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站长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民歌戏曲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盘点

 

 

 

 

 

  晋剧:戏如美酒,沁人心扉 

听市实验晋剧院职工说话,一字一顿乡音亲切,一颦一笑宛在戏内。数字化时代,晋剧像一株老树,枝叶如盖,不断给人带来精神上的阴凉,却不动声色,自成一脉。

一生就爱咦呀嗨

饮马河公园的早晨,是晋剧迷的早晨,忽然一句咦呀嗨,高亢婉转,唱得柳条摇曳、湖水荡漾,涟漪随着那一声高亢扩展开去,直到无限。戏迷赵师傅说,现在听晋剧只能到这儿来,老伙计们聚在一起,有唱的,有奏的,觉得日子就那么有劲。

薛春盛演武生,原先在院艺术室主持工作,参与了晋剧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晋剧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不让人意外,让人意外的是,申报让人对晋剧进行了重新梳理,这种过程仍能给晋剧人带来惊喜。

“比起其他地方戏,晋剧太难唱,也太难演了,所以它太好看了。”薛春盛说。张艳春是院团自己培养的中青年演员,现任艺术室主任,“播《乔家大院》的时候,片尾曲一起,一通晋剧伴奏,我心里就麻酥酥的,好像又回到了舞台。”她说。

山西中路梆子,又称晋剧,是山西戏曲四大梆子之一,由元杂剧、昆山腔、山陕梆子、并州腔演变而来。晋剧孕育于乾隆年间,受山陕梆子影响,形成于清道光、咸丰年间,后经过本地民歌民谣、风情俚俗融合,突出了山西地方特色。咸丰以后的50年间,晋剧班社林立,票社难以计数。晋剧流布地域很快超越了太原及晋中范围,挺进到周边各省直至北京。

博采众长咚咚锵

19611215日,太原市实验晋剧院建团,其前身为太原市戏剧学校,戏校学员常常接受晋剧名家丁果仙、张宝魁、牛桂英、郭凤英、张美琴、花艳君等人的传授辅导,还得到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郭兰英的指导和熏陶,经过两三年勤学苦练,一批学员脱颖而出,如小荷初绽,满塘清香,社会流传有小牛桂英(指田翠兰)、小张美琴(指武忠)、小花艳君(指张翠英)、小刘仙玲(指田桂兰)等雅称。

晋剧表演端庄大气,手、眼、身、法、步吸取了其他剧种之长,著名晋剧表演艺术家武忠说,晋剧的最大特色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因此在地方戏中地位很高。中国京剧院曾经为全国地方剧团授戏,在课堂上,京剧名师总是选择实验晋剧团演员做示范,其他剧种演员只能观摩。晋剧演员善于学习借鉴,川剧名家阳友鹤曾手把手教晋剧演员学习,目前晋剧表演中还有川剧指法的影子。

    在晋剧辉煌期,圈内崇尚艺不惊人誓不休,号召以技带功,以功促戏。武忠演文武老生,后学红生,为练习腿功步法,在夜晚散戏后,穿靴从尖草坪文化宫以舞台步跑回院团。代占寿经常在月下练习大刀,结果在舞台上技惊四座。郭彩萍的翎子功、李月仙的帽翅功、髯口功无不浸透了汗水和心血,在大家的努力下,《跑城》、《小宴》、《薛刚反唐》、《杨门女将》、《芦花》、《文成公主》等一批晋剧作品有了突破性的提高,常年久演不衰。

晋商艺术活化石

初期晋剧科班,大多被实力雄厚的晋商所承办。光绪三年(1877年),山西遭到特大旱灾,为安定局势,晋商召集以元儿红(张世喜)为首的一批艺人,将《说岳全传》改编为长达20余本的连台本戏,在省城太原及太原府属10县、晋中地区广泛演出。光绪九年(1883年)6月,六大晋剧名班锦梨园、坤梨园、双梨园、双林园、众梨园、大会荣在太原汇演,会场设在精英街广场,这两次汇演促进了晋剧艺术的发展。

