之子燮)。

    他们先用洛阳铲钻探了解,但无济于事,说明不了问题,考古所领导决定发掘。很快,他们将土冢移平,却发现都是用土坯或杂乱无章的杂土堆积而成的,还夹杂有明代青花瓷片,竟然看不到下面有什么墓穴迹象。咦,怪了,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这恰恰证明,晋王陵实际就是一座明朝人在复古思想指导下修筑的假墓。

    在清理两个土冢时,村民们整天围观看稀罕,议论纷纷,有人就告诉陶正刚和王天庥:“在晋王陵东边的王郭村,‘文革’那阵子挖到过一座大墓,里面还有很漂亮的画呢!据说是斛律金的墓。”

    随后,二人决定到这个村子去探个究竟,一问当地村干部和群众,果然情况属实,再看地面上那座圆形大土冢,宽五六米,高七八米,残破不堪,不知已被盗挖过多少次了,更不知还能剩下多少有价值的文物。

    当地老人说,1953年,太原化工区在这一带找地下水资源,曾经从墓冢顶上挖开一个洞,派人下去看过。因为,传说墓中有暗器、易死人,受此“流言”影响,当时谁也没有看清楚,只是说“里面黑糊糊一片,好像画着人人马马之类的”。

    到了1971年,村里百姓受错误思想“若要富,挖古墓,死宝变活宝”影响,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曾在村干部带领下,企图从墓门进入墓室盗窃古物,在墓门口挖了一个深度足有10米的大坑,墓道两壁都已露出壁画的画面,后来被太原市文管会的人发现了,动员大家:“要认真保护古代文物,不要随意盗窃古代文物,这是犯罪行为啊,赶快填埋了吧!”同时,又送去5000元钱,作为墓道填埋经费,结果干部把钱拿走,不顾文物的安危,让群众用水冲土掩埋,最后又让拖拉机在上面压了几遍。陶正刚听完,心里“咯噔”一下,“糟啦,估计那些壁画已被毁坏!”

    他们立即请示所里,希望清理这座残墓。但领导说,抢救发掘古墓的工作很好,但是不再增加经费。大家经过仔细商议,决定先行抢救发掘,经费以后再说。

    大概,这就是197111月军代表所提到的“晋南发现唐墓”吧!估计他们将太原南郊错当成了晋南,一个“南”字,两个地点,却相差300多公里。正可谓,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墓道壁画命运多舛 雨季塌方险遭劫难

  在经费困难的情况下,他们开始做先期准备,请来太原市水利局的人来协助工作,用寻找地下水的物探办法,从中找出土壤软硬的不同,以便找出墓道。经拭掘,他们很快找到了墓道,在清理填土时,发现墓道呈斜坡状,还比较平缓,且有台阶。

    同时,大家也逐步看到墓道东西两壁果然有壁画,内容十分丰富,技艺也很高超。王天庥风趣地对陶正刚说道:“唉,这眉眼真不错,挺漂亮啊!”

    墓道往北,他们又发现墓门口有严重的塌方情况,而且墓道两壁壁画上层壁画出现严重的重叠和错位。这是为什么呢?不用说,一定是1971年那次人为破坏造成的。

    渐渐地,墓门口显现出来了,墓道东西两壁画面向人们讲述着一个悠远的故事。壁画分上、中、下三栏,上、中两栏主要是墓主人仪卫出行图和回归图、驼队商旅图、鞍马图和群马图。“出行”与“回归”内容大致相同,只是西边为骑马出去,东边则是牵马回来。

    站在内容丰富、色彩鲜艳的壁画前,大家赞不绝口:“真是太宏伟,太生动了!”其构图呈长卷式,主从有序,疏密相间,节奏鲜明,充分显示出运思之精巧与技艺之卓绝。下层墓道至甬道主要绘画驱鬼祈神求平安,内容有方相氏打鬼、獬豸公正断法,以及鼓吹、迎宾、仪卫和门吏等。

