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山西文史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山西考古发现系列10

绛县横水大墓沉睡3000年竟是西周倗国国君、夫人墓

  绛县横北,一个偏僻的小村庄,地下却埋藏着一个惊天秘密。

  它带着青铜时代的印记,闪现着西周故国的气息,向世人展示出一个沉没在历史长河中的隐秘国度。

之一 盗墓分子捷足先登

    横北村身处横水镇,这里地理位置优越,在古代就是繁华的交通要道,素有“九龙口”之称。

    20044月,村子里突然来了不少人,变得喧闹起来。入夜时分,村子北坡一带绿油油的麦地,不时晃动着人影,一会儿便传出了爆破声。

    “什么声音,是不是有人盗墓?”村民们意识到情况不妙。

    原来,这是一个盗墓团伙,连续钻探了4天,最后根据探眼确定好一座墓室。但他们不敢轻举妄动,先收买了横水派出所某民警后,才开始肆无忌惮地盗挖。在早就探明的墓室旁,他们用炸药爆出一个盗洞,随之盗出一批精美的青铜尊和玉器,迅速以低价转手。

    那这伙盗贼是怎么知道此线索,跑到庄稼地里钻探的呢?惟一的线索,就是在上世纪70年代末,曾有人在周围发现过古代的陶鬲,但类似这样的陶片、陶鬲在晋南地区颇为常见,所以并未引起太多人的重视,没想到惹得盗墓贼手发痒,最终铤而走险。

    话说,绛县文化局得知消息后,立即上报运城市文物局,该文物局又将墓地情况上报给省文物局。抢救性发掘如救火,晚一天介入多一天损失,而且永远无法弥补。

    11月,在荷枪实弹的武警战士守卫下,运城市文物局及时派人进入现场,紧急钻探。

    除了满目疮痍、身遭九洞的3号大墓,他们根据钻探又确定了规模比较大的1号和2号墓。令大家欣喜的是,这两座均毫发未损。在3号墓的盗洞中,还留有盗墓贼准备运走的一批青铜鼎以及哄抢时遗漏的玉器。

    在及时应对和处理横水墓地盗墓事件方面,应该说运城市文物局功不可没。但如何挖掘眼前这座墓,却不像他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容易。“看样子,不像一般墓葬!”专家来到发掘现场后,不禁为之一震。三座墓葬的墓室面积都接近30平方米,深度在15米左右,12号各带有很长的斜坡式墓道,大约25米,而且呈并列的“Ⅱ”字形排列。这种形制属于什么时期的呢?“应该属于西周时期的吧!”再看12号两个墓坑的主棺,都有大量的陪葬品,各自棺椁间还有三四个殉人。像如此规模的墓地,就是在西周时期,也算比较少有的,“这绝不是普通的贵族墓,难道埋藏着国君级别的人物?”众人在想,如能遇到这样高级别且未被盗掘的墓葬,那可真是千载难逢啊!

    咱们先来看看这座墓地的位置。它位于横北村北坡一带,北望绛山,南眺中条。一条小冲沟将墓地分为东西两部分,在冲沟两边断崖上,可以看到西汉时期的墓葬。此处背风、向阳、近水,自然是理想的居住地和埋葬地。

    然而,沉睡三千年的古墓,就这样被扰醒了。假如,不是无孔不入的盗墓分子光顾,也许它会继续沉默下去,将这份珍贵遗产留给我们的后人。

    12月中旬,省文物局做出由省考古研究所牵头,组建横水考古队进行正式发掘的决定。当月19日,由省、市、县组成的30余人的考古队成立。翌日,就在离2005年新年钟声敲响仅有11天的时候,时任省考古研究所副所长的宋建忠研究员带领精兵强将,进驻工地。

    这是冬至的前一天,天气骤变,北风凛冽,夜里突降大雪,给发掘带来极大的挑战。第二天清早,雪花依然在飘。怎么办?可工作不能停顿,只有选择继续!大家先是迅速清理掉浮土,考虑到此墓葬口小、底大、较深的特点,又想出一个新法子,用钢管和架板支护墓壁,以杜绝塌方事故的发生,并小心翼翼地向1号、2号墓椁室徐徐深入。

    究竟会遇到什么样的随葬品呢?