民国时期,以丁果仙为代表的坤伶登上舞台,打破了长期由男演员独霸晋剧舞台的局面,引发晋剧声腔艺术改革。1936年,丁果仙率步云剧团远征江南,把晋剧带到上海,并在百代公司灌制了唱片。1984年,晋剧《三关点帅》拍摄成电影戏曲艺术片,进一步扩大了晋剧在全国的影响。晋剧群英荟萃,高翠英、郭彩萍、谢涛、武凌云、胡嫦娥获得了中国戏剧“梅花奖”,谢涛获得了文华奖。

晋剧足迹远涉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受到当地观众的热烈欢迎。张家口自誉为 “晋剧第二故乡”,内蒙古人把晋剧当成他们的最爱,陕西榆林地区22个县,县县都有晋剧团,晋剧艺术早已深入人心。

那一声咦呀嗨,那并列于陈醋醇厚、汾酒香远的难忘,穿透了我的胸膛。冯海 

八珍汤:孝心药膳,滋补千年 

吃头脑必须排队,这几乎成了一种代价,但老百姓愿意,不论你是古代书生,还是现代白领。八珍汤日前由尖草坪区负责整理,申报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一次,它登堂入室,成为国宝。

一个人

傅山这种人在历史上非常少见,学术泰斗、文坛大家、民间良医,涉猎驳杂,建树丰厚。他擅长抽象,且贡献具体,八珍汤,就是他关注民生的有形遗产。

一切由孝心开始。尖草坪区文化馆原馆长杨平生说,史料记载,傅山是位孝子,明崇祯年间,其母体弱多病,精神不佳,虽经服用各种药物百般调养仍不见好转。为治母病,傅山独辟蹊径,以肉做羹,采用多种中草药与粮食进行配制、反复试验,最终研制出八珍汤配方。其母多年一直食用此药膳食品,不但治好其病,而且日益身强体壮,一直活到84岁,因此八珍汤又称“名医孝母剂”。八珍汤俗称头脑,在太原地区传承了370余年,由众多老字号饭店传承制作,历史上有太原新大饭店、永庆园饭店,现在主要有清和元饭店、民族饭店、晋阳饭店等等。

八珍汤主要成分是:黄芪、良姜、长山药、莲藕、肥羊肉、黄酒、煨面、腌韭菜等,辅料有酒糟、浮油、旦旦油(羊尾油)、花椒、葱、蒜等。综合以上药料和食料,其属性均温热平和,医及心、肝、脾、胃、肾、肺、肠等脏腑器官,由表及里,有防有治,以防为上,有养有医,以养为主。经常食用可舒筋活血、养心益肾、补血生阳、健脾开胃、益气调元、滋补虚亏。有病者食之而养治,无病者食之而健身。

一碗汤

李春生住平房区,一包“红河”,一大缸子花茶,身材清瘦,头发已见花白,举止略显儒雅。邻居知道他在清和元做过厨师,还出过国。至于他与八珍汤的渊源,他在食客中间的威望,邻居不知道,李师傅也不说。

李春生,河北平山人,八珍汤传人。19632月学习制作八珍汤,熟悉全套制作工艺,技艺精湛,1965年获山西面点五项全能称号。19757月,赴坦桑尼亚中国大使馆任山西代表团专职厨师,2000年公派美国在中美合资企业任厨师。

在清和元工作期间,凭着厚道、爱钻研的勤快劲,李春生被单位确定为“头脑制作接班人”,师从头脑传人张芝洞。冬天凌晨3时,李春生就得起床,大冬天从享堂街骑车到柳巷。有一次实在太困了,他直接骑上了煤堆,摔了个大跟头。他爬起来就走。6时单位准时开门,好多活儿还等着他。

李春生做了一辈子头脑,他说每锅的滋味都不一样。他喝八珍汤的最高记录是清汤5大碗。那是上世纪70年代的一个早晨,同事们都说今天他做的汤特别好喝,他一尝果然不错,一气喝了5碗。

“八珍汤之所以好喝,有营养,最核心的部分是配料。”李春生念叨着,羊肉取自孝义圈养的“站绵羊”,肉质肥嫩;莲菜要晋祠莲菜,从不发黑;韭菜要秋后老韭,水分少,便于腌制;黄酒须自行酿制,酒液、酒糟都有用。

累了一辈子,李春生说:“做头脑太麻烦,太辛苦了,这么做出来的东西差不了。”

