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探秘中国最古老观象台陶寺遗址

  20091222日,冬至。

    730分,天刚蒙蒙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队队长何驽博士带队,由十余名天文学家、文物专家等组成的队伍,从襄汾县城出发,赶往位于县城东北约7.5公里的塔儿山西麓的陶寺遗址。本报记者受邀一同前往。

    一行人径直来到遗址内东南方的古观象台处。这是一处外观特殊的建筑,半圆的台基上矗立着十几根摆放位置奇特的砖柱,台基中间是水泥抹成的几个同心圆。

    “这就是4100年前陶寺人观测天象的原始地点,现在能看到的砖柱等建筑都是利用考古资料刚复制的。我们今天做的,就是借助这些复制建筑重现当时的场景,现场探寻古人是如何观天象的。”随队的冯九生说,“算下来,这是第77次模拟观测了,这座遗址今天能告诉我们什么呢?”

  是否为观象台?实地模拟观测了76

  A “几道缝”引起的猜测

    襄汾陶寺遗址原是一个面积约56万平方米的古城,距今40004100年前,这座古城扩张成为一个占地280万平方米的中国史前最大的城池。陶寺遗址被学术界认为对研究我国早期国家的出现、“中国”概念的形成具有重要价值。

    遗址在2001年寻找陶寺城墙的钻探中就被发现。2003年,考古人员在这个神秘的“城池”里发现了一座占地达1700余平方米的大型夯土建筑遗址,由于其地表建筑都已遭到破坏,其原貌、功能都无从得知。考古人员根据遗址上的夯土痕迹推测,曾有13根高大的石柱立在这个半圆形的台基上,相邻石柱之间的距离为15厘米到20厘米,而这些石柱间的狭缝整体呈正对圆心的放射状。

    20017月,从北京大学取得博士学位的何驽来到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队。2002年,他担任山西队队长、陶寺发掘领队。

    2003年春季,何驽和队员们对陶寺遗址里确定的一座建筑基址进行复探,发现该建筑不仅土质杂乱,而且形状极不规则。后来环绕夯土台基的半圆形环道被发掘出来,它显示该夯土建筑遗迹呈弧线状。弧线可能是圆的一部分,古人认为“天圆地方”,何驽猜测:难道该遗址与祭天有关?

    发掘一步步推进,考古人员又发现夯土弧线上有几道缝,而且这些缝的朝向冲着东面约10公里外的塔儿山。这座大型建筑基址与天文有关?所留的缝是用来观测天象的观测缝?在天文史学家的建议下,何驽决定进行实地观测。

    可是日月星辰,观测哪个好呢?这些缝自东北到东南,似乎是一年当中日出的大致位置。考古队队员冯九生提出,陶寺早期大墓中很多罐、盆的肩腹部画着几个圆圆的红太阳,这些很可能意味着陶寺文化对太阳的崇拜。陶寺文化具有高度发达的农业,使用太阳历的可能性最大。据此何驽决定首选实地模拟观测日出,并在天文学家计算出的观测点进行尝试。

    考古人员将古观象台13根柱子自北向南编号113号,每相邻两根柱子形成的观察缝由南到北依次编号112号。然而,冯九生在2003年冬至的模拟观测(第1次)中,发现从最南的1号缝望出去,看不到日出。日出一半时,太阳偏在2号缝以北。太阳下沿与山脊相切时勉强可以从2号缝看到,但偏在北侧。太阳升离山头,失去天文意义了,此时却位于2号缝正中。

    难道这座建筑不是用来观天象的?何驽心里凉了一大截。

    其实这只是太阳神与考古人员开的一个玩笑。后来天文学者指出,他们关于冬至的实地模拟观测结果是正确的,因为古今黄赤交角的变化,当年冬至日出点较古代偏北,这样从2号缝内就看不到。

  B 质疑中的惊喜发现

    由于那时还未发现此建筑的观测点遗迹,对于其是否是观象台,当时的考古界是一片质疑声。

    何驽就和队员们不断地进行模拟观测,冯九生参加了该建筑基址发现6年来进行的76次实地模拟观测。他告诉记者,经常出发时天气还好好的,等到了古观象台就变天了,“扑空是常有的事”。

    为进行观测,考古人员一步步清理基址周围的覆盖土,在清理过程中,他们特意在台基上留下一个4平方米见方的土台,以便进行模拟观测。为了将新的模拟观测点从土台上引到台基残留界面上,考古人员由土台垂直向下打了一个探孔,直至生土。探孔内灌入白涂料,然后插入一根笔直的桐树棍。这样日后将土台打掉后,模拟观测点的位置在台基平面上也可以很容易找到。

    随后的发现让考古队员们惊奇又狂喜:20041029日,他们将模拟观测的土台打掉,发现土台下面居然藏着陶寺文化时期的观测点标志。只见不同颜色的夯土形成四个同心圆,中心圆直径为25厘米,最外圈圆的直径为145厘米。何驽试了一下,中心圆仅能容下人赤脚并立其上。再看考古队的模拟观测点,其位置正好落在中心圆内,位于圆心以东4厘米。