之二 是壁画还是纺织品?

  “无非是青铜器之类的常见器物吧!”队员在心里揣测着。而前期发掘人员说,1号墓原来椁室基本保存完好,只是局部地方有所塌落,他们还曾经从塌落的地方下到椁室内,发现里面尚存一米多高的空间,但在发掘到椁室顶部时,椁室顶部却塌陷了,靠近墓室东部的一大块属车厢部分的土块整个塌落到了椁室内。

    糟糕,会不会有所损坏?结果,队员们在塌落的土块中,清理出了残损的车厢和部分车马器。

    与此同时,2号墓的发掘也进入到棺椁之间。遗憾的是,棺外东部都清理到椁底了,也没见什么随葬品,只在棺外发现一殉人和车马器。殉人现象说明什么呢?据以往资料可知,晋文化中,西周早期还有殉人,中期已不多见,晚期就更没有了。

    发掘工作进入第五天,两座墓的发掘均有新进展,2号棺椁之间的北侧出现了精美铜鼎。更令人高兴的是,在1号椁室北部的内壁上端,露出一段鲜红色的东西,色彩艳丽,图案精美,初看像壁画,再仔细一瞧,又有点儿像纺织品。

    不可能啊,历经数千年,纺织品早该腐化了,应该只是留在淤土里的印痕吧。因为,只要轻轻一动,它就会化作土状散掉。“这痕迹是怎么留下的呢?”新奇的发现让大家心中充满了疑惑,这究竟是什么东西?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

    当时,1号墓发掘是由省考古研究所吉琨璋先生来组织的。眼前奇景,让他和队员们感到了从未有过的激动与紧张。“没错,这肯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发现!”可连从事多年考古工作的专家都没见过,接下来该怎么发掘也成了一道难题。

    到了晚上,大家集思广益,讨论得热火朝天,最后决定:暂时停工、求助外援,并上报省文物局和国家文物局,邀请有关专家会诊,等拿出方案后再作处理。

    他们与陕西省考古研究所联系,请速派文物保护专家前来指导。然而,天公不作美,西安那边大雪纷飞,切断了援兵的到来。

    1228日,雪后的天空一片湛蓝,这才让大家感受到了冬日的温暖阳光,也终于迎来了北京大学的刘绪教授、陕西省考古研究所曹玮副所长和文物保护室主任杨军昌博士。几位专家看过后,一致认为这是一处红色纺织品遗迹,是个了不起的发现,应不惜代价做好保护。因为,刚出土的纺织品痕迹如果不及时做好保护,颜色会渐渐剥落甚至消失。他们便决定与技术力量雄厚的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合作,共同攻克难关,保护好这一重要遗迹。

    可是,气温急剧下降,墓室内出现薄层冻土现象。晋南有句俗语:“三九四九,冻破石头”,在这最冷的季节,白天气温也在零下10摄氏度左右。为防止纺织品冻坏,他们决定顺着墓道搭建类似蔬菜保温棚的工作棚。这个大棚可使墓内温度维持在1摄氏度到2摄氏度。

    17日这天,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的保护专家赵西晨提出一个方案:以南部为突破口,在椁室南部选择图案痕迹保存较差的部位做出解剖。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这是因为此处的纺织品痕迹保存较差,大部分图案已支离破碎,但仍能提供一些详细信息,他们想以此验证前一阶段对椁室北部的纺织品图案痕迹的判断,了解它背面的土质情况,好为下一步的保护、提取工作探明道路。

