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留住城市文脉的“根”与“魂”

——太原市文物保护的现状与展望

  “山光凝翠,川容如画,名都自古并州。”太原又称晋阳、并州,素有“锦绣太原城”之美誉,是一座具有2500多年建城历史的文明古都。悠久的历史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晋阳文化,留下了博大丰厚的历史遗存。全市现有馆藏文物20余万件,古遗址、寺观、宫殿、石窟、古塔及石刻、雕塑、壁画等各类文物近千处,各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96处。其中,国保单位13处,省保单位32处,市保单位48处。著名的有全国最大的祠堂式古典园林晋祠、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典范天龙山石窟、全国规模最大的道教石窟龙山石窟、中国乃至亚洲最古老的石质燃灯塔童子寺燃灯塔、世界最早的摩崖石刻蒙山大佛、中国绘画艺术的杰出代表北齐墓群壁画,还有文庙、崇善寺、纯阳宫、督军府旧址、山西大学堂、清真古寺、天主教堂等一大批极具较高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古迹,使太原的文物资源具有史前文化遗存丰富、古代建筑门类齐全、彩塑壁画异彩纷呈、石窟造像独树一帜、碑碣石刻精品迭出、唐宋园林宛自天开、区域考古引人注目、革命文物遍布全市的特点。这些历史文化遗产,是太原的精华所在、特色所在、神韵所在、魅力所在。

   