    出行图大致分为游宦仪仗图、狩猎图、征战图、仕宦升迁图等。其中,主人出行图是一幅四人骑马和二名随从的大幅组画,可惜男主人上半身残缺,仅见其身穿赭色长袍,脚穿靴,坐红色鞍马。后半部是女主人出行图,女主人老态龙钟,凝视前方,身穿圆领内衣,外罩一件深杏黄色的窄袖、绣花边长袍,腰间挂黑色香囊,乘灰白色马缓行,双手勒住缰绳。专家发现,这种男装的女骑在壁画中较为常见,是北方鲜卑族人的着装。

    再看这幅驼队商旅图。画中人物的上半身大部分已残破,前额脑后留有三撮乌发,浓眉大眼,高鼻梁,络腮胡子,身穿圆领窄袖长袍,脚穿黑色软靴,靴子上面捆有绳索。其腰间有蹀躞带,左侧挂剑,后腰挂香囊,像是中亚大食人。在他背后,有七八匹强壮的骆驼,正踏着刚劲有力的步伐长途跋涉在运输路上。驼首高昂,背驮软囊和丝绸,两驼之间是高大修长的驭夫,头戴毡帽,身穿圆领灰白色长袍,下身穿褶裤,脚蹬黑靴,似为波斯人。

    瞧,那四个人双双对吹长角,他们右手放在唇边,紧紧将长角的义嘴按在嘴唇旁,左手向前方伸直,用力地高举长角号筒。吹角手脸部腮帮子鼓起,脸色通红,吸足了气,昂首鼓腹,全身用力。由于用力过猛,提起脚跟,脚尖点地,奋力劲吹,给人以抑扬顿挫的节奏感,衬托着宾客云集时宴享欢乐的情景。而“长角”,古籍记载隋唐时期称“大角”,属于鲜卑族作战时常用的军乐器。莫非,墓主人是鲜卑族人?会来自于哪朝哪代呢?

    19797月底、8月初,正值太原地区的雨季。那年雨水特别多,老天爷的脸色一变,便是一场暴雨,他们就在墓道顶上搭起了钢架大雨棚。

    农田中泥泞不堪,特别是发掘现场本来就是农田,更加泥泞不堪。来工地参观的领导很多,汽车不便进出,有个别人不按科学办事,故意改变了泄洪道,结果将壁画基础泡软……

    一天,吃完午饭午休时,陶正刚的心中感觉有些烦躁,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突然涌了上来。不到130分,他提前一个小时来到工地,坐在大墓冢顶上,思考着如何发掘墓冢土包,把古墓清理工作向纵深发展。2时许,干部、农民工们逐渐来工地上工了。那时,时兴开“诸葛亮现场会议”,大伙儿共同讨论出主意,是所谓集思广益的民主办法。他见来人,一个个地都叫到墓冢顶上,逐一坐下,“大家有没有什么清理墓冢的好法子?”

    话刚说了几句,只听得墓道工棚里一声巨响,一股黑烟冲向天空,不知谁大叫了一声:“墓道里出事了,塌方了!”待黑烟散尽,他们一齐扑向墓道查看,墓门口通道上部的壁画大面积塌方,倒塌下来的大土块把用于搭临摹工作台的木杆砸断6根之多。在场的人说:“好悬啊!如果有人在墓道里工作,都得壮烈牺牲!”

    遗憾的是,这次损失壁画面积约20多平方米。幸亏,已预先拍了一部分彩色照片,方才留下宝贵的绘画资料。

    一边,他们请人到发掘工地临摹壁画,另一边,继续清理墓道北半部和甬道部分。快到墓门口,队员们突然发现,北段地面上瘗埋有一大批陶俑、陶猪、陶狗和陶灶、陶磨等模型。从出土陶俑看,主要是步兵类的武士,也有少量的侍女俑,有的手拿簸箕蹲跪着。在这组步兵队伍中,还带有后勤劳务人员呢。最有趣的是,在墓道北段,竟单独放了一个陶厕的模型,说明那时的人们已经很注意礼仪,讲究卫生了。