    队员们发现,这些图案痕迹基本呈直立状,后面紧贴着五六层芦苇席的网状痕迹,芦苇秆有小拇指般粗,呈灰白色,纤维结构依然很清晰。而席子下面有淤土,在淤土与椁室南壁之间,则是早已朽烂掉的椁木。可奇怪的是,各层席子都向内倾斜,只不过每层倾斜的程度不同。“咦?看!上面还有一排排整齐、规律的平行线,感觉毛茸茸的,莫非这些图案是绣上去的?”当时的人到底是如何搭建的呢?一幕幕情景在他们头脑中闪现——工人们先在椁室内壁铺挂好席子,然后再往席子上悬挂带图案的纺织品……当椁木朽烂后,上部向内塌落,席子与纺织品也顺势向内塌落,渐渐地,淤土又将空隙填满了。

    那纺织品上面的图案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专家随后推断,可能是先拿粗线缝出大轮廓,再用较细的线以平行线绣出图案,给人以流畅飘逸、疏密相间之感。

    这时,北壁纺织品痕迹也大致清理出来了,画面上显露出了鸟纹图案,至少有3组,大小略不同。“不对!”突然间,他们又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从墓内看到的痕迹似乎是纺织品的背面,这与之前的判断存在矛盾啊。为什么会这样?难道,数层席子本是包在纺织品外面的?新的疑惑又开始困扰着队员。

    之三 神秘红色竟是荒帷

  接下来,文物保护专家开始清理北部大面积的画面,才看到纺织品痕迹是夹在两层淤土之间的,等把外面那层淤土剥离后,就发现它是同时印在内、外淤土层上的。虽说内淤土层上的为画面背面,但图案清晰度最好。

    果然,揭取外淤土层时,队员找到了芦苇秆的痕迹。那么,纺织品是整体悬挂在用席子搭起的架子上的!这,会不会就是史籍中记载的“荒帷”呢?此后,一个个细节证明,在椁和棺之间,有一个用芦苇秆搭成的架子,架子外侧悬挂着正面朝外、带刺绣图案的红色纺织品。

    “荒帷!真的是荒帷!”这个发现令人激动,不仅解决了众人的疑惑,也解决了困惑考古学家多年的先秦时期的“荒帷”谜团。它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曾经的疑虑。至此,对于红色纺织品痕迹的奥妙完全揭开了。

    那什么是“荒帷”呢?按照今天通俗的理解,即棺罩,是真正意义上的饰棺之物,先秦史籍《周礼》、《仪礼》、《礼记》等对它均有多处记载。《周礼·天官·缝人》郑玄注:“孝子既见启棺,犹见亲之身,既载饰而以形,遂以葬,若存时居于帷幕而加文秀。”由此可知,荒帷的设置是对死者生前居室中帷幄一类设施的模仿。而在出殡时,它还能起到“华道路”的作用。

    可是,从20世纪开始,考古工作者发掘出了大量周代墓葬,或不见踪影,或因保存状况差,仅留局部残片而无法确认。这次大面积荒帷的现身,终于使人们看到了西周时期荒帷的“真面目”。它又是如何幸存下来的呢?

    大概,套盖在外棺上的荒帷在下葬后不久,椁室内多次进水淤土,位于棺椁间的荒帷就被淤土封护住了。随着棺椁木材日渐朽烂,盖板下沉塌落,空间逐渐被淤土占据。幸运的是,椁室外壁始终没有倒塌,护住荒帷的淤土也没有塌,它才有幸“活”到了21世纪,成为千年奇遇!

    从整体上看,荒帷是红色的,由两幅丝织品横拼而成,上下有扉边,下葬时总高约1.8米至2.0米,布幅拼接的地方有明显接缝。但现状是,西北角有下坐现象,南面的荒帷上部已塌落,高约1.21.3米,东面的荒帷保存最差,基本仅剩下部底裙的局部,高约10厘米左右,四壁保存下来的总面积约10平方米。

    上面有精美的刺绣,主题是凤鸟,北壁的画面图案保存较为完整,每组图案中间是一个大凤鸟纹的侧面昂首形象,凤眼圆睁,大勾喙,冠高耸,翅上扬,呈夸张的大回旋状,两腿与利爪健硕有力,尾部下卷,气势磅礴。在大凤鸟的前后,分别是上下排列的多只小凤鸟。这些凤鸟的造型与常见于西周中期的青铜器凤鸟纹饰风格相同。

