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山西文史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回望三晋女学

  您想了解一百年前山西在文化教育领域所发生的大变革吗?您想了解一百年前山西的女性同胞是如何踏出闺房、走进学校的吗?在第26个教师节来临之际,我们将穿越时空,带您重温那个时代,了解山西省教育界的一位旗帜性人物——孟步云先生,认识那个年代的教育特色。

女学先驱

    孟步云先生是一位倡导妇女“天足”、致力于女子教育、在我省先后创办了六所女子学校的先驱。1905年创办山西隰州公立第一所女子学堂,1907年在山西太原成立第一所私立光华女子学校 (现五一路小学),1909年创办山西省第一所私立女子师范学堂(校)(现第二外国语学校),同年,孟步云先生在祁县家乡创办了祁县县立女子两级小学校,担任名誉校长。1910年,山西省教育总署任命孟步云先生为“太原官立女子师范学校”校长并组织筹建(现在太原市上马街留存校门遗址),后来又在开化寺创办“女子政法习院”。

    孟步云,字履青,17岁时考中府州生员(秀才),为家庭所迫,自己办起私塾,以教学所得谋生,同时博览群书,复潜攻经史兼及天文、历算、医学,开拓视野,自修成才。光绪二十年,孟步云中甲午科举,跨入了当时山西省少有的名仕学子行列。他目睹了清政府的昏庸腐败,痛恨帝国主义的侵略,于是萌发了振兴民族之志。孟步云凭借自己甲午科举人的声望,组织志同道合之士,冲破千年封建陋习偏见,大胆成立“天足协会”,并任会长,成为山西倡导妇女天足的第一人。

女校创办

    清光绪三十一年,孟步云先生受任山西隰州学政(为清朝政府钦定之官、专职管理和督察一省教育事务,在科举取士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位期间,先生大力倡导女子天足,并动员女子走出家门,接受教育。在先生的不懈努力下,隰州公立女子学堂创立。学校规定,女子不许缠足,先生首先让自己的女儿孟石兰报名入学,并让自己的夫人郭氏(读过多年私塾,诗文、书法、绘画、刺绣皆精)义务教学。从此,开创了妇女登台讲学的先例。

    辛亥革命后,孟步云先生不忘自己的事业,继续办女校。他集合社会名流贤达——— 冯济川、孟元文、徐一清、张毅任诸先生集资、规划办私立女校,社会乡绅、实业家恩寿、渠本翘、乔景俨、乔映霞诸公也捐助款项,租借名舍数幢,办起了私立女子学校一所,创办时规模非常简陋,学生仅70多人,设速成师范班,半日小学两个班,公推孟步云先生为校长。

    学校费用十分拮据,孟先生委身蛰居于矮屋,舌焦唇干宣传于闹市,往返奔走呼号于显贵。一些官绅见孟步云为办女学如此辛苦,嘲笑他舍掉清福,自讨苦吃,是世间最笨的人了。而他的行动却感动了时任咨议会会长的梁善济,梁先生遂与当政者商议,给孟步云先生拨款3万元。如此,学校的经费才有了着落。先生精打细算,将有限的款项用在拓宽校舍上,继而又招收高级小学两个班,成为一个完整的女校(现五一路小学前身)。

    19109月,在太原教场巷陆军小堂创办太原女子速成师范学堂。这样就把女子师范从女子小学中分离出来,有了女子师范学校了(现太原十八中前身)。

    民国三年,袁世凯派的山西巡抚使金永对孟步云办学在社会上影响很大后却不肯出来做官深为不满,因此核减了女校经费。及袁世凯死,金永去位,新政府又将核减的经费如实发还,校舍的建设得以继续进行。起初,南肖墙校址三十余亩,教室八间,逐渐开拓扩大,科班也逐年增多。民国十四年八月,孟步云先生召集董事会决议再次扩展建筑,充实各项教学设备,添设女校初中部。民国十五年九月,呈报教育部核准立案。当时的教室达到几十间。

