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记忆中的娘娘滩

  这个名为娘娘滩的小岛,早在五年前我已拜会过了,还写下了一些关于五年前的记忆。如此铺排的写法,现已被我摒弃不用,但这种文字里所透露出的青春气息,仅只五年过去,已再难寻觅。

    印象里当时风很大,两个六七十岁的船夫在船上抽烟,明灭的火焰点缀着苍茫水流。我的心随着水流颤悠悠地摇晃。年龄稍大的一位船夫指着遥远的方向,说起那些年他在黄河源头的事。他曾经在这里飘荡,沿岸的农房是他或新或旧的家。我的脚离开了船,踩到了岸边的砂石上。我的回忆在这时迅速地被切断了。船在我们不曾留意的一刻掉头而去,浑浊的河水在我们空茫的注视中涌动着,浪花在石子的袭击下飞溅起来。

    我迷迷糊糊地躺在一块草地上,睡着了,后来被突兀地降下来的昏暗惊动。秋风又起,庄稼们发出哗啦啦的声响,我拍打着身上的碎叶和尘土,体内的倦意代替了冲动点滴袭来。我走出庄稼地,已经是一天中的黄昏时分。

    船来了。水流在这时变得更加舒缓,细密的沙子在船底不远处静静地扬起。眩目的河岸上落日的晕黄将所有的色彩遮蔽。我们离那里越来越远。我的视线变得模糊。日影没于山后,一切落日时分的事物都被甩落到了即将莅临的黑暗之中……

    黄河被娘娘滩中分,四周环水,波浪翻滚。“滩”字何解?《中华现代汉语大词典》:“江、河、湖、海边淤积成的平地或水中的沙洲。”娘娘滩地势平坦,东西长约800米,南北宽约500米,面积仅为016平方公里,称“滩”显然较为适宜。

    娘娘滩因何而名?说到这里,便不能不提及2000多年前的旧事。因时间久远,这事件的真实性我们已难判定,但在周围苍茫群山的围困之中流传下来的这则传说,已渐渐成了惟一的解释。穿透时光的雾埃,有一个在历史中隐藏很深的女人,渐渐向我们走来。

    这个人,便是汉文帝之母薄太后。刘恒为汉高祖刘邦的第四子,其母薄姬,为汉高祖刘邦的嫔妃。在刘邦的时代,薄姬的处境谈不上有多好,至吕后专权,更是失去了立足之地。一说为吕后所贬,一说为避祸自己出逃,反正结果就是,这个善良的女人来到了边塞之地的河曲,在一处孤岛上悄然居住下来。相传薄姬来到此岛后,到附近另一岛上生了刘恒,此岛故名太子滩。但此说不足为信。

    薄姬娘娘出身卑贱。“薄姬母薄氏,本为魏国宗女,魏为秦灭,流落吴地,与吴人薄姓私通,生下一女,美,即为薄姬。”魏国宫采女,薄姬入宫后被魏王豹纳为妾。后,魏被韩信一战荡平,魏室家眷悉数为奴。豹妾薄氏甚有姿容,发往织室作工,适被汉王看见,招入后宫,一幸之后得子恒,即后之文帝。

    但刘恒出生后,薄姬的地位一直是“姬”,没有升到“夫人”,所以,刘恒从小做事就非常小心,从不惹事生非。到刘恒七岁时,30多位大臣共同保举他做了代王(因吕后势力渗透,薄姬可能在此期间避难娘娘滩),后来又幸运地登上了皇位。而刘恒即位,又与其母薄姬“母族不兴,人丁不旺”有很大关联。这是“强而惮用,弱无所忌”,反世间之常规了。

    相传薄姬在娘娘滩时,曾造福一方。如民间传其善医术,尤善医小儿妇女疾病,医救过不少滩上居民和附近百姓。另外,她崇尚黄老,熟读《道德经》,主张无为而治,以民为本,仅此一点,很难说不会对其子刘恒产生影响。汉文帝刘恒为汉朝守成之主,几十年休养生息后,天下安定,国力大增。薄娘娘于大汉朝,功莫大焉。

    至于薄夫人在娘娘滩居住了多久,因史无记载,今人只能妄自揣度了。后人为祭祀她,北魏至明、清,先后八次在娘娘滩上修葺”圣母祠“,明正统元年,将庙改建崖边,正殿三大楹,宫门一座,并有钟鼓二楼。殿角峥嵘,殿内有栩栩塑绘。但经风雨剥蚀,原祠已毁,只历代补修的废墟尚在。而我们今天所见,更为晚近建筑了。滩上偶有娘娘宫殿的破瓦片,瓦片上依稀还有 “万岁富贵”字样。北端现存砖石古建筑一座,祠内塑像和关于圣母生活的壁画基本完好。

    在黄河故道,娘娘滩实为一处独异的所在。黄河流水急缓多变,其河中多处形成小岛,但均因面积狭小或河道移变的限制而无人居住。只有到了山西河曲境内,山谷中河道较宽,河水从河道南北两侧流过,中间形成头东尾西、两头尖中间宽的小岛,就像一叶扁舟堂而皇之地驻在了河中央,成为黄河5464公里的流程中惟一有人生活的岛屿。

    娘娘滩的地理位置,为河曲县城东北75公里的楼子营乡河湾村,在晋、陕和内蒙古三省区交界的黄河之中,因此有“鸡鸣三省”之说。滩北隔河相望的是内蒙古马棚村;南岸紧靠的是建在崇山峻岭上的一段关内保存最完整的明长城。黄河和长城在这里“会师”,形成全国绝无仅有的黄河与长城并行的景色,体现出浓厚的边塞文化。娘娘滩“一岛二景”,是黄河两种流动态势的衔接点,娘娘滩以上是一泻千里的龙口峡谷,娘娘滩以下便地平河宽,流势缓慢,温柔秀美。踞一岛而可观两种河景,实为独有。

    娘娘滩实为河心台地,高出水面不过数米,但历代洪峰均未上滩,故民间有水涨滩高的传说。其实,山谷中河滩宽阔,水大的时候水面自会向两岸扩展,水位不会抬高许多。1982年除夕夜,不知何故洪水淹没了娘娘滩,滩上住户蒙受巨大损失,幸有政府及时抢救,方解脱围困。此后滩上人家陆续迁出,近年只剩不到十户人家。

    环水临波的娘娘滩上居民耕种着近 200亩良田,过着丰衣足食的生活。近年随着旅游开发,对岸已经建起了度假村,娘娘滩美景将更为世人熟知,一切或将以加速度发展起来。过几年我们重临此地,那昔日所见所闻,还可以完完整整地留存下来吗?

本文来源:山西日报;本文作者:闫文盛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10-01-15 )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山西地域文化第一站:太原道 >> 山西纪实 

工作QQ:3786689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