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从历史遗存看太原战役

  1949年4月24日,随着硝烟的徐徐散去,太原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战争结束了,这场持续六个多月的战役成为解放战争史上历时最长、战斗最激烈、代价最大的城市攻坚战。六十年过去了,昔日满目疮痍的古城早已浴火重生,成为一座现代化都市和国家重工业基地,但是,岁月改变了城市的容颜却抹不去历史的记忆,一些经历和见证过太原战役的历史遗存依旧散落于城市的各个角落,从它们身上,我们能够清晰的回忆起那场战役的历史进程和它鲜为人知的不同侧面。

一、牛驼寨庙碉

  2008年,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在太原全面展开,在先期向媒体公布的普查成果中,一批解放战争时期修建的碉堡赫然在列。碉堡对许多土生土长的太原人来说并不陌生,六十多年来,这些战争遗迹就陪伴在我们身边,留存在童年的记忆里。除了这次普查公布的向阳镇兰岗母碉、西山支线3号铁路桥碉、马头水乡上水峪村三角碉、二龙山碉堡群以外,目前保存基本完整的还有五龙沟人字碉、黑驼大方碉、白龙庙筒碉、享堂新村梅花碉、西山梅花碉、蒙山寨碉堡群、泥屯碉堡群等等。对于碉堡的关注不仅仅局限于官方,太原的摄影爱好者刘化山多年来将目光投向了散落于各处的旧碉堡,由他拍摄的以碉堡为主题的作品举办过摄影展览,也在杂志上开辟过专题。

  我们今天所能看到的这些碉堡,其实只是几十年来幸存下来的极小一部分。六十余年前,阎锡山为了维护自身的统治,实现“控制太原周边全部交通要点,及瞰制地形”的战术目的,特设了“碉堡建设局”,在留用日本专家的指导下,汲取中外城市设防经验,专门研究碉堡的修建。到1948年底,太原的“百里防御圈”内,5600余座碉堡星罗棋布,太原因此被称为“碉堡城”,成为当时全国设防最坚固的城市之一。

  太原的碉堡,无一不是经过精心研究而成,在构筑和武器配置上都有巧妙的构思和实用价值。它们样式各异,名目繁多,从形状上有方碉、圆碉、梅花碉、子母碉、人字碉等;从高度上一至五层不等;从规模上有半班碉、班碉、排碉、连碉;从火力配置上,有炮碉、机枪碉;从建筑材质上有砖碉、石碉、钢筋混凝土碉;从布局上有品字形、倒品字形、菱形、梅花形等等。阎锡山还为这些碉堡起上“好汉碉”、“卧虎碉”、“百川碉”等响亮的名字以壮声势。一位到达太原前线的美国记者描述道:“任何人到了太原,都会为数不清的碉堡而吃惊:高的、低的、长的、圆的、三角形的,甚至藏在地下的,构成了不可思议的严密火网。”

  阎锡山为什么这么热衷于修建碉堡并迷信于“碉堡战法”呢?他自己曾解释说:“共产党凭的人多,用的是波浪式冲锋的人海战术,所以到处取胜,谁防不住这一手,谁就要失败。我们一定要凭借碉堡群组成的据点工事,充分发挥火力,做到以铁弹换肉弹,共产党就没有办法。”但是,令阎锡山不曾想到的是,解放军的炮兵已经迅速发展壮大,大部分碉堡顷刻之间就粉身碎骨,最终葬送在火海之下的,恰恰是他对山西的统治。

  在这5600余座碉堡中,东山牛驼寨的庙碉,以其重要的军事价值和坚不可摧的稳固而堪称“碉王”。当年,牛驼寨是阎军东山四大要塞之一,以10个主碉为阵地支撑点,其中,4号主碉为指挥碉,也是牛驼寨的核心工事,因其是在老爷庙的基础上修建而成,因此又被称为“庙碉”。

  几十年来,庙碉虽然被废弃于荒野,但人们并没有将它遗忘,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拍摄《决战太原》、日本导演池谷薰拍摄《蚂蚁部队》时都曾专程来这里取景,平日里时常还有军事爱好者、历史研究者和旅行者前来寻访考察,将它记录于笔端、收录于镜头,留下无数沉重的思考和感慨。