    役夫俑的形态也极其生动逼真,共有3件,他们头微歪,高鼻深目,小八字胡,头戴圆顶毡帽,右手紧握拳向上高举,好像在费力地牵拉一匹昂首嘶鸣的骆驼或马匹,像是西域人……

    而为防止文物被盗,他们没有早早地将墓门打开,到墓室中工作、参观都是从墓顶盗洞中进出,结果带来很多问题,几次事故险些酿成大祸。

    危险重重死里逃生 三伏天穿羊皮背心

  土冢被移平后,露出了盗墓贼留下的直径1米左右的盗洞,他们便从洞口往墓室下挂了一个十多米长的软绳梯。

    陶正刚和摄影师梁子明急着下到墓室,要看墓室壁画情况。在墓室地中间,有很大一堆由墓冢逐年塌下来的堆积土,周围是一汪数米深的积水。

    他们从墓顶盗洞口进入墓室,发现四壁有墓主人生活图、雷公图、牛车图等等,十分精彩,二人在绳梯上越看越喜欢。但是,壁画因多年遭受地下水的严重浸渍,水位深达两三米,促使大片脱落,有幸留存下来的壁画也严重失色,污迹斑斑,画面或变黑,或留有层层水位升降痕迹,遮盖了绘画内容,特别是墓室北壁受损最为严重,致使人们难以辨识。

    梁子明是个工作狂,提议提前拍摄照片,争取保存资料,免得再遭受更大损失。商议后,他们在墓室地的堆积土上放置了三块木架板,用碘钨灯作光源,陶正刚高举碘钨灯,梁子明照相,在这样简陋危险的情况下开始工作。摄影师为了取得最好的位置,拍下最好的画面,全神贯注,没注意脚下,突然一滑,连人带相机跌入一人深的水坑中,成了落汤鸡。陶正刚却纹丝不动,稳如泰山,也不到水中去救浑身湿透的梁子明,让他自己艰难地拿着相机爬出来,再迅速跑出墓冢。那他为何不去救人呢?

    试想一下,他手里拿着2000瓦的高强光电源,水是导体,只要遇上水,两个人就会因此触电身亡。

    转眼,寒冬过去,又迎来温暖的春天。陶正刚偶然间发现自己的头发掉得厉害,轻轻一抓就是一撮,但也没有太在意,根本无暇追究是何原因。

    19804月,他到上海博物馆参加会议,和好友马承源馆长坐在一起,对方关心地问他:“怎么搞的,头发越来越稀了?”又问起近来工作情况,他回答说:“从1979年初到现在,我一直在墓室做清理工作,可能是太忙了……”朋友说:“那你们查过墓室中有无水银毒气?对门的上海自然博物馆有位同志在江苏常熟发掘明代墓葬时,因为水银(汞)中毒,头发全部脱落,成了秃顶。回去后你赶快查查再工作,多注意些为好啊!”

    回到太原后,他专门向职业病防治中心求援。大夫们来到工地,认真做了测定。很快,结论出来了,为了防腐,古墓墓室中有水银(汞),它挥发出大量有害气体,竟超过正常情况的13倍之多,如果仍不注意,工作人员会得职业病,甚至会有人伤亡。众人这才打开墓门。

    墓门用青石琢成,有两扇门,下有石门墩和镇墓兽,门额、门框雕刻着兽头、缠枝莲花和摩尼宝珠等,色彩鲜艳,兽面、莲花上贴有金箔,好似浮雕般,显得光彩夺目。在一对门环上,还牢牢插着锻铁门闩。墓门口两侧所画门官形态最美,画家绘画手法非常高明,大笔晕染,使用线条粗细的变化,明暗相衬,充分体现出门官的威严和庄重,是此墓绘画作品中的佼佼者。在墓门后券顶上,满绘荷花、莲花、摩尼宝珠,是佛教思想的反映,也说明墓主人是一位佛教徒。

    清除墓室淤泥时,他们果然看到水银珠像散落在地面上的小米颗粒那么多。如此众多的水银珠会自动滚合、集中成一个个大圆蛋。“好险哪!如果没有朋友的提醒和忠告,我们经常工作在通风不畅的有毒环境中,也可能成秃头,或者已经到马克思那儿报到去啦!”说起这来,大家不免有些后怕。

