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山西草根笑星谱之九:曹强——72岁倔老头,47年莲花乐

  “有一位宰(这)老汉叫难发财,

    提着两桶煮好的茴子白。

    嘞嘞嘞嘞嘞嘞嘞嘞开饭了,

    猪八戒的后代们快过来……

    2009610日上午,太原市长风剧场内座无虚席,笑声不断,这里正在进行的是太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太原莲花乐”曹强作品专场演出。《打喷嚏》《吃臭油》《立竿见影》《小丁开车》……当十余个经典段子被徒弟们生动再现之后,72岁高龄的曹强上场了。一段《难交代》将场上的气氛推向了高潮。

    “盼这一天,盼了很久了。”演出结束后,曹强这样感慨。政府出钱给莲花乐搞专场,这是第一次,这足以说明,政府的重视和民众的喜爱。“如果能够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莲花乐未来的路子就好走了。”

    的确,从25岁到72岁,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无论辉煌与暗淡,曹强一直坚守着自己发掘整理的这门艺术,用一位业内人士的话说,“这老头儿真倔,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

    走别人没走过的路,痛并快乐着

    曹强出生于抗日战争开始的那一年,兵荒马乱、家境艰难,10岁时他才走进学堂。好容易盼来了新生活,曹强自然不甘落后,表现欲望极强,没过多久就成了学校的文艺骨干。

    初中毕业后,他当了半年小学老师,恰逢太原市曲艺联合会招人,没和家人商量,曹强自己就报了名。那个年代,在人们心目中,文艺工作者的社会地位并不高,所以父亲对他不当人民教师而改行当艺人这一做法极为恼火。“我就喜欢站在舞台上的感觉,在我的观念中,政治是暂时的,艺术却是永恒的。从古至今,无数优秀的艺术作品都被传承了下来,而其它的,无非是短暂的荣华和辉煌。”

    最终,父母拗不过儿子,年轻的曹强成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最早的一批相声演员中的一员。

    在上世纪60年代初,曹强经常和太原市曲艺联合会的演员们深入乡间、走进工厂演出。曹强发现,当时演出的相声、单弦、西河大鼓等都是外来曲种,而作为省会城市的太原,却没有自己的曲艺形式,于是,他心底里萌发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发掘整理自己的曲艺,走别人没走过的路。

    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研,曹强的目光停留在晋中落子上。从大板莲花落发展而来的晋中落子当时已没人再专职演唱了。仅有一位年近古稀的老艺人李连根会唱,但也弃艺务农了。曹强多方打探,找到了李连根,板子一打,老人张口就唱,那唱腔、那韵味,那叫一个地道。从此,曹强扛着笨重的老式录音机往返于城乡间,正儿八经地学起了莲花乐。1962年,曹强第一次公开演出了晋中落子《孩子多了累坏娘》:

    “人家娃娃打扮得像朵花,

    俺家娃娃穿的是旧衣裳。

    人家娃娃吃的是鸡蛋糕,

    俺家娃娃每天啃干粮。

    人家娃娃长得白又胖,

    再看俺娃娃,一个一个瘦得像外(口语)黄鼠狼。”

    这次公演在业界反响非常好,然而群众接受的过程却不是一帆风顺的。

    上世纪80年代初,已经调到太原市歌舞团的曹强经常随团去外地演出。“那个年代,迪斯科、霹雳舞刚刚进入中国,年轻人正处于狂热跟风阶段。大家一听说歌舞团要来演出,争着买票去看,一段现代舞跳完了,人们纷纷喊再来一段,可莲花乐演员刚一打板,底下就有人喝倒彩,更有甚者,直接叫喊‘下去——下去——’。”曹强回忆。

    所以同样是演员,演出之余,歌舞演员们可以轻松地游玩,曹强却必须去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开场的时候说上几句当地的事情,更容易拉近和观众的距离。”

只要老百姓喜欢,不怕得罪人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曹强一家还住在筒子楼中。楼里面常有不文明的邻居高声叫骂,非常影响环境,曹强就创作了《立竿见影》:

    “……

    杨全梅来到9号院高声骂,

    你个死的没人管教的小土匪,

    烂了你的心,烂了你的肺,

    把俺家的猫儿打断腿。

    俺家的猫儿不是普通猫,

    把你小子卖了也不够赔;

    俺家的猫儿最聪明,

    听上音乐能跳芭蕾;

    俺家的猫儿最勇敢,

    看见老鼠使劲追;

    俺这是优良进口猫,

    出产就在乌拉圭。

    ……”

    这个段子一经推出,一夜之间红遍太原。您还别说,从那以后,筒子楼里的不文明现象还真有所改善了呢。

    性子耿直的曹强最见不得身边的腐败现象,看见那些吃拿卡要的人就来气,《难交代》就是反映执法部门乱收费的段子;还有2005年创作的《送小姐》,专门讽刺某些暴发户们的庸俗观念。

