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晋方言与山西人系列17:山西方言中的马铃薯

    马铃薯为茄科茄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块茎可供食用,是重要的粮食、蔬菜兼用作物。一提马铃薯,大多是指块茎。根据马铃薯的来源、性味和形态,人们给马铃薯取了许多有趣的名字,例如:意大利人叫地豆,法国人叫地苹果,德国人叫地梨,美国人叫爱尔兰豆薯,俄国人叫荷兰薯;我国云南、贵州一带称芋或洋山芋,广西叫番鬼慈薯,东北各省多称土豆。鉴于名字的混乱,植物学家才给它取了个世界通用的学名——马铃薯。马铃薯在山西是最常见的食物之一。它其貌不扬,在一般人心目中不论是它还是以它做成的食物多少都有些土气,是不登大雅之堂的东西,但它却是名符其实的“舶来品”,马铃薯原产于南美洲的秘鲁和智利,直到300多年前才由东南亚传入中国。

    马铃薯在山西方言中有多达十余种的不同的称谓,如山药蛋(太原、文水),山药蛋儿(孝义),山药(大同),山蔓菁(汾西),地蔓(高平),地瓜蛋儿(长治),山蛋子(平顺),土豆(阳城),地豆(晋城),洋芋(闻喜)等。

    马铃薯之所以在山西方言中有如此之多的不同称谓,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由于其种植范围极广,马铃薯对环境的适应性较强,而且单位产量很高,因此非常适宜在耕地面积有限而且土壤贫瘠的山区种植,从营养角度来看,人只靠马铃薯和全脂牛奶就足以维持生命和健康,可称为“十全十美的食物”,所以一经引入,就在山西各地广泛种植。其次是因为它是外来物,在引入时并没有统一称谓,引入后又由于其与农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而群众的语言是极其鲜活和生动的,不同地区的人们就赋予了它各种极具特色的称谓:

    称其为山药,多是因为它多种植在山坡等地;称其为山药蛋,多是因为它形状一般为圆形,用“蛋”来命名,形象而且生动;称其为地豆或土豆,多侧重于表示它埋在泥土里;称其为洋芋,则多是由于它是外来物,人们一般习惯在称呼外来物时在前面加一个洋字,如称火柴为洋火,称水泥为洋灰。

    在多种称谓中,使用范围最广,使用人数最多的称谓就是“山药蛋”了,山药蛋不仅作为马铃薯的一个称谓而存在,更是融入了山西人生活的方方面面,甚至有人说,除了煤和醋之外,山药蛋是山西的另一张名片。

    在谈到中国现当代文学时,有这样一个文学流派是不能不提的。这个流派的作家大多就地取材,运用自己大小操纵的家乡方言进行创作,写出来的作品语言朴素、凝练,通俗易懂,其代表人物是赵树理,主要作家还有被并称为“西李马胡孙”的西戎、马烽、李束为、孙谦和胡正。这些作家都出生于山西,他们的作品又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和地方色彩,这个流派也被人们形象地称为 “山药蛋派”。所以“山药蛋”也就随着文学作品和文学史的传播而成为普通话的一员,与土豆一起进入通用的词汇库,极具特色的山西方言产生了极具特色的马铃薯的多种不同名称,也孕育了属于山西人自己的山药蛋文化。

本文来源:太原日报;本文作者:乔全生 李栋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09-09-23 )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晋方言与山西人系列总目录

山西地域文化第一站:太原道 >> 山西纪实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