    在墓室四壁的第四层,分布有6幅宫廷生活图,显示出了主人的显宦地位。夫妇二人宴飨行乐图,是由墓室北壁和东、西两壁后部的第四层画面联合组成的一个大幅整体。幔帐下,有男女二人,应是墓主人夫妇吧,他们仪容端庄肃穆,安逸地端坐在几案后面,桌面上有供养的食盒。二人头戴雍容华贵的花冠,身穿宽袖朝服。刚打开墓室时,队员们还能隐约看到那朝服上面画有金线,豪华富丽,光彩夺目。而墓主人西侧女乐中,乐姬弹着琵琶、吹着觱篥;墓主人东侧乐队中,乐手奏着竖琴。这些均为西域乐器,是通过丝绸之路传入我国的。“这不是鼠、牛、虎、兔吗?”墓室第二层一周竟然残存着十二辰图,它们按子午线顺时向围绕一周,画面大部分已脱落。墓室中画十二生肖,是目前所见到的最早一例。再看墓室东西两壁,竟然还有五六个非洲黑人在牵牛拉马,伺候主人出行。壁画在告诉人们,当时太原已云集世界各地各种人群,可谓热闹非凡。上世纪90年代末,就在这座墓的东南方相距百余米处,又发掘了西域人虞弘墓,石椁雕刻画幅上所反映的全是中亚景象,一点也没有中国文化气氛。从DNA测定,虞弘乃属白色人种,其夫人是混血儿。

    眼前的壁画堪称国宝,发掘经费却是捉襟见肘。省长罗贵波一边参观壁画,一边主动问陶正刚:“还需要什么,经费上有没有困难?回去做个预算!”经费预算报告出来了,需补助16万多元,政府不仅全数划拨,两年后还追加了5万元。当罗省长看到队员们整天在潮湿环境中工作,特别是炎炎夏日,墓室中既潮湿又阴冷,容易得关节炎和风湿病,便关切地说:“每人每天少量喝些白酒,驱赶寒气,再给每个人配件工作服——羊皮背心。”三伏天里,十几位队员穿上了羊皮背心,每天能喝到二两高粱白,全身上下、由里到外都感觉热乎乎的。

    太原市委书记、市长岳维藩也经常到工地视察,并全力支持此项考古工作,他曾赞叹地说:“这壁画太美了,技艺高超啊!山西省北边大同有北魏云冈石窟,南边芮城有元代永乐宫壁画,如今太原市出土了这些壁画,我们也有了全国驰名的艺术宝库啦!”就这样,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下,发掘工作还算顺利。“看,砖砌棺床!”队员继续探寻墓室西半部,发现棺床表面涂有一层石灰层,无彩绘,上置内外套棺。由于墓室内经过数次盗掘,又有大量积土,地下水位又很高,积水深达近2米,在稀泥中很难看到是否留有木椁痕迹,墓内是否存在木椁已无法知晓。历史上,盗掘者为寻找墓主人的金银器皿或珠宝玉器,早就将棺板掀翻,随葬物品散成一片,有的被打碎。

    清理至墓室东南角和西南角,大家分别发现了镇墓武士俑。其面目略显狰狞,似为领队,担负着保护墓主人安全的责任。细细一看,他们长得浓眉大眼、高鼻梁,紧闭嘴唇,头戴金盔,身穿铠甲,左手扶持虎头长盾,右手作握武器状,武器已朽化。

    那么,能够证明墓主人身份的墓志在何处呢?除去淤泥和积水,墓志终于露了出来,可惜依然看不清楚内容,连墓主人姓什么叫什么都认不清,好像只看到上面有一个“娄”字。惟有靠着蛛丝马迹,慢慢地摸索了。

    而人骨架早已散落于棺外,破碎不堪,难以辨认,骨骼腐朽程度非常严重,仅剩下四枚残牙和少量体骨。他们请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进行鉴定,结果却是:由于骨骼过于残破,很难进行DNA的提取。

墓主身份终见分晓 繁华晋阳贯通中西

  不久,我国著名考古学家宿白教授、邹衡教授来工地。他们便向两位老师请教,宿教授说了一句话:“会不会是北齐娄睿的墓呢?”因为看不到真实情况,大家还是将信将疑,但开始对“此墓主人是斛律金”的传言产生了怀疑。

