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山西文史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山西省图书馆百年纪事(1909年——2009年)

  山西省图书馆自1909年开馆,走过百年了,从图书博物混合馆发展成为独立的图书馆,从一个纯人工管理的图书馆初步发展成为自动化的图书馆,从一个完全的传统图书馆初步向传统和数字相结合的图书馆迈进,建设了自己的网站,正致力于建设有山西地方特色的图书馆。
  值山西省图书馆建馆百年之际,我们特发此版,以示庆贺。

  七月流火 ,全省“十大建筑”之山西省图书馆施工现场,机器轰鸣、钢筋林立,车流滚滚,全副武装的作业工人挥汗如雨,2010年8月,总投资3.5亿元的省图新馆将全面竣工。那时,位于省城长风商务区占地60亩,总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拥有3000个阅览坐席,可藏书700万册的新省图将成为山西新的文化地标。一个更现代化的、多功能的、全新的山西省图书馆将矗立于风景如画的汾河西岸。百年省图将揭开崭新的一页。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西文化冲突加剧,欧美各国具有现代意义的先进图书馆制度开始登陆晚清时的中国,并迅速对传统的藏书楼发起了猛烈的冲击。1909年,大清宣统元年,地处偏僻闭塞的内陆山西,秉承风气之先,成立了当时全国为数不多的几家省级公共图书馆。百年省图历经沧桑,几多兴衰,几度更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省图结束了多舛的命运,逐渐迈入了健康发展的轨道。1956年,积极响应 “向科学进军”的号召,大力加强图书馆为科学研究服务工作,省政府决定筹建新的山西省图书馆,实现与博物馆的分离。省图新馆址就选在风景优美的迎泽公园西畔。1960年8月,山西省图书馆正式对外开放,郭沫若先生亲笔题写了馆名,省图所在的街巷因图书馆所在被命名为文源巷。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省图作为全省最大的公益性图书馆,作为传播先进文化的主阵地,积极转变理念、创新服务方式、拓展服务渠道、提升服务职能,一切从满足读者阅读需求出发,充分发挥了社会主义文化教育主阵地作用,不断探索和挖掘全方位、高效率的服务工作方式,努力营造和谐的文化环境,从多个角度源源不断地为建设先进文化、构建和谐文化提供智力支持,为肩负起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省图在竭诚为读者服务全力营造全民阅读的氛围,做了诸多的努力和有益的尝试。
  服务重心逐步下移。省图以实现和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益、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为服务定位,为保障每个公民的基本文化权益努力,从坐馆服务有限读者,到建成共享工程数字图书馆,服务功能延伸到全省农家书屋,彰示了社会的进步。
  服务范围、服务方式、开放程度,阅读环境,早已今非昔比,大为改观。从1999年起省图连续10年,365天全天候开馆,服务人数由过去一年几万人,发展到目前一年几十万人。
  进一步拓展服务领域。省图多方位开展特色服务,由单一的图书外借、阅览,增加到数字阅览、网上借阅、互动式的参考咨询、讲座展览、培训辅导、为少儿服务,为残障人士服务。
  积极应对信息时代的挑战。省图初步完成了由传统图书馆向现代化图书馆的转变,将一个传统的以印刷型书刊为主的图书馆,建成一个纸质书刊与数字信息相结合、本地服务与远程服务相结合的复合图书馆,全面实现了自动化管理、网络化传输、数字化服务,实现了一个划时代的新突破。
  深度参与全省公共文化体系建设。省图率先实践以卫星传输方式实现基层和贫困地区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成功后迅速在全国推广,全省的文化共享工程从此既轰轰烈烈又扎扎实实地开展起来;2003年的送书下乡工程、2007年的古籍保护工程、2008年的农村流动书库工程、全省业务总分馆制建设……还有已经形成文化强省重要文化品牌的文源讲坛、晋图专递、文源丛书、展览陈列、特色服务等等,将省图的整体服务水平提升到一个新高度。
  百年省图百尺竿头。将省图办成全省最大的文献信息枢纽,向社会公众提供文献信息阅读、科技咨询服务的学术性机构,成为全省人民终身学习的场所,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窗口,社会主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重要环节,是省图已经和正在不懈奋斗的目标。
  山西巡抚宝棻在《晋省创设图书馆折》中骄傲地称:“馆内所藏经史子集18000卷,东西各国科学书700余种。”今天,山西省图书馆的馆藏文献共260万册件,百倍于创始之时,新型的数字资源也超过20TB(一个TB相当于5000亿个汉字)。
  省图书馆的发展史充分印证,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图书馆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关心与支持。广大读者是图书馆事业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力量源泉。一百年来,来自社会各界、山西各地及省内外的各种方式的捐助、捐赠行动,点点滴滴汇入江河;发自人们肺腑的建议、方案,是与图书馆同呼吸、共甘苦的广大读者的爱心体现。
  省图发展离不开一代又一代图书馆人的踏踏实实、默默耕耘,在每一个历史阶段,省图人奉献青春和爱心,放飞追求和梦想。时代的发展为省图提出更高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秉承服务至上的理念,为保障公民的阅读权利、实现传播知识、传承文明的社会功能,为构建山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升文化软实力、服务经济社会,为建设和谐社会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省图别无选择。
  百年华诞是省图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起点,站在这个起点上,省图再度起航。

