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山西文史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浅谈平定历史上的“走染坊”

  清代、民国时期,平定人在外埠从贾,经营有钱庄、当铺、铁货店、煤栈、砂器、陶器、制革、染坊、百货、运输等行业,其中最大的行当就是染坊,当地人称“走染坊”,是当时平定人谋生的一大途径。
  平定印染业的兴起,据民间珍藏的家谱载,明代即有乡民赴外从事染业,后随着棉纺业的发展,至清乾嘉时期,逐渐走上鼎盛阶段。平定人经营的印染业,主要特点是:
  
  经营地域广、技术超群
  
  明末清初,平定染坊遍布于京、津、冀、鲁等地。染坊主要染绸、布、棉线、衣服等物。经营形式是前铺(即门市、用以接洽生意)后坊(作坊)。作坊设有染缸(染东西的大缸)、染锅(用来煮染物)、幌杆(用来晾布),印染全过程均靠手工操作。至清末、民国时期,在一些较大染坊,逐渐发展有染槽、干燥机、扯宽机、轧光机、电动机等染整设备。印染业最初的染色比较单调,以深兰、浅兰、青为主。其颜色主要是靛(亦称靛兰、靛青),它是用蓼兰的叶子发酵而成的有机染料,还有媒染剂鞣酸,可使染料固着于纤维上,颜色经久不褪。平定山上长着一种植物,土名称“黑叶”,将其叶子发酵后用来染黑布,其效甚佳。
  从事印染业,最关键的绝活,就是配料(搭配颜色),平定印染师傅传承经验,逐步探索,染物花色不断增加,计有:深兰、浅兰、缸靠(毛兰)、红青、黑、大红、桃红、粉、黄、丝黄、大绿、酱紫、雪青、淡青、鸭蛋青、鱼肚白、墨灰、银灰等,此外,将大绿色布投入做豆腐的热汤中,即可变为深豆色,人称“烧红绿布”。尤具特色的还有兰底白花的印花布,其花样颇多。制作方法是,先将所设计的图案刻在皮板上,然后把立粉浆刷在布上,布的无花处着深兰色,漂染后立粉掉去,美丽的白花便呈现出来,这种花布永不褪色,清末、民国时期十分畅销。有的客户便以“染就江南三日景,提出扬州一片红”、“染青色一镇无比,出翠色天下夺魁”等楹联相赠。有的平定染坊,对自己的染技也十分自信,竟自书楹联:“无限青兰经我手,几多朱紫出我门”。在过去京津冀鲁等地也广泛流传有:“没有平定人,就开不成染坊”之说。
  
  诚信经营,顾客至上
  
  清代、民国时期的染坊生意,不用现金交易,而是将顾客的姓名、地址、所染布料尺寸、染色要求,详记在水牌上,待年终时染坊派伙计上门结账。有的派伙计肩挑担子,深入乡间、集镇,上门接布送布。在较大城镇,染坊接待的顾客,除整庄买卖外,主要是家庭妇女,以拆洗衣物或小块布重新加染,其业务十分烦琐,但染坊零活、整活一视同仁,不但加工质量好,水洗不褪色,交活时保证原件不亏尺、不错乱,颇受人们称道。为维护商业信誉,染坊按照传统商业习俗,结合当地民众心态,均挂有象征幸运、吉利的商号招牌,如:合裕成、德裕成、义德生、德源成等等,染坊视自己的招牌为命根子,坚持信誉第一,只能为自己的招牌增光添彩,宁亏本也不能做玷污商号的事。
  
