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山西文史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山西考古发现系列07

羊舌墓地,探访晋国流徙迷踪

  山西,晋南,这块神秘的土地,滋育了一代又一代华夏子孙,其历史之厚重让人难以想象。我们如何才能弄清楚长埋于此的故事呢?

    1992年著名的曲沃县 “天马-曲村遗址”发掘后,就在它南边仅4500米、与之隔滏河河谷相望的羊舌村南土岭上,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又有意外发现,结果却令众人疑窦丛生,一时难分伯仲。

晋国古都诉说前世纷纭 羊舌盗影惊破历史迷踪

    这座土岭的南边是浍河河谷,北为滏河河谷,你站在土岭之上,可北观乔山,南望绛山。“盗墓!又是疯狂的破坏!”2003年,“非典”期间,曲沃县公安局得知,在羊舌村南的岭地上,又发现盗掘古墓现象。没有任何的迟疑,当时仍在天马-曲村晋侯墓地进行发掘工作的省考古研究所曲村考古队和县文物局人员火速赶往现场。

    日正当空,大片大片的麦田在人们的视线里一望无垠,劳作于田间的农民们懂得耕耘与收获之道。再看,不远的麦田里有几堆还潮湿着的黄土,呈花土状,这正是通常见到的墓葬填土。

    盗洞四周的花土中,考古队发现其中夹杂有木炭,在盗洞周围还散见有铜鱼。根据常年的考古经验,墓地发现木炭,说明墓葬椁室有积炭;有铜鱼,则说明椁室装饰讲究。这么一堆几千年前的黄土,似乎在告诉考古者,这里是一处级别很高的墓葬。

    堆积的土堆旁,狰狞的盗洞似乎在向辛勤劳作着的考古工作者肆意嘲讽。同样是古墓,考古工作者持手铲、布探方,发掘一座墓往往需要逾一年的时间,而盗墓者破坏一座墓地,往往连一个晚上的时间都用不到。

    长期以来,我国现行文物保护政策是“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方针。面对一个重大的古代遗迹,面对一个深埋千万年的秘密,限于当时的技术手段和认识水平,宁便是发掘再细致,总会有信息遗失,因此对于重大的古代遗迹,往往是保护为主,尽量保持文物遗迹的原始面貌,避免因为考古发掘带来的可能的损失。

    由于这些年不断有墓葬被发现,考古队的工作强度高而且任务紧,汇报和商议的结果是:这个新发现的盗洞很快被回填处理,待日后条件和时机成熟后再进行发掘。

    回填就回填,历史的本就该还给历史,但基于对曲沃附近这些年来盗墓风行的现状,考古队在填土时还是异常担心:“这块墓地周围,还有没有其他的墓葬存在?这里还会不会被盗墓者光顾?”

    事实上,事情的发展似乎又暗合了考古工作者的担忧。2003年到2005年间,盗墓贼疯狂的盗掘非但没有停止,而且愈演愈烈,曲沃公安部门连续抓获了好几伙盗掘者。2006年夏,曲沃县公安局接到举报,盗掘者于2003年发现盗洞以南约200米处又踩好了点,探明墓葬,伺机动手。曲沃县文物局便紧急采取措施,进驻现场。

    8月,省考古研究所火速成立的羊舌墓地考古队从曲沃县文物局手中接过任务,开始进入这块被盗墓者盯上的岭地。专家不禁发愁,在曲沃这块土地上,究竟还有多少秘密呢?

    没有进驻羊舌墓地之前,考古队对新发现的这块墓葬的发掘工作充满担忧。但是,他们真正站在墓地上方进行探测之时,却出乎意料地被震惊了!

    羊舌村土岭上藏有墓葬,这在2003年时就已知道。以前发现盗洞并回填的那处墓葬已经探明,之前发现的3座就在200米开外,而这次探方的墓葬,“尺寸”竟然大得让专家们欣喜若狂:“好家伙,这竟然是两座中字形大墓,从探测的数据上看,南北长50米,而天马-曲村晋侯墓地不过36米,这组墓的规格竟然比对岸那座晋侯墓还要宏伟!”

    这是谁的墓葬?早先知道这个区域的墓葬发现有木炭和铜鱼,专家们据此猜测:墓地主人肯定非常人,但是谁会将自己的墓葬安放在与古晋国晋侯墓地隔河相望的羊舌岭地上呢?919座晋侯墓地的9位晋侯都安然躺在世代安葬的“公墓”——即“天马-曲村遗址”处,如果羊舌墓地的主人也是一位晋侯,那么,他为什么会躺在这里?如果他不是晋侯,又会是谁呢?

