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站长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民歌戏曲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朔州喜乐

 

 

 

 

 

  喜乐是流传于我省朔州一带的民间舞蹈形式,表演者边演唱边击“扇鼓”,最初先民利用这种形式驱邪消灾、安宅降福,用当地土话说就是“请喜乐来给神红火红火、乐陶乐陶”,这也就是“喜乐”名称的由来。

    据说,朔州喜乐最早是先民对付恶狼野兽的一种活动,后来逐渐演变为对抗各种自然灾害的祭祀活动,唐宋时期成为禳神驱鬼还愿的祭祀活动。在“喜乐”为还愿祀神而举行活动时,因其具有娱神性质,故从一开始就带有很强的娱乐性、表演性。“喜乐”活动没有固定日期,往往是按许愿人家所择吉日而定牞全部活动一般要进行三天,从第一天的晚上开始,到第三天的早上结束。活动场地多在堂屋内的神龛前或是房前的院子里。活动程序可分为五大部分:“请神”、“打五弄”、“观坛”、“观山”、“下后场”。其中“打五弄”和“下后场”的某些段落以舞蹈表演为主,其他部分主要是演唱,唱腔大部分是喜乐的传统曲调,如《哭孟姜》、《种洋烟》等,也吸收地方民歌和小演唱的曲牌,如“珍珠倒卷帘”和“小牧牛”等。

    喜乐的主要道具是扇鼓,它以铁圈蒙羊皮制作而成,据说最好是用死去的病羊皮,因为没有了脂肪牞羊皮干而薄,敲出的声音就会脆而响。鼓面下有柄坠和铁环,鼓箭用竹条缠羊皮制成。扇鼓主要由神官使用,扇鼓表演时,以左手执鼓柄,右手持鼓箭,击鼓的同时抖动鼓坠上的铁环,鼓点和铁环撞击声浑然交响,形成了独特的风采。表演的动作主要有“拜势”、“海底捞月”、“金丝缠腕”、“张良打伞”、“苏秦背剑”以及难度较大的 “平峁”、“立峁”、“涩地撵旋风”等十几种。另外还有花棍、四块瓦、竹板、霸王鞭、纸鞭等道具,主要是扮丑角的神官使用。演唱时一般是站定轻击鼓点,没有什么复杂的动作;乐句过门时做幅度较小的动作,适当调节气氛。走各种队形时,脚下多为“圆场步”、“倒插步”牞动作变化没有一定的规律,有很大的随意性。“平峁”、“立峁”、“涩地撵旋风”是难度较大的技巧动作,有的艺人两只手各握一鼓,可同时做“平峁”、“立峁”的技巧动作,还有的艺人在舞动中可轮换向空中抛三个鼓。这些表演,一般都是在最高潮时出现,也是艺人为赢得主家满意,从而达到既“娱神”又“娱人”的最终目的。

    从事喜乐活动的人,被当地群众称之为“神官”,大多为世袭家传,他们组织成营业性质的“喜乐班子”,依靠替群众还愿取得报酬。神官多为男性(表演时可装扮女角),一个班子约四至六人。由于喜乐班子带有营业性质,因而艺人们对提高扇鼓的表演技巧非常重视,经常起早贪黑刻苦练功,并在实践中总结出一套练功的诀窍:“拇指扣鼓箭儿,上下抖鼓面儿,磕鼓边用巧劲,击鼓要抖腕。”左手腕的抖动和右手磕鼓边的巧妙结合,形成了扇鼓上抖下扭的特殊风格。

    清末民初,当地百姓曾用其形式,加入了反映社会风尚的内容牞如吸收了《绣花灯》、《绣荷包》等民歌小调,演唱爱情内容;在抗日战争时期还增加了动员民众抗日的内容。随着时代的发展,喜乐虽在活动程序上仍保留了原来的五大部分,但在演唱的内容和曲调上都有了新的变化和发展。

 

文来源:太原晚报;本文作者:牛晓珉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12-11-12 )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

山西地域文化第一站:太原道 >> 山西纪实

工作QQ:3786689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民歌戏曲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站长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