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山西文史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武乡石勒遗迹暗道群探秘

  2008年夏,本报记者曾赴武乡县北原山一带,采访当地人对于后赵皇帝石勒“故里”的探寻与求证(见本报特稿《武乡,石勒情结的迷茫与探寻》)。两年后,本报记者再次踏上那片土地。旧地重游的寻访目标,是被当地百姓传扬的“石勒兵寨地下军事暗道”。

神奇的地下暗道

    烈日炎炎下,我们沿着北原山盘旋而上。

    82岁高龄的当地老人程庆文在前面带路,引我们上了石勒寨。满布野草的陡坡上几无落脚处,记者小心翼翼靠抓着草根灌木勉强前行,不由为前面的程老者担心,而老人却身手矫健。

    石勒寨东石墙的背阳处,现出了荒草掩着的数个黑黝黝的洞口,仿佛是狐狸洞。“这就是暗道的一个口。当年日本鬼子打来,有天头顶上日本飞机轰轰来了,近千号人就是从这里进了洞,后来从县城西头的一个窑洞里出来了。”程老者说。记者伏身钻进了这黑洞。这土山上的土洞,洞壁洞顶都干燥光滑。一人多高的洞内凉气逼人,入洞骤暗,借手电光才得以前行。行不上十数步骤然分开两个左右岔口,择其一岔口复行数步,前面挡着一片塌落下来的土及石块,不伏地爬是过不去了。

    “小冯,不要再往前走啦。深着哩。六华里不止。”外面,程老者与“报料人”——武乡县原政协副主席马生旺的喊声,止住了记者的脚步。

    沿原路退回,再进到东河沟村。程老者带着我们走进一户人家。主人外出了,鸡儿满院啄食,狗儿静静卧在树阴下,一排四间窑洞,三间大门敞开着,一幅昼不闭户的安然画卷。但却有一间窑洞“铁将军守门”。马生旺指着这唯一一间上了锁的窑洞说:“暗道洞口就在这间屋里。”透过窗玻璃看去,屋内墙上另开着一扇洞口,被门帘挡着。“近两年来,不断有人来打探,常有三两人要求进洞去看看。可能是坏人,想找东西哩。不能不防范。就我们熟人来了才让进。”马生旺解释这间窑洞上锁的原因。

    程老者热心地去喊。主人回来了,是位老大娘。她打量记者一下,先去屋里拿了件自己的厚衣裳让记者穿上:“别嫌弃,这是俺的。洞里阴得很,可别受了凉落下病!”然后热情地打开门让我们进洞。

    能有多凉呢?外面是三十七八摄氏度的高温。记者的话被大娘接下来的介绍挡回去了:“年下杀了猪,有两家邻居把猪肉寄放在俺这洞里。第二天肉就硬了,能当冰箱使。”显然由于是藏在屋内的缘故,这个洞比北原山顶那个洞的温度还要低些。

    这个洞也更高,宽敞许多,横着过三个人没问题。除左右两边分岔,本来中间还有个岔口(即分成三条通道),但被塌落下来的土挡得完全看不见了。分岔的暗道深不可测。行进在这样的洞里很有几分神秘感。

    啥时候打的洞?大娘说不上来,只知道自己的婆婆年轻时这洞就在。该是老早辈子的人弄的吧。相隔的两户人家家里也有洞口通往暗道,与大娘家情形相仿。

    再往坡下走,进到程老者家。上世纪70年代初,程老者在院里盖房时在地基上发现了一个洞口,进到洞里沿道走了约20米,从一口古井壁上探出头来。此前没人知道这口老井里还有洞。“这井的水做出的饭香。我小时,村里有两回有人跳井,可都没有死。还有一头牛掉到过井里,也没死。就是我和别人用绳子把它吊出来的。”程老者指点着当年拴牛的地方,离井沿一米远。马生旺将辘轳放下去试探着。从井口到水面有32米深。

