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追忆往昔岁月 解读时代精神
——“纪念太原解放
60周年及新太原建设”学术研讨会综述
中共太原市委宣传部 中共太原市委党史研究室

  为纪念太原解放60周年,弘扬革命传统,推动新太原建设,由中共太原市委宣传部、党史研究室共同组织的“纪念太原解放60周年及新太原建设”学术研讨会于2009 422日在三晋国际大厦举行。这是太原市迄今召开的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一次关于太原解放的专题学术研讨会。来自中国军事科学院、山西省史志研究院、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山西大学、山西省委党校及省城其他社科单位的近百名学者、研究人员参加了会议。会议共收到论文95篇。从所交论文和与会者发言的情况看,本次会议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了对太原解放与接管的认识,并在诸多问题上取得了创新性成果。对于我们认识太原解放对全国解放产生的重大作用,对于今年隆重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对于我们今天努力建设新型工业基地、特色文化名城和现代宜居城市,发挥服务全省、影响全国、吸引世界的新功能,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从历史的高度评价太原解放的地位与作用   

    随着更多珍贵资料的逐步开放与人们视野的拓展,与会学者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将原有成果进一步深入,并把太原解放战役放到历史长河中去考量,找到了许多新的研究视角,有了诸多新的认识。

    一些学者认为,太原地位很重要,作用很特殊。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无数次事实证明:得晋阳者得中原,得中原者得天下。这种独特的地位,是历史赋予的,是时代造就的,并在不同的时期,以不同的方式展现出不同的作用,影响着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太原解放再一次证明了这一历史现象,在近百年历史大转折的关键时刻,在中国新旧社会突变质变中,太原战役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它是当时国共双方战略决战中发起的一次重要战役,是事关中国社会两种命运抉择的一步要棋。

    有的学者指出,太原解放战役是在毛泽东、徐向前、彭德怀等老一辈革命家直接指挥下的战役。解放战争战略决战开始后,毛泽东最早考虑解放的三大城市之一就包括太原(其它两个是长春与济南)。1949168日,毛泽东在西柏坡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讨论形势和任务。会议通过了毛泽东起草的 《目前形势和党在一九四九年的任务》的决议。决议指出:在平津、淮海、太原、大同诸战役以后,就国民党的军事主力已经被歼这一点来说,国民党政权已经基本上被我们打倒了。可见太原战役在中央军委和毛泽东的战略规划中占有何等重要的地位。从19488月起,华北三个野战兵团在作战指导上,都是中央军委直接指挥的,他们或在察绥、晋中作战与进行太原战役,都是为着配合辽沈战役、西北野战军作战和平津战役,都是为着解放华北和转兵向全国进军。而且在全国解放战争的过程中,只有平津战役、淮海战役和渡江战役,是有三个战略单位的兵力参加并组成前线司令部和党的总前委的战役,而太原战役则是第四个战役。

    有的学者评价说,太原解放战役拔除了国民党势力当时在华北的最大据点,标志着阎锡山长达38年的统治在山西的结束。不久,大同也于51日和平解放。至此,山西省全境解放。山西成为人民解放军向全国大进军开始后全境解放的第一个省份,也是全国解放进程中继辽、吉、黑、热、察后第六个全境解放的省份。太原的解放,极大地震撼了华北地区其它尚在敌人控制下的城市,使南面新乡、安阳之敌,北面大同、归绥(即今呼和浩特)等地之敌,更加孤立。新乡于55日和平解放,安阳之敌56日被我军歼灭,归绥于919日和平解放。太原、大同、新乡、安阳、归绥诸城市的解放,肃清了华北境内的剩余残敌,使华北各解放区连成一片,为华北各省行政区域的划分、省区建制的恢复、新政权的建立、战略后方基地的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有学者进一步分析,由于太原是华北的工业重镇,经过阎锡山多年的苦心经营,军事工业相当发达,太原解放后,遂成为支援全国解放和经济建设的一个重要基地。当年太原前线司令部发言人就指出,太原解放“使人民在华北获得一个重要的工业基地,特别是重工业和军火工业,这将便利人民迅速恢复自己的建设事业,有力地支援人民解放战争”。