千秋名

从第一年白露,八珍汤要喝到第二年立春。清晨6时,头脑做得热气腾腾。食客早已排成两列长队,领票一队,领汤一队,持月票者可直接领汤。头脑端上来,老食客先不急着喝,吃口腌韭菜,用舌尖沿着碗边探寻,“滋溜”一声,热汤顺着喉咙落肚,一路沸腾,一路浩荡,喝个暖和,喝个敞亮。

此时的后厨,李春生正握特制擀面杖,抖擞精神擀制稍梅皮,15个面皮摞成一叠,咚咚如擂鼓,面飞胜雪,面褶如花。伙计们这边叫“添水喽”,那边喊“上帽盒”,一片繁忙。饭店正厅,坐客已满,有人摘下皮帽,从怀里取出两个暖壶,往桌上一放:“来,一个放带肉的,一个放不带肉的。”等汤倒满后,拧紧瓶塞,急急往怀里一揣,出门蹬上自行车,不见了踪影。

八珍汤发源于太原市尖草坪区,370多年来,逐渐由太原向外传播,在山西大同、河北张家口、内蒙古、北京等地都有设点。喝着头脑汤,泡着帽盒子,伴着稍梅,就着腌韭菜,再叫点黄酒,这是八珍汤的经典吃法。

食借药威,药取食性,药食通用,相得益彰。一碗八珍汤,营养天下人。冯海 

太原锣鼓,威名远播 

当今太原,锣鼓艺术可以说成了遍及城乡、深入百姓生活的一大民俗。由于锣鼓适应太平盛世“鼓乐喧天”的喜庆气氛和太原民众世代因袭的文化娱乐需求,在这块土地上得到空前的繁荣和发展。前不久又传来好消息,太原锣鼓已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公示名单。

锣鼓声响红火至

“绛州的鼓、威风的锣、太原锣鼓舞大钹”是人们对山西三大鼓种的赞誉,以铙、钹的特有声响为主体构成的锣鼓曲是太原锣鼓的最大特征,其粗犷豪放、雄浑激越的艺术风格在全国独树一帜。红火未至,先闻其声,太原锣鼓在社火活动中一般排在队伍的最前列,人们也常称之为开路鼓。

讲到太原锣鼓曾经的红火,关于太原锣鼓第一本书的作者王平华老先生说,太原锣鼓的产生历史非常久远,追根溯源,早在先秦时代就有“战蚩尤”的社火表演,之后先民们逢时遇节,都会聚集一处,通宵达旦,锣鼓喧天,但种类仍以社火锣鼓为主。建国后,太原锣鼓才真正得到发展,摆脱了单一为社火伴奏,渲染气氛的形式,开始为庆典、贺功、报喜、联欢、迎送宾客等活动添彩助兴。“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太原的工矿企业、学校,乃至街道是家家都有锣鼓队,年轻人都觉得打锣鼓够 ‘派’,各个精神抖擞,打得浑身冒汗。常常旁边跟着一群小孩子,他们都是自愿来抬鼓、抬锣的,人人都是锣鼓迷。”

王平华回忆,太原锣鼓的最大特色在于两队摆开阵势,互相对抗。这种对抗和较量,恰似两军对垒,誓必决一胜负,激发了每个演奏者潜在的激情与空前的团结,并赋予了锣鼓一种超越于形式的表现力。这时的锣鼓手手舞足蹈,不时地迸发出声声呐喊,人与鼓乐仿佛浑然一体,激昂时似虎啸龙吟、气贯长虹;舒缓处则似行云流水、闲庭信步;欢快如百鸟争鸣,细腻如窃窃私语,刚健如高山大河一泻千里,婉转如小桥流水曲尽回环反复之妙。把太原人那份粗犷剽悍、不屈不挠,展现得淋漓尽致,着实是荡气回肠,动人心魄!