    在东河沟村,听说记者来了,75岁的卢作明闻讯从象棋摊子上赶来,热心地带我们探洞。去年马生旺他们来初访时,他就曾手绘过一张故县城、石勒寨与东河沟平面图,密密麻麻画着城墙、庙宇、农舍、大树和表示地下暗道的双虚线。他沿途指点:“这就是一个洞。已经填平了。”“那个洞,当年有民兵钻进去,捡过锈箭头、旧砍刀、盔甲片,可惜没有保存下来。”“这个洞里头的暗道四通八达好几层,好进难出,只上过两层不敢走了。”“那个洞我小时候点上麻秆棒进去捉迷藏,打蝙蝠,火灭了就摸着洞壁走,老深老深,没敢走到头。看见有土灶土炕,灶上有黑灰,明显是有人住过的。”“这个叫盘丝洞。为啥这个洞有名字?”他拿根树枝在地上画着图形:“这地道从这个洞口绕了一圈,走不对的话,就又从原洞口回来了。”他说的这个“盘丝洞”入口在张二牛家,能通到北原山顶绝壁上,但洞的另一个入口开在高明庆家西窑土墙上,程家出来的洞口外是条水流冲刷而成的深沟,沟上据说原来有吊桥……

    两个村庄走下来,记者进了三个洞(此外有两家主人不在没能进去),看了十个洞口,听说了十数个。人们说,这北原山的肚子里,这整个故县城地下,全是这样错综交叉的暗道,条条相连,处处相邻,多隐藏在民窑内,通往周边乡村,出口皆通荒郊山崖,四通八达成网。

    2009年夏,石勒69代孙的北京某公司副总石旭昊在与马生旺相谈《石勒——武乡千古一帝》一书的出版事宜时,谈到了自己祖传口授秘史中的一句:“石氏口传:祖籍北原山北台地下有洞穴暗道。”他遗憾自己在2008年回武乡探访时没能察访求证这些暗道,希望马生旺回乡后能进行寻访。马生旺回到武乡后,立刻与原武乡文管所所长王照骞等人一起去探考。探考结果惊人:原来他们曾走访过多次的农家竟然发现有许多的暗道,并在抗日战争反扫荡时多数被使用过。

    这些幽深错综、迷宫般的地下暗道,真的会是一个深藏地下1690年的庞大军事工程吗?那无数离奇却厚重的传说、诸多异乎常态的独特,真的印证着那段短暂却不容忽视的中国后赵历史的武乡传奇吗?谜,还是谜。这些谜是如此诱人……

乡人的开发构想

    “我们希望你采访这个暗道,是想能通过你们《三晋都市报》,把我们武乡的石勒遗迹与文化报道出去,让各行各业的有识之士来考察!来开发!”

    这里聚集了太多的石勒遗迹与传说。从山顶的石勒寨依山而下,曾建过石勒行宫和40多座庙宇。山下平原还有石勒点将台。石勒寨顶的土堆,一直被传说可能是石勒墓。史载石勒死后,他的侄子石虎命人深夜送尸下葬,墓在何处始终是个谜。有山东说、河南说,仅山西境内就有武乡说等四处。

    石勒,一个以奴隶之身而成帝王的异族人,在西晋灭亡到北魏统一华北这段时期里,当中国南方正以东晋的异彩留世时,北方十六国中,公元319-333年在位的后赵皇帝石勒,也书写了中国历史上独步而酷烈的一页。然而这段历史远不像唐宋明清那样被后人所熟知乐道。这其中也许有汉文化的独尊因素。

    在敦煌壁画中,高僧佛图澄的故事非常吸引人。他从西域不远万里而来,到武乡扶佐石勒建立帝王大业。他法术无边,能在手掌上调麻油胭脂观看千里之外的境状,能起死回生,能听懂铃声预知吉凶……被石勒奉为“国之大宝”。石氏政权下的后赵境内共建寺庙893所。是佛图澄促进了汉地佛教文化的第一个环节,并使佛教第一次纳入到最高统治者的保护之下。武乡的南山是佛图澄的道场。“平遥的城,上党的门,武乡南山的佛图澄……”民谣流传至今。