课外创编

    孟步云先生在办学教育方面尤为突出的是女子师范学校的创立,为山西培养出了一大批巾帼女杰和基础教学的女教师,改善了当时师资力量缺乏的状况。之所以能从最初的一个班发展到开办起6所不同程度的女子学校——小学、初中、师范、大专,是同孟步云先生及同仁始终贯彻实行的教育教学理念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他们引导女孩子们不仅踏入学堂同男子一样学习文化知识,而且在教学的创新方面开创了“课外创编辅导课”,即把学生所学的国文课内容编写成舞台剧本,让学生们轮流充当剧中的各种角色,这样,不仅让学生深刻理解了所学课文的主题思想和教育意义,而且还在表演、口才、品德甚至胆量多方面让学生得以展示和升华。

    笔者在阅读孟步云先生的事迹资料时感慨万千,最能直接反映孟步云先生教育教学理念的是19894月出版的《山西文史资料》第九篇《在太原女师读书的日子》,作者林薇,她的原名叫张霞芝,1936年太原女师毕业。

    下文引用林薇《在太原女师读书的日子》的部分章节,来佐证孟步云先生课外创编辅导课的现实意义。

太原女师

    1932年的秋天,我进入了山西省第一女子师范学校的附属小学。在人们的心中,这不仅是在太原而且在全省也是最好的学校了。那时我的家在前所街,离上马街还是较远的,但母亲宁可要我跑4趟远路,也不肯就近入前所街的第三国民小学……学校的环境真好,教室宽大明亮,到处都很整洁。我们附小上音乐、手工和自然课,都另有专门的教师。还有个风雨操场,下雨天都能游戏、打篮球。特别在我渐渐熟悉了之后,跟着小朋友们到处游逛,看到我们的学校是那样广阔,不仅有附小还有幼稚园、师范班,更有大小操场、自习室、图书馆、宿舍。除了各种教室外,还有风琴练习室,里面有好多风琴。后来我和几个小朋友就常跑到那里学习弹风琴和唱歌。

    ……

    上小学时,课外活动常是和小朋友把围巾披在肩上,唱着、舞着《麻雀与小孩》:“飞飞飞飞这个样子飞飞飞飞,慢慢飞,这边飞来那边飞去飞……”越唱越有趣。黎景晖老师编的儿童歌舞剧,课文《葡萄仙子》、《月明之夜》、《三蝴蝶》等大都成为我们课余活动的演唱材料。这些歌舞剧不仅给了我们很大的乐趣,也使我们小小的心灵受到美好情操的陶冶。如《麻雀与小孩》教我们诚实和仁爱;《葡萄仙子》告诉我们植物生长靠雨露阳光,人们应该热爱大自然;《三蝴蝶》则教育我们珍惜友谊,患难相助。

    ……

    学校对学生中间自发的表演活动一直是支持和鼓励的。高小五六年级时,经常在班与班之间举行演出,那是十分认真的。同学们从家里拿来床单挂在讲台上当幕布,班里自制的“戏票”分送给外班好友,届时,教室门窗都派人把守,维持秩序。大家为班上能有这样的演出而感到骄傲,十分神气。同学们凭票入场,老师们可以自由出入。小学部主任孟修之老师每次都来观看并给我们鼓掌。

    1930年秋,我高小毕业,考上了师范班的18班,就是说,女师从开办以来已办到第18个班 (期)了。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东三省的消息传来,全省军民无不愤慨。全国各地群众纷纷组织义勇军,亲赴东北抗击日本侵略者。女师学生也和太原学生一道参加了山西当局成立的“铁血义勇军”,利用寒假在上马街农业专科学校内办起“军事训练所”,请了教官进行军训。我们学生学的是担架、包扎等军事看护学。这次军训随着寒假的结束告终。同学们因未能亲赴东北抗日前线而遗憾,但从此切身感到了民族危机的加深,考虑到自身的一切都是和整个国家民族的命运紧紧相连的。  

 

 

 

 

 

 

 

 

 

 

本文来源:太原晚报20100904;本文作者: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10-10-13 )

太 原 道 >> 山西文史

山西地域文化第一站:太原道 >> 山西文史 

工作QQ:3786689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山西文史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