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山西文史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解读“荀卿·赵人”

  “荀卿·赵人”是司马迁对荀子籍贯的记载。纵观细察司马迁《史记》列传七十篇,凡涉及到人物者不下70人。 

    从韩、赵、魏分晋时各自领地看绛地属赵 

    晋公室卑弱、六卿专政、政在家门形成于晋平公时代。消灭范和中行氏之后,赵、韩、魏、智四家中赵的势力最大。《史记》云赵简子“名为晋卿,实专晋权,奉邑侔于诸侯。”公元前453年,三家联合灭掉智氏后,占有山西中部、北部、东南部的部分地区和河北省的东南部,在豫北、豫西还有一部分;魏国的疆域比越国略小,占据今山西西南部、晋东南部分、豫北、豫西和陕西黄河沿岸地区;韩国的疆域在三晋中最小,占有今晋南临汾地区的一部分,运城地区的一小块,晋东南的大部分,河南省的中部等地。

    三晋的疆域是在三卿领地的基础上逐渐扩张形成的,所以,各国的疆域图形很不整齐,尤其是三国之间的边疆犬牙交错,十分复杂,并由此经常发生纠纷。

    沈长云认为:“遗憾的是,今存各种史籍并没有提供一幅赵国初建时期确切的疆域图。”“按赵国初建时期的疆域仍须从简襄子时期赵国所领有的具体城邑说起,尽管如今人们所知道的那个时期赵邑不是赵国所有领地的全部属地。”今文献提到过的简襄子时期赵氏领有的城邑有皋狼、赵城、耿、原、屏、楼、温、长子、蔺、晋阳、邯郸、柏人、中牟和平阳(代地除外)。当韩、赵、魏三分晋国之时,彼此间或曾对个别属邑有过交换或调整,如赵氏原有的耿可能就给了魏国(沈长云等著《赵国史稿》)。而且时属并不固定,直隶霍州志的沿革:“战国属韩,后属赵,以灭智氏得之。”(《山西府县志辑》《中国地方志集成》江苏人民出版社卷5423页;以下此套志注出者,只注卷数和县志年代名)道光《赵城县志》:“战国属韩后属赵以灭晋得之。”(卷5219页)赵国之“屏”地。正是故绛所在地。《左传》宣公二年:赵盾请以括为公族,曰:君姬氏之爱子也。微君姬氏,则臣狄人也……,此地现集聚着赵学、赵堡等九个赵姓村庄,这九个村庄之一的东汾阳村于2003年发现故碑一道:上写“晋上大夫赵宣子故里”,村东西城门楼上《昇恒》《熙宁门》,二块匾上均写赵宣孟或赵宣子故里题字;赵武平反后,复还田邑如故。东汾阳村与荀城相距20公里,同为故绛所有。

    三家分晋之初独存晋室为战国特色

    《史记晋世家》:“十八年,襄公卒,子幽公立。幽公之时,畏晋,反朝韩、赵、魏之君。独有绛、曲沃皆入三晋”。三晋之初,魏首先脱颖而出,成为三晋的首领。魏文侯主政期间,在处理和韩赵的关系上,从不对此两家用兵,而是竭力友好相处。他把进攻目标首先对准秦国,迫使秦军退到洛水以西,河西地区尽为魏国占领,并设立了河西郡;紧接着,又北伐中山,挥师讨伐齐楚,为魏国的强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公元前396年,魏文侯病死,其子魏击即位,一方面秉承先父遗志,组织三晋联军进攻楚国,攻占大片领土,成为战国七雄中的第一强国;一方面并没有继承晋文侯处理韩、赵关系的策略,在用人上连连失误,在君位继承上没有妥善安排,给魏国的衰败埋下了伏笔。因赵、魏、齐、楚均卷入战争,魏太子之争又使赵、韩、魏发生争斗。就在魏惠王迁都大梁,大会诸侯,以晋国自居,号称“晋国天下莫强焉”的时候,西方秦国献公趁赵魏在中原战场奋力厮杀之机,迅速崛起;到秦孝公用商鞅变法骤强,而此时中原大地的魏、赵、韩、齐混战给秦国的东进提供了便利条件,“桂陵之战”“马陵之战”使魏国从强国位置上跌落下来。公元前329年,秦攻魏,陷汾阴(万荣)、皮氏(河津)、魏之河东桥头堡被秦军占领。

    公元前376年前,绛与曲沃归晋所有,属于韩、赵、魏三不管地区,或者说属于魏、赵、韩三家共管“特区”。公元前376年赵、魏、韩废掉晋国,并将剩余土地再次瓜分,唐·樊宗师《绛守居园池记》“晋、韩、魏之相剥剖”,绛地分给了韩国;公元前349年赵再次夺取了晋君最后保留的一块土地——端氏,将晋君迁往屯留成为普通百姓,从此晋国历史,绝于史书。战国前期魏之势力最大,又称“晋国”;公元前369年,魏分而击破赵、韩之联军,从韩国手中夺取了绛地。从前369年至前329年绛地归魏,从前329年至前286年献绛与安邑给秦之前属于魏、赵、秦之游击区,直至灭亡前也还参与与秦的抗争,如果从战国时限观点看,就晋、韩、魏、赵、秦五国占领绛地的时间看,传统的观点晋应从前403年看,韩、赵、魏三家被周承认算起,则魏占领绛地时间最长,历史学家综合考虑后把绛地定为属魏是有一定道理的。但事实上前453年到前376年,绛与曲沃并未纳入魏之版图。正如道光《太平县志》记载:“魏、赵、韩三分晋地,邑境属魏。”又在括号中注:“凡周及东周共八九百年,又属魏六十三年。”(卷52161页)