    为解开谜团,队员们特意提前加快对墓室西南角墓志区域的清理。很快,大家看清楚了墓志,在墓志盖上刻着“齐故假黄钺右丞相东安王娄睿墓志之铭”,这才明白,这座墓并不是民间传说的斛律金墓,而是北齐东安王娄睿墓,生活于公元5世纪。天保七年(556年)四月“娄睿率众讨鲁阳蛮,大破之。”皇建元年(560年)封为东安王。

    北齐娄睿墓,在历史上长期被误认为北齐斛律金墓。明嘉靖《太原县志》上记载:“斛律丞相墓在县(指太原县,今晋源镇——下同)西南十五里。”清道光《太原县志》也记载着:“丞相斛律金墓在县西南十五里,光之父,封咸阳王。”

    1979年春,在省、市文物部门的发掘报告中,也是依照斛律金墓组织发掘方案的,结果却为北齐娄睿墓,才证实了方志之误。

    那娄睿到底是一位什么样的人物,他的墓里为何会有如此精美的彩色壁画,且过着一种豪华的宫廷生活呢?

    娄睿,鲜卑人,本姓匹娄,简改称娄。从《北齐书》、《娄睿传》以及墓志看,他的姑母娄昭君就是高欢的嫡妻,即北齐“武明皇太后”。“武明皇太后”生有六男二女,在她的主持下,儿子高澄、高洋、高演、高湛及孙子高殷相继继承北齐王位。同时有记载,娄睿是姑妈娄后的宠侄儿和表兄弟们的宠爱之臣。

    由于娄睿是北边鲜卑望族、北齐外戚,娄氏家族财源充盈,积极支持神武帝高欢建立北齐王朝,随高欢“信都起义”,戎马生涯历经40年。他先为帐内都督,平定叛乱,收复炽关,为北齐建立军功,先后封东安王、司空、司徒、太尉,天统二年(566年)封为大司马统领全军,三年(567年)为太傅、太师,兼录并省尚书事、并省尚书令,成了“坐而论道”、“总领帝机”的宰相,卒于武平元年(570年)二月五日,葬于晋阳。

    可见,娄睿是一位很有影响的历史人物,但他又是一个贪婪之徒,虽有时逼于朝野怨愤,也曾削官免职,但很快又加官晋爵,步步高升,在晋阳城拥有显赫地位、强大权势。《北齐书》中就写道:“累迁光州刺史,在任贪纵……以外戚贵幸,纵情财色。为瀛州刺史,聚敛无厌。”

    娄睿生前贪图钱财,生活腐化,所以死后也要将生前富贵豪华生活带入另一个世界享受。于是,后人有幸欣赏到了这不可多得的珍品——论篇幅,这些壁画是目前所见北朝绘画中最大的;论内容,包括了墓主人生活情况和祥瑞两大部分;论艺术成就,足以反映北朝画坛的气象。

    正如我国著名绘画大师吴作人教授的评价:“北齐东安王娄睿墓的发掘,使千百年来徒凭籍志,臆见梗概的北齐绘画,陡见天日;使中国绘画史,犹长河万里,源流更汇支派,空缺得以证实……至于壁画之工拙,揆其简练肯定,运笔收纵,承两晋而启隋唐。”

    特别是全墓画面中200余匹马的图像,无一重复,动态多样,用线流畅,技艺已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显然是画家成熟期的创作。大家很自然地联想到,北齐“画圣”杨子华擅长画马。这些壁画有可能出自他之手吗?依照墓主人当时的贵戚权势,很多专家认为,他完全有条件有能力将著名宫廷画家杨子华请到墓室作画。

    虽然,墓室内原来瘗埋的随葬品屡屡遭窃,位置也有扰乱,但保存仍相当可观,经整理、修复,尚存848件(组),其中陶俑包括镇墓武士俑、仪仗俑和侍女俑等,陶塑动物有马、骆驼、牛、猪、羊、狗和鸡等,陶生活用具模型有仓、碓、磨、井、灶和厕等,陶质生活用具有瓮、瓶、罐和碗等,釉陶生活用具有灯、鸡首壶、贴花宝装壶、粉盒等,另外还出土了笄、串珠、璜和佩等玉器。墓室东北部所存随葬品数量和品种很少,估计在历次被盗中已经丢失。

