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山西文史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抗日名曲《在太行山上》诞生在陵川

  “红日照遍了东方,自由之神在纵情歌唱。看吧:千山万壑,铜壁铁墙,抗日的烽火燃烧在太行山上,气焰千万丈;听吧:母亲叫儿打东洋,妻子送郎上战场。我们在太行山上,我们在太行山上,山高林又密,兵强马又壮。敌人从哪里进攻,我们就要他在哪里灭亡……”

    70多年前,《在太行山上》以其浑厚的旋律、恢宏的气魄唱遍了祖国大地。这首诞生于抗日烽火年代的歌曲,词曲作者是桂涛声、冼星海。那么,冼星海和桂涛声到底被太行山哪段雄伟壮观的景象所感染而创作此歌?

    晋城市两位学者踏上了 《在太行山上》诞生地考证之路。两年之后,二人得出结论:《在太行山上》诞生于太行之巅的陵川佛山。

  抗战名曲在陵川创作?

    张建军是晋城市旅游文物局文物科科长。2008年初,朋友送来一本《红都影帅》,这部30多万字的文学传记,记述了长春电影厂厂长苏云与老长影人所历经的政治风雨和人生沉浮。

    当翻书至第20页时,一段“1938年春,家住陵川的桂涛声由陵川动身去武汉时,将这首歌(《在太行山上》)给了民众小学的李曼”的文字,引起张建军的注意。张建军立马拨通对陵川历史颇有研究的靳宏伟的电话。

    在晋城,一度曾有《在太行山上》创作于陵川的说法。张建军所言,让晋城市发改委调产办主任靳宏伟脑海里浮现出件往事:1985年,陵川县政协副主席、文史专家王长发到太行山王莽岭下乡时说,这一带曾是陵川牺盟会的主战场,当年在陵川牺盟会工作的桂涛声亲眼目睹了王莽岭“铜壁铁墙”般的大气凛然,又融合了佛山“千山万壑”的雄浑澎湃,于是创作出这首抗战名曲。

    然而,在晋城及陵川,大多数人对“《在太行山上》创作于陵川”的说法将信将疑。要想证明这首歌诞生在陵川,必须找出桂涛声、冼星海当年在陵川活动时的记载或见证。

    为探个究竟,张建军、靳宏伟忙碌起来。

  耄耋老人见证当年

    “《在太行山上》就是为在山西境内浴血奋战的抗日军民而创作的一首二声部合唱曲。”张建军说,这首抗战歌曲由冼星海谱曲后,在汉口首演,随即传遍全中国,“太行山的游击队都以它为队歌。”

    靳宏伟、张建军开始从当地的史料中查询桂涛声、冼星海1938年前后在陵川活动的记载,以及与歌曲有关的回忆录。

    《在太行山上》创作于抗战初期的19385月。从创作时间点上看,当时正是国共两党联合抗战的高潮期,尤其在山西一带,国共两党部队共同抗击敌人,成为当年合作的模范区。

    一年多的时间里,二人几乎全部沉浸在浩瀚史料当中,寻找与此有关的各种细节。“这中间张振山帮了大忙。”2009107日,在原陵川县史志办主任张振山的带领下,靳宏伟、张建军一同来到东关状元巷武文德住所。生于1925年的武文德曾是儿童抗日宣传队队员,如今已有86岁。从工作岗位退下来后,他从事陵川历史资料整理和回忆录工作,对抗战初年的情况如数家珍。

    武文德回忆道:1938年春,我党从陵川选拔包括苏云等文艺干部加入了太行山剧团,洪荒担任团长。同时,党又派来了桂涛声、冼星海等文艺干部,住处就在八蜡庙,“解放后,八蜡庙被拆除了,位置就是如今的县公安局附近。”1938420日,冼星海、桂涛声在八蜡庙贴出儿童宣传队招收队员的“布告”。当时13岁的武文德和其他17名儿童参加了陵川儿童抗日宣传队,“这个宣传队属于陵川民众小学。”

    武文德印象中“比冼星海瘦一点”的桂涛声“很活泼”,经常带领宣传队下乡,老百姓给他做鸡蛋拌汤,他却要吃糊饭(当地用小米和玉米面做的糊状早餐),“非常朴素。”

  找到了桂涛声的警卫员

    就在二人感到有关细节略显单薄时,桂涛声当年的警卫员出现了。赵子纯,89岁,193710月参加革命。

    20091224日,靳宏伟、张建军冒着严寒来到陵川东关赵子纯家。装饰简朴的家中,挂着老人当年手绘的“四保临江”“解放海南岛”等作战挂图。1938年,第二战区行营游击队第一支队在陵川扩兵时,17岁的赵子纯是副支队长李谊宣的通讯员,后来又成为桂涛声的通讯员。

    提起桂涛声,武文德、赵子纯总是一口一个“桂代表”。原来,桂涛声当年是第二战区行营游击队第一支队政治代表。这在《中国共产党晋城历史》有明确记载,与武文德、赵子纯所言的“桂代表”身份相吻合。

