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新时期太原城市特色定位的几点思考

  中共山西省委第八届七次全会明确提出加快特色城镇化进程,强调继续支持太原率先发展,建好太原经济圈,大大提升城市档次,显著改善城市面貌,对全省产生更大的辐射带动作用。并以太原经济圈为核心,形成全省叶脉状城市发展格局。这一重大战略决策的作出,再一次为推进和深化太原城市特色定位研究,在国内外和全省大形势下谋划推进太原发展,创造了宝贵机遇,提出了更高要求。

  一、太原城市定位应是“三个基地、两个中心”

  第一,产业定位要突出全国性新特材料基地和山西现代服务业中心地位。

  就产业现状看,太原市工业结构以能源和原材料为主,冶金、煤炭、化工、机械四大行业的GDP总量占到全市工业GDP总量的75%以上。就发展态势看,改革开放以来,能源工业和冶金工业发展很快。2001年,能源工业和治金工业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产值中占50%以上。新特材料工业发展势头强劲,太钢的不锈钢产量2002年达37万吨,占到国内产量的46%。2006年将形成250万吨不锈钢、220万吨不锈钢材的生产能力,成为全球最大的不锈钢单体生产企业。铝电联产、电解铝及铝产品深加工业,优质水泥、新型“绿色”建材、铁硼等磁性材料、有机化工与合成材料等新型材料产业,都在迅猛发展。在制造业中,特种材料和新型材料制造业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具有了比装备制造业更加重要的地位,而且包含了高新技术产业的成分,形成了具有较强竞争力影响力的新基地。2004年,不锈钢加工、新材料、精细化工、电子信息、生物制药等五大新兴产业增长43.8%,高于全市19.8个百分点,发展势头强劲。按照国家统计局的标准,制造业中包含着20多个部门,材料制造业与装备制造业分属不同门类,太原不仅是清洁能源基地和装备制造业基地,更是新材料产业基地。

  第三产业是改革开放以来太原经济中发展最快、对国民经济发展起了重要作用的产业部门。在第三产业中,除传统的批零贸易餐饮业外,发展速度最快的是金融业、社会服务业和房地产业,其各年的增长速度均超过了全市经济的平均增长水平,在第三产业中的比重逐年提高。三次产业比例由1999年的4.6:48.4:47优化为2002年的3.8:48.1:48.1(2001年为3.7:49.5:46.8)。随着大运、太长高速公路全线贯通,太原必将成为全省更为重要的物流中心和旅游中心。而在文化产业和知识经济浪潮的冲击下,教育、科技、金融、传媒等现代服务业也会获得快速发展,对接世界、辐射全省的功能将更加强大。再加上社区服务业的不断推进,太原必将成为全省龙头性现代服务业中心。按照现代化和城市化的一般规律,未来太原的产业结构必然从现在的“二三一”结构转变为“三二一”结构,由传统服务业、社区服务业和现代服务业组成的新型现代服务业将成为太原的支柱和主导产业。

  第二,区域定位要明确太原与大北京核心城市群的实质互动关系及其在山西的地位。

  从现状和发展趋势看,太原对全省的影响和带动作用,主要表现在由传统服务业、现代服务业和社区服务业组成的新型第三产业上,也就是新型现代服务业上。省域龙头性现代服务业中心城市,应该是比较准确的表述。

  太原在大区域内的地位影响,最为紧要的是认清和把握太原与三北地区真正龙头大北京核心城市群的关系。以京津唐为核心的大北京世界城市群,是与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群并列的我国三大龙头性城市群,是环渤海城市圈发展的必然趋势和目标,三北地区乃至全国及世界的城市格局,都会因此而做出相应的调整。太原、石家庄、呼和浩特、包头、沈阳、大连、济南、青岛、郑州等大城市及附近城市群,一般很难再发展成国际级或国家级龙头性城市群,而只能围绕大北京核心城市群成为次一级区域性城市群,成为大城市圈带中的有机组成部分。这些城市的发展空间、方向和功能,都会深受这一总趋势的影响,其定位当然也要在这个大格局中予以考虑,深刻揭示其与核心城市群的关系。就所处的地理位置而言,作为腹地或周边城市,太原既深受大北京的影响又相对独立,既是核心城市经济能量释放或扩散的接受地,也是支撑核心城市发展的要素资源供给源和重要的市场,地位独特。处于大北京核心城市群近沿,使太原的发展空间受到挤压,各种资源必然首先向核心区聚集;同时,又使太原“近水楼台先得月”,可以更便利地接受大北京的辐射扩散。能源原材料的重工业优势和区域性服务业优势,使太原对大北京和山西省域经济具有重要支柱作用。同时,该地区发展态势更强烈地要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发展生态经济,建设生态城市。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举办,大北京及其周边地区的生态建设必然加强,环境破坏、生态恶化的大城市难以立足。随着全球化、信息化、生态化时代的到来,作为省会城市和中心城市,太原必须承担与国际接轨、参与国际竞争和分工的责任;山西实现经济腾飞,太原市必须起到应有的区域带动作用。因此,从大区域角度看,太原的发展趋势将是大北京近沿生态型支柱性中心城市。