    队员们注意到,在墓中釉陶器上,有忍冬植物、联珠、宝珠、新月、太阳等图案化的装饰,明显受到了西域文化的影响。再看那组釉陶灯,造型端庄大方,花纹细腻绚丽,纹饰图案常见于中亚伊朗和阿富汗器物之上,是极为罕见的艺术珍品,也是中西文化交流、互动的真实写照。

    此外,还有一部分出土物是从淤泥中冲洗后才辨认出来的,如锈蚀的铁器、蚌饰、铜饰等。金饰出土于盗洞下,可能正是盗墓者离开时,慌乱中从金冠上掉下来的帽翅,它上面的花纹、珠宝也都与中亚伊朗相同。

    在清理污泥时,大家收集到许多残破的麻丝织物残片,看样子可能是娄睿生前穿着衣服的腐烂物,说明北朝时期晋阳各地适宜种植麻。当时,晋阳地区不仅官员、百姓穿着丝麻服装,还有用麻布纳税的记载。

    但关键问题是,壁画发掘出土后,一般表面都比较脏,画面上有杂草、泥土或腐蚀性纤维,显得特别脏,很难看清壁画内容。

    如何才能保护好珍贵的壁画呢?这是众人必须攻克的一道难题!

  五 揭取壁画异地安家 等待新馆一展容颜

  若要尽可能恢复壁画的本来面目,就必须清洗壁画表面,那么该怎样清洗才不至于“雪上加霜”?他们就将细软的新毛巾放在蒸馏水中浸泡,清洗数遍,除去毛巾表面的浆汁和粘结剂,再除去壁画表面的杂质,尽量做到不含化学物质。然后,队员们对其进行加固封护、照相录像和临摹。

  因墓地位于低洼地,墓室长年积水,已无法就地保护,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只能揭取壁画异地保护了。1980年春,等壁画临摹结束后,在省古建所的帮助指导下,大家开始揭取壁画,仅揭取墓道部分的画面就历时半年。当年秋,他们小心翼翼地将壁画切割成块,妥善包装,编好序号,立即打包运送到临时库房南十方寺庙中,妥善保护起来。

  又一个春天来临,邓林秀领导大家揭取墓室壁画。但由于壁画是直接绘在白灰皮上的,没有草泥做的地仗,被直接粘连在墓室砖面上,揭取难度较大,这样一来,揭下来的墓室壁画就比较破碎。

  国家文物局的王冶秋局长以及沈竹和庄铭副局长,都十分关心这座墓的发掘、修复工作。1982年春,沈竹副局长在北京国家文物局主动找到陶正刚,让赶快送预算,安排壁画和出土文物的保护问题,“可以整个墓搬迁,搞一个新展览馆,也可以就地保护盖一个展览馆,你们自己拿主意,怎么有利就怎么安排,今年先给你200万元,做先期工作,全部计划按600万元预算。”

  1982年,国家经济还十分困难,文物保护经费少得可怜。全国各地经过四人帮时期破坏,百业待兴,用钱地方很多,经费十分紧张,国家还想拿出巨款来修造娄睿墓博物馆。结果,还是被一些同志工作拖拉没有办成。到1984年,陶正刚被任命为省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后,所里决定急办此事,向国家文物局申请修建博物馆经费。因经费太困难,沈竹副局长说:“今年经费缺额太大,先划拨给13万元修壁画吧,以后好转了再办理。”

  壁画的修复是一件非常复杂而又困难的工作。虽然,解放后数十年来,国家文物局和陕西省文物部门的工作人员都作了认真研究,对山西省永乐宫元代壁画和陕西省永泰公主墓、懿德太子墓的壁画,均作过很多研究和应用,成绩是卓越的,但也存在某些问题,例如,加固永乐宫元代壁画采用酒精加漆片泥作地仗。实践证明,从上世纪60年代初至1983年,修复后的将近2平方米大小的一块壁画,重量达千斤以上,搬运时需要用8到10人才能抬动,而且酒精挥发很快,使地仗表面结成坚硬的块状,内部却成了粘结率很差的一堆泥沙,既不能运输,又不敢碰,很不坚固。

  该怎么办才好呢?“必须进行改进,纠正这方面的缺陷!”他们请省古建所的郝启德负责工程指导和顾问,成立了修复壁画小组,在摸索和总结过去永乐宫修理壁画的基础上,建立了一整套新的壁画修复规程。