    有学者认为,太原战役的发动有力策应了平津战役的战略行动。这场战役虽然没有直接配合平津战役作战,但攻城部队在平津战役期间对太原的 “缓攻”,对于稳住傅作义集团,防止其南撤,和在北平地区采取的“围而不打”、“隔而不围”的策略有异曲同工之效。由于太原还未被解放,使傅作义集团心存侥幸,准备固守平津,未及早做西窜的准备,这就为人民解放军全歼天津国民党军队创造了条件。除塘沽守军5万余人乘军舰从海路南逃之外,天津的守军13万余人被全歼,北平的守军20余万人被和平改编。否则,如果平津守敌从海上南撤,将会增援淮海战场,增加淮海战役的困难;若西窜绥远等地,将会增加解放大西北的难度。因此,太原战役,客观上起到了牵制傅部、策应平津战役、淮海战役的重大作用,对于三大战役的顺利进行,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同时,太原战役间接支援了西北和西南的进军。由于人民解放军华北第一兵团的进攻与围困,阎锡山被迫向蒋介石、傅作义求救,蒋、傅先后从西安、榆林调兵援并,从而减轻了西北战场人民解放军的压力,也及时地遏止了胡宗南、马步芳部的联合反扑,为大西北解放提供了良好的外围环境。太原解放后,彭德怀率领解放太原的参战部队第1819兵团以太原为出发地,西渡黄河,直下西安,剑指兰州,并用太原战役缴获的武器弹药和接管的战略物资,加强了人民解放军华北野战区的装备,增强了对敌作战实力,加快了全国解放的进程。

    此外,解放军对太原围攻还加快了绥远解放的进程,极大地震撼了绥远国民党守军,使其深知绥远全省兵力守备根本无法与太原相比,北平傅作义和平起义又为绥远守将提供了和平解决的光明前景。所以,在傅作义的策动下,中共加快了对绥远等地的收复工作。虽说绥远起义与太原解放没有直接联系,但这种起义力量的促成却是在人民解放军血战太原、和平解放北平的环境下进行的,这就造成了解放战争期间中共解决国民党地方武力的一种新的方式——“绥远方式”的产生。

    从理论的深度审视太原解放战役   

    与会者普遍认为,太原解放战役发起于战略决战阶段之初,结束于向全国大进军的开始,是国共内战期间历时最长、参战人员最多、战斗最激烈、伤亡最惨重的典型城市攻坚战之一。在太原战役攻城阶段,人民解放军华北劲旅会师并州,百余名开国将军坐阵太原,数十万民工齐聚前线,以雷霆万钧之势,迅速攻克太原,所以说太原成为中央确认的三大战争方式后,采用“天津方式”第一个被攻克的城市。

    对战役的准备与进程,有学者从军事角度认为,军委、前委对战役的正确指导,为解放太原创造了先决条件。指出根据阎军固守坚城和敌我兵力对比的实际,确定“围困、瓦解、攻击,逐步削弱,然后攻克之”、军事攻势与政治攻势并进的指导方针,是正确的。故能使整个战役全面有序协调地进行,实为创造性的范例,亦为取得胜利的关键。战役期间,围而不摧、削而不克、“后发制人”等策略和穿插其间“割头战术”的应用,都充分体现了老一辈军事家有勇有谋的军事才能。对战略决策,有学者认为,打下石家庄为我军攻克敌坚固设防的大城市提供了经验,拔掉济南、太原,向蒋管区挺进是我军在解放战争第三年明确的既定战略目标。对战前准备,有学者认为,认真扎实的准备工作,为解放太原奠定了物质基础。诸如:健全组织机构、补充兵源粮草、增强组织纪律性、提高战术和技术水平、摸清敌人防御体系和兵力部署等方面。多数学者都指出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无私全力支持,为解放太原铸就了坚强后盾。一些学者依据新发现的史料,对黄樵松将军被出卖与被诱捕、太原战役前后期守军兵力变化、太原战役阶段划分等问题还提出了新的论断、补充与订正。还有的学者首次调查出太原解放战役的亲历者中有上百位在建国后被授予元帅、大将、上将、中将及少将军衔。

    本次研讨会上,有不少学者对太原解放战役中的政治攻势予以了充分关注,并取得了突破性研究成果。有学者剖析了我党我军从保护太原工业基础和悠久历史文化遗产出发,向阎锡山及守军进行和平解放太原的种种努力,概括出我党我军在战役初期以打促和、战役中期多方促和、战役后期灵活促和等始终不移的和解愿望和典型的和解特征。也有学者从政治学和历史学结合的角度,对阎锡山不愿和平解放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剖析,并追溯考察太原战役期间我党的民众动员工作及其效果及特点,指出我军坚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为解放太原提供了重要保证。