    于是,横水大墓中出土的荒帷,就成为目前我国考古发现的时代最早、保存最好、面积最大的墓内装饰图案实物。同时,除了荒帷,队员们还发现了漆木器、芦苇席、粗麻绳等难以提取的遗物痕迹,但通过与相关文物保护专家密切合作,这些脆弱的文物和重要遗迹也一一清理出来,为了解当时的棺椁结构、等级制度提供了难得的材料。

    但是,经过近三千年的埋藏,荒帷已完全与墓土融为一体,成为特殊的土质文物。怎么才能把它保护下来呢?他们干脆连旁边的土也一块块取下来,经过加工、切割、套箱、整体取掉等多个环节,将它精心提取出来,再转移到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对这些珍贵文物做进一步的加固与研究。读到这里,你是不是感觉很复杂?其实,真正的发掘过程更为复杂和漫长……如若没有荒帷的出现,按照常规发掘,也许在2005年的春节前后就结束了,但是正因为有了它的横空出世,直到2005年盛夏之时方才结束。

    那么,根据史料记载,在西周时期能以荒帷殓葬的人,其等级地位应该是比较高的。结合1号、2号的墓坑规模,基本可以确定这两个墓的主人身份不同寻常。

他们会是什么人呢?

之四 女主人墓室更豪华

说了半天荒帷如何富丽堂皇,咱还不知道1号墓主人是何许人也。

队员在墓中发现遗骸为女性,仰身直肢葬,嘴中含玉,饰品琳琅,可见散落着的项饰和玉组佩,3个殉人以苇席裹包,在棺外“陪伴”着她。随葬铜礼器有五鼎、五簋等,共25件,其中8件有铭文。

在接下来的清理中,青铜器上的铭文揭开了人们期待已久的疑问。其中一个铜鼎的内腹壁上刻有“倗伯乍毕姬宝旅鼎”,这是何意?其意为倗伯为夫人毕姬做的器物。

根据这一青铜器上的铭文,确定了倗伯的夫人叫毕姬,是一位集三千宠爱于一身的女子。从毕姬墓室出土的陪葬品,可以看得出她生前的尊贵。因为,5件鼎都出自1号墓。1号墓也是整个横水大墓群中最大的一座墓。

2号墓主人为男性,俯身直肢葬,也就是说面部朝下,趴在棺中,全身饰有玉覆面、玉串饰、玉璧、玉柄等等,殉人比夫人多一个。随葬的铜礼器为三鼎、一簋等,加上其他器物总共16件,8件有铭文,写着“倗伯□作宝鼎……其万年永用”,说明是倗伯为自己做的器物。

难道说,这里是倗国的墓地?

大家对此既觉得不可思议,又感到十分兴奋。试想,在皇皇晋文化的中心地区竟然又出现一个倗国。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史书中都没有记载啊!难道要重新审视晋文化和晋国历史乃至西周的历史了吗?

晋国自武公开始,大兴灭国之风,先后吞掉霍、虢、虞、冀、黎、杨等17个国家,均能在史籍中查找到线索,可倗国竟无稽可考。不过,“倗”字在西周金文中却较为多见。

20世纪90年代,上海博物馆从香港购置回一件西周铜鼎,有如下铭文:“晋侯令□追于倗,休又(有)禽(擒)”。意思是说,晋国的军队在追杀敌人时,到了倗国边境时也要停止追击,是否说明了倗国与晋国的关系比较微妙?而其中这个“倗”指的应该就是横水墓地发现的“倗”。这样的话,“倗”就是西周时期位于横水一带的小封国。