  检查过壁画后,他们先按原样包好,再将壁画翻过来,一点点用刀锯将壁画背面的泥土分割成若干小块,然后拿自制薄薄的长条形钢铲,认真细致地把浮土清理完,保存画皮和地仗两者加起来的总厚度约2厘米。要从事这项工作,必须胆大心细,一丝不苟,才不会出现什么问题。终于,大家顺利完成第一道工序,方才舒了一口气,接着进行第二项——添置新的地仗,也就是给减负后的壁画新做一个底层,最后加固成整体。

  1984年至1986年,他们用三年时间整修娄睿墓壁画。新修的壁画,革除了过去又笨重又不甚牢固的弊病,变得又轻又牢固,上了一个新台阶。

  三晋都市报:您认为,娄睿墓的问世有何重大意义?

  陶正刚:从1979年发掘以来,至今已 30年,期间在山西、河北、山东等省陆续发现出土了一大批北齐时期的古墓葬,但时至今日,娄睿墓所出遗物和壁画仍是研究北齐王朝最重要的一批实物资料。虽然墓葬早年被盗,依然出土了数百件精美的随葬品,其中的青瓷件件都是杰出作品。墓中出土的一件陶牛姿态优美,也是北齐时期的艺术精品。不过最珍贵的还是壁画,总面积400多平方米,保存下来200多平方米,大致可归纳为71幅画面,其画技精湛,承上启下,开创了唐代盛世绘画的先河,填补了中国绘画史上北朝时期的空白。

  壁画面世后,先是国内各艺术院校的老师们、各地绘画家相继到墓地参观、临摹,随后美、日、法等国及港台地区的美术家都来参观。壁画临摹品和出土雕塑艺术品还应邀到国外展览,我本人也应邀在美国、香港、台湾等地讲演,介绍娄睿墓绘画艺术。

  三晋都市报:墓中所体现出的西域色彩说明了什么?

  陶正刚:壁画中绘有丝绸路上繁忙的商胡队,反映了这一地区中西文化交流的商贸情景,这清楚地说明北齐时太原在丝绸之路地理位置的重要作用,也表明山西和西域的文化、经济活动交往相当频繁。大量出土的装饰有荷花的黄绿釉陶器等等,都证实北齐时期中西交融、物资贸易、文化交流已成为社会生活中的重要现象。那时,晋阳城商业贸易繁荣,外国商胡云集,各地物资在此集散,是个珍宝荟萃之地。晋阳城内还有胡商开办收益颇丰的租赁店铺,陶瓷业、酿酒业、制醋业、纺织业也都很发达。

  三晋都市报:北齐王朝是以鲜卑族人为主体的,从壁画人物的服饰上看,他们也给汉族人带来了很大影响吧?

  陶正刚:北朝时期,随着鲜卑人大举南迁,汉民族同北方少数民族杂居在一起,汉族人很快接受胡人服饰上许多优良传统,拿来变为自己所有,将北朝北齐北方少数民族的服饰优良之处用来革新自己的旧传统,大大改变过去的陋习。最大的革新就是穿着小袖服,上衣下裤,不再是上衣下裙,人们由跽坐(直挺挺地跪着)改为坐高足凳椅,出门坐牛车改为骑马,人们的饮食起居变得很方便,直接影响了中华民族千百年服装形态、生活习俗,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重大的转折点,具有十分深刻的意义和巨大影响。

  三晋都市报:娄睿墓壁画现存何处?大家是否能欣赏到它?

  陶正刚:目前,壁画存放于山西博物院库房内,等将来太原博物馆建成后即可陈列出来。 (本篇完)
 

 

 

 

娄睿墓墓志

 

 

 

 

 

娄睿墓出土文物

 

 

 

娄睿墓考古现场

 

 

 

 

 

 

 

娄睿墓北齐壁画

本文来源:三晋都市报;本文作者:李尚鸿  本期顾问: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研究员 陶正刚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10-08-11 )

太 原 道 >> 山西文史 >> 山西考古发现系列总目录

山西地域文化第一站:太原道 >> 山西文史 

工作QQ:3786689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山西文史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