  从牛驼寨烈士陵园出发,沿着黄土沟壑间的小道向东穿行约一个小时,就可以望见庙碉标志性的坡型碉顶,在它的周边,残破的壕沟、劈坡、地道依旧历历在目。庙碉由石块和水泥构筑而成,壁厚超过一米,异常坚固,其碉顶的坡度和厚度能够有效降低和化解炮弹的攻击。庙碉的四壁上,弹坑累累,但都只能伤及皮毛,庙碉一侧的豁口,则是当年留下的致命伤。从荒草丛生的豁口进入庙碉,昏暗而阴森,从射口钻入的光线映照在内壁上,赫然可见不知名的后人用白石灰粉刷的一行大字:“国军伤亡两万人,共军伤亡一万五千人”,即使是身处和平年代,眼见的一切足以令人震憾,瞬间将思绪拉回了战火纷飞的年代。

  1948年10月5日,太原战役正式打响,在取得初期作战的胜利之后,徐向前司令员总结历史经验与现实条件,放弃了以城东南为主攻方向的计划,知难而上,决定首先攻占东山,牛驼寨、淖马、山头、小窑头四大要塞成为攻击重点。

  10月17日夜,解放军楔入牛驼寨发动突袭,在次日拂晓前攻占了大部分阵地,庙碉成为阎军最后堡垒,它的顽固与桀骜使得第7纵队在第一次攻击中就伤亡700余人。阎军随后在炮火和飞机的掩护下连续组织反扑,经过四天你死我活的残酷撕杀之后,双方都伤亡惨重,解放军放弃牛驼寨。10月26日,经过重新组织,太原前委以第7纵队附重炮31门再次强攻牛驼寨,激战至11月1日,解放军夺取了除庙碉以外的大部分阵地。庙碉阵地此时还有阎军精锐一千余人,其中包括一批“残留”日军,信奉日莲宗的日籍团长指挥他的士兵,敲打着腰鼓,诵读着《南无妙法莲华经》负隅顽抗。

  碉堡是防御轻武器的有效工事,但却无法承受火炮尤其是重炮的轰击,然而,坚固的庙碉却在解放军炮兵的轮番轰击下岿然不动,榴弹炮在它的外壁上只能炸出浅浅的弹坑甚至只留下一个白色印迹。

  双方僵持对峙10天之后,随着兄弟部队的推进,淖马、山头、小窑头等要塞先后被攻克,牛驼寨已经是三面受制,成为一座怒海中的孤岛。11月12日,7纵在兄弟部队的配合下向庙碉发起最后的猛攻,第二天,7纵独7旅先后发起5次攻击,实施9次爆破,在耗用了2000余斤炸药之后,终于炸塌守军藏身的地窑并将庙碉炸开一个豁口,最终夺取牛驼寨。

  历时20余天的牛驼寨争夺战是太原战役中最为艰苦惨烈的恶战之一,其激烈程度在整个解放战争中也是少有的,主要阵地上平均每平方米都要落下数发炮弹,以至焦土三尺,难以成垒,草木皆摧,树无完株。解放以后,以庙碉为核心的牛驼寨战争遗址成为太原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牛驼寨庙碉卫星照片

牛驼寨庙碉

牛驼寨庙碉外墙上的累累弹坑

侧面的豁口是牛驼寨庙碉的致命伤

牛驼寨庙碉侧面照,摄影:并州草民

从牛驼寨庙碉俯瞰东山脚下的太原城,摄影:并州草民

庙碉内部,摄影:并州草民

二、黑驼大方碉

  东山四大要塞争夺战结束之后,孤城太原已陷入环形包围。根据中央军委的指示和“围困、瓦解、攻击”的战役指导方针,解放军转入围城休整阶段。

  这一年的冬天,枪声逐渐平息了下来,取而代之的是大规模的政治攻势。五十多年后,在青岛军休五所怡养天年的离休干部李雄飞回忆起半个多世纪前发生在东山的特殊战斗,往事依旧历历在目。1948年12月底,李雄飞所在的对敌斗争喊话组进驻东山黑驼村,担负瓦解大方碉阎军的任务。在距离对方不足百米的前沿阵地上,喊话组发动干部战士向阎军分析形势、宣传政策,鼓动他们弃暗投明。在这一过程中,双方官兵时常攀老乡、拉家常,甚至还达成了互不开枪的默契。1949年元旦,李雄飞和一名宣传员携带香烟、饺子走出掩体来到双方阵地中间,与阎军官兵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到决战前夕,黑驼前线共瓦解大方碉阎军官兵270余人,而整个太原前线,先后瓦解阎军官兵12000余人。

