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晋方言与山西人系列29:晋东南方言与上党梆子

  上党梆子,又称“东路梆子”,是晋东南地区的主要剧种之一。流行于今长治、晋城两省辖市和19个县区。起源于古上党郡泽(今晋城市)、潞(今长治市)二州,由明清时期外地传来的罗罗戏、卷戏和地方小戏结合从晋南、晋中流入的梆子戏,并融会晋东南方言和民间小调而成的一种地方剧种。上党梆子浓郁的地方特色反映了丰富的晋东南方言,体现了方言和地方戏之间的密切关系。一、语音方面

    首先,上党梆子的唱词中保留了大量的入声字,如 《三关排宴》中的“一”、“直”、“隔”、“忽”、“出”、“乍”等字。其次,晋东南方言平翘舌不分的特点在大量的唱词中反映出来,如《三关排宴》中的耻chi唱成ci。再次,晋东南方言前后鼻音不分,这一特点在上党梆子的唱词中表现得也尤为明显。但最能反映戏曲和语言关系的是唱词押韵。大多数现代戏曲片段中小段的唱词用普通话读不押韵,但用晋东南方言演唱起来流畅自如,朗朗上口。二、词汇方面

    上党梆子融会了丰富的晋东南方言,体现了其地方性和艺术性。在上党梆子大量的剧目中,运用了丰富的晋东南方言词语。(一)叠音词的运用

    叠音词的运用,将唱词的口语化和戏剧内容紧密结合起来。如:《佘赛花·七星庙》中的 “颤微微”、“杀气腾腾”;《金玉佩·酒楼洞房》中的“风袅袅烟篆篆黄昏时候”、“静静心,缓缓气洞房等待”、“姑苏城内语纷纷”;旧本《忠孝节》中的 “千千思万万想主意难定”;《访永宁·还印》中的“见小姐泪淋淋于心不忍”;《反潼关·杀妻》中的“适才间老母亲血泪声声,往事历历诉一遍”;《忠臣庙》中的“人心比纸张张薄,忍气容让步步宽”等。这些唱词在戏曲中起到了烘托渲染的作用,给人一种形象生动之感。(二)方言词语的运用

    如:《斩花堂·收书》中的“且用这笑声解心焦”,“心焦”一词有着急、惦记之意。“你可知老夫前来作甚?”中的“作甚”是作什么的意思。《佘赛花·七星庙》中的“晴日当空响霹雷”,“霹雷”有打雷之意。《双龙会》中的“歇息”。《锁阳城·借粮》中的“用不着号脉扎针配药剂”;“够意思,够意思”,意思是讲义气。《天波楼》中的“圪缠”和“圪推”。《反潼关·杀妻》中的“转眼间忽雷闪电就阴了天”,“忽雷”是打雷的意思。这些方言词语非常口语化,贴近人民生活。(三)俗语、歇后语的运用

    上党梆子的唱词,不仅大量运用方言口语,还运用了晋东南俗语、歇后语和成语。如俗语:《金玉佩·酒楼洞房》中的“骏马不配双鞍,淑女不嫁二男”;《双龙会》中“自古龙不离朝,凤不离巢”。歇后语:《金玉佩·酒楼洞房》中的“待我砂锅捣蒜,一锤给他戳透”;《忠臣庙》中的“金鸡叫玉漏催红日东上”。(四)语气词的运用

    在唱腔中,演员演唱时的拖腔及句尾语气词,如晋东南方言常见的语气词“啊”、“呀”、“唉”、“嗷”等极具表达感情的作用,富有感染力。

    上党梆子总体上反映了晋东南方言的地方特色,为晋东南方言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有待我们深入研究和探讨。

本文来源:太原日报;本文作者:乔全生 刘芳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09-09-23 )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晋方言与山西人系列总目录

山西地域文化第一站:太原道 >> 山西纪实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