鼓人传奇故事多

时代成就了许多有名的锣鼓手,太原市民间文艺家协会秘书长、我省民间锣鼓组织策划人王福生讲述了老艺人一些鲜为人知的传奇故事。

裴广明、刘耀文是上世纪50年代公认的5位“鼓王”中还健在的鼓手,两位老先生今年已分别69岁、76岁高龄了。裴广明小名“秃子”,是原铁匠巷高跷队的传奇鼓手,他从13岁起就开始敲鼓,鼓点爆发力强、速度快,有雷霆万钧之势。裴先生一家都爱打锣鼓,当时锣鼓队之间的竞争比拼丝毫不亚于武术门派之争,不同的锣鼓队几乎不来往,裴家人就从中撮合各派锣鼓高手合作,后来庙前街、铁匠巷、三桥街的锣鼓手不计前嫌,消除误会走到一起,最终裴家炒米巷4号一度成为众多锣鼓好手切磋技艺的聚集地,海纳百川的太原锣鼓吸收了各派营养后逐渐成长壮大。

到了上世纪70年代,有人已不满足太原锣鼓简单的锣鼓点,开始在整理、借鉴前人成果的基础上推陈出新,编创出新的锣鼓曲谱,南郊艺人康守礼就编创出“狗相咬”等新曲。韩继胜、韩启祥等人集体创编了“迎宾鼓”,为太原锣鼓的发展走出了新路子。小名“二旦”的裴耀明有一手绝活,在打奏中配以口哨,又清脆又响亮,口哨、铙、钹声紧密相夹、马锣、二钹清脆悠扬,堪称一绝。

“太原锣鼓”成产业

上世纪90年代后,太原锣鼓逐步走向了市场,并涌现出李乃中、陈卫东、张秀珍、胡英平、康宝贵等一批优秀的团长、编导、专家学者。如今“打鼓”不仅能表达人们过节的喜悦心情,也能带来丰厚的收益。目前我市较大规模100人以上的鼓乐团有7支,中型规模50人左右的有百余支,小型规模20人左右的则不计其数,表演人数5万余人,其中有近2万人以敲锣鼓为职业,作为家庭经济的主要来源。并涌现出太重、太钢、西山煤电、太原聚宝彭、太原黄河、太原民间艺术家协会老艺人艺术团等品牌锣鼓团队,其中太钢、太重的锣鼓队绝大部分由下岗工人组成,为企业解决了数百职工的再就业问题。

太原锣鼓曾多次参加国内大型活动,在1990年北京亚运会开幕式的开场表演震惊海内外;在中国第二届国际民间艺术节开幕式上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交口称赞;在大连举办的首届中国民间艺术节开幕式上,被国家领导人誉为 “中国第一鼓”。如今,太原锣鼓不仅名扬全国,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赢得了市场,也先后出访过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几十个国家,蜚声海外。王

九大套:吹吹打打,古韵悠长

    Google里输入了“九大套”三个字,按下搜索键,没有查到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内容;又打开了百度,结果大同小异。在“九大套”前面加了“太原”两个字,屏幕上出现了这样一些字符:“小店牺汤”和“九大套”入选山西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终于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沾了边,可是关于九大套是什么更为详尽的资料却难觅影踪。这对习惯于做些课前预习的我来讲,有一点儿意外,不过,好奇心却陡然又增加了几分。

    “九大套”究竟是什么呢?

    在小店区文物管理所所长冀爱斌和原小店区文化馆馆长、国家二级作曲刘卯生,以及当地唯一能演奏“九大套”曲目的民间艺人王贵宝的讲解中,“九大套”的来龙去脉有了清晰的印象。

    说到“九大套”,要先说说高家班。

    小店区曾有一个长达二百多年历史的民间吹打班“高家班”。这个高家班不是普通的乐队班子。据资料记载,高家班民间吹打班古老而出色,高姓一家祖传五代从事吹打活动,大都在婚、丧、嫁、娶、庆典等民间活动上演出。“九大套”是高家班的几代班主在演奏过程中整理创作出的一套私家曲谱,曲谱分为《南路苦驻马》、《楚江秋》、《绵塔絮》、《朝元歌》、《月儿高》、《驻云飞》、《北路苦驻马》、《北路楚江秋》、《召歌搭燕》九个部分。主要的乐器是唢呐,每个曲子都能吹十至二十分钟,总的曲调是抒情的,经专家鉴定,其中甚至有唐代的大曲、法曲或北宋诸宫调之遗风。完整的“九大套”的演出往往需要一个上午的时间。