  追循着前辈的记忆,我们来到了黑驼村,小村的西侧,大方碉依旧雄踞山巅,睥睨四野。与其它阎军碉堡不同,大方碉更象一座晋北长城边随处可见的明代军堡,四四方方的形制,夯土构建的堡墙,墙外环绕全城的壕沟,单就外形而言,把它称为大方堡似乎更确切一些。大方碉所在的山头地势险要,视野开阔,主碉周边散布着几座砖石结构的小碉堡,还建有直通山下的双塔寺要塞的交通沟,正因为如此,它成为东山四大要塞争夺战结束之后,阎军在东山上掌握的为数不多的阵地之一。由于战争破坏程度较小,又人迹罕至,大方碉成为现存规模最大、保持原貌最好的阎军要塞,这里现在又成为摄影爱好者的另类创作基地和自行车爱好者的骑行乐园。

仰望黑驼大方碉。摄影:并州草民

大方碉外侧的壕沟。摄影:并州草民

大方碉周边的副碉残骸。摄影:并州草民

阎军防御工事的卫星照片,第二张就是大方碉的卫星照片

三、太钢飞机库

  在长达半年的围困期间,空运成为阎军进行补给的唯一手段。从1948年7月开始,中央军整编第30师和第83旅共15000余人先后被空运至太原。此后,蒋介石为了履行救援太原的诺言,规定每天由青岛向太原空运70架次200吨的物资,其中,阎锡山与陈纳德合股开办的航空公司承担了太原空运一半左右的任务。据“国防部”四厅的报告称:“仅太原空运月需60亿金元”,而另一则资料则显示,国民党政权全国士兵与干部1948年12月份的副食开支为32亿金元,由此可见救援太原费用之高、代价之大、负担之重。

  解放军占领武宿机场之后,阎军紧急抢修了五个飞机场以保证空运,其中,炼钢厂机场因为地形等方便的原因,不易被解放军炮兵观察、命中而成为阎军实施空运的主要机场。解放后,这个简易机场因为太原钢铁公司的发展建设而不复存在,但当年阎军的飞机库却保留了下来,除了一号库因为工程的需要而被拆除外,其余四座机库成为太钢设备采购部的仓库,这些机库长32米、宽26米,挖有地沟进行地下取暖,配备有完善的消防设施,每个飞机库的四角还设置了岗楼,不远处的钢筋混凝土碉堡似乎还在提醒着过往的人们,不要忘记它所经历的枪林弹雨。

四、王靖国故居

  1949年1月,内外交困的蒋介石黯然下野,从此,空运数量锐减,阎军补给日益窘困,数量有限的白面和大米只能供应给中央军、“残留”日军以及伤病员,其余士兵吃的是陈年“红大米”。当时太原市内三家医院收容的伤员多达一万五千余人,有关官员想克扣一些轻伤员的白面大米来保障中央军和日本人的供给,结果,愤怒的伤兵们上街游行,并冲击打砸了阎军高级将领王靖国的公馆。

  王靖国是阎锡山最信任的亲信,时任第10兵团司令兼太原守备司令。王靖国故居位于西华门街6号,修建于上世纪二十年代,王靖国购买后进行了改建和扩建,使之成为一个由若干独立四合院组成的庞大民居建筑群,堪称近代太原最奢华的官宅之一。

  1949年3月的一天,王靖国在北平读书的四女儿王瑞书穿越封锁线回到家中,向父亲递交了徐向前司令员的亲笔信,劝他走傅作义的道路,和平解放太原。但是,愚忠于阎锡山的王靖国却拒绝了女儿的劝谏:“太原已成为一座孤城,外无救援,实难确保,但我是军人,军人以服从为天职。如果阎有命令叫我投降,我就投降,阎没有命令,我只有战斗到底。傅作义够个俊杰,但我不那样做。你可革你的命,我要尽我的忠。”

  站在王靖国故居的正院举目四顾,虽然历经了八十年的风风雨雨,昔日的显赫门庭布局依旧,风格依旧,但却物是人非,恍如隔世。当年,蒋介石、宋美龄曾在这里拜见王靖国的母亲,愤怒的伤兵曾在这里用拳脚和拐杖发泻着不满,王瑞书曾在这里为太原的和平解放向父亲提出最后的劝谏,如今,旧日的浮华和喧嚣都已随着硝烟佚散无踪,一切归于沉寂,仿佛什么都不曾发生过。

位于西华门街6号的王靖国故居

王靖国故居

王靖国故居

五、双塔寺

  1949年3月,随着平津战役的结束,解放军第18、19兵团和四野炮1师开赴太原,至此,解放军在太原前线共集结了32万将士,无论是人数上还是装备上都居于绝对优势,一场摧枯拉朽的决战即将展开。