    还有数位学者从文化角度,对太原解放战役中的文化元素进行解读与省思,弥补了过去学术领域对战役问题仅重视军事研究的缺憾。他们提炼概括出太原解放战役“不畏艰险、敢于胜利的英雄精神,同心协力、和衷共济的团结精神,以和为贵、宽容并包的民本精神,率先垂范、无私奉献的将帅精神”四种人文精神;梳理出太原市区及其周边保存着的碉堡、建筑和战斗遗迹;阐明了太原解放战役为解放战争军事文化写下的重要一页,蕴藏着丰富而又深厚的历史内涵与现实启示。

    从比较的角度论述太原城市接管的经验   

    与会学者认为,由于阎锡山近40年的苦心经营,加之长期战争的破坏,接管太原是解放战争中难度最大的工作之一。太原解放后城市接管的伟大实践,是在吸取先期接管的张家口、石家庄、沈阳、北平等大中城市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由当时的太原市军管会及市委、市政府,围绕迅速恢复社会秩序、保护和发展生产力这一中心牞采取不同措施牞尽力纠正和改变以前接管城市中出现的“左”的偏向和无组织、无纪律、无政府状态,并正确地处理革命和建设的关系进行的。整个接管工作,避免新旧政权交替时期可能出现的对生产力的破坏,保护和发展既存的生产力牞丰富了我党在接收和管理城市方面的理论和经验,为我党已解放和待解放接管的城市提供了可资借鉴和启示。有学者指出,太原是我党在著名的七届二中全会后接管的第一座大型工业城市,是贯彻执行我党有关城市接管方针,成建制、规范化接管的城市之一,作为接管的典型和样板,为以后我军接管华中、华南城市,提供了重要的参照范例。

    本次研讨会上,与会者还对太原城市接管政策进行了诠释,探讨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在进城之前的接管准备和进城后的接管施为,介绍了阎锡山转移财产的经过,勾勒出了太原解放战役中金融接管的基本路径和办法;再现了军管会运用“包下来”的政策对两万蒋阎旧职人员进行改造的历史画卷,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在解放战争后期城市工商政策的基本内容及其接管的成功经验。

    还有学者从民主建政的角度,分析太原召开各界代表会在当时产生的政治影响。指出由于太原原有共产党组织是地下党的原因,城市接管后不可能与广大群众一下子建立广泛联系,在正式的人民代表大会还不具备召开条件的情况下,市委、市政府制定了《关于太原市各界代表会几项规定》,先后召开工业、商业、教育、工人等各界座谈会,并在此基础上,在解放后不到三个月内,就召开五次各界代表会议。“各界会”这种形式兼具政治协商会议与人民代表大会双重性质,曾在全国引起较大反响。毛泽东在1949819日为中共中央起草的报告中专门肯定了太原的做法,并以中共中央名义发出三万以上人口的城市及各县一律召开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的指示。这样,太原城市接管中实行的民主建政做法,就成为全国民主建政的范例。

    从现实的视角解析对新太原建设的启示   

    太原解放战役虽然已经过去60周年了,但它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永远是后人奋发进取的不竭动力。与会学者从不同视角,结合大太原、新太原建设,提出了许多美好冀希和建设性意见。

    关于以人为本。与会者认为,太原解放战役的胜利说明:人民是实践的主体,也是历史的创造者。中国共产党作为靠人民革命起家的政党,作为一个具有极强民众动员和社会整合能力的政党,要时刻记住自己“公仆”的身份,把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党的干部要真正代表人民掌好权、用好权,以党的建设的实际成果取信于民。

    关于精神动力。太原解放战役中形成的人文精神不应该因时间的流逝而流失。在建设新太原的征途中,我们更需要大力弘扬经过血与火的战争锤炼而成的人文精神,不断提升全社会的敬业意识、创新能力、奉献精神、和谐程度,克服前进道路上遇到的难题与风险,进而为新型工业基地、特色文化名城、现代宜居城市建设构筑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支撑。

    关于遗产保护。与会者认为太原解放战役遗存遗迹的教育功能也不应该让岁月的尘埃掩埋,这些文化遗产是太原城市发展的历史见证,不仅给世人留下鲜活的历史教材,而且是申报历史文化名城的实际证物,更是建设集三晋文脉与现代气息于一体的特色文化名城的重要一极。我们应当本着“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理念去认识它、珍重它、考量它乃至保护它、开发它、利用它,充分发挥文化建设的自觉性,为大太原、新太原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执笔人:沈 乔)

本文来源:太原日报;本文作者: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09-04-23 )

太 原 道 >> 纪念太原解放60周年专辑

山西地域文化第一站:太原道 >> 山西纪实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