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山西文史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百川汇海说晋阳

    太原(晋阳)地区有着与别处不同的地域文化,“东带名关,北逼强胡,年谷独熟,人庶多资。”长期以来,汉民族与北方各民族在此强烈碰撞的同时,也在相互融汇交流。作为北方重镇,域外文化不断注入并落地生根。多种文化精华的融合、沉淀,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区域文化。

    北方各民族居住在广阔的草原上,以游牧、狩猎为基本生产方式,也经常南下掠夺。而晋阳正是在此要冲地带。远的不说,春秋后期的公元前541年,就有“晋荀吴帅师败无终及群狄于大卤”。“无终”、“群狄”即北方民族。大卤,即今太原地区,是当时北方民族对此地区的称谓。随后有战国时期人所熟知的“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史实等。秦汉之时,北方匈奴更趋强盛,被称为“天之骄子”。多年的碰撞,当然不仅仅是军事上的冲突,更有着文化、经济等方面的交流内容。北方民族在此过程中,迈开了游牧型经济向农耕型经济转化的步伐,并逐渐进行着汉化的嬗变。

    晋阳地区同北方民族交流是长期的,如东晋十六国时期,晋阳先后被后赵、前燕、前秦、西燕、后燕等匈奴、鲜卑、羯、氐、羌族如走马灯一般占据,史称“五胡轮流据晋阳”。南北朝时期,又为北魏拓跋氏及北齐高氏等据有,高氏也是汉化的鲜卑族人。

    在此期间,除中原汉族与北方民族的融合外,还有外来文化的注入,为晋阳地区增加了新的文化元素。

    晋阳不但是军事重镇,也是北方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外来文化的注入必不可免。这可从近年来在太原地区发掘的古墓葬为佐证:如王郭村的北齐东安王娄睿墓壁画;隋代虞弘(在隋朝为官的外国人)墓石椁雕绘;王家峰北齐武安王徐显秀墓壁画中,胡商驼队的商人有明显波斯人的特征。有的人物可看出来自西域、中亚、西亚以及地中海一带。其乐器、用品、饰物以及人骑大象、生有双翅的骏马、与雄狮搏斗的图象,更呈现着浓郁的异国情调。前些年在晋源区出土的波斯金币,用实物见证了当时对外贸易的情况。当然,物资交流和文化交流二者是分不开的,那些高鼻深目大胡子的外国人,在进行物资交流的同时,把他们的文化也带进了晋阳大地。

    中国本土文化中,道教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初创于东汉,经长时间的发展,到南北朝时,北魏道士寇谦之进行了重大改革,并制定了“乐章诵戒新法”。此时,南方道士陆修静整理了三洞经书,编注了斋戒仪范,道教形式因而完成并在全国广泛传播,晋阳地区当然也不例外。而“舶来”的佛教文化的传播,其势头比道教还大。十六国和北朝时期,北方各民族入主中原,因为他们受中原儒、道两教的影响较少,很容易接受佛教。后赵石勒就广造佛寺,推崇佛教。北魏拓跋氏对儒、佛、道进行了改造,使之相互妥协,改造为北魏政权的统治思想。晋阳城是东魏、北齐政权的实际统治中心,其后又是唐朝举义开基的发祥“圣地”,这些帝王多十分尊崇佛教。因此,在当时,晋阳地区也成为中国北方佛教发展活动的中心。那时,寺庙林立,“佛迹”遍地。只举一证,日本净土宗佛子,尊交城玄中寺为该宗祖庭,尊昙鸾、道绰、善导大师为祖师(交城也属晋阳地区)。东魏时昙鸾、隋唐时道绰,起初都在晋阳城附近的蒙山开化寺(古称大岩寺)研习、弘扬净业,是后来才移住玄中寺的。而天龙山就有善导大师墓塔。 

本文来源:太原晚报;本文作者:李海清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10-01-15 )

太 原 道 >> 山西文史

山西地域文化第一站:太原道 >> 山西文史 

工作QQ:3786689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山西文史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