  为了加强太原的防御,阎军在太原城垣外围设置了双塔寺、卧虎山、剪子湾等一系列要塞。双塔寺位于太原东南,因寺中高耸着宣文、文峰两座明代古塔而得名,这个被阎军号称为固若金汤的“生命要塞”,由13个大碉堡和35个小碉堡拱卫,驻扎有阎军第43军军部和一支强大的炮兵部队。4月20日,解放军第63军向双塔寺要塞发起了攻击,仅用两天时间就夺取了这个要塞。在激战中,为了遏制阎军炮兵火力,解放军用重炮从东山阵地轰击双塔寺要塞,宣文塔中弹,二到八层被炸飞半边。解放后,当年指挥作战的原63军军长郑维山故地重游,还为当年不得已的炮击而深感惋惜。1984年,宣文塔被成功修复,这一太原的标志性古建筑又以崭新的面貌耸立在龙城大地上。

  在夺取双塔寺要塞的同时,解放军各部队迅速扫清了阎军其它外围防御阵地,直抵太原城下,太原旧城墙,成为阎军的最后一道防线。

解放军向双塔寺要塞发起进攻

被解放军炮兵炸飞半边的双塔寺宣文塔

六、太原旧城西北角

  城墙是冷兵器时代保卫城市的盾牌,明初大规模的修造为我们留下了大量古城,它们在民国军阀混战、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等现代化战争中依然起到了极为重要的防御作用,天镇保卫战、涿州保卫战以及“二虎守长安”等名垂战史的城市保卫战,无一不是在四面楚歌的情况下,充分利用古代城墙,孤军坚守数月之久的经典战例。

  太原城垣由名将潘美修建于宋代初年,明朝建立之后,将太原扩建为全国一流的城池,全城周长24华里,共开8道城门,修建有8座宏伟的城楼和4座角楼。太原城墙高12米,上宽6到10米,底宽15米,砖厚2米,每隔百余米还有一个马面,环城共有32个这样的突出部。早在抗战初期的太原保卫战中,傅作义就对太原城墙进行过改造和利用,抗战胜利之后,阎军又在太原城墙上新建了环绕全城的碉堡和防御工事,将部分地段的城墙掏空辟建出大量的火炮射口和机枪射口,防御最严密的地段,从城根到城墙顶端,由下而上共有7层火力网。太原旧城墙西北角,就是保留至今的的罕见的阎军城防工事实物标本。

  走入龙潭公园一个僻静的院落,几间低矮的平房背后,隐藏着太原旧城墙西北角羸老的躯体,披坚执锐的往昔已被雨打风吹去,城墙的包砖成片的脱落,有些地方甚至已经裸露出夯土,但是,班驳的青砖和黑洞洞的机枪射口依然显示着它的冷酷与威严。沿着荒草丛生的土坡,可以爬上城墙顶端。明代扩建太原时,曾在城垣四角各建了一座加强防御的砖砌角楼,直到抗战初年,日军随军记者还曾留下几座角楼虽然破败但却依旧宏伟的影像。阎军修建城防工事时,按照统一的规划将残余角楼全部拆除,所以,现在的西北城角上的角楼已经不复存在,只剩下与城墙浑然一体的砖砌环型工事。从城墙顶端东侧的豁口,可以深入城防工事的内部。顶层以下的工事,是掏挖城墙的夯土而成,每层工事之间,用钢筋混凝土预制板分隔。这些工事空间虽然不大,但足够士兵们作战起居并设置机枪射口。虽然因为砖石淤塞而难以继续深入,可以确定的是这一带的工事绝不止目前可见的三层。据童年时代经常在这里玩耍的当地居民回忆,在城墙底部,还修建有深不可测的地道。

  1949年4月24日清晨,随着一颗颗红色信号弹撕裂拂晓前的夜空,解放军攻城部队1300余门大炮齐声怒吼,向太原城墙猛烈轰击。近两个小时的集中炮击之后,曾经号称固若金汤的太原旧城墙一段段的轰然垮塌,被炸出十几个突破口。7时点左右,炮火开始向城内延伸,攻城部队陆续发起了冲锋,小北门、首义门、大东门先后被突破。

