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山西文史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山西省博物院文物精萃之

元代琉璃螭吻

  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以龙为图腾的文化传统。龙,代表了至高无上的权威和力量,在封建社会更是皇权的象征。然而,没有缺点的文化符号实在不够生动,所以不无风趣的古代先民,把出现在生产、生活细节中的带有龙形象的构件,都名以“龙子”的称号。可是这些“龙子”们,全都没能继承“乃父”的神威和身姿,一个个“怪模怪样”,且多多少少都有些奇怪的癖好,所谓“龙生九子不成龙”,比如因为爱好音乐而蹲在琴头的囚牛,因喜杀好斗而被置于兵器之上的睚眦,因喜好负重而背驮石碑的,喜欢鸣叫而被用作撞钟长木的蒲牢等等,全都颇具意趣,所附会的故事更是引人发噱。这九子中的老小——螭吻,据说平生好吞,且有兴雨灭火的的神通,所以被置于房屋顶上正脊的两端,两只螭吻各咬住两头,遥遥相对,很是威风。其实,这样的构思最早来源于佛教文化中的“摩羯鱼”形象,带有一定的宗教意味。随着宋元以来山西琉璃烧造业的兴盛,琉璃螭吻越来越多地出现在祠庙殿堂之上,有的传至今日。

    展出于山西博物院“土木华章”展厅的元代琉璃螭吻,本为芮城县永乐宫大殿上的构件,因维修更换而迁入。这件大螭吻高187厘米,宽124厘米,厚475厘米,釉色斑斓,保存良好,螭吻正大张其口,似乎正欲咬住正脊。整件文物体量庞大,做工精细,气魄慑人,令人叹为观止。虽然岁月的变迁使它离开了守护了700年的大殿,但它的威风仍然震撼着每一个观众。

 

 

 

元代琉璃螭吻

本文来源:太原日报;本文作者:宋涛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10-07-29 )

太 原 道 >> 山西文史 >> 山西省博物院文物精萃系列总目录

山西地域文化第一站:太原道 >> 山西文史 

工作QQ:3786689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山西文史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