    200411月中旬,该建筑基址的主体部分展露出来。这是一个大半圆形的夯土建筑,由外环道和三层台基组成。外环道直径约为60米,台基直径约40米,整个建筑为1700余平方米,台基建筑面积约1000平方米。台基上残存13根观测柱形成的12道缝,还有用夯土和生土堆出来的类似“双鱼”图案,冯九生说:“估计与祭祀拜天有关”。

  去年底,第77次观测破解谜团

  C 复制古人观测方法

    时间已到早晨8点,趁太阳还没升起,随队的天文学家赶紧在观测点架好了摄像机。此时天气晴朗,东面的塔山半空中还笼罩着一丝薄雾,特别适宜观测和拍摄。天文学家解释说,如果一点儿雾都没有的话,照片上太阳的边缘就不明显。“古观象台”上13根砖混结构的观测柱,台基中央观测点位置则是用水泥抹出一个直径145厘米的圆,圆内另有3个同心圆,圆心处放了个小物件以做专门标示。这些怎么看也不像有着4100岁高龄的古建筑,冯九生笑呵呵地告诉记者,这是回填之后的复原建筑,20092月,他们依据地基深度和塔儿山主峰高度,用砖复原了观察柱,这13根柱子统一高4.5米,最小的是6号柱,平面长1.4米、宽0.6米;最大的13号柱子长4.9米、宽1.2米。

    818分,太阳从塔儿山上探出头,缓缓升起。大家屏息凝视从观测点看,太阳在2道缝的北侧。太阳逐渐离开山头,820分“进入”2号缝中。“古人应该就是这样观测天象的。”何驽告诉记者。通过日出定节令精确到一天,在缝中看到整个日出过程只有这一天日出时的七八分钟,而确定这一天节令的标准点是日出一半或太阳下缘切在缝中的山脊上那十几秒钟。

    他兴奋地说:“这次观测是成功的。4100多年前陶寺的冬至,日出一半时正在2号缝中间,因为古今黄赤交角的变化,如今冬至的日出点比古代偏北一点。”

  D 专家认为“全国最早”

  “根据这次模拟观测的结果,以及古人观测点标志的发现,这座建筑已基本可以确定为古观象台,是迄今考古发现的全国最早的古观象台。”接受采访时,何驽向记者这样介绍。

    据他介绍,一些专家学者曾提出这样的疑问,为什么其台基是半圆形,而不是一个完整的圆形?对此他解释:半圆形的台基象征形如伞盖的天向北倾斜,有一部分天是看不到的。《周易·系辞上》也说过:“在天成象,在地成形。”所以古观象台的台基是将天穹形象地放在地上。

    通过分析实地模拟观测结果,何驽推算出一套有20个节令的陶寺文化时期历法,其与如今我们使用的二十四节气有41%的相似性,“这表明其是后来秦汉时期二十四节气的主要源头。可以说,二十四节气是在对陶寺太阳历进行继承、变化、发展而来的。”

    他介绍说,此次模拟观测的重大意义在于,证明了4000多年前中华大地上已经出现了世界领先的缜密的历法系统,“二十几个节气的历法,是目前所知绝无仅有的,它既展现了我们祖先为农时服务、社会生产生活服务,还体现出当时王权对于天文历法的控制”。农业是古代社会的经济命脉,确定节令是天文官的事,但颁布历法是统治者的事,不俯首帖耳臣服于他,他就不告诉你农时,你就没有收成。

    尽管观测取得了成功,但何驽心中还有不少谜团:这座4100年前陶寺先民建立的古观象台是否还可以用来观测星星、月亮的变化?其中还有什么我们所不知道的秘密?“这些都需要考古学者和天文学家继续不停地探索。”他说。

  ■相关链接

  陶寺遗址

    位于襄汾县城东北约7.5公里塔儿山西麓。从1978年春到1984年秋,考古人员在这里进行了多次发掘,发掘面积6000平方米,发现墓葬1000余座以及灰坑、陶窑、房屋等遗迹,出土大量陶、石、骨、玉等生产、生活用品和装饰品。根据放射性碳-14方法断代,其年代为公元前2500—前1900年。1988年,国务院公布其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进入21世纪,为了使 “华夏文明探源工程”获得更多的资料,新一轮的发掘又开始了,这次的发掘重点移向了东坡沟一带,眼光也放在了国家雏形的发展上。通过多年的发掘,发现并确认了陶寺文化早期小城、中期大城、中期小城。其中中期大城面积达280万平方米,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大的史前城址。

本文来源:山西晚报;本文作者:段树聪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10-01-15 )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山西地域文化第一站:太原道 >> 山西纪实 

工作QQ:3786689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