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城市路灯,太原的眼睛

  “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在郭沫若眼里,那缥缈的空中有一个繁华的街市,街市上的灯儿很美很美的。

    在现代化都市里,路灯除了明亮之外,还要好看,还要妩媚,还要动人。路灯,已经不再是夜间单一的照明工具,而是彰显城市活力、时尚、文化的若干微小因子。从这些因子里,可以体现出这个城市的过去和现在。

  路灯,穿越历史的城市标志

    清朝末年,第一盏路灯在太原出现后,至1907年、1908年、1920年、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其间,城市路灯发生了很多故事,有些可能很引人入胜,甚至你还没有听说过。

  清朝末年,第一批路灯——石油灯和瓦斯灯成为城市时尚

    一个世纪前,当许多城市的人们还没听说路灯是个什么东东时,太原城街头已经亮起来了。路灯是石油灯和瓦斯灯(太原人称之为煤气灯)。这样的路灯,在今天看来太不值得一提了,但在当时却是奢侈品,并不是满大街都有,而仅仅风靡于政府衙门口以及部分大户人家、大商户门前的一小段路上。虽然光亮微弱得像萤火虫,但彰显出城市达官显贵人家的时尚之风。

    路灯和路有很大的关系。太原市城市照明管理处维护科副科长刘涛对太原路灯的历史熟稔于心,“清朝末年,由于西方文化的输入,太原城内的街面有了变化,部分主要官道和商业街道铺设了少量石板路和灰渣路面。同时,出现了路灯。据老人们口耳相传的路灯样子是:位于大概一米多高的木杆顶上,上面有一小木盒,盒子四周镶着玻璃,盒里放着一盏灯。每到掌灯时分,更夫们便提着灯笼,来到街上,打开小木盒,挨个给路灯添油、打气、点燃。等到黎明时分,更夫们再逐一将路灯熄灭。”

  1907年,侯家巷有了8盏带电的路灯,明晃晃的,市民以为是怪物

    太原第一批真正用电的路灯一共有8盏,全部在侯家巷。

    1905年,山西大学堂在太原侯家巷落成。英国人威廉姆斯从天津用牲畜驮来了一台直流发电机。经过一年多的安装调试后,终于在1907年发电。也就在这一年,侯家巷安装了8盏路灯,开创了太原以电为能源的夜间照明史。灯泡是第一代电光源——白炽灯泡。安装好后,明晃晃的,没见过世面的太原人恐怕是很难接受的,可能就像某些历史连续剧里演的那样,见到电灯,远远地躲开了,以为那是个怪物。

  1908年起,群体路灯出现在公众视野。1920年,城市主要街道安装七百余盏

    1908年,山西商会会长刘笃敬(襄汾县景毛乡人)筹集资金20.9万银元,在太原城内的南肖墙开了一家太原电灯公司,供周边商行及街道路灯照明。后来,精营街、五一路、府东街、省府、柳巷、南肖墙、海子边等地段又陆续安装了一百余盏。路灯第一次以群体的方式出现在公众视野。

    1920年,太原电力工业发展迅速,市区内路灯相应增加到748盏,线路跨度13.88公里,路灯主要集中在军政衙府地区、商业闹市、官商住宅区、公共场所和火车站地段。至于一般街道、小街小巷和贫民区仍是一片漆黑。

    上世纪50年代左右,路灯覆盖城区大街小巷,以木杆小弯灯为主

    上世纪50年代左右,太原的路灯建设如火如荼,1949-1959年,太原城区内约安装路灯6893盏。这一数字意味着城内大街小巷的路灯普及率已经很高了,但样子却不美观。老太原侯桂和回忆道:“印象中的太原路灯一律是粗木电线杆,在距离地面约4米高的顶端,探出一盏小弯灯,灯罩为内白外绿的搪瓷喇叭状,中间有个拳头大小的白炽灯,在夜色中散发着幽幽的光。”这种路灯叫木杆小弯灯。