  解放以后,小北门成为太原旧城唯一幸存至今的城门,有些人附会说这是因为解放军率先从这里攻入太原而有意保留,这一说法甚至被外国记者采用。然而,据杏花区文物旅游局顾问孙毅先生介绍,太原旧城墙是1951年开始逐段拆除的,小北门内侧建有阎锡山时代遗留下的子弹库,接管子弹库的单位为了保证靶场打靶安全,向上级提交了保留该段城墙的请示,小北门和它西侧的近百米城墙因此得以保留。孙毅先生还介绍说,当时拆除城墙采取包干制,一个单位承包一段,1960年,当拆除至城墙西北角时,正逢困难时期,拆除工程暂停,旧城墙西北角在最后时刻幸运地逃过了劫难。今天,小北门和西北城角既是旧太原珍贵的历史文化遗存,又是亲历解放战争的实物见证,他们都已得到有效的保护。2003年,在太原建城2500周年之际,小北门被修葺一新并复建了三层四重檐的城楼。2009年,太原府城墙遗址公园的建设被提上议事日程,旧城墙西北角将成为遗址公园的主要景点。与小北门采用原址重建方案不同的是,大多数专家建议对西北城角进行原貌保护,采取类似于圆明园遗址的保护方案进行规划,美化周边环境,保持其原有风貌和历史信息,如果这一建议最终能够得以执行,那么,太原府城墙遗址公园同时也将成为一处为数不多的现代战争遗址公园。

复建的拱极门楼城

元霄夜晚的拱极门

七、司令部大楼

  做为防御者的最后一道防线,一旦城墙失守,守军的斗志与士气也随之崩溃,面对攻入城内并迅速向纵深推进的解放军,阎锡山的大多数部队不是溃散就是投降,这其中包括阎锡山手下号称精锐的陆军暂编第10总队。

  陆军暂编第10总队司令部位于新民北正街复兴楼,此地原是清军和阎军的大校场,1941年,日军在这里修建了华北方面军第一军司令部大楼。这座四层高的大楼占地面积约20000平方米,在西式风格的钢筋混凝土主体建筑上,为主楼加上了中国传统的十字歇山顶。与山西大学堂、川至医学专科学校、同蒲大楼、省银行大楼、组碧楼等同时代建筑相比,这座由日本人设计建造的大楼蕴含着更丰富的中国元素,成为太原近代建筑的代表之作。抗战胜利之后,阎锡山与美军代表曾在司令部大楼会议室举行了第二战区受降仪式,但是,日本人却并没有因为投降而离开这座大楼,为了巩固自已的统治,阎锡山大量留用“残留”日军,以日本人为骨干的陆军暂编第10总队又把司令部设在了这里,并将该楼改称为“复兴楼”。太原解放前夕,屡遭重创的第10总队安排剩余的四五百名日籍官兵集中居住于复兴楼,城破之日,这些“残留”日军在地动山摇之间感受到了末日来临前的绝望与无奈,一枚炮弹穿破楼顶击中了会议室,他们的斗志也随之瓦解,第10总队司令今村方策下令停止抵抗,阎军日籍官兵全体被俘。解放以后,复兴楼被部队接收,至今仍在使用,做为军事单位,它得到了有效的保护,但同时也因为戒备森严而不被人们熟悉。

俯瞰东山阎军碉堡残骸。摄影:王俊杰,转自他在博联社的博客

八、梅山钟楼

  除了第10总队,阎锡山的另一支精锐中央军第30军也停止了抵抗,第27师师长仵德厚带领30军主力在天主教堂放下了武器。

  在大势已去的情况下,仍有部分阎军官兵、警宪人员拒不投降,太原绥靖公署侍卫部队依托梅山的有利地形仍在负隅顽抗。梅山是绥靖公署院内的一座假山,这里原本是明清巡抚衙门存煤的地方,因为煤炭堆积如山,故称煤山。清末张之洞抚晋时期,为了改造巡抚衙门的风水,在这里堆土造山,建成一座假山。辛亥革命后,阎锡山对煤山再一次扩建加高,并在山上增修了钟楼,改名为进山。民国时期,进山钟楼又被称为省政府计时台,是太原城内的地标性建筑。面对阎军残部的顽抗,解放军从俘虏中找出了太原绥靖公署侍卫队长刘有泰,命令他向据守梅山的部下喊话,但这些侍卫官兵却用子弹来答复昔日的长官,解放军于是调来山炮,将他们彻底消灭,至此,阎军成建制的抵抗基本结束。解放后,进山改称梅山,虽然周边林立的高楼使它显得不再高大,但拥有独特风格和深厚历史底蕴的梅山,依旧是解放路上的一处标志性景观。

