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风峪沟与“金锅耳子露一半”的传说

  晋阳古城遗址之西,蒙山和龙山之间的风峪沟,向来笼罩着神秘色彩。那“人吐语则訇然有声”的响洞,曾存放过唐代华严经石幢的风洞,如迷宫般的店头村石窑……特别是2008年初夏,风峪太山龙泉寺石匣金棺的出土,不但引起轰动,更给风峪沟增添了一层神秘色彩。

    神秘之处岂止这些,沟里崖石上有一处摩崖篆刻,“立一箭,卧一箭,金锅耳子露一半。沟之南,道之北,一辆金车露支辐。”这字是什么时候,由谁刻上去的?不知道。连《太原县志》上也说不清楚。这些字是什么意思呢?更引起了许多猜测,但绝大部分人都认为这是一个指示宝藏的隐语。谁要能破解这个隐语,谁就能得到金锅、金车等财富。

    于是自古以来便有人煞费苦心试图破解,但据说至今都无功而返。有许多人都是这样解释:所谓“立一箭,卧一箭”以及“沟之南,道之北”即在山沟的南面,道路的北面,向高处射一箭,再向平处射一箭的地方,就是藏宝之处。而且那宝藏中,金锅的半只耳和金车的一只车辐还暴露在外面。这真吊人胃口。但沟的南面是南山坡,道路的北面是北山坡,往哪个山坡上射呢?该站在什么地方射呢?就站在刻字处吗?人的力气有大小,射程有远近,箭该落在山坡的什么地方呢?再说那“卧一箭”,东西南北,该向哪个方向射呢……种种谜团困扰着人们,让人摸不着头脑。是啊,吸引人处正在这里。如果让你一猜就中,那还叫什么隐语呢?宝藏不早让人挖去了吗。

    当然,关键的问题是风峪沟有埋藏宝藏的可能吗?答案是肯定的。沟中的大道自古就是通往晋西、晋西北、陕北、内蒙古的官道驿路,也是兵家必争之地。千百年来,有多少巨商大贾达官贵人曾从此沟走过或在此驻停,有多少战事在此发生。《北齐书》载:“周武帝遣羌夷与突厥合众逼晋阳,东据汾河,西被风峪。”《大唐创业起居注》载:“隋炀帝……因过太原,取龙山、风峪道行幸。”而五代时期的公元926年,后唐皇室发生内乱,皇帝李存勖被杀,他的老婆刘皇后为躲避新皇帝的追杀,携带大量珍宝逃出洛阳皇宫,过黄河北上,逃回后唐的发迹地晋阳,隐姓埋名藏在风峪沟的真实历史事件,就明确记载在《资治通鉴》、《五代史》等权威史籍中。风峪沟是风水宝地,有着许多历史名人墓葬……这些足以说明藏宝是极有可能的。

    多少年以来,人们对风峪沟乃至晋阳西山一带文物出土情况都十分关注,且动不动就同宝藏挂起钩来。《太原县志》中载:明嘉靖二十年(1541年),有人在风峪沟口沙河桥附近,挖掘出金银制作的马鞍、马辔头等物,便怀疑是隐语所指的宝藏。经当时的专家考证,认为是北汉皇帝刘崇使用过的马具。1988年第一热电厂工地出土了春秋时期的大墓,又有人怀疑是宝藏,但大墓距风峪沟甚远,也不在山里面。还有2008年太山出土的金棺,思来想去也同“立一箭,卧一箭。沟之南,道之北”不沾边。

    总之,据隐语找宝藏的事,至今没有定论。你若有兴趣,也不妨来破解破解。但那摩崖篆刻在清代道光以前就已经“年久漫漶,字不可辨”。现在怕找这处摩崖也颇不容易。

本文来源:山西日报;本文作者:李海清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10-01-15 )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山西地域文化第一站:太原道 >> 山西纪实 

工作QQ:3786689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