沉雪盈天寻访被盗墓室 敲开椁门物品不翼而飞

    如此大规模的墓葬被发现,真的令考古队欣喜若狂!

    这的确到了“抢救发掘”的地步,当时正值秋收季节,成片的玉米幕天席地,一人多高的玉米丛成为盗墓者最好的掩身屏障,盗墓分子已经得知此处有墓葬并随时准备动手,如果考古工作者不赶快动手,那么也许一夜之间,这处墓葬又会被盗挖殆尽。

    考古队会同曲沃县公安部门,马不停蹄地找来这块地的主人,立即与其商量开掘事宜。可玉米几乎都成熟了,再过几日便要收割,但事情紧急得一刻也不能等,考古队开始与地的主人商量赔偿。

    正是这样的抢时间行动,考古队连夜从一公里外的村子拉来电线。应考古队要求,曲沃县公安部门派出干警当夜就驻扎在现场,确保万无一失。

    在谈判赔偿损失时,考古队从地的主人口中得知,这块地几十年来并没有被动过,更没有发现挖掘和盗墓行为,周围的百姓也证明此言属实。那么,专家判断,这组大墓的地界近二三十年没有动过,没有盗墓痕迹,说明它还没有被盗,这无疑是个好消息。

    曲沃附近的盗墓始于上世纪80年代左右,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带来了市场,这其中也有文物的市场,从广东、香港等沿海地来的文物收藏者和文物贩子趋之若鹜。既然几十年间这块地都没有被发现,那接下来也许会有一个令人兴奋的发现。

    布置发掘现场、收割地里的玉米、安排专人看守……考古队一刻也不敢耽误。

    考古工作的野外作业,是一项繁琐细致而长期的工作,按照以前的发掘经验,仍采取探方、发掘、整体揭露的业界流程作业。我们知道,天马-曲村晋侯墓地一挖几十年,往往每一座墓葬都耗费时日。但考古之所以不同于盗墓,主要在于考古是尽可能细致地发现历史痕迹、记录在案,以供研究之用。

    布方、探方、发掘,考古队一丝不苟,墓口终于展现在众人面前。发现墓道口,考古队又喜又忧,喜的是,在墓道口周围发现有祭祀坑,而且这样的祭祀坑似乎存量相当可观;忧的是,在墓道口,他们竟然发现了木炭灰。

    一般墓葬,如果里面存有木炭,往往在墓葬内部才会看见炭灰,可这炭灰怎么跑到墓道口了?这说明什么?难道,这处墓葬还是被盗了?一瞬间,细致发掘如照料婴孩一样的考古队员脸上凝重了……

    但不到最后,谁能解释这一切呢?发掘的程序与方式早有规定,不能变,发掘还是一寸寸、一天天地进行了下去。

    山野流寒,草木早摧。2005年的秋冬季,考古队无日无夜奋战在羊舌村的土岭之上。转眼间,冬天还是到了,北风呼呼,似乎一丝也体量不到考古队员的艰辛。

    为了防止严寒,考古队在山上建造了房屋,一来,能让队员们休息,再则,过些时日,墓葬深处便会重见天日,文物也需要存放。考古队运来砖木,建起房屋,又拉来石棉瓦覆在屋顶,这样能够防止寒风往屋内灌。又发掘了一段时间,天空突然飘起雪花,为保证发掘工作能够进行,同时保证发掘现场不遭破坏,考古队搭起了工棚。

    那个冬季,雪下得异常大,队员们望着被大雪压得吱吱作响的顶棚,心里惴惴。最后还是有棚子被大雪压塌了,大家便七手八脚上手修理。大雪封住了下山的路,整日被困在山上的考古队员似乎都在等待着什么……

    正在被发掘的两处墓葬中有一座终于被完全清理出来了,这是后来被称为M2的墓葬。通过墓道,打开椁室,队员发现这是一座带南北墓道的中字形土圹竖穴大墓,方向北略偏西。墓室近方,全墓总长约39.9米,北墓道为台阶状,南墓道是斜坡状,墓道入墓室处略高于椁室盖板面,墓口、墓底大小相差不大。