    高家班最著名的演出是在明代迎送当地重臣王琼时的上乘之作。王琼(14591532),字德华,号晋溪,又号双溪老人。太原县城(今太原市晋源区晋祠镇)人。历事明成化、弘治、正德、嘉靖四朝,官至户部、兵部和吏部尚书。王琼省亲时,高家班演奏了来自九大套中的曲目《灯影儿·搅乱谈》和《玉谣》,华丽而典雅,热烈而深厚,据传吹打之后官府还赐他们一面疙瘩锣以示奖励。这两支曲子流传至今,现在六七十岁以上的老者听到,仍然如醉如痴。

    但是由于时间的流逝和一些民间艺人的相继去世,能够完整地演奏“九大套”的人越来越少。民间艺人王贵宝是高家第五代传人高任戌的唯一传人。

    《灯影儿·搅乱谈》和《玉谣》是九大套中流传久远的曲目。它们都用的是唢呐、笙、管、晋胡、疙瘩锣等传统乐器。《灯影儿·搅乱谈》营造出了人们在灯火烛影中欢快欣喜地迎接新娘的喜庆祥和的场面。经过几代民间艺人的编排,又加入了当地的秧歌小调,极大地丰富了乐曲的表现力。《玉谣》是明代的一首宫廷乐曲,其风格深沉典雅,古朴庄重,传说是宫廷中舞女们为皇帝表演所吟咏的曲牌。

    唯一能演奏古曲的王贵宝,1966年生,小店人。他多才多艺,不仅吹得一手好唢呐,还会拉一手好的晋胡,他为人宽厚,从小就迷恋上了民间吹打乐。他师从高家班第五代传人高任戌,在师傅一次次的示范、演奏中,他用自己极高的领悟力,学到了《灯影儿·搅乱谈》的精华。他的高超技艺获得了高任戌师傅及吹打行家的认可,几十年来,形成了自己的风格,被吹打行誉为“吹打高手”。

    1997年,他随太原市南郊区文化馆《换鸡》剧组赴南京参加了由文化部举办的第七届全国 “群星奖”大赛,1995年参加了太原电视台民间八音吹奏专题片的拍摄,2000年又参加了山西电视台黄土地栏目 《城市·农村交响曲》的拍摄。2001年他二次参加了由文化部在广州举办的第十一届 “群星奖”的演出,2002年进京参加了文化部全国群星奖优秀节目为 “十六大”的展演。目前,他仍然活跃在民间吹打的舞台上。

    对于“九大套”的传承和发展,王贵宝十分无奈和困惑。其一,像《灯影儿·搅乱谈》和《玉谣》这样的古典乐曲牞在时下流行音乐泛滥的市场已经找不到多少听众;其二,这些曲子难度大,需要多人的配合,更需要技艺高超的乐手,而没有人愿意花时间来学习这没有市场的曲目。

    这套有着百年历史的古乐曲是以乐曲遗谱书面形式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

    这套曲谱的书面保存和传播,不得不提到一个人,那就是小店区文化馆已故的老干部牛岚峰。在1979年,牛岚峰把高家班五代祖传的工尺谱古乐九大套,译记整理成了简谱并油印成册,散发开来,得到一定的传承。

    目前,小店区文体局各相关部门特别重视九大套的传承与发展工作,他们计划由王贵宝来培养新人,尽快组织起一支演出队伍,为群众能欣赏到高雅音乐做贡献,力争将“九大套”代代传承下去。赵爱红

背铁棍:无言戏剧,流动杂技 

“我正在筹备成立‘清徐县背棍铁棍艺术协会’。”前几天采访王小玲时,他向记者透露了这个消息。王小玲今年57岁,徐沟镇东北坊人,原徐沟镇党委副书记,长期研究背棍铁棍艺术。由于王小玲将这项艺术由街头表演形式改革发展为广场表演艺术和舞台表演艺术,他因此成为该项艺术的代表性传承人之一。

