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山西草根笑星谱之八:康云祥——吕梁活宝唱了道情再说书

  “弹起三弦扑棱棱地响,未开书先把自己讲。我名叫云祥本姓康,年过花甲头发苍。岁数大了不吃香,扁食(临县方言,饺子)吃得肚子胀。腰又硬、腿又僵,舞不了刀来弄不了枪,跳不了舞唱不了歌,光会土来不会洋。学的说书把瞎子当,出门又不用人拖。观众来了一场场,听我给你们瞎咯嚷(临县方言,胡乱唱唱)。”这是康云祥三弦书的一段开篇。
  提起康云祥,在临县那可是比赵本山还要受欢迎的笑星。康云祥出生于1946年8月,临县安家庄乡康家岭村人,目前是山西省民间艺术研究会理事、吕梁曲艺家协会副主席。他从十三岁开始登台表演,迄今已演出逾万场。今年3月份,他自己创作的200余件曲艺作品被整理成书《说说唱唱没个完》。
  上世纪80年代末,中央二台曾播过一段临县三弦书《火烧赤壁》,让许多人见识了这种吕梁山里独有的民间艺术,那个表演者就是康云祥。
  6月12日,记者在临县县城康云祥的家里采访了这位民间艺术家。康老不但口齿伶俐,而且记忆力出奇地好,老以前的事情都记得清清楚楚。
  十岁毛遂自荐登台表演
  临县道情在临县颇受人们喜爱,在临县的安家庄乡康家岭村,全村都姓康,是当地有名的文艺之村,村里老老少少都会唱道情。每年冬天村里人排练道情,过年的时候给四邻八乡的乡亲表演。在这样环境里长大的康云祥,从小就对道情感兴趣,加上有一副好嗓子,而且人也机灵,听大人唱几遍他就会唱了。七八岁时,基本上道情的调调康云祥都会唱了。
  道情里有一个《合凤裙》的剧目,其中有一句唱词是,“梁忠(剧中一个书童)生得怪,好吃苜蓿菜”。康云祥不懂是什么意思,回去问爷爷。爷爷告诉他苜蓿是用来喂驴的,这句是损人的话,说这个人像驴。当时9岁的康云祥觉得这道情剧的戏文真的很含蓄,骂人都不带脏字,由此对曲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康云祥想拜师学道情,但人家都嫌他年龄小,不要他。没办法,康云祥就偷着学,人家排练,他在旁边看着。有时排练的时候,围观的人多,就要往出赶闲人,不让看,康云祥就仗着自己身子小,钻到桌子下面偷学。大人们排练了一个来月,康云祥就偷着学了一个月,把一出《合凤裙》全学会了。
  第二年春节,村里开始演道情戏。碰巧演梁忠角色的那个人当兵走了。没了演员,眼看今年的表演“车垮了”,没法演,大家一冬天排练都白辛苦了。大人们正着急的时候,康云祥毛遂自荐,自告奋勇。当时许多人都不信,不觉得他能演得了。康云祥家的邻居正好是管事的,就决定让康云祥上台试试。
  大年初二,没有经过排练,康云祥直接上台表演。结果一上台,让原来持怀疑态度的人们大跌眼镜。本身梁忠这个角色是一个书童,康云祥当时也很小,演得活灵活现。嗓音也特别好,比原来的那个演得还要出彩。康云祥一炮走红,一下子成了远近村里的小明星。
  从此,康云祥就成了村里草台班子的台柱子。
  瞒着家人考上县道情剧团
  11岁时,康云祥上了完小五年级(相当于现在的初中),学校在别的村子里,需要寄宿。那年夏天,乡里有县剧团的晋剧表演,乡里离学校有十里地,但为了看戏,康云祥白天上学,放学后他一个人偷偷从学校里跑出来,赶了十里夜路去乡里。看完戏都半夜1点多了,再跑回学校休息。第二天早上起来就给同学学唱昨天看的戏。看一遍基本就能唱个八九不离十。
  14岁的时候,县里道情剧团招收学员。康云祥瞒着家人和老师,自己带着4毛钱,走了50里路到县里报名考试。那天是1960年的正月十五。县剧团是吃公粮的,因此吸引了很多人报名。当时光报名的就有500多人,负责招考的是县宣传部的部长赵永利。
  当他赶到时,500多报名的人已经考了过半,却没有一个合格的。赵永利当时很生气,赌气说了句:“算了吧,临县没人才。”排在最后的康云祥着急了,大声喊了一句“我来一下”。赵永利看了一眼,发现是个小孩子,貌不惊人,穿的也很破烂,戴的黄色旧军帽帽檐都烂了。赵永利说了句:“看也不是蒸糕的火灶(临县方言,意思不是唱道情的那块料)。”说完就回宿舍了。县道情剧团团长刘玉江却说,人不可貌相,就让康云祥试了试。
  别人都是唱《东方红》《大海航行靠舵手》等歌曲。康云祥张口要唱晋剧《拣柴》中的一个片段,头一句是“羞答答出门来”,刚唱了“羞答答”三个字。原本已经赌气回了宿舍的宣传部长赵永利又冲了出来,四下里询问刚才是谁唱的。团长刘玉江一指康云祥说,“就是这个黄头小子(戴着黄色的军帽)”。部长惊喜地问,你能不能跟上“胡胡”(晋胡)唱。“能!”赵永利马上操起晋胡拉了起来,康云祥把完整的一本《拣柴》唱完。一曲唱完,满座皆惊。赵永利高兴地把他抱在怀里,像得了宝贝一样,嘴里不住地说“好崽崽”。当时,就通过了考试。