    在墓底,考古队员发现这座墓葬是积石积炭型墓。古代君王营造陵寝,多用积石积炭的方法,其作用在于加固椁室和隔离潮湿。专家推测,墓葬的营造过程具体步骤是,在做成墓室坑后先在墓底用石头堆砌3道石梁,石梁和石梁间以木炭填实,然后在石梁上搭建木椁室,在木椁室搭建完工后在其南北当头再堆砌石垛加固,然后再在椁室四周空间填塞木炭,在加盖椁盖板后,上边再填厚层的木炭用以隔潮。

    积石积炭,这在西周到春秋时期,已是极高规格的葬制了。墓里会有什么?主人又会是谁呢?考古队员心跳如牛。

    椁室已然坍塌,清理出椁室后,墓葬终于彻底显露,但结果令人伤感莫名。虽然,这座墓在发掘过程中并没有发现传统的盗挖痕迹,但事实证明,棺椁内早已“空无一物”,椁室内的棺或椁板材被移位弃置,整体被翻腾多次。而偌大墓室,既无青铜鼎器,又无陪葬贵物,仅剩细碎玉器,散落于墓室周围……

    谁的盗墓手段竟会如此高明,因为没有发现传统的直径一米之内的盗洞。按照葬制及经验,此类墓葬必有青铜器,可现如今,鼎去椁空,沉重铜器难道不翼而飞?这究竟是谁的墓葬,看似公侯,而如今却连尸骨都无法保留?

再访墓室得见枯骨孤寂 哀伤莫名瓦当悄现土层

    在发掘M2墓葬的同时,考古队还对墓地及周围进行了考古调查、小范围钻探和抢救性的发掘清理,初步确定了墓地性质和大致的分布范围。墓地大体范围南北长400米、东西宽300米,总面积约12万平方米。初步探明,整个墓地由大型墓葬和中小型墓葬组成。大型墓在墓地北部,沿岭线边缘东西分布,东部2座为一组,西部3座是否为一组尚不清楚。

    M2的发掘工作以2005年年底一场纷飞大雪结束,结果令人叹惋:墓室几乎空无一物。

    2006年年初,尚怀一丝侥幸心理的羊舌墓地考古队迫不及待地开始下一步工作:发掘M1,这是仅存的希望!

    而考古队对M1的发掘工作又遇到了M2发掘时遇到的情形:也几乎被盗挖殆尽,既没有考古专家希望见到的青铜器,亦无其他大件文物存留,只是这座比M2更加宏大的墓葬中,发现较M2为多的玉器散落,而且在椁室一角发现一个头骨残骸,在棺室内发现一具遗骸,但上身骨骼已不知去往何处,只有缠绕诸多玉器的下身骨骼完好无损。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考古专家从情形上分析,两座墓葬是异穴并列墓。都是墓室近方,M1南北长6.7米、东西宽6.5米,北墓道长15.1米、南墓道长26.5米,全墓总长约48.3米,建制与M2极其相似,只是在规格上比前者宏大。这组墓葬是目前山西发现的两周时期最大的墓葬。

    而在这组墓向东15米处,是一座大型的陪葬车马坑,形式上为东西向的长方形,东西长23.3米、南北宽11.5米,面积略小于天马-曲村晋侯墓陪葬车马坑最大的一个。

    发掘仍继续,然而在未发现青铜器和其他文物的专家心中,疑问日甚一日。这似乎是一步“死棋”,没有文物佐证,无法从现有的文献资料中判明这是谁的墓葬,而无法判明墓葬主人是谁,又无法佐证历史记录的真伪与纰漏。

    考古队用心发掘位于M1M2墓室南部和南墓道上大规模的祭祀遗迹,发现和清理了227座祭祀坑,坑深数十厘米到2米不等,祭祀坑之间多打破关系且十分复杂。专家们认为,这些祭祀坑是多次祭祀的结果。据对牺牲所做的种属、齿龄鉴定,可以辨认的牺牲有人、牛、马、羊、狗等,其中人牲10个,其余以马牲为多。

    越到后来,考古队的现场发掘越沉默。该如何从这些“无头”信息中披沙拣金,分理出对历史有用的信息?一个更大的疑问在专家和队员心中形成:这个墓,既然近几十年来没被动过,那么是谁盗掘了它?答案,或许就在黄土里。

    依从前的技术,盗墓者怎么能够无声无息地将深埋地底的青铜器和大宗陪葬品悉数取走呢?同样被盗的M1墓,为什么墓主人的头骨被丢弃一旁,上身的陪葬品一无所有,而下身陪葬的玉器纹丝未动?