    这些段子演出后,尽管有些领导因为“影响城市形象”而不高兴,可曹强照唱不误,“老百姓的掌声说明一切,只要大家喜欢,我不怕得罪人。”

    近半个世纪以来,曹强共创作演出了《儿子迷》《起名字》《卖花生》《看车祸》《吃臭油》《打喷嚏》《窦仙姑》等100多个曲目,每一个都称得上是莲花乐中的经典曲目,在“老太原”中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引经据典为“莲花乐”正名

    关于莲花乐,历史上唱诵佛歌时有“一朵两朵莲花落”和“莲花开时众生乐”之说,那时起“莲花乐”就与“莲花落”名称通用,可曹强却坚持用“乐”字而不用“落”。原因有二:

    一、全国各地都有莲花落,但叫法并不统一,山东的叫洛子,南京的叫数莲花,太原也应该有自己的特色;二、佛家原来就叫“乐”,太原莲花乐主要的风格还是喜剧风格,就是让大家高兴,哈哈一乐。如念落(lào)则没有任何意义。基于这两种考虑,曹强坚持把它叫作“莲花乐”。

    因为这一个字的用法,在各个学术场合中,曹强曾和多位专家有过争论,有人说“这是一个艺术家的真诚”,也有人说“纯属吹毛求疵”,但曹强一直坚持自己的观点。“别人怎么说我不管,只要是从我这儿推出的作品,就一定要按我的观点来。”

    曹强成名后,曾有不少商家请他做产品代言人,都被他婉言谢绝了,“咱不了解的东西,怎么可以误导消费者。”只有一个蜂胶产品最终打动了曹强。当时,厂方代表说得明白,“您吃了有效果,再考虑代言。”后来,身患糖尿病多年的曹强认认真真地吃了好几个月,血糖确实控制得很稳定,他才答应代言。即使这样,在广告词中,曹强坚决不说一个“好”字,而是实事求是地告诉大家,“我个人吃了效果挺好,但保健品代替不了药品,效果是因人而异的。”

    如此严谨的做事风格,使得曹强在最该发财的那几年,仍然凭工资吃饭,至今老两口还住在单位分的50平方米的宿舍里。

    迄今为止只收了5个学生

    和莲花乐结缘大半辈子,迄今为止曹强却只收了5个学生。除了38岁的大徒弟张保伟外,其余4位都是“85”后。

    “可能因为我的条件过于苛严吧。”曹强说。在莲花乐盛行的那些年,通过各种渠道找到他想拜师学艺的人非常多,但他却没几个能看得上眼的。根本原因是“那些年轻人学艺目的不纯,大多是为了升官发财,缺少对艺术最起码的尊重”。

    而对于莲花乐的未来,曹强对现有的几个徒弟却并不放心。“5个徒弟中有3个有工作,莲花乐只是他们的业余爱好。其余的两个徒弟,一个还在上学,一个正在观望,都属于初学阶段。怪不得他们,做这行太苦了。”曹强说。

    退休后,人闲下来了,思维却闲不下来。走着站着睡觉时,脑子里不由自主地就会构思一个段子,“可惜登台推广的机会太少了。”曹强说。

    弟子眼中的曹强

    张保伟 1971年生,省农业厅职工):

    老师单位每年都要组织退休老干部去医院体检,因为他女儿工作忙,只要我有时间,我就会帮他去取体检单。每次去取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因为年长一些的护士们一听说我是曹强的徒弟,就非要我说上一段才给我体检单。年轻护士们一听,开心大笑,还起哄“再来一个”。非得说得大姐小姐们都笑得肚子疼了才罢休,那帮“天使”真难伺候。

    不过玩笑归玩笑,这足以看出曹老师的人格魅力,这么多年了,还有那么多人喜欢他。

    张文杰 1990年生,目前专职学习莲花乐):

    老师平时对我们非常严格,尤其是我,乐感差,有时一句词说几十遍也过不了他那关。还有动作,演《小丁开车》时,说到老汉把肠子抓起来时要有个动作,刚开始,我右手就那么一抓,并没在意别的。老师看不下去了,说,“见过猪肠子没,又粗又滑又多,你不得连抓带抱呀,你那动作分明是捏嘛,那么多的肠子,能捏起来?”一席话说得师兄弟们取笑了我半天。

    生活中的曹老师和排练时完全不一样,他像换了个人似的跟我们有说有笑。我比较胖,他总爱开我玩笑。比如大家一起下楼时,他常说,“把文杰扶好,别滚到楼梯下面去。”

本文来源:山西晚报;本文作者:贾丽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09-09-23 )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山西草根笑星谱

山西地域文化第一站:太原道 >> 山西纪实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