    当时城市建设刚刚起步,房子大都很低矮,两三层高的建筑就算时髦了,但大规模路灯的出现,使得城市夜色有了生机,夜里不再像乡村一样沉寂。亮亮的路上,有更多的人行走了,大家说说笑笑的,上夜班的女工敢独自哼着小曲回家了。老街坊郭春燕说:“我在海子边住,家门口有盏路灯,亮得晃眼。那年夏天,妈妈给姐姐做嫁妆,那件带金丝线的衣服在路灯的照耀下,五彩缤纷的。做好后,姐姐穿上在路灯下跳啊跳的,像嫦娥仙子,太可喜了!”她说,有好多东西在路灯下看都是很养眼的,比如她有一个白色的塑料发卡,在路灯下看像被镀上了一层黄色的光环。

  60年代,五一广场更换组合路灯,亮如白昼,人们争相观看。解放路上安装水银路灯,外形美观

    60年代后,路灯有了很大转变。老太原张永亮记忆犹新,“19638月,五一广场的木杆路灯不见了,换成了水泥杆大柱型组合灯,和北京天安门广场的灯很相似,矗立在广场上,远远地看特别壮观、雄伟。我很激动啊,当时太原能搞成那个样子,很不容易的。晚上,观灯的市民从四面八方涌到广场上,就像潮水一样。路灯亮如白昼,掉到地上一根针都能看见。”

    让张永亮难以忘怀的还有,1964年解放路安装的水银灯(高压汞灯),那是第二代光源在太原开始推行。“灯光比白炽灯亮不说,好像还省电。灯罩子是抱箍伞形的,很气派。”走到大街上,张永亮觉得心里亮堂。

    灯,是那时城市变化最明显的标志之一。

  关于城市路灯的观点

  倡导城市路灯低碳、节能

    容和平(山西大学教授):从推进城市化进程,打造都市圈的角度讲,对公共设施的建设要求也与日剧增。近些年,太原路灯的款式、亮度、色彩给行人的感觉还是比较舒服的。从低碳节能的角度讲,城市推广LED灯,符合时代潮流。桃园北路等一些路段已经安装了LED灯,省电,环保,美观大方,照明度高。

  大城市的路灯造型简洁、明快

    吉锋 (太原市城市照明管理处技术研究室主任):从我个人角度讲,城市路灯仍以照明为主,兼具美观。去北京、上海等一些大城市考察,一般越大的城市,路灯造型越简洁、明快。走在新建的路上,你根本感觉不到路灯这个东西的存在,它已经融入城市了。相反,越小的城市可能在这方面追求越多,有些街巷的路灯造型千奇百怪的。当然,这不能说不好,也许体现了地域文化特色呢。

  路灯藏在树里,晚上影响开车

    张鹏(大学生):晚上开车行驶在某些路段上,抬头看看路灯也不少,可就是觉得暗。原来有些路灯藏在树丛里,射出来的光线七零八落的,当然不亮了。特别遇到枝繁叶茂的路段,树叶中的路灯照射下来,树影就把路遮了大半。

  路灯衍生出夜经济

    郭宇(私企老板)城市路灯已由单纯的照明变成城市一景,还衍生出“路灯文化”、“夜晚经济”,比如夏夜购物、乘凉晚会等都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像路灯漂亮、照明度高的地方,去的人也多,那里肯定繁华,消费也很活跃。我在这样的路段赚的钱肯定多。

  汾河边饭店的临窗位置最抢手,因为有灯景

    李晶晶(某饭店大堂经理)每逢双休日晚上,我们饭店的生意格外好。由于饭店位于滨河路上,紧挨汾河,晚上二三楼靠窗户的座位需要提前预订,往往路面上、桥梁上、河畔上的路灯景色令食客们陶醉。大家边看城市夜色边聊天,很惬意的。

  路灯,辉映时代的城市时尚

    从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后,太原的路灯发生了质的变化。第三代新光源钠灯、金卤灯,第四代光源LED灯出现,它们都被组合成不同的灯型,出现在城市街头。这些路灯除了让城市亮起来外,还被赋予了让城市美起来的含义。