  考上县剧团后,康云祥回家跟家人商议,却遭到了家里人的强烈反对。在当地人眼里,“王八戏子吹鼓手”是下三等的人,是被人们看不起的。村里唱是闹红火,唱好了家里人很骄傲,但当了专业的却不让进家门。
  结果隔了四五个月后,赵永利一直不见康云祥来报到,四处打问寻找他。最后找上门去做康云祥父母的工作。县里的领导出面了,康云祥的家里人不好再拦着,只好同意他进了县剧团。
  康云祥到了剧团后,同批招的师兄师姐们已经排练了近半年,都已经准备出演。剧团的人再次对康云祥进行了测试,结果发现他比那些师兄师姐都唱得好多了。十天后,剧团去安家庄乡演出。原本康云祥是没机会上台的,结果临时《合凤裙》里一个演员生病,康云祥又毛遂自荐顶替演一个送旨太监。虽然演得是一个配角,康云祥却仔细琢磨了角色的心理,把太监趾高气扬的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一上台就是满堂彩,演配角都演红了,剧团里的人这下对康云祥都另眼相看。
  到剧团仅20天,康云祥就顶替了团里原先的丑角演员,成了剧团的台柱子,红遍临县。当时他在《柳树坪》里演得一个角色的外号叫“十二能”,到后来人们都不叫康云祥的本名了,见了都叫他十二能。在碛口演出时,一位70岁老人到后台找到他,送他了两个桃,为的就是看看他本人是什么样子。
  突然失音后走上创作之路
  康云祥22岁时,在临县湍水头乡演出时,嗓子突然失音。
  嗓子是演员的命根子,“唱戏凭嗓子、钉鞋靠掌子”,为了治病,康云祥找了许多偏方。一是吃柳枝,刚发芽的柳枝,把外边的皮刮掉后,嚼里边的树枝,苦得康云祥胃里发呕,还得坚持吃。还有就是吃药蜡,到医院找到包药丸的蜡壳,放都嘴里抿成汁后咽下去。康云祥说他那时是真正体会到了什么叫“味同嚼蜡”。
  后来,中央实验话剧团的夏均英老师告诉他不要再吃蜡,怕中毒。让他用热毛巾敷喉结。这招还真管用,慢慢地,康云祥的嗓子能发出音来了,能勉强上台了。
  1971年,因家庭成分高,加之嗓子失音,康云祥被剧团开除,回家务农。回家后,康云祥仍不放弃文艺梦想,不但坚持练功,还开始走上创作曲艺的道路。
  说到练功,康云祥还情不自禁地为记者表演了一段眉毛功。他的两根眉毛上下翻飞,灵活自如,像活得一样。康云祥说,他眉毛功练得最辛苦的时候,把自己的眉毛都练掉了。练眉毛功的同时康云祥还练弹三弦,吃饭时弹筷子,开会时弹钢笔,走路时弹裤子,练到最后,他弹三弦时都不用指箍了。
  1971年,正好村里开展计划生育工作①。每逢村干部召集村里的育龄妇女开会,大家都东躲西藏的。闲在家里的康云祥听说后,便编顺口溜宣传计划生育,后来,村干部再喊妇女们开会,就不说开会了,说是听康云祥给大家说唱,结果不但妇女都到齐了,连男人们都去了好多。从那之后,康云祥由唱改说,走上了说三弦书的道路。
  1975年,康云祥又回到了县剧团。这时康云祥从道情里的丑角变成了说书的,但同样都是带给观众笑声的。
  笑对人生的乐观态度
  临县三弦书,俗名叫“说书”。原本是盲艺人的专利,康云祥学说书时,盲人师傅不收,他就让人家收他为“干子”(临县方言,干儿子),这才学的说书。
  康云祥特别擅长的是男扮女妆演老太太。他跟搭档樊如林合作表演唱(一种类似于二人台的表演形式)在当地是最受欢迎的。康云祥和樊如林的第一次合作是说三弦书《好吃鬼赶会》。康弹三弦,樊拉二胡,内容教育家长不要溺爱孩子,演出效果特殊好,从此两个人就开始了合作。
  因为表演形式幽默风趣,康云祥和搭档樊如林被当地人称为吕梁“活宝”。到上世纪80年代,康云祥的说唱生涯开始走向又一个辉煌。1982年,他和搭档樊如林,还有杜云峰和交城的张有洛被曲艺名家王易风誉为吕梁“四大活宝”。
  康云祥的生活态度很乐观,虽然生活中不断有波折,但他总是笑对观众。
  在1982年康云祥演艺生涯最辉煌的时候,他一晚上就得演七八个节目。那年夏天,康云祥10个月的小女儿因病夭折,孩子夭折的当天晚上就有表演,康云祥白天料理孩子的后事,晚上就登台表演。说到此时,康老的声音一下子低沉了很多。用康云祥的话来说就是刚抹了眼泪,就得上台给观众送欢笑。那天演出结束后,他戏服上都被汗溻得湿湿的,一拧都出水。“观众等了那么久,就是盼我去表演,我不能因为自己的悲痛,辜负观众对我的期望。我的责任就是把欢笑送给观众。”

本文来源:山西晚报;本文作者:王晋磊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09-09-23 )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山西草根笑星谱

山西地域文化第一站:太原道 >> 山西纪实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