  第三,历史和未来走向定位要强调知识经济、生态化浪潮和人性化趋势的影响,对未来太原进行预测。

  太原的未来发展深受国内外发展大趋势的影响制约。从全球看,由欧美主导的信息化、知识化、生态化和全球化浪潮影响最大,城市发展形成了信息化、生态化、人性化趋势。在加入世贸组织和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时期后,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深受世界大势影响,发生了重大变化,出现了以新型工业化、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为主要标志的科学发展新趋势。从当前全国区域发展态势看,东部是重点推进知识化、生态化发展,西部是重点推进符合知识化生态化要求的高起点新型工业化,中部地区则是工业高级化、知识化和生态化发展“三化”并举。太原作为中部地区的重要城市和山西的中心城市,其发展必然体现出时代大趋势的根本要求,传统产业要全面接受信息化、高新技术化和生态化改造,新兴知识产业群和循环经济将迅猛发展,城市改造、新区建设将按照以人为本、主要考虑人的生存环境舒适性的原则进行。未来的太原将是一个知识化、生态化、人性化的美丽城市。太原市的举凡整体规划,或是项目安排、结构调整,都要体现时代性和大趋势的要求,反映未来前景。正在规划的汾河两岸新区开发,更要秉承新发展和新型城市化的理念,建成生态新区、知识新区、服务新区、人文新区、旅游新区,建成开风气、领潮流的新太原。因此,应该强调推进城市的知识化、生态化、人性化进程,建设生态化、知识化、人性化的生态城市。太原要率先发展,就必须在工业高级化和生态化、知识化、人性化方面做出表率,成为建设新基地新山西的强大龙头型增长极。

  综合以上分析,太原的整体特色应是“龙城新都、制造重镇”,也就是“千年龙城,三晋新都;制造基地,环京重镇”。千年龙城,突出的是2500年的历史特色和地位,太原是一个历史文化名城,悠悠过去常常发挥全国性影响。三晋新都,强调的是在当代及未来山西的中心和龙头地位,太原已经和必将发展为一座新型现代化城市,成为山西经济的龙头型增长极,一个“新都”,凝聚了太原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精气神”。制造基地,反映的是新型支柱产业在全国的重要影响。环京重镇,则内在的体现了太原与大北京城市群的本质联系,及其在华北、中部地区乃至与北京相联系的在全国和世界上的地位影响。

  具体讲是“三个基地、两个中心”:具有全国性影响的清洁能源、新特材料和现代化装备制造业基地(行业龙头、区域支柱);大北京近沿生态型支柱性中心城市(拱卫京华、承东启西),山西省域龙头性现代服务业中心城市(对接世界、辐射三晋)。

  二、太原城市特色定位的主要优点

  “龙城新都、制造重镇”的整体特色和“三个基地,两个中心”的具体定位,具有明显优点。

  准确描述了太原产业特点、现状和未来走向,具有产业导向性。太原能源工业正逐步升级,由固体能源向液体和气体能源转化,低效能源向高效能源转化,洁净煤技术、焦煤、型煤、甲醇、煤炭深加工等发展较快,焦煤集团、神州煤电、通宝能源和国际能源集团等大企业形成了强势集群。一个清洁能源基地,概括了这一趋势和要求。其他两个基地和中心,突出了新特材料、现代装备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及其蕴含的知识经济、生态经济趋向,适应了新发展趋势,开拓了广阔的未来空间,指明了前进方向。

  全面概括了太原在山西、华北以及在世界上的地位和发展空间,具有本质性和开阔性。“三晋新都”是对太原在山西现实与未来地位的综合描述,不仅反映了省会城市的省域中心位置,而且体现了新经济新发展的要求。“三个基地,两个中心”是太原之所以成为“三晋新都、环京重镇”的根本原因和决定性因素。具有全国性影响的三大基地,与北京的紧密联系,使太原成为大北京近沿生态型支柱性中心城市,既拱卫京华又承东启西,并能够与大北京都市圈一起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体现了太原发展的广阔地域空间,也要求太原必须在全国和世界的大框架下考虑自身发展。

  整体反映了太原历史特点、现实状况和未来走向,具有时代性前瞻性。“千年龙城”,集中概括了历史文化名城的特点:“三晋新都、制造基地”和“三个基地,两个中心”则既包含了古代历史遗存(通过服务业中的旅游业),也包含了近现代历史的积淀(能源重化工产业),更展现了未来走向(通过现代化的“三个基地、两个中心”)。

  具有现实指导价值。按照“龙城新都、制造重镇”的总体特色,太原的城市规划和建设就要注意突出历史文化特色,形成一脉相承的以“龙城文化”为内涵的晋阳文化。比如着力构建以汾河为龙身、迎泽湖晋阳湖等市内湖泊为龙头龙眼的龙型城市水系,以晋祠、天龙山和东西两山为主的龙城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体系,以太钢、高新区、柳巷等CBD为代表的龙型产业布局,以大太原为龙头增长极的三晋龙型省域经济体系。由此形成城市发展指导思想的大概念整合。

  此外,也较好兼顾了科学性与通俗性,能够提炼成标志性语言,具有较强传播性。整体特色定位和具体定位相互补充,可以相对独立使用,也可以随机重组。

  经验表明,一个城市一旦形成了自己的明显特色,也就形成了明显的比较优势,达到了较高的发展水平。要发展特色经济,更要发展特色城市。加快城市化,就要突出特色化;率先发展,就要率先形成和创造城市特色,确定和形成了一个继承历史、面向未来、顺应大势、标志鲜明的总体特色,有了一个基本的特色目标定位,必将大大有利于争取各方面的支持,聚集各种宝贵资源,加快率先发展,特别是率先加快科学发展。

本文来源:;本文作者:崔树民,作者单位:山西省经贸决策咨询中心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09-07-15 )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山西地域文化第一站:太原道 >> 山西纪实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