    有些路灯,可能你每天路过,已经习以为常,觉得没什么。其实,你如果带着对这个城市的审美眼光去看,会回味无穷。

  迎泽大街的时尚路灯体现城市开放的胸怀

    716日晚915

    宽阔的迎泽大街,车流缓缓地移动着。张林坐在车里,向外远眺,两旁的路灯高出树木,而且都微微探出头来,路面上几乎没有树影。灯杆通体银白,细细高高,挺拔清秀,一大片一大片银色的灯光,像天上泻下来的一块块奢华的幕布。“穿行其中,简直是一种享受,本来因塞车很糟糕的心情明朗起来。”想起一位朋友这样评价迎泽大街的路灯,“她微微向内倾斜的姿态,就像谦逊恭立的主人,敞开胸怀,迎来送往着每位过客,这就是开放的姿态。”迎泽大街是太原的窗口,对路灯这样的褒奖恰如其分。

    白色光源和动感十足的灯杆,是不是单纯从美化城市的角度设计的呢?太原市规划局市政处的郜处长说:“首先考虑的还是交通安全。太原市空气中的灰尘比较大,如果采用以往的黄色光源,光的穿透力很差,灯光昏昏暗暗的,在车流如水的迎泽大街上很不合适。选择白色光的金卤灯光源,它的穿透力很强,照射到路面,没有任何障碍。它的灯杆呈倾斜状,可以将光亮最大限度地投射到地面上。”

  长风西大街的“世博路灯”别具一格

  “这条街最养眼的街景就是两侧的世博路灯,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出租车李师傅每次去长风西大街,都要多看一眼。“我去过世博,一看到中国馆的外形时,就觉得像太原某条街上的东西。细细一想,就是这条街上的路灯形状。这款灯的颜色是鲜艳的中国红,外形像古建筑的屋顶,还有挑檐,和中国馆有许多异曲同工之妙。”估计当时设计这款路灯时,和西山的文化底蕴有关连吧。西山文化旅游区是太原市的一张名片,这些路灯就是名片上的注解。

  柳巷的宫廷灯古色古香,离心很近

    柳巷是一条传统的商业街,无论白天晚上,人声鼎沸,异常繁华。

    这里的路灯造型古色古香。亭亭玉立的柱灯形状优美,灯杆上细下粗,上面银色,庄重大气,下面红色,带有镂空的花边。白色灯罩被装饰线均匀分开,远看像一只只宫廷灯。旁边还配有休闲的坐椅灯,灯上面是不锈钢材质,坚固、耐用,下面是镂空的铁艺。“夜晚,柱灯连缀成两条明亮的银线,沿着柳巷延伸,觉得前面似乎有什么神秘,等着去看。脚底是一团团柔和的灯晕,走累了坐下休息,心里暖暖的,有家的感觉。”在太原教育部门工作的马先生说,柳巷富丽堂皇,离普通人很远,但惟有路灯让他觉得离心很近,每天就是不买东西,也要来这里走走。

  南内环桥的路灯像钻石和金字塔

    离南内环桥还有一段路,董倩就在车上发现,桥上两侧有无数串钻石项链,星星点点的,闪着柔和的银光,高贵十足。越来越近,这是无数只小小路灯的杰作。下了桥,驶到滨河东路上,再回头,那串串钻石项链哪去了,怎么变成了一个个金字塔,流光溢彩。原来看的角度不同,路灯的变化也妙趣横生。“都是设计师独具匠心啊!”

  各处的景观路灯美轮美奂

    森林公园的“春之声”景观灯很别致,由七只高低错落的灯组合而成,灯罩是空心圆,里外打磨得很光滑,里面嵌着一只橘色小灯,悠悠的光荡漾开来,给人无穷遐想。特别是站在灯上的几只小鸟,造型奇特,展示着春来的气息。

    迎泽公园的“风车”灯,老早是迎泽大街的一处照明景观,白天看不出什么名堂,夜晚,灯光变幻,赤橙黄绿青蓝紫,眼花缭乱。

    双塔是太原的标志,节假日的夜晚,如果留心,你会发现双塔有时金碧辉煌,有时红彤彤的,有时蓝莹莹的,变幻莫测。那是在它周围设置了投影景观灯,让平时肃穆的宝塔多了几分随和。

本文来源:晚报;本文作者:郭志英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10-07-15 )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山西地域文化第一站:太原道 >> 山西纪实 

工作QQ:3786689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