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山西草根笑星谱之七:王林元 顺口溜里尽方言 寿阳人闻听都喜欢

  王林元的绝活是编寿阳版的顺口溜。靠顺口溜,王林元走出山村,有了城市户口,还当上了晋中市曲艺家协会副主席。他给寿阳人快乐,寿阳人也给了他幸福生活。如今,72岁的王林元还跟小时候一样快乐着。

    解放前,就用顺口溜讽刺阎锡山

    王林元1937年出生,今年已经72岁。

    王林元是在笙曲里长大的,老爹好听戏爱吹笙,受老爹影响,王林元小时候就迷戏。家在寿阳县平舒乡的上峪村,村里一年到头演不了几次戏,瞎子说书倒是经常来村里,王林元就开始对盲艺人崇拜得不得了。

    盲艺人们挨村子转,王林元转着村子听。为套近乎,还经常用小肩膀帮艺人们扛东西、领路、打水、搬凳子,什么活儿也肯干。一段书,跟两个村子他就能一字不差记下来,然后背给上峪村的叔叔大爷们,上峪村上空开始笑声不断。不识字,记忆力惊人,叔叔大爷们都把小林元当成了神童。

    王林元只上过6天学,还被罚站过两个下午,因为调皮。后来家里太困难,为了让弟弟上学,当哥哥的王林元就辍学在家放牛。眼望牛背,心里却不停滚动着盲艺人的小段子。

    解放战争时期,阎锡山部队在寿阳搞“兵农合一”,全村青壮年不是长备兵就是预备役,不种地光练兵。只有10岁的王林元编了一个顺口溜:兵农合一,茅房满了没人淘,地里不长庄稼光长草,到处都是老茅蒿。王林元的顺口溜私下里在老百姓嘴里不停流传,一有当兵的就住口,背过脸就用顺口溜发泄不满。

    寿阳快解放时,阎锡山部队担心老百姓支援解放军,把王林元他们村的全体村民撵上了寿阳和太原交界处的罕山孟家井,缺吃缺喝两个月时间。返回时村里已经被糟蹋得不成样子,王林元编了一段顺口溜,全部内容老人现在记不起来了,只想起其中的两句:光有门框没门扇,炕上堆一堆山药蛋。1955年寿阳县春节文艺汇演时,王林元把这段顺口溜改编成快板,起名“逃难”,参加演出获得一等奖。

    解放后,凭借顺口溜吃上公家饭

    在村里,借淘大粪的木桶跟城里人借用私家车一样难。担心磕碰,担心罚单,城里人的私家车轻易不外借。村里人不想让外人使粪桶,也是怕磕碰,还怕用后不洗或洗不净,自家的桶淘别人家的粪,心里总是腻腻歪歪的。但十二三岁的王林元一借一个准,因为他开口就是一段顺口溜:冬天攒下一瓮金,家里头好赖没人送,眼看茅瓮要撑烂,借你的茅桶用一用。平日里就待见,再加上这段顺口溜,桶主人自然是高高兴兴答应了。桶主人期待着送还时还能听上一段,果不其然,两个时辰后,院门一响传来了王林元的童声顺口溜:一瓮送了七八担,浑水洗了清水涮,茅桶没啦磕碰烂,如若不信出来看。

    村里有个能说会道的“神童”,自然每年春节闹红火少不了他。有一年,王林元还被打扮成小姑娘模样,被大人们顶在了背棍上。当邻村的一个小妹妹得知,那个高高在上的漂亮姐姐是个男孩时,就迷上了他。这个邻村的小妹妹就是王林元现在的老伴。

    因为身上不乏“文艺细胞”,王林元21岁时进入寿阳县段廷石料厂工会当临时工,在这里这位昔日“神童”才参加了扫盲运动,开始识字。识字是从学拼音开始的,虽然学的是标准拼音,但在王林元嘴里还是被说成了寿阳土话。顺口溜讲究押韵,王林元方言版的顺口溜用寿阳土话挺顺,但用普通话就不对味了。

    1964年,寿阳成立宣传队,王林元首批被召录,从“泥脚子”变成了“干部”,户口也进了城,吃上了供应粮。在宣传队里,王林元学会了二胡、手风琴、唢呐、笛子等各类乐器。

    工作后,文艺演出跑遍寿阳

    村外一阵铃声,早已聚在一起坐好的村民就知道王林元的宣传队来了,“那个时候,村里没有什么娱乐,全靠王林元他们的宣传队呢。”老寿阳人这么和记者说。

    宣传队每人一辆自行车,整天走村串户为寿阳百姓演出。除了吹拉弹唱,王林元他们还会理发、照相、修理乐器,所以三男五女八辆自行车的宣传队被当地百姓称作“十八能”轻骑队。“能听王林元的段子,头发长了还给理发,人口全的一家人借机拍张全家福,所以寿阳的山庄窝铺没有不知道王林元的,‘轻骑队’铃声到哪,哪儿就有欢笑。”寿阳县新闻中心韩慕青说。寿阳全县农村有500多个生产队,王林元的“轻骑队”就到过其中的470多个。