    还有,作为胡汉杂居之地,尽管时光已流逝了一千多年,明显的基因遗传仍印刻在许多武乡人身上。据说石勒“碧瞳赤须”,耳中长着一簇耳毛(因此从小他耳里就常听到军鼓声)。而武乡人中有耳毛者比比皆是,高鼻白肤的八路军纪念馆史料研究部主任郝雪廷自己就长有。“高鼻深目、灰蓝眼珠、耳毛、络腮胡。四个特征都具备的,武乡人中有两成;具备其三的,有三四成。”他的话让记者想起,在石勒寨龙门跟探洞时的老大娘便是深目碧瞳。“一皇帝,一高僧,少数民族风格兼古代帝王文化,加上已成熟的红色旅游线路,加之山清水秀,武乡坐拥这无可复制的独优资源,完全可以实现旅游大发展!但现在外界对这一帝一僧全无了解。”的确,在史学界寂寞,于旅游界无闻。一直以来,即便是山西导游,对石勒景点也一无所知。王照骞曾在诗中这样痛慨:“……多少人造景,炒得火爆红。我们原汁味,少有人问津。守着金饭碗,偏当乞讨人……”武乡帝僧资源的寂寞归因于历史。石勒遗迹大半凋零于一场战火,几次运动。

    北原山也叫鼙山。明代的北原山根本就是一座小而完整的县城,整个城方圆不过1.5平方公里,五进院的县衙,街道两旁店铺林立,商贾云集。这格局一直保留到抗日战争时期。民国时,祖祖辈辈祭祀石勒的武乡石泉村海神庙中的铜质赵王古印,连同佛像、香炉与据说是佛图澄口含的珍珠,一起被盗走,据传早已流落日本。而其后的战火将一座县城烧得几乎片瓦不留(5公里外的今天的武乡县城,是自1947年以后新建的)。

    在战后仅存的一些遗迹中,三米高的点将台在修水坝时取砖土拆了;庙宇的石料铜铁在大炼钢铁时熔了;上百块整块的石碑修粮站时被当地基砸了;许多族人的家谱史料在“文革”中烧了……站在夕阳下点将台的一抔荒土上,烈日余热挡不住历史的一阵阵令人齿冷。

    2001年开始致力于“石勒是武乡人”的论证起,十年间,马生旺等人的思路,渐渐从一个“证明这段历史的故里之争”演变为“重现这份文化的开发之谋”。他们的构想已经细化为一份颇为详尽的旅游规划开发计划书。

    目的:开发石勒旅游,使红色绿色加古色的旅游产业成为武乡新的、永久的经济增长点。原则:保护、研究、开发并举。规划:北原山一带恢复兵寨、城墙、碉堡、龙门等古貌,修复部分地下暗道与古县衙;山下平原一带修建石勒故里民俗博物馆及太行民俗馆……

    名人故里的旅游开发并非易事。但在规划参与人之一郝雪廷看来,武乡的石勒资源开发独具优势:基本不存在搬迁开支,农田补偿也极其有限;两晋时期的建筑修复较简便、省时省钱;当地政府与村民对此项开发非常支持;许多熟悉掌故、传说的老人还健在;古县志上有明确记载,并绘有图案;当地饮食娱乐风俗深可挖掘……

    “你想,来武乡的游客,能在博物馆听身穿古代民族服装的讲解员解说后赵历史,亲自站到兵寨演武场感受沙场秋点兵;能坐在羯族帐篷里喝酒饮茶,品尝石勒带兵时的干粮‘炒指’,住古县城的民俗客栈;能钻地道体验神奇,坐石勒发明的‘胡秋千’,观赏武乡独有的顶灯、霸王鞭、游黄河等种种民间娱乐……那该是怎样的惬意又有收获啊!”

    “增强文化力,发掘古遗存。遗产打品牌,品牌变产品。招来五洲客,迎来四海宾。发展旅游业,创收惠乡民。武乡再崛起,当为世界惊!”这是武乡人的共愿。

    在我们的乡村走访中,处处可见老乡热情探问:“又有记者来啦,(开发)有眉目了?”“这次能办成不?”……在为故乡风物的自豪之外,他们显然也被“旅游开发带动一方发展致富”的憧憬激动着。  

本文来源:三晋都市报;本文作者:冯迪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10-08-10 )

太 原 道 >> 山西文史 >>

山西地域文化第一站:太原道 >> 山西文史 

工作QQ:3786689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山西文史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