    根据相关史料记载,桂涛声、冼星海与洪荒等人早在上海就相识,后又同时在陵川从事党的宣教工作。

    今年89岁的李中顺少将是陵川北关人,原陵川牺盟会成员,曾任河南省军区政委。今年626日,在郑州纬5路河南省军区干休所,听靳宏伟问“是否认识冼星海”,李中顺脱口而出“认识!”19382月,在陵川县城西街小学,当地举办“学唱革命歌曲”集训班,“顶替父亲参加培训”的李中顺还记得,当时教唱第一首歌曲的就是冼星海。因为能识简谱,学音乐比较快,冼星海对李中顺另眼相看。

    至此,桂涛声和冼星海1938年春在陵川的活动历史,既有资料记载,又有了当时目击者的见证。

  亲上佛山体验壮丽景象

    熟悉太行山地理的人都知道,“千山万壑、铜壁铁墙”的山川地貌,以隆起最猛烈的陵川东部最为明显,此处与“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丘陵风貌截然不同。

    武文德提到一个很重要细节:193853日晚,在太行山脉佛山脚下的六泉,他所在的儿童宣传队演出抗日剧目,次日凌晨3时便出发登佛山。当师生们登上佛山顶时,一轮红日蓬勃而出,大家不禁欢呼起来。披着围巾的民众小学女教师李曼激动地指挥队员们唱起革命歌曲。“当时桂涛声、冼星海也和我们一同登上佛山,二人即兴创作了一首歌曲,并教给大家一起唱了起来。”武文德说,教唱的歌曲就是后来的《在太行山上》。

    武文德的这一说法,有线索印证。秦红宇是以拍摄太行山王莽岭风光照片而闻名国内外的摄影家。2003年,他为筹备王莽岭摄影作品展前往北京制作展板。数十幅照片制作完成准备运抵太原前,他邀请曾在家乡陵川参加抗战的姑姑秦玉清观赏。当看到大气磅礴的王莽岭时,老人心情非常激动,轻轻哼唱起《在太行山上》。1935年,年仅14岁的秦玉清不想当童养媳而离家出走,参加了陵川儿童抗日宣传队。“那时,桂涛声、冼星海经常带我们到佛山上教唱歌曲,其中就有《在太行山上》。”秦玉清告诉秦宏宇。去年,88岁的秦玉清离世。

    两个细节将歌曲的创作大致范围“限定”在包括佛山在内的陵川东部地区。今年53日,为考证与《在太行山上》环境及情景的一致性,按照武文德回忆72年前桂涛声等人登佛山的日子,靳宏伟、张建军登上了海拔1745米的“太行山第一峰”佛山。当天早晨,站在凌云寺的台基上,东望群山奔涌,千山万壑,与此相距20公里之遥的王莽岭尽收眼底,数十道山脊线宛如一道道铜墙铁壁,紧紧护卫着“太行第一峰”。东北的板山和东南的熊山,形成对佛山的拱卫之势,红日初升,形成一种壮丽热烈、蓬勃向上的情景,与歌词中的“红日照遍了东方,自由之神在纵情歌唱。看吧:千山万壑,铜壁铁墙”是多么的一致!

    对佛山的实地考察后,靳宏伟、张建军认为,佛山顶上的日出景观、自然地理,与《在太行山上》的情景完全吻合。

  先贤会聚陵川奏强音

    一个地处太行之巅的偏僻小县,为何能成冼星海、桂涛声驻足之地?

    原来,1940年以前的陵川,是山西惟一未被日军占领的县,云集了国共双方党政军机关和要人,共产党人和国民党人都可以公开身份开展各种抗日救亡宣传活动,“那时陵川成为华北抗日根据地的心脏,像一块磁石吸引着全国各地的爱国青年和文化人。”

    1901年,桂涛声出生于云南省沾益县菱角乡朗村,1982年去世,享年81岁。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桂涛声随李公朴奔赴山西前线劳军。据考证,93日,李公朴带领桂涛声在太原见到了周恩来和彭雪枫。周恩来谈到了正在组建“国民革命军战争总动员委员会”,桂涛声便以战总会宣传部工作人员名义参加牺盟会的民众干部训练班。1938年春节刚过,日军对晋东南开始“九路围攻”,长治、晋城相继沦陷。按照党的指示,桂涛声任“第二战区行营游击队第一支队”政治代表,下设四个大队。其中,洪荒任二大队指导员。

    洪荒是冼星海的学生,早在1936年的上海,冼星海就是洪荒的老师。1937年秋,大众话剧团“怒吼歌咏队”在开封成立,后来前往陵川。不久,包括冼星海在内的上海救亡演剧二队到达郑州。得知洪荒在陵川的消息,又听到“怒吼歌咏队”也在那里,冼星海当即决定上太行山。到了陵川,冼星海见到了分别两年的洪荒,更让他感到意外的是,竟然见到了以前的老朋友桂涛声。

    至此,抗战名曲《在太行山上》的词、曲作者相会在太行之巅的陵川,对此,靳宏伟判断:“在关系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历史关头,两人的见面,必然要奏出历史的最强音。” 

本文来源:山西晚报;本文作者:李吉毅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10-10-13 )

太 原 道 >> 山西文史

山西地域文化第一站:太原道 >> 山西文史 

工作QQ:3786689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山西文史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