    是谁掠夺了你的尊严?无法得知身份的墓主啊!答案果真在这无声的黄土里吗?对于考古工作者来说,这真是郁闷万分的发掘经历。然而,黄土似乎真的悄悄张开了口。

    考古队员在黄土里发现了瓦当——似乎在为这次旷日持久的发掘奖励些什么!

    瓦当,学过小学历史的人都会想到一个词:秦砖汉瓦。而这个汉瓦,就是指瓦当,而如今,这个来自汉代的不速之客,静悄悄地躺在土里,已存在了几千年。

    我们知道,地底土层湿润,潮湿浸水,很多墓葬设置木炭其实就是为了防止潮湿,考古队员联系整个发掘过程,回想起来,在当初墓口暴露出来时,就在填土中见到大量木炭颗粒,且形成一个较大的范围。当时判断,这个墓似乎曾被盗扰过,后来这个疑问即得到证实,现在又发现了瓦当。种种证据表明,墓地被盗扰的时间很可能不晚于汉代——不是没有盗洞,而是这不是通常见到的小洞,这个盗洞大得超乎想象——破坏者采用大开挖的形式,在墓口上部,盗洞面积占到墓室的一半还多,墓壁没有被破坏,盗坑内回填的土除含有木炭外,比较纯净。

    如果墓葬在近代被毁,那么,经验丰富的考古队员一定会发现某些蛛丝马迹:土层会下陷,因为越往下,土越湿,近代土层不可能恢复得跟几千年前的土层一模一样。判断的结果似乎只有一个:这个墓地,在建造不久就被毁坏了。

    另一个疑问是,在M1墓葬中,椁室内情况比较复杂,棺材遭到毁坏,墓主人头骨被弃置在椁室西南角,上身的玉组佩被盗扰,下半身的玉组佩仍保存完好,大玉戈、玉璜、扳指、踏玉、金腰带饰件和覆面零碎构件等被盗扰毁坏,随意抛撒于棺椁间,而棺椁间还残存有石磬、陶鬲等,几乎没有见到铜礼器的残渣。

    根据这些迹象,专家们进一步推测,此墓被盗掘时间或许就发生在下葬后不久。M1的情况表明,盗掘发生时椁室还没塌陷,棺的板材结构可能还好,墓中随葬的铜礼器可能还保存完好,否则不会连一丝铜屑都未留下。盗掘者将棺椁间的青铜礼器尽数搬走,但对玉器兴趣不大,毁坏后随意弃置。这似乎是一种专门毁坏行为,并不是单单为了钱财。

    谜一样的事实摆在人们眼前。是谁有这么大胆子,公然在墓葬上方掘洞?而按照遍布四周的祭祀坑来看,当时这里应有祭祀?为什么盗墓者只取走铜器、毁掉墓主人上身骨骼,而下半身不动分毫?墓主究竟是谁呢?

    与羊舌墓地隔河相望的天马-曲村晋侯墓地上,曾经出土过许多珍贵的青铜器、玉器、原始瓷器。在很多青铜器上,刻有的铭文不只是文字学者研究古代文字的有力工具,对于历史学家来说,这些铭文的意义甚至更加非凡。

    根据天马-曲村晋侯墓地出土青铜器的铭文,考古学家发现,铭文中出现的晋侯名字有6个。这些宝贵资料及墓葬形制、墓地布局等提供了丰富的信息,使专家们有可能对墓葬年代、墓地性质、墓位安排、墓主人与《史记·晋世家》的对应关系、器用制度、棺椁制度、车马殉葬制度等问题进行研究。专家们经过研究晋侯墓地,大致推定出了晋侯墓葬是西周时期至春秋早期的9代晋侯及夫人墓葬:即晋侯燮父、武侯、成侯、厉侯、靖侯、僖侯、献侯、穆侯、文侯或殇叔,只是对前8组墓的墓主人歧异不大,惟对最后一组墓存在较大分歧。

    而从羊舌墓地M1M2墓葬形制、陶鬲及玉器看,专家认为,墓地的时代约为西周晚期到春秋时期。将M1M2与天马-曲村晋侯墓地进行对比、分析,结合大型车马坑和大量祭祀遗迹,似乎可以确定此处为两周时期的晋国侯墓。在这两者之间,恰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事实上,羊舌组墓与晋侯墓地不仅在墓葬形制上相同或相近,而且时代也相近或相连,也就是说,羊舌晋侯墓地是天马-曲村晋侯墓地的延续。特别是从墓底积石结构比较,可以看出两者的时代应该相去不远,是继承和发展的关系。