  百年省图

  百年不短,筚路蓝缕岁月稠;百年不长,上下求索跬步起。1909年,在并州一方偏隅之地,晋省图书馆应运而生。从现保留下来的一份当时山西巡抚奏请宣统的奏折上我们得知,“馆内所藏经史子集18000卷,东西各国科学书七百余种”。保国粹而惠士林,晋省图书馆成为当时国内为数不多的几家初具近现代意义的省级图书馆。
  这座图书馆,相继聆听了辛亥革命的枪声,经历了成为日伪奴化教育工具的困苦,品尝了新中国成立“劫后复苏”之甘甜……
  百年来,三晋丰厚的文化积淀,为省图的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省图的茁壮成长,又从某种程度上滋养了三晋民众。
  百年后,山西省图书馆已发展成为一座拥有260万册件馆藏文献的大型综合图书馆。站在新世纪之巅,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省图正坚定地沿着“延伸服务、构建体系、创新发展”的目标阔步迈进。
  短暂百年,唯其任重道远;漫长百年,唯其创业艰辛;沧桑百年,唯其开拓进取;辉煌百年,唯其誉满三晋!

  风雨沧桑(1909-1956)
  清宣统元年四月二十四日,山西巡抚宝奏晋省《创设图书馆折》。折中称:“兹勘得省城学务公所之西偏隙地,于光绪三十四年创建图书馆……馆内所藏经史子集18000卷,东西各国科学书七百余种。”省图百年征程的第一步从此迈出。
  此后,省图几易其名,几度兴衰——— 辛亥革命后曾在原址开办山西省立第一通俗图书馆;1919年10月,在文庙新址建成山西教育图书博物馆;1925年3月更名为山西公立图书馆;1933年10月,又易名为山西省立民众教育馆;“七·七事变”后,日军占领太原,日伪在民众教育馆原址成立了太原博物馆;1940年,改名为山西新民教育馆;1945年,抗战胜利后,又恢复山西省立民众教育馆的名称;1948年,因战事陷于停顿;1949年4月24日,太原解放后,成立山西省图书博物馆;1953年,改称山西省博物馆,附设图书部。

  文源崛起(1957-1977)
  新中国成立后,省图结束了多舛的命运,逐步迈入了健康发展的轨道。
  1957年,为响应党中央“向科学进军”的号召,山西省委和山西省人民委员会决定筹建新的山西省图书馆,实现了与博物馆的分离。
  省图新馆址就选在风景优美的迎泽公园西畔。主体建筑为中心四层、两翼三层的一栋主楼,总面积6677平方米。其设计图在当时来说是比较先进的,曾被列为全国图书馆建筑典范之一。
  1960年8月28日,独立建制后的省图正式对外开放。开馆这天,读者云集,郭沫若先生还亲笔题写了馆名。而其所在的街巷也因省图的“入驻”而被命名为文源巷。

  改革春风
  (1978-2000)
  上世纪80年代中期,省图新增建一座8000平方米的善本与少年儿童阅览楼,进一步改善了图书馆的基础设施。在藏书结构上逐渐改变了以往重自然科学、轻人文理念,更加科学合理地组织馆藏建设。此时,省图作为全省最大的公益性图书馆,作为传播先进文化的主阵地,积极转变理念、创新服务方式、拓展服务渠道、提升服务职能,一切从满足读者阅读需求出发,充分发挥了社会主义文化教育主阵地作用。
  从改革开放到本世纪末的20多年间,是省图各项业务工作初步实现规范化、标准化和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时期,也是各项事业全面推进、飞速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参与省级公共图书馆评估、采用自动化管理、建设图书馆网站、开办星期日讲座等都发韧于此时。这一阶段,省图为新世纪的大繁荣、大发展做了很好的铺垫。