  经营灵活、主副兼营
  
  平定的染坊在经营中很重视审时度势,当染坊资本积累到一定程度,以富余资本多方出击,兼营他业。如:宋家庄村王氏先祖王明,明末在山东武城县甲马营做染坊生意,买卖越做越红火。传至四世王赐福、王赐禄时,他们抓住当时清廷借运河大兴漕运的机遇,倾其积蓄购置船只,在京杭大运河搞起漕运,并利用沿运河停泊间隙,搞大宗小宗批发,获利颇丰,贮积渐巨。后又在山东运河沿岸开设了十余家商铺,甚至在江苏姑苏开设了绸缎庄,并将总店设在郑家口,当时仅郑家口的铺房就达300余间。同时,在原籍置地修宅,成为平定县城附近的一大巨族。乾隆年间,平定乱流村村民石聚祥,原是穷得一文不名的乡人,经人引荐到河北一家染坊铺当学徒,3年后成了精通业务的使水把式,后自己独立开办了一座染坊。他以“积德”、“恒心”为信条,诚信经营,买卖越做越大。之后在天津开设了布店,将生意扩大到山东济南、东北沈阳,并创办了绸缎庄、皮货店、当铺、票号,至道光年间发展成为从娘子关往西、平定东境的一大富商。
  平定西郊村郝志江,于清同治年间,赴山东泰安开染坊,发迹后,又经营布店、绸缎庄、颜料庄、百货,其铺面占据了泰安县城一条街,人们称之为泰安家。西郊村百忍堂郝殿和,于清嘉庆年间赴山东胜房做染坊、颜料生意,后兼营布店、绸缎庄、花店等,经几代奋斗,至民国初年共开设了义德生、义德亨、义德隆等8座大商号,成了胜房商界的巨头。西郊村赵忠贵于民国初年赴天津开设德源诚染坊,因诚信经营,生意兴隆,染坊逐步由手工作坊发展为机械染坊,工人达60多人,于解放后歇业。又如清末民初,南堑石村王汝林与西锁簧村李振元、新城村郭林狗三家合股在天津市开办了“同合诚”染坊,从业人员达100多人,到1953年公私合营后组成了天津市第三染整厂。
  颜料是染坊的必备原料,平定人在从事染坊业的同时,从事颜料生意。民国初年,西白岸村王之明在天津开设德生颜料庄,并从日本、德国进口外洋化学颜料,颜色鲜艳、品种繁多,使生意越做越大,后在上海、南京、石家庄等地开设分号。其颜料庄于1953年在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中过渡为公私合营企业。
  