    尽管这组墓葬已遭盗毁,但劫余之物的价值,丝毫不亚于以往发掘出土的晋侯遗物,出土的玉器、金器也足以让我们领略两位墓主人生前的荣华。

    在史料中得知,大玉戈、大玉璧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这样的玉器只有在高级别的贵族墓葬中才能见到,在天马-曲村晋侯墓地中多有出现。而这样的文物又在羊舌墓的墓主人棺内现身,分置墓主人身上和身下,有七八件之多。一个个残余的信息在冥冥之中诉说着什么……

    综合这些信息,专家们开始整合。结合晋国发生在西周晚期和春秋早期的历史,负责羊舌墓地发掘工作的省考古研究所吉琨璋领队认为,羊舌晋侯墓地M1的墓主人可能是晋国两周之际的一代名君晋文侯。

    晋国历史上,晋文侯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君主,在位35年(公元前780-前746),挟辅周平王东迁,有周室再造之功,按常礼,他也应该享受很高级别的葬制,羊舌晋侯墓地M1的葬制也与他的丰功伟绩相符。他死后,晋国内战迭起,最终庶系代嫡,墓地被毁也许与这段历史有关。虽然,这样的结论还缺乏直接的文字证据,但已有一些迹象促使人们更深入地思考这些问题。

    晋文侯之后嫡系晋侯有昭侯、孝侯、鄂侯、哀侯、小子侯和晋侯缗。这一时期是晋国历史上有名的嫡庶之争时期,分封于曲沃的庶系与居于翼的嫡系正宗争夺政权,内战长达67年。根据估计,羊舌墓地是西周时期至春秋阶段的墓葬,那么,从时间和历史人物存在关系推断,晋文侯之后的几位晋侯,在位时间都比较短,其结果或被杀或被废,专家们认为,无论这几位晋侯中的哪位都很难有这样的时间、财力、物力和从容的心态营造如此大规模的墓葬。

    另外,在M1组墓的西边还有3座“中”字形大墓,根据天马-曲村晋侯墓地的埋葬规律,东北的时代要早,西南的时代要晚,可能是文侯以后几个晋侯中的几位,其形制虽然与M1相同,但规模却小得多,并且连车马坑也没有。这与文献中后面几个晋侯的情形也大致吻合。

    从地层的证据分析,羊舌墓地被盗,是在汉代以前,椁室内迹象表明,盗掘时间大约在下葬后不久,盗掘者抬走了青铜礼器,但对棺内的玉器兴趣不大,将玉戈、璜等毁坏并随意抛撒在棺椁间。据此可认为,羊舌M1M2被盗是一种有意识的破坏行为,即毁墓。

    专家推测,毁墓可能与家族复仇有关,应该是曲沃庶系一支在夺取政权以后对翼嫡系一支的报复。而对岸晋侯墓地无一被盗的现象或许可以这样理解:如果M1是晋文侯墓的话,晋文侯与曲沃庶系一支的始祖成师是兄弟关系,而天马-曲村晋侯墓地的诸位晋侯(包括殇叔)是他们的共同祖先,成师后代的毁墓行为也仅限于成师的平辈,并没涉及其上辈,也没有破坏祖先墓葬的道理。

    也许,羊舌M1M2的被毁盗,在冥冥之中也注解了晋姜鼎的传世。据《尚书》,晋姜是文侯的夫人。如果M1是文侯的墓葬,那么M2就可能是晋文侯夫人晋姜的墓葬。文献中提到,世上曾有晋姜鼎,最早见于著录的是北宋吕大临的《考古图》,现在晋姜鼎早已失传,仅有铭文传世。

    根据历史记载,传世青铜礼器多出自墓内,宗庙礼器传下来的几乎没有,晋姜鼎之所以能在北宋以前现世,可能就是出自墓中。羊舌M2被盗的时间在汉以前,如果M2是晋姜墓的话,晋姜鼎被盗出并传世也符合常情。反之,晋姜鼎的传世也验证了我们对发掘迹象的判断,同时也符合对这组墓被盗情况的推测。