如此看来,晋国疆域在西周中期以前,南不过绛山,北至霍、杨国,东南抵中条山余脉,而中条山和晋国西面的吕梁山均是戎狄聚居地。因此,当时晋国的实际疆域也就相当于今天的翼城、曲沃、襄汾的河西部分,位置恰在汾河之东,正合司马迁在《史记》中有关晋的始封地在“河、汾之东,方百里”的记载。

也许,因倗国太小了,众多史书居然对它只字不提,亦或许,还有其他不为人知的原因吧,人们仍在思索中。

我们知道,周武王灭商以后,为巩固其统治地位,采取了分封制,据说有八百诸侯之多,各诸侯又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它是按照诸侯与周王室的亲疏关系而划分的。这种分明的等级关系,也体现在青铜器的使用上,即周天子用九鼎,诸侯用七鼎,根据级别逐级递减,依次为九鼎、七鼎、五鼎、三鼎、一鼎。而倗伯夫人墓中随葬有五鼎,由此可见,倗伯家族应属“伯”之爵位。

还有一个奇特、罕见的现象,那就是他夫人的墓比起倗伯国君还要富丽堂皇,这是为何?

根据现在的认识,有一种可能是,倗伯是姬姓之外的,他的夫人属于姬姓。按通俗一点的解释讲,即娘家可能为王族,倗伯算“高攀”了。你想,在毕姬墓中,还出土了周王室当朝宰相送给她的青铜鼎呢。还有一种是下葬早晚的问题,也许在倗伯夫人下葬时,正是国力强盛之时,自然规格高、陪葬品多。

不过,这1号墓的挖掘可真花费了大家不少心血,从世间初现的红色荒帷,再到组合复杂的玉组佩,“毕姬”一刻也没让各位闲着。一直在现场进行清理工作的吉琨璋以及队员们,一边提取着令人眩目的组佩,一边发出惊叹:“太少见了,真是太漂亮啦!”

可能是因为在下棺过程中或下葬后,棺内进水,使一串串组佩发生了移位,全都堆到毕姬的下颌底了。而且,除了组佩,还有一组组项饰和发饰也重叠着。几名队员盯着这些宝贝看了好久,一下都不敢动,担心某个玛瑙管子方向错位,就可能使整个难以串起,带来学术上的损失,所以压力非常大。

他们只好反复盯着看,在头脑中筛选不同的方案,“它到底是怎么串在一起,怎么组合的呢?”最后决定进行详细地绘图、照相、编号,采用原位原态串缀法提取,将细小“零件”一个个移至泡沫板上,保证了相互叠压的组佩层层剥离不致混乱,保留了主人佩戴时的原始状态。这也算是本次发掘当中的一个创新。

想象一下,如若胸前戴上这样的组佩,走起路来定会发出清脆悦耳的环佩之声。你知道吗,能从横水大墓中出土几套在历史长河中昙花一现的玉组佩,就足以让世人大开眼界了。当年,拥有它的倗伯夫人该是多么光彩照人、雍容华贵啊!

之五 三年发掘探明倗

其实,绛县横水墓地的范围很大,墓葬数量也不仅仅是前面提到的那三座。

20053月,元宵节刚过,他们继续对墓地进行了为期两个多月的勘探。勘探采用排孔法,由已发掘的23号墓葬中间向四周展开普探。

等到了5月,基本上确定了墓地的大致范围,也让大家知道了其布局有清晰的等级划分,换句话说,即存在较为严格的区域划分,等级分明,排列有序。其中,大中型墓主要分布在东部,而小型墓多位于西部。

根据勘探结果,经报请上级主管部门,他们决定对墓地进行较大面积揭露,按照10×10米的大探方布局,以避免再遭盗墓贼损坏,同时获得更多关于整个墓群的信息。于是,前三座墓葬便被称为横水一期,随后的发掘为横水二期、三期。

转眼两年过去了,队员们又新发现大量西周墓葬、青铜礼乐器,其中鼎的出现频率最高,另外还有陶器、原始瓷器、漆器以及小件器物如玉石器、串饰、铜车马器、铜兵器等,而且经常发掘出带有“倗伯”铭文的青铜器。这为进一步确定墓地的性质提供了重要资料。