徐沟背铁棍是吸纳了民间舞蹈、民间手工技艺、民间美术、民间音乐、民间口头文学、民间戏剧和民间杂技等艺术形式的一种独特的综合民间艺术,被誉为 “空中舞蹈”、“无言戏剧”、“活动雕塑”、“流动杂技”,富有历史研究价值、艺术价值和科研价值。2006年“徐沟背铁棍艺术”被公布为我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1月被公示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这项艺术的起源可追溯到金大定2 (公元1162年),时遇大旱,农民上庙求神祈雨,偶尔得雨便抬神游行,以示谢意。在抬神当天,须抬一男童和一女童,表示侍神的童男童女,当时人们称之为“抬阁”。明嘉靖39年(公元1560年)一次“谢神”活动中,在“抬阁”的基础上,增加了将男童女童顶在成人肩上的“走阁”。“抬阁”和“走阁”分别为背棍和铁棍的雏形。此后,徐沟民众把当时流行的 《铁弓缘》、《许仙送伞》等戏剧搬上“抬阁”和“走阁”。从此,这项活动与戏剧融合,正式将 “抬阁”命名为铁棍,“走阁”命名为背棍。

清咸丰年间,在河南做生意的徐沟人张联辉(又名张老六)为招揽商事,将背棍铁棍带到河南水寨、周家口等地表演,颇受欢迎,遂在当地传授技艺,并对其进行改进,推动了这项艺术的发展。清同治年间,山东人王勋祥任徐沟知县,元宵节看了背棍铁棍表演后,他兴致大发,下令大闹红火三天,并要求在棍式上推陈出新,促进了这一艺术的发展。此后,张称心对背铁棍进行了重大改进。张称心(1899年—1985年),徐沟背铁棍名家传人。他先后将背棍棍式改为“转心棍”和“旋转棍”,将铁棍改为“大转心”和“小转心”,分截把制。他还在背铁棍中大胆制彩:将上下参演者与戏曲人物故事情节有机结合,再与花鸟、山水和院落等布景巧妙相融,观众很难看出人与人、人与物相连的痕迹。张称心改进的背铁棍有三个特点:“稀”、“迷”、“奇”。即花样多变稀罕,制彩精细有悬念,结构变化出新奇。解放后,张称心多次受到国家文化部、省、市、县奖励,其本人和作品被数次拍成电影和电视。此后,安五娃和韩健等老艺人在背铁棍的制彩上有了更深的讲究,时至今日,出现了运用声、光、电等现代化技术的灯棍。王小玲将背铁棍艺术由街头表演拓展至广场和舞台,使背铁棍开始走上打造精品的道路。

近年来,徐沟背铁棍不断扩大活动空间,除在省内受邀参加各种大型庆典集会外,还经常到北京、深圳等地演出。此外,中央电视台、香港凤凰卫视等多次对徐沟背铁棍进行了报道,台湾长乐文化发展公司将其纳入《中国民间艺术》一片,越来越多的国人对徐沟背铁棍有了了解;中美英法联合摄制的专题片《外国人看中国》还对其进行了重点介绍,徐沟背铁棍开始亮相海外。

但是,由于多元化文艺形式的出现和市场经济的冲击,徐沟背铁棍的艺术特色正在逐步淡化和消失,背铁棍制作艺人和表演艺人已产生断层,青黄不接。若不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抢救保护,这一古老民间艺术将面临失传的危机。清徐县委、县政府已清醒地认识到暗伏的危机,该县已将抢救和保护徐沟背铁棍艺术的工作列入该县“十一五”规划,并且效果初现。与此同时,出于对背铁棍艺术的热爱,不少像王小玲这样的人士,也在为抢救保护工作做着自己的努力。但欲让这个民间瑰宝发出灿烂光芒,还需要全社会的关注。武俊林 

山西传统琉璃制作工艺:色彩斑斓,技艺精湛 

提起山西琉璃,现在知道的人已经不多。而事实上,山西是我国的琉璃艺术之乡,其琉璃艺术有悠久的历史传统,生产历史之长,工艺之精,质量之高,选型之美,色泽之艳,均为全国之首。2008年,山西传统琉璃制作工艺被公示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近日,在迎泽区文体局的配合下,记者采访了琉璃手工艺人葛原生先生。

明代开始生产

记者面前的葛原生先生气质儒雅,一提起琉璃,68岁的葛老先生立刻焕发出年轻人般的热情,眼睛里充满了虔诚和热爱。葛老先生介绍说,琉璃就是低温铅釉陶,通常用于建筑装饰,铅釉陶于西汉时期就已出现,但是只烧制一些生活用品和随葬的俑,到唐代时烧制出了令人称道的“唐三彩”,宋代之后,其成就主要体现在建筑琉璃的生产上。历史上的琉璃多用于宫殿、陵寝、寺院、庙宇、宝塔等建筑上,琉璃建筑成为富有民族特色和传统文化内涵的建筑形式。