    但是,这毕竟只是符合逻辑的猜测,羊舌墓地的主人究竟是不是一代明君晋文侯呢?黄土再也无法说些什么,以吐露些许端倪,供考古学者参照注解!猜测,每个人都可以有一个版本,羊舌墓地,似乎要永远沉寂在一片争执声中了……

古墓封填百家争议论证疑窦丛生专家解密旁情

    随着时间的推移,羊舌墓地两座墓的发掘工作基本完成了,但这还远远不是考古的结束:田野作业只是考古的一部分,更多的工作,或许需要无数专家花费无数时间去查阅典籍。分身无术的考古专家决定将发掘出的羊舌墓地资料暂且保存,容日后展开研究。

    但关于羊舌墓地的争执之声似乎越来越起劲儿了,有学者直接对羊舌墓地考古队先前的判断——即“墓主或许是一代明君晋文侯的判断”产生疑问。

    有的学者称,或许河对岸本就是专门安置那些遭受刀兵之灾的国君的,以前在河对岸发现的9座晋侯墓中不是最后一座始终不能确定是不是晋文侯吗?那好,作一假设:对岸是按典制正常下葬于“公墓”的晋文侯,而羊舌墓地这一组墓葬只不过是这段历史时期里某位死于非命的贵戚罢了……

    争执太多了,无法计数,有学者主张,去做个鉴定,鉴定一下那个弄得众人纷扰不已的头盖骨,看看他究竟多少岁,准确些、细致些,这样起码能够平息部分争议。还有学者坚持,把那三座没有发掘的墓葬一并发掘了,联系起来,看看有没有什么蛛丝马迹浮出水面。然而,直到如今,那个头盖骨仍在,剩余的墓葬处于保护之中仍没有被发掘。

专家揭秘

    三晋都市报:现在这个羊舌村,是不是跟春秋时期那个著名的“羊舌”姓氏有关呢?这跟历史有没有什么关联?

    吉琨璋:羊舌是一个古老的姓氏,今天的《百家姓》中已不见羊舌,但羊舌氏是春秋时期晋国的一个显赫姓氏,在晋国历史上扮演了重要角色,特别是晋国晚期的著名政治家羊舌肸,名播列国,为当时的名臣。羊舌氏源出晋国公室,是晋之公族,即诸侯的子孙。今天的羊舌村可能是羊舌氏当年的一个食邑,并因此名传于今,然而这些早已无法考证。

    三晋都市报:时至今日,羊舌墓地的发掘情况怎么样?

    吉琨璋:都回填了,田野阶段的发掘工作进行完后,发掘现场就被回填了,并以现有的技术取走了尽可能取走的资料,剩下的羊舌墓地本身已成为一个历史学上的研究对象,从考古学意义上讲,这是一个曾经的“点”。

    三晋都市报:那个“著名”的无名尸骨,特别是其头盖骨,留于何处呢?

    吉琨璋:那个在M1发现的头盖骨和墓主的下半身尸骸,我们都保存着,留待以后研究。

    三晋都市报:现在,关于羊舌墓地的争议和猜想有多少种?都是关于什么方面的?

    吉琨璋:具体有多少种,恐怕没有办法估算。这些争执大多集中在对墓地主人的身份判断,以及墓地被盗掘的具体时间方面,当然还有其他,比如,有学者推断,根据葬制和墓地现实情况,墓主人究竟是不是又一代晋侯还无法明确。

    三晋都市报:您个人认为,M1的主人就是晋文侯?

    吉琨璋:我个人这样认为,因为从当时对M1头盖骨的判断和历史资料的分析,比如“晋姜鼎”的传世说法,还有晋文侯后,几代晋侯都死于非命的史实,这些都促使我做出这种判断。但究竟如何,还要看进一步研究。

    三晋都市报:如今在羊舌墓地,大家都知道还剩下3座中字形墓葬没被发掘,这3座墓葬有没有被盗?现在对于这三座墓葬,有何具体保护措施吗?

    吉琨璋:这三座墓葬在2003 “非典”期间就已被盗。至于其他墓葬的保护,其实现在各地盗墓的风气并没有止息。目前羊舌墓地派有专人看守,相关的政府部门也在履行文物保护职责。  

 

 

 

羊舌墓地发掘现场

本文来源:三晋都市报;本文作者:李尚鸿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10-08-11 )

太 原 道 >> 山西文史 >> 山西考古发现系列总目录

山西地域文化第一站:太原道 >> 山西文史 

工作QQ:3786689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山西文史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