至此,从铜器铭文、墓葬规模和随葬器物的级别看,可以断定:此处就是西周时期倗国国君、夫人及其国人的墓地!(注:绛县横水西周墓地项目被列入2005年度全国十大考古发现;2006年,该项发掘工作获得国家文物局“田野考古奖”一等奖,之前这一奖项始终空缺,由此成为继西安秦始皇陵兵马俑考古发掘后,我国第二个获此殊荣的考古发掘项目。

专家揭秘:

三晋都市报:令人奇怪的是,为何倗伯夫妇下葬时是男俯身、女仰身?其墓葬属于西周哪一时期?

——从横水墓群尸骨的下葬方式来看,基本都是男俯身、女仰身而葬,这种特殊方式沿袭了商代的丧葬习俗,体现了阴阳合和思想。这一倗伯夫妇并穴合葬墓属于西周中期。

三晋都市报:我看到有一张“铜貘尊”的图片,这是从何而来?

——这是从一座算是大型墓葬里出土的,但它没有墓道,陪葬青铜器较多,除鼎和簋外还有一对小貘尊。貘这种动物,似猪非猪,似象非象,曾经广泛生活于我国华南地区甚至北方地区,之后因环境变迁,巨貘消失了,目前仅生存于东南亚地区,称马来貘。这也说明在那个时期,黄河流域的气候比现在暖湿得多。

另外,横水大墓出土了很多工艺考究的青铜酒器,比如像小房子的器物叫做方彝。西周时期倗国受商朝酒文化影响很深,酒具都做得比较讲究。

三晋都市报:目前这一考古项目进展如何?请您介绍一下总体发掘情况。

——墓葬已回填,进入研究整理阶段,仍未形成正式的发掘报告。现在,荒帷仍在加固保护当中,很快就能完成。

200410月至200711月,历时三年多,发掘工作总共分为三期。其实,直到2008年初,我们才真正收尾。其文物保护理念新颖,参与单位多、人员多,发掘面积大,达到35000平方米,发掘墓葬1326座,出土文物14000多件套。墓葬时代主要为西周,西周后墓葬有27座,提示出一个被史海淹没的新封国——倗伯国,为历史研究提供了一个完整的墓地。

三晋都市报:除荒帷外,还有哪些重要发现?

——柱坑和柱洞的发现在西周墓葬考古上是首次;出土了大量青铜器,很多都铸有铭文,对于研究这个新发现的封国以及西周历史具有重要价值;以这样的形式完整揭露一个西周墓地,在中国考古史上也是罕见的,发现了许多以往未发现的遗迹、遗物和文化,比如这次发现的墓地就可以认为是狄人的墓地,为解释中原地区的戎狄文化掀开了崭新的一页。

三晋都市报:为什么认为这是狄人的墓地?

——因为这个墓地属于倗伯墓地,倗系隗姓,隗姓属于狄人系统的姓,由此初步认为它属于狄人墓地,而倗伯应该是倗族群的一支。倗在商代时就已存在,而且被中原文化浸染汉化较早,体现了西周时期戎狄中原化的一种形态。

我们可从铭文得知,它是周王朝建立后再次分封的小国,从属于周天子统辖,同样采取了聚族而居、聚族而葬的生活和埋葬方式,墓地存在统一规划。 (本篇完) 

 

 

 

横水西周1号墓中发现的精美“荒帏”的一部分,“荒帏”即当时的棺罩,为国内首次发现

 

 

 

横水西周2号墓中出土的玉柄形佩

 

 

 

考古人员正在还原随葬饰物骨牌组佩

本文来源:三晋都市报;本文作者:李尚鸿 本期顾问:山西省考古研究所所长 宋建忠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10-08-11 )

太 原 道 >> 山西文史 >> 山西考古发现系列总目录

山西地域文化第一站:太原道 >> 山西文史 

工作QQ:3786689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山西文史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