琉璃生产在山西境内有着广泛分布,其中以太原、介休、阳城和河津等地的影响较大。这得益于山西特殊的地理特点,境内充足的煤炭资源为琉璃的生产提供了充足的燃料,而有煤的地方大都贮藏着丰富的陶土资源。太原至迟在明代万历年间就开始生产琉璃,当地以马庄苏家最有影响。

第七代传人

葛老先生就是苏家制作琉璃的第七代传人,他告诉记者,苏姓家族是早年从洪洞大槐树移居而来的,苏家的代表作品四象宝瓶、吻等在北京、山西等地的建筑物上都可见到。1979年,太原开办了琉璃厂,葛原生任厂长,苏家第六代传人苏杰负责联系其他艺人加入,其间,葛原生拜苏杰为师学习琉璃制作技艺。

在琉璃制作中,大体要经过备料、成型、素烧、施釉、釉烧等几个阶段。在此过程中,琉璃釉料的配制是这一行业中最难掌握也最具隐蔽性的技艺,尤其是像孔雀蓝这类釉料的配方更被视为“绝技”,素有 “传内不传外,传媳不传女”之说。苏杰却将这些技艺毫无保留地传给葛原生这个外姓人,这是他对琉璃制作工艺的爱惜,不希望技艺失传,更展示了这位老艺人宽广的胸怀。葛老先生不负众望,除了继承师门,他还四处向老艺人学习,在他的潜心探索下,已经研究出100多种釉料配方,而孔雀蓝这种难度大的配方也研究出了几十种,在行业中颇负盛名。我市永祚寺门前两条龙身的孔雀蓝就是他配制的。在其指导下,太原生产的吻、滴水、瓦、兽等美妙绝伦的琉璃产品曾大量用在深圳锦绣中华、我市的食品街等复古建筑中。

发展空间尚大

斑斓的色彩,丰富的造型和精湛的技艺使琉璃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同时琉璃建材广泛用于民用建筑、宫殿、寺庙等建筑上,成为研究建筑伦理学的重要物证。从工艺上讲,琉璃制作技艺是我国低温釉陶制作工艺的集大成者,是中国传统制陶工艺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园林的建设和文物古迹的保护、修复还将需要琉璃制品,我国穆斯林比较集中的西北地区对这类建材也有很大的需求,琉璃制品还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遗憾的是,由于琉璃在生产中要使用煤炭,易产生烟尘污染,位于东太堡的太原建筑琉璃厂于2006年关闭,这影响了琉璃制作技艺的传承。多年来,葛老先生除了致力于研究琉璃制作工艺之外,还在思考这门手艺如何继承下去。去年7月份,苏杰39岁的长孙苏永军开始向葛老先生学习琉璃制作。提起这个徒弟,葛老先生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这个孩子很有天赋,几个月的时间就掌握了琉璃制作技术,还帮我研制了新的孔雀蓝配方,苏家后继有人哪。”葛老先生认为,把琉璃生产中使用的煤燃料换成电或者煤气等,可以解决环境污染问题,但成本较高,如果能克服成本的问题,是可以恢复我市的琉璃生产的。

琉璃生产技艺成为省级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后,相关部门正在筹建琉璃生产工艺培训示范传承作坊,并计划在条件具备时,小规模恢复琉璃生产,使这些技艺得以传承。对此,葛老先生很受鼓舞,他已撰写了上万字的琉璃制作工艺教材:“照我现在的身体再好好干10年不成问题,我一定在有生之年把琉璃制作技艺传承下去,苏家六代的智慧结晶绝不能在我这里断了代。”侯慧琴 

晋阳风火流星:地方绝活,叹为观止 

    一根一米多长的绳子,两端系上两个铁丝网兜,里面装上燃着的木炭,随着艺人呼呼生风的表演,铁兜越转越快,木炭越着越旺,伴着“噼啪”声响,夜幕下看不清艺人们腾挪跳跃的灵活身影,却只见一个个火轮在艺人有力的双手中不停地飞转变幻。场子外,不时飞溅而出的点点火星在人群中激起一波又一波的惊叫。这便是流传于晋源一带,看上去又惊险又刺激的民间绝活——晋阳风火流星。

