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保护文化遗产 守护精神家园

——太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

  从历史的角度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形态来看,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包含了更多随时代迁延而容易湮没的文化记忆,它广泛存在于人们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共同构成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因而以独特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对保持中华文明的延续,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太原作为一个历史古城,二千多年来始终延续着华夏文明的优良文化传统而不曾间断。这其中,除了文字记录的历史和物质文化之外,还有非物质文化的代代延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人们可以从另一途径,即无形的活态文化中,去认识太原的文化、去认识太原的历史。对于蕴藏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古城,这些非物质文化承载了整个城市的历史、生产、生活发展的轨迹,延伸着祖先的记忆,并创造着未来。

    然而,在整个社会急剧地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型的时候,太原的非物质文化、尤其是口口相传的传统文化无法适应时代的要求,有的逐步趋向衰微,以至于消亡。譬如,起源于佛教,流行于宋代,盛行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太原莲花乐,随着时代发展和文艺形式的多元化,逐渐淡出人们的文化生活。再如,存活于民间生产习俗中的山西琉璃、西里解做香等手工技艺,由于工业化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现在也多已失传;还有,随着现代传播手段的普及和外来文化的冲击,人们的审美情趣急速改变着,对九大套、说唱曲、劳动号子、叫卖曲、码头调等民族传统艺术,已经很难吸引人们关注、欣赏、传承。这些现状要求我们必须增强保护的紧迫性和责任感,必须采取举措,加大抢救力度,只有这样,我们老祖宗留下来的珍贵的文化遗产,才能够继续得以传承和发展。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需要我们抢救、保护的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市紧紧围绕“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坚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真实性和整体性,在科学认定的基础上,采用有力措施,不断采取有效办法确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等级和保护,在宣传的基础上,让人民群众去认知并给予尊重和弘扬。

    1、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唤起了全民族对祖先留下的宝贵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太原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立即制定下发了有关文件,成立了以政府副市长为组长,文化、发改委、财政局、教育局等有关部门组成的领导机构,并由文化部门牵头实施。市文广新局按照国务院提出的“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指导方针,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列入重要工作日程,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规划,明确保护范围、保护措施和目标,出台了《太原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暂行办法》,建立了太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联席会议制度,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专家组,并积极申请成立太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进一步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组织机构。

    2、积极申报各级名录。建立国家、省、市、县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是当前国内外保护非遗的一种主要形式。从2006年开始,我市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积极开展申报工作,并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有13项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有2项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名单;有33项成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有49项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有141项列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3、认真开展普查工作。2009年,开展了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对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进行了地毯式的普查、摸底,共普查10056条线索,已形成信息的有8460条。同时,在普查中,我市对濒危项目、高价值项目、特色鲜明项目、传承人年事已高项目、高潜力项目和影响广泛项目等,优先进行深度调查,进行录音、录像和摄影等采集,共走访了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老艺人)3115人,编纂文字资料11万余份,近2726万字,拍摄照片1万余幅,录音80942小时,录像104602小时。

    4、加强传承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在于人的活态传承,因而,传承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定程度上说,保护了传承人就保护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此,我市一方面积极向国家、省里申报国家级、省级传承人,争取国家、省里的补贴支持。目前,我市有5人被确定为国家级传承人,并享受国家给予的技艺传承、生活补贴等多方面的保障;有16人被确定为省级传承人。另一方面,我们通过采取传承人技能大赛、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展演、专场文艺晚会等实际举措,加强宣传造势,扩大传承人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增强了传承人的信心,提升了社会的关注度和吸引力,为传承人的生存和发展培育了良好的土壤。

    5、积极营造宣传氛围。为弘扬和传承这些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市充分利用传统节假日、“文化遗产日”开展了大规模的宣传活动。2006年组织举办了山西省城“中国文化遗产日”大型纪念文艺演出;2007年组织举办了非遗展览;2008年组织举办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进高校活动;2009年举办了“太原莲花乐专场演出”及研讨会。今年,我市将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整合一体,市文广新局和市文物局在晋祠公园门前联合举办文化遗产展示展演活动;太原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专题片同时在太原市电视台播放。近年来,通过大力开展宣传造势活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已逐步沁入民心,广受关注。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利用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渐变过程,它的共享性、变异性、传播性等特点决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特殊性,因此,保护只是手段,不是目的,保护是为了更好地传承与利用。因此,我市在处理保护传承与开发利用两者之间的关系方面,采取了许多举措,也收到了应有的效果。

    1、发挥老字号作用,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壮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历史产物,是精华和糟粕的复合体,并不是所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优秀的。因此,在开发利用中,我市加以区别对待,对那些优秀的、已具备一定规模和老字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舍得下力气,加大投入保护力度,使之发扬光大,如山西老陈醋酿制技艺、郭杜林晋式月饼制作技艺、六味斋酱肉制作技艺等项目,政府从经济上、政策上均给予了大力支持和保障。

    2、增强观赏性,拓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空间。具有较高艺术性和观赏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拥有得天独厚的先天优势,如果我们抓住这个优势,对一些项目在保留传统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和改进,增加一些现代元素,增强其吸引力,并进入市场化运作,就会产生经济效益,一方面减轻政府压力,一方面增加从业人员,其生存发展的空间将会更为广阔。在这方面,我们在徐沟镇背铁棍、风火流星、太原锣鼓等项目上,已经做出了尝试,并且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成效。2009年至今,太原锣鼓曾多次受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邀请出国演出。今年,风火流星走进世博会,惊艳上海宝钢小舞台,受到了广大观众的喜爱和欢迎。这充分说明,只要我们加以开发利用,这些“土”的东西照样可以流光溢彩,照样可以发扬光大。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守护我们的精神家园,既是弘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延续中华民族文脉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增强文化力量的一个深厚的精神资源和文化根基。我们要立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继承优秀文化传统,不断加大文化保护的自觉性,促进文化繁荣,增强文化软实力,积极推进特色文化名城的建设。

本文来源:太原日报;本文作者:中共太原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广新局局长 田志捷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10-07-15 )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山西地域文化第一站:太原道 >> 山西纪实 

工作QQ:3786689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