  用人本土化,形成平定帮
  
  平定外埠染坊的经营形式:有东家出资聘用掌柜的全权经营;有同乡或本族合股经营;有父子、兄弟或叔侄做东经营等几种。而所聘雇员大多数是平定人,有的几乎是清一色的平定人。据刘宗诚所撰《民初晋商在无极》(《晋商史料与研究》山西人民出版社)一文载:“河北省无极县,在民国初期有印染作坊32家,分布在县城、郭庄、北苏、郝庄、祁村等11个集镇,从业人员177人,全系清一色的平定人。著名的经营者有刘洛州、李穆堂等。”再如刘续亨撰写的《我所了解的在天津的山西商人》(《晋商史料与研究》山西人民出版社)一文中称:“在天津山西帮染坊多数是山西平定人。”
  为什么平定人出外贸易多以经营染坊为主?这是有一定历史背景的。其原因:
  一是由于土瘠民贫,人口激增。出外经商,尤其是经营染业成为许多农民的被迫选择。清初,尤其是到了清康熙盛世时期,清廷取消了几千年来一直沿袭的人丁税,实行单一的土地税制,使封建的人身束缚,产生了根本性变化,又加之长期安定的社会环境,使平定人口数量激增。据《平定州志》(光绪八年版)载,清顺治年间,有1182户,15339口;至乾隆五十年(1731年)增至27372户,129308口;至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又增至27999户,133802口;人口增长数量与顺治年间相比均在8倍以上。这样使“半田半水九分山”,十年九旱、就是丰年也难以维持人们用度的平定,人地关系的矛盾更趋紧张,从而打破了平定人普遍存在的一种农耕社会平民百姓所固有的“小富即安,安贫乐道,安于守成”的心态,迫使很多人不得不离亲别故,贸易四方,得生息以养家。平定盛产靛,且有传统的染印技术,故邑人多以“走染坊”走南闯北,并与“走西口”、“闯关东”一样,成为晋商的一支劲旅。
  二是市场需要。明、清时期,我国的棉花种植区,逐步由江南扩大到北方,大多分布在河北、山东等地。由于棉花的生产,又极大地刺激了纺织业的发展。在山东的潍坊、昌邑、安邱、寿光、禹城、德州、高唐、乐陵、平原,河北的高阳、清苑、任丘、安新、肃宁、定县、无极、河间、藁城、晋县、元氏、束鹿、深泽等地,又涌现出许多经营土布的布店、布庄,而织产所出的布都是本色布,这就给染业带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与冀鲁毗邻的平定染业人员便捷足先登纷至沓来,在城镇、乡间广设染坊,他们除为当地乡下用户染布外,主要承揽布店、布庄的活。其染坊开始大都是旧式作坊性质,资本小,雇用工人少,后随着资本的扩大,有的购置机器,在潍坊、高阳、泰安、定县以至北京、天津等商品集散地开设了机械染整厂。有的经营颜料庄,除经营进口的硫化染料外,平定所产的靛也源源不断销往外地。据县档案馆馆藏资料载:1943年,平定九区的测鱼村还组织村民种靛70亩,打靛7000斤,全部销往产棉区。
     三是平定人具有开放进取的心态,艰苦劳动以求生存。平定地瘠民贫,为求生存,在择业的观念上不过分挑剔。清代从事染业基本上是手工操作,挑水者从早至晚扁担不离肩,挑进清水倒出污水;染布者双手不离缸,皮肤受腐、手指蚀坏变形;联络业务者,每天肩挑重担,走村串乡,给顾主送去染色品,挑回本色布,劳动条件十分低劣,但仍无怨无悔,因为他们不劳动一家老小就无法活命,不创业就无立锥之地。时代造就了他们的拼搏精神。当时晋冀铁路不畅,陆路崎岖盘折,外出商民除少数东家或掌柜乘驾窝出行外,多数人则是跟随骆驼队、马帮(骡驮子)或牛马大车,手推独轮车(俗称蚂蚱车),带着衣物行李结伴前往。远则近千里,需二三十天,近则二三百里,也需走数日。清末正太铁路开通,平定人可直乘火车抵达正定再转各地,但为节俭总是步行而至。平定人由于具备这种吃苦、勤俭精神,故走染坊者在外创业,路越走越宽,生意越做越好。如清康熙丁酉年(1777年),宋家庄村人编撰的《五言杂字》中称:“有等生意人,亲自下东边。头程槐树铺,次日过固关,井陉获鹿县,栾城共贾店,正定福成驿,深泽无极县。藁城与赵州,相隔一马站。平山通灵县,南宫元氏县,村庄和店镇,何处没铺面,驼靛数十驮,铺子赁几间,寻下主人家,连忙把瓮安。买些柴和炭,风匣不住煽,熬碱一大锅,缸内起金莲,罩网用铁箍,印子线绳拴。幌杆槌布石,二物在门前,家伙俱停当,染布有何难,毛兰与皂青,印花最亮暄。开了一半载,年终转回还,赚钱几百两,挣钱几十千……”这确是对当时走染坊情况的真实写照。
  四是“走染坊”先富者对人们的诱惑力。“走染坊”是一种投资较小,获利颇丰的生意。染坊者经营多年也不乏率先富裕起来者,从而对平定人的经济、社会、文化、民俗等各方面产生了巨大的辐射力、渗透力和影响力。由于户看户、村看村,走染坊者逐渐播及城乡各地,还有的经营他业赚钱后,又集股或单独投资于染业,致使有的村经营染业者竟占全村劳动力总数的70%以上。昔日,平定流传一句俗话,“冠庄的娃娃,一发发。”即指染坊家每年年终返家过年,生下的孩子都是一发一发的。其俗话反映的就是这段历史。相传梅葛仙翁发明了布匹染色,从事染业者为保佑染印业兴旺发达,便在平定城乡皆设仙翁庙,并将梅葛仙翁的生日——农历正月初九定为染业节,届时返乡染印人员演戏酬神,或走亲访友、或接洽生意、或聘用员工,其盛况热闹非凡。1937年日军入侵后,冀鲁等地的纺织业遭受严重摧残,随之染印业趋于萧条,后又由于大工业的发展,平定外出走染坊者也逐渐稀少了。
  平定人的“走染坊”虽成为历史,但给人们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启示:勇于进取,锐意开拓的阳刚之气;崇尚信义,诚信经营的公德意识;不畏艰苦,崇尚勤俭的创业精神。对于这些优良传统,如果我们认真学习借鉴,对加快当今的改革和发展,必将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本文来源:文史月刊2008 年5期;本文作者:李克明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09-09-01)

太 原 道 >> 山西文史

山西地域文化第一站:太原道 >> 山西文史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