    时下有些当红明星演出,地方换了节目不改,一首歌能唱一辈子。王林元跟她们不一样,顺口溜段子一村一个,段子里还有本村内容。“要去哪个村,得先知道那个村的情况,包括最近发生的事情,劳动能手是谁,谁家孩子出息啦,”王林元介绍说,“路上,赶到那个村,这个新段子就在脑子里编好了。”

    王林元边蹬自行车边琢磨顺口溜:

    有恶媳妇改过自新,

    说的是我们村有个女人,

    她长相可与众不同。

    高里长的有一米八零,

    净骨头没肉头重脚轻。

    别看她长得不怎地,

    可穿戴打扮挺赶时兴:

    里头穿的是锦纶腈纶,

    外头穿的是涤卡涤纶,

    穿的皮鞋是高后跟跟,

    穿的裤子是喇叭筒筒,

    抽的纸烟不是恒大就是前门,

    吸完一根接上一根,

    一说话好像二鬼抽筋。

    她的名字叫白素琴,

    外号儿人们叫她白骨精。

    ……

    现编现说,表演完了,王林元脑子里又是下个村的故事,“就跟狗熊掰棒子一样,没时间整理,许多段子一出嘴就结束了。”所以现在王林元保留下来写成文字的段子不多。

    寿阳县纂木村有个戏台子,村民们一看到戏台子就想起了王林元的“轻骑队”。村里的这个戏台子竣工时,想请剧团唱台戏,但多优厚的条件也没人敢来“踩台子”。当地有个迷信说法,“踩台子戏”不好,会犯事。王林元不信这个,主动带着“轻骑队”来到纂木村。演出前,村干部为辟邪,要在台子上洒鸡血,被王林元阻止。但开场鼓打了两通,台下不见几个人,原来村民怕中邪,不敢看头台戏。王林元他们又挨家挨户动员,又拉又拽才凑了半场子人。演出后没多久,当地就传说“轻骑队”里死了一个人。王林元二番又来到纂木村,队里8个人并排站在舞台上亮相,让村民们一一辨认,流言不攻自破,台下村民们热烈鼓掌。

    退休后,发挥余热当了“艺术总监”

    有了城市户口,吃上供应粮,王林元月月有几十块钱的工资,年轻时一高兴,就下馆子喝烧酒。

    “发三个短信的钱,那个时候就能炒一盘过油肉。”王林元说。两个人下馆子,一块钱就酒足饭饱了,“过油肉两毛六,炒豆腐一毛八,一两酒一毛三,一碗白皮面八分钱,酒一喝,菜汤儿往面里一拌就齐了。”

    王林元喜欢喝酒,“喝多少也不醉,不上头,喝到肚子里撑不下就不喝了。”喝多少都不乱,顺口溜里没有“酒味”,许多人都奇怪王林元的酒量,所以圈子里人给他起外号:王一壶,惯熟的人叫他“二两两”。

    上世纪80年代,王林元被山西省曲艺家协会吸收为会员,在晋中市曲艺家协会担任副主席。今年513日,已经退休的王林元去太原配了个助听器,两个耳朵都配了,但记者采访时,王林元只有左耳朵戴着助听器。“其实右耳7岁的时候就听不见了,独耳听天下几十年了。”王林元已经习惯了“偏听”。头一天配助听器,第二天遇到记者采访,王林元与记者交谈过程中,不时用手动一动助听器,全把记者采访当成了一次使用助听器的“磨合”过程。

    王林元说,一个耳朵听不见好,睡觉的时候,想听人们说话就右侧睡,不想听了翻个身,把左耳朵压到枕头上,就啥也听不到了。侧着睡觉,两个方向两个用途,“健康的人没这个‘福气’。”王林元开玩笑说。

    因为是“轻骑队”队长,别看王林元今年72岁了,照样一出门就骑车,不过现在胯下是电动车了。从县文化馆退休后,王林元迷上了打台球,原因是县文化馆门口长年摆着几张台球桌。一打一上午,下午的时间全泡在县城一个叫“夕阳红同乐团”里,王林元任同乐团的“艺术总监”。同乐团其实是一个戏曲票友会,得到了政府民间各方帮助,还时不时被邀请出去演出。同乐团演出时,王林元不再表演顺口溜段子,而是专职二胡“演奏家”了。

    虽然退休了,王林元的顺口溜没有停,只不过是从嘴上转移到了手机短信里。有手机后,跟老朋友们互发短信,王林元不由自主就是一小段儿:

    人人盼,个个想,

    痛痛快快下一场。

    哪怕元宵不游行,

    也该先保好收成。

    一直不下没好处,

    病菌瘟灾压不住。

    这是一年元宵节上演“雪打灯”时,王林元发给朋友的短信内容。收到朋友“好好好”的回信后,王林元更来了精神,再发一条短信:

    这场雨雪真不小,

    农民信心成倍高。

    笑在心里喜眉梢,

    确保下种墒垅好。

    在王林元的手机中,记者找到了老人顺口溜不止的原因,手机短信上写:

    顺口短信互相对,

    民言土语地方味。

    动手动脑动智慧,

    老脑常用不衰退。

本文来源:山西晚报;本文作者:尚云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09-09-23 )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山西草根笑星谱

山西地域文化第一站:太原道 >> 山西纪实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