梅山钟楼

九、省府大门

  上午9点15分,解放军突击部队冲入阎锡山的统治核心太原绥靖公署,躲藏在地下室内的阎锡山政权主要军政首脑除梁化之等人自杀以外悉数被俘,王靖国、孙楚、赵世钤、吴绍之等人在解放军战士的押解下,列队走出太原绥靖公署大门,一名随军记者拍下了这一极具象征意义的画面,此后60年间,几乎所有关于太原战役的画册都会出现这张照片,它成为这场战役最具代表性的历史瞬间。

  太原绥靖公署所在的近代建筑群又称督军府,自宋初名将潘美在这里建立帅府以来,历经金、元、明、大顺政权、清、民国,这里始终是山西最高军政机关驻地。解放后,山西省政府入驻督军府旧址并直至今日,成为全国唯一一个在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里办公的省级政府机关。省政府大院目前仍然保持着明清和民国时期的建筑布局,一批民国初年的建筑至今仍在使用并时常被新闻报道提及,这些建筑在形式和结构上带有近代西洋建筑的色彩,但仍不失中国传统古典建筑的风格,它兼容了东西方建筑文化的特点,具有一定的艺术水准和欣赏价值。

  对于太原的普通市民而言,除了梅山钟楼,最熟悉的省府建筑无疑就是王靖国等人被押解出绥靖公署的南大门。现存的南大门是民国初年在清代巡抚衙门门楼的基础上改建而成,一层面宽五间,二层面宽三间,单檐歇山式屋顶,饰以绿地黄色雕花琉璃脊,整个建筑典雅庄重,具有显著的中国传统建筑风格。六十年来,南大门形容依旧,几乎没有任何改变,1988年拍摄《攻克太原》、2001年拍摄《向前,向前》两部电视连续剧时,只需摘去省政府的牌子就可以实景再现几十年前的历史画面。

  为了保护和利用好这座全国唯一的督军府旧址,有关部门已建议将山西省政府机关搬迁新址,对原址进行修缮并对外开放。

王靖国、孙楚等人被押出绥靖公署大门

十、结语

  1949年4月24日,经过四个多小时的激烈战斗,太原宣告解放,盘踞山西长达38年之久的阎锡山政权从此灭亡,古城太原掀开了新的历史篇章。解放军为攻取这座坚固设防的城市也付出了巨大牺牲,共计伤亡45000余人,在牛驼寨、双塔、黄坡、郑村、清徐、阳曲、古交七大烈士陵园内,一共安葬着在太原战役中牺牲的7319名烈士。

  牛驼寨,既是解放太原的主战场,又是规模最大的太原战役烈士陵园。1989年4月24日,在太原解放40周年之际,太原解放纪念馆和太原解放纪念碑也在这里落成。太原解放纪念馆占地面积1200平方米,以428张历史照片、120多件实物和翔实的文字资料,全景式展示了太原战役的全过程。太原解放纪念馆正对面,矗立着解放太原纪念碑,碑身酷似一把竖立的钥匙,净高49.424米,寓意大原解放的日期。牛驼寨烈士陵园和太原解放纪念馆在落成之后,成为太原市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课堂,人们在这里追忆烽火岁月,缅怀牺牲烈士,几十年来,从未间断。

  60年,弹指一挥间,无边落木萧萧,不尽汾水滚滚来,双塔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庙碉、双塔、西北城角、小北门、司令部大楼、梅山……这些珍贵的历史文化遗存,见证了变幻莫测的历史风云也经历了翻天地覆的时代变革。建筑无言,但它们不会忘记那场持续了六个多月近百万人被无情卷入的残酷战役,它们将永远铭记那场战役中一个个荡气回肠令后人感动的故事,它们也会为这座城市的未来而祝福,愿那场战役和所有殉难将士和百姓从此安息,愿和平的阳光永远普照历经沧桑与苦难的龙城太原,愿时间能够抚平历史的伤口,中华民族在每一个历史的岔路口都能够以最小的牺牲和代价做出正确的选择,愿海峡两岸的中国人共同迎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俯瞰东山牛驼寨太原解放纪念碑。摄影:王俊杰,转自他在博联社的博客

俯瞰东山牛驼寨徐向前元帅铜像。摄影:王俊杰,转自他在博联社的博客

  更多太原近代历史文化遗存,请看本站原创《百年浮华——寻访太原近代历史文化遗存

本文来源:本站原创;本文作者:张珉,转载请先与作者联系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09-04-10 )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百年浮华总目录

山西地域文化第一站:太原道 >> 山西纪实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