  世纪新篇
  (2001-2009)
  2001年,新世纪的开局之年,省图首先进行了全方位的人事制度改革和藏书开架借阅,为新世纪的大发展铺平了道路;同年,又率先尝试以卫星传输方式实现基层和贫困地区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得到认可后,迅速在全国推广,我省的文化共享工程从此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随后,2003年的送书下乡工程、2007年的古籍保护工程、2008年的农村流动书库工程、全省业务总分馆制建设……还有已经形成文化强省重要文化品牌的文源讲坛、晋图专递、文源丛书、展览陈列、特色服务等等,都将省图的整体服务水平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如今的省图,服务范围、服务方式、开放程度、阅读环境,早已今非昔比,大为改观。从1999年起,省图连续10年365天全天候开馆,服务人数由过去一年几万人,发展到目前一年几十万人;由单一的图书外借、阅览,增加到数字阅览、网上借阅、互动式的参考咨询、讲座展览、培训辅导;由传统图书馆向现代化图书馆的转变,将一个传统的以印刷型书刊为主的图书馆,建成一个纸质书刊与数字信息相结合、本地服务与远程服务相结合的复合图书馆,全面实现了自动化管理、网络化传输、数字化服务,实现了一个划时代的新突破。

  山西省图书馆百年纪事(1909年——2009年)

  1909年,即清宣统元年,山西巡抚宝棻奏《晋省创设图书馆折》,称:“兹勘得省城学务公所之西偏隙地,于光绪三十四年创建图书馆,……馆内所藏经史子集18000卷,东西各国科学书700余种。”从此山西省图书馆迈出了百年征程第一步。

  1919年,山西教育图书馆博物馆成立,馆长郭象升,副馆长柯璜,馆址设在太原文庙。

  1925年,山西教育图书博物馆更名为 “山西公立图书馆”。

  1947年,山西省立图书馆附设民众教育馆成立,藏书16万册。

  1949年,太原市军管会文教接管组接管山西省立图书馆,接收各类图书17万余册。

  1950年,太谷赵子言先生将其父赵铁山收藏图书3万余册捐献给人民政府,由山西省图书馆博物馆接收。

  1954年,省文馆会转送赵城镇张瑞玑藏书数十箱,其子张小衡来馆整理。

  1957年,中共山西省委和山西省人民委员会研究决定建立山西省图书馆。

  1960年8月28日,山西省图书馆正式开馆,郭沫若题写馆名,王中青副省长出席开馆典礼。

  1965年,新馆开馆五年来,馆藏文献达82万册。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绝大部分图书以封、资、修毒草为名遭禁锢。省馆楼内驻造反派,书库两次失盗。

  1971年,自然科学图书原则开放,对外借阅,社会科学图书根据北京图书馆编印的《开放图书目录》进行开放。

  1978年底,开放14000多种被禁锢的图书。

  1979年,开展静电复印业务;开馆时间由原来的每周五天改为每周六天。

  1980年,登报启事,向社会发放4500多个普通借书证。

  1985年,缩微第一次试拍。

  1992年,开始使用计算机加工处理中文图书。

  1996年,双休日开馆,实现每周七天全部对外开放。

  1999年,山西省图书馆网站正式建立。

  2000年,数字省图365天全天候开馆。阅览室正式对读者开放;创办了星期日讲座,后经发展,形成“文源讲坛”系列讲座。

  2001年,创办《晋图专递》,为省委、省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信息;同年,省政府下发 《关于进一步做好征集地方文献工作的意见》;开始购进数字期刊和数字图书。

  2002年,书刊开架幅度达到40%以上;同年7月,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试点会议在太原召开。

  2003年,书刊购置经费达到300万元,比1998年的180万元高出67个百分点。

  2004年12月,省图送书下乡工程启动。

  2005年,设立盲人阅读区;购进大型数据库总量已超过8TB,各类型发布平台近20个,形成书目库与各类型专题库相结合的数据库群。

  2006年,5万种电子图书,提供网上阅读;省图书馆馆长李小强被评为全省十大文化创新人物。

  2007年,省古籍保护中心成立,我省古籍保护工作全面启动。

  2008年,省图被国务院列为 “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10部古籍入选第一批 《国家珍贵古籍名录》;5月,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在省图开设政府信息公开窗口;7月,全省农村流动书库工程启动。

  2009年,省图馆藏文献达260万册件,数字资源有20TB存贮容量;书刊购置经费600万元;年接待读者70余万人次,流通图书120余万册次。
 

本文来源:;本文作者: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09-07-15)

太 原 道 >> 山西文史

山西地域文化第一站:太原道 >> 山西文史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