    荀子生活的时代荀邑为赵、魏、秦逐鹿地

    荀子生平目前尚没有定论,约前313—前238年的观点为主。从前329年到前286年,秦对魏连续发动进攻,魏处处败退,割地退让;公元前314年,秦取曲沃在此置“降亭”,文献虽无载,但乔村墓地中大量发现“降亭”翟印的陶文可知(黄景略主编《晋都新田》概述,(山西人民出版,199610月第一版)。前286年,秦国围大梁,魏割“安邑和绛”求和,次年秦置河东郡,下辖九县。(《史记》卷五,秦本纪)正当魏屡被秦败之际,赵武灵王于公元前325年继位,经“胡服骑射”改革后,成为赵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时期;遂有“吞秦之志”;孝成两代,三次打败秦军,“抑强秦四十余年,而秦不能得所欲”;并乘机也攻占了魏、齐不少的地方。于是,赵派廉颇在稷山县就筑城圈地“廉城在县东北十里,赵将廉颇戍地,今名廉城村,东南有练兵台”。(卷62,同治稷山县志第506页)公元前277年(秦昭襄王三十年),秦“发卒军汾城旁”,前257年“秦益发卒军汾城旁”(清·康基田《晋乘搜略》)。同年,魏楚发兵解邯郸之围,赵、魏、楚三国联军把秦国打得大败,以放弃晋阳、上党和河东大部分地区为条件,换取三国联军撤兵;公元前247年魏信陵君率五国联军,败秦军于河东(黄河以南),追至函谷关,“秦兵不敢出”;魏夺信陵君兵权后,“魏国顿衰,不能再振”《中国历史年表第201页,海南出版社,200611月版》)。至此,赵国名将李牧挑起了抗秦的重任,使秦军闻风丧胆;直至李牧被害,才导致赵迁被掳。稷山“李牧寨,东北二十五里,李家庄有庙”(卷62,同治稷山县志第506页);太平“李牧墓,在太平县东,李牧祠,在太平县西”(《山西通志》第4059页);新绛“武安君李牧庙碑”(卷59民国《新绛县志》第609页)。

    从前329年秦陷汾阴、皮氏到前286年魏献绛和安邑给秦标志着魏从河东地区的逐渐退出和赵、秦成为主要的竞争对手,其后在河东地区抗秦的过程中魏已处于从属赵的地位。对绛地秦与赵的互相角逐拉锯的时间尚难以考证,那么对于生活在这个时代的荀子该怎样确定国籍呢?总不能像《翼城县志》那样“祚属韩旋属赵又属魏”那样定论吧!(卷47《翼城县志》第228页)

    荀氏、赵氏的历史渊源与司马迁先祖的关系

    荀子的先祖荀息为晋献公时太子奚齐之傅相封地荀邑,而赵氏的先祖赵夙则为晋献公的大将采邑为耿(今河津),二者均为晋献公重臣;公元前632年冬,晋文公扩军由三军增加为六军,任命赵衰为卿,指挥新上军,其中“荀林父为中行、屠击将右行,先蔑将左行;前620年晋灵公时,赵盾将中军,欲克佐之,荀林父佐上军;公元前615年秦伯伐晋,取羁马(今永济南)晋人御之,赵盾将中军,荀林父佐之;前599年,荀林父将中军先欲佐之,赵朔将下军,栾书佐之;前560年晋侯蒐于绵上,荀偃将中军,使赵武将上军;前548年,赵武主政,命荀吴到鲁请鲁襄公;前513年冬,晋赵鞅、荀寅率师城汝滨;直至前497年赵氏内部与邯郸午发生争执,在赵、魏、韩、智与范氏、中行氏的战争中两家关系才趋于破裂。但赵氏在取得胜利后,并没有消失荀氏,而是在韩、魏的请求下荀寅又回到荀城。待赵、韩、魏三家分晋后,又有荀欣为赵国中尉,负责“选练举贤,任官使能”;前266年赵孝成王继位后,荀子与楚将临武君曾议兵于赵孝成王前,赵封荀子为上卿。而赵国获得上卿爵位并见于史册,仅有廉颇、蔺相如、虞卿、荀子四人。这样荀氏的先祖与赵氏的先祖不仅同住绛地是老乡关系,而且作为晋国的大臣共同战斗生活了一百多年,尽管后来两家曾兵戎相见,但胜利者并非把失败者置于死地。从荀欣到荀子与赵氏又成了君臣关系,这种特殊的渊源关系使历史上的不愉快并没有影响到荀子 “愿垂赵主惠,不愧荀氏魂”的期盼。而“迁生龙门”(贾旭编著《司马迁》昆仑出版社,20086月),司马迁的先祖长期居住在耿地,在三家分晋前同为赵国人士近200年;更为重要的是,司马迁继承了荀子集百家学说为一体的学术特征,从而在对荀子定性国籍时既能从荀子一生错综复杂的情况出发,又放在历史大范围考虑,定下了“荀卿·赵人”的结论。

本文来源:山西日报20081209;本文作者:刘保民 赵存义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09-02-20)

太 原 道 >> 山西文史

山西地域文化第一站:太原道 >> 山西文史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