    文物是人类文明的物化成果,是悠久历史的稀世鉴证和不可再生的精神资本、文化资本、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近年来,我们从对国家、对人民、对历史负责的高度,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文物工作发展全局,坚持保护文物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努力用立法在先、规划在先、介入在先的工作理念,促进变经验为科学、变被动为主动、变保守为创新,使我市的文物事业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一是不断加大文物法制建设力度。先后制定了《太原市文物保护和管理办法》等4部地方性法规,构建了比较完善的文物保护法规体系;编制完成《太原市文物古迹保护规划》等6个专业性规划,着手编制晋阳古城遗址等文物保护和发展规划,为强化文物的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和科学依据;二是逐步加大文物保护力度。先后实施了晋祠圣母殿双塔纠偏、大关帝庙、唱经楼、蒙山大佛、阳曲慈仁寺等一批社会关注的文物保护项目。选择了山西省银行旧址等42处具有一定历史、科学、艺术价值的古建筑,抢救性公布为第一批文物单位。遴选在文物普查中新发现的1000处文物,实行挂牌保护,进一步修补完善了历史文化传承脉络;三是考古发掘取得重要成果。其中春秋赵卿墓、隋代虞弘墓、北齐徐显秀墓先后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虞弘墓还被评为20世纪全国百项重大考古发现,太山龙泉寺唐代塔基遗址成功入选新世纪山西十大考古发现;四是加强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利用。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化遗产保护也在向深度和广度发展。太原作为山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是我国能源、重化工基地,工业门类比较齐全,工业遗产相对丰富。针对我市工业遗产的分布情况和特点,摸清了工业遗产的底数,认定了工业遗产的价值,了解到保存状况,有重点的开展抢救性维护工作,并将依法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纳入文化遗产的保护范围,有效发挥工业遗产的历史价值和作用,展现太原城市发展的风貌和特色;五是认真做好新农村建设中的文物保护。切实把保护文物古迹纳入新农村建设的规划之中,防止大拆大建和损毁文物事件的发生。同时,积极指导有关部门和单位,做好体现村落特有历史风貌的代表性古建筑、古街区的保护与维修工作;六是扎实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文物普查是加强和改善文化遗产保护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按照国家和省文物局的统一部署,我们全面开展了文物普查工作,共调查登记文物2369处,其中复查856处,新发现1513处。特别是工业遗产、近现代建筑、乡土建筑、老字号、文化景观等有重要发现。极大地丰富了文物的内涵,为文化名城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文化是城市功能的最高价值,也是城市功能的最终价值。从“功能城市”走向“文化城市”,是城市化进程的核心理念,也是一种必然趋势。综观世界闻名遐迩的文化城市,都是立足于本土文化和区域特色而发展起来的。太原市不仅有丰富的煤炭资源,更有取之不竭的文化资源,文化遗产作为城市发展的文化资源,是创造文化城市的不竭动力。市委、市政府与时俱进、适时而动,在第九次党代会上提出把太原建设成为集三晋文脉与现代气息为一体的特色文化名城的总体部署,将特色文化名城建设置于城市发展的战略高度,推进资源城市向文化城市转型。为此,我们紧紧围绕“建设服务全省、影响全国、吸引世界的新太原”的总体目标,依据“改造旧城,建设新城,保护古城”的发展思路,按照“开发、保护、研究、包装、展示”的总要求,依托文物资源优势,以西山文化带、汾河景观带和晋阳古城、太原旧城及晋祠、崛 山围山、双塔景区为构架,着眼于打造城市名片、提升文化品位、展示文化魅力,突出抓好文化遗产保护和文物景区建设,加快资源整合步伐,构建合理空间布局,形成晋阳文化品牌,建设充满生机、彰显特色、形神兼备的文化名城。一是加大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力度,展现城市传统文化风貌。文化遗产不但具有不可替代性,不可再生性,而且具有不可分割性。我们从全局的角度研究文物建筑、文化遗址和历史街区的空间分布规律和空间整合关系,充分发挥文化遗产对提升历史城区整体价值的重要作用。编制完成太原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颁布《太原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办法》,确定南华门等五大历史文化街区,文庙——— 文瀛湖等五大历史风貌区和太原古县城关帝庙等1358232处历史建筑。同时做好东三道巷片区等保护开发建设,更好地保护城市文脉,彰显老城特色和魅力,增强我市的文化吸引力,体现历史文化名城的新形象;二是以晋祠整体包装和晋阳古城景观恢复为龙头,深入挖掘晋阳文化,展示太原地区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和灿烂的华夏文明景观。晋祠及其周边区域的地理人文形成的唐风晋韵风格,是晋阳文化的精华所在,在三晋人文历史乃至中华文明发展演进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为深入挖掘晋阳文化内涵,延伸晋祠、晋阳、晋文化的文化脉络,展现唐风晋韵的文化风貌,形成古祠、古镇、古园林的历史文化景观,将晋祠打造成全省领先、国内一流的历史文化景区,我们对景区周边不协调建筑、村落实施了大规模拆迁改造,对景区内的景观建筑作了适度调整,使晋祠景区及周边面貌发生了本质性飞跃和根本性改观。晋阳古城是我国春秋、汉晋、北朝、隋唐时期北方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自公元前497年赵简子筑晋阳城,到公元979年宋太宗赵光义火烧毁灭止,历经1500年,城址几乎没有移动,火烧水淹的特殊毁灭方式使城市格局保存完整、文化遗存埋藏丰富。晋阳古城遗址在全国都城遗址特别是唐——— 五代时期都城遗址中独具特色,在中国乃至世界上具有唯一性,被誉为中国的“庞贝城”,列入了全国百大遗址展示项目。我们积极推进晋阳古城遗址的保护、展示与利用,力争将晋阳古城遗址打造成一个集考古研究、遗迹展示、生态修复、文化旅游为一体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三是整合历史文化遗存和人文生态资源,打造展示三晋文化特色的西山文化旅游带。天龙山、龙山、太山、蒙山、崛 山围山等五大景区遥相呼应、连成一片,融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与优美的自然风光于一体,特别是有许多重要的文化遗存都是太原作为东魏霸府、北齐别都和大唐北京辉煌与繁荣的重要见证。通过文物景区的环境综合整治,整合周边文物资源,提升景区环境品质,形成文化强势品牌;四是加快历史文化产业板块建设。着力完善博物馆的功能,突出特色、凸显个性,新建太原博物馆和专题博物馆,扩建改建国民师范旧址,修补完善山西历史文化传承脉络;五是建设双塔历史文化片区,打造太原标志文化景观。双塔寺是太原市城区现存的主要古建筑群,凌霄双塔是太原的标志。进一步强化文化遗产保护,完善基础设施,打造太原标志文化景观,将双塔景区建设成为我市东部重要的历史文化休闲旅游景区。

    古老的城市有了文化的滋润,才能培育出创新的沃土。发展的城市有了文化的熏陶,才能更加充满活力。文化创新的高度取决于对文化遗产发掘的深度。城市的发展不仅要有对文化遗产的积累和传承,还要有对新的城市文化的开拓和创造,这样才能始终保持发展的生机与活力。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由“功能城市”向“文化城市”的转型,必将突显文化遗产在文化名城建设中的独特魅力和传统优势,必将使厚重的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必将形成独具特色的文化氛围与城市风格,进而唱响“文化太原”的主旋律,让晋阳文化光耀神州,让魅力龙城吸引世界。 

本文来源:太原日报;本文作者:(太原市文物局局长)李钢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10-07-15 )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山西地域文化第一站:太原道 >> 山西纪实 

工作QQ:3786689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