    晋阳风火流星,俗称“火流星”,是一门融民间杂技与中华武术为一体的民间社火表演艺术,也是古太原传统的武社火(由善于武术的习武之人组成表演队伍)上必不可少的项目。说起它的起源,有人说源于民间杂技中的水流星,也有人说源于中华武术中的流星锤。但在我市晋源区东街村,人们一说起“风火流星”,必定要从现在有据可查的 “风火流星”创始人韩荣华首先说起。

    “我祖父是清末民初的山西形意拳名家,曾随曾祖父在祁县温曲一带经商。”说起自己的祖父,韩荣华的孙子韩金牛很是自豪。从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着手搜集整理并恢复这门技艺的韩金牛介绍说,祖父韩荣华自幼习武,曾师从山西车派形意拳开山鼻祖车毅斋的高徒李发春,后在随父赴祁县经商期间,又得到祁县戴氏形意拳贺大光师父指点。此间,受民间杂技启发,韩荣华将传统武术中某些演练手法和技巧与民间杂技糅合一起,改进和编创了一系列火流星动作,完善了套路并将这一民间绝技推向鼎盛。在韩金牛刚成立3年的晋阳风火流星民间艺术工作室里,老艺人们介绍说,当年为了达到一鸣惊人、技压群雄的目的,韩荣华曾经穷思苦想、闭门不出达一月之久。在编创完成“风火流星”后,他先来到人群聚集的戏园中表演,结果观众都为他的表演大声喝彩叫好,使正在演出的戏曲演唱不得不半道停下来。

    1928年,韩荣华从祁县回到太原县(即今晋源镇),将绝活传授多人,使这一奇特与惊险并存的民间绝活成为晋源一带每年社火活动的精彩表演项目。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晋源古太原县一带已经先后涌现出聂富喜、聂连富、聂鸿义、韩玉贵、聂鸿寿、牛三宝等一批优秀表演艺人,太原南北郊的厂矿、农村、部队都留下了他们表演的足迹。但到“文革”后期,由于多种原因,火流星表演技艺的发展逐渐陷入停顿,最终沉寂下来并退出了每年的社火活动。

    30多年来,由于一直无人问津,这一技艺几乎到了人亡艺绝的地步。上世纪90年代末,韩荣华的孙子韩金牛为恢复这一民间技艺,开始着手搜集整理即将失传的风火流星技艺。2005年,他找到当地几位会此技艺的老艺人,一边学习一边自筹资金组织起晋阳风火流星民间艺术表演队,并成立晋阳风火流星民间艺术工作室,准备将这一传统民间技艺重新发扬光大。2005年,他响应政府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号召,主动向晋源区文体局申报了 “晋阳风火流星”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06年,该项目成为我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今年年初,在文化部公示的“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晋阳风火流星”被列入到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项目中。

    现在,韩金牛对“风火流星”的拯救行动不仅得到“风火流星”第二代、第三代传人聂连富、聂鸿义、聂鸿寿、牛三宝、武二屁以及堂兄弟韩玉贵、韩虎贵等的积极支持和响应,而且还引起周围许多爱好者的注目。看到“风火流星”日渐复兴,上世纪70年代曾习练过“风火流星”的贾天仓跃跃欲试;发现表演队伍中缺乏女性,聂鸿寿的儿媳侯铁梅主动请缨;看到大人们每天刻苦训练,娃娃们对这项新奇、惊险的表演艺术也引发了兴趣,聂鸿寿的孙女聂雪、韩金牛的女儿韩嘉悦等小朋友都陆续加入到表演队伍中,成为新一代传人。这几年,出自太原的这支 “晋阳风火流星”表演队伍走南闯北,参加过在天津举行的“迎奥运全民健身大拜年”,也在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崭露头角,还成为“晋之源”文化旅游推介周上别具一格的演出项目。今年,他们还将代表太原赴北京参加奥运会前的民间文艺展演活动。

    晋源区文体局负责人表示,“晋阳风火流星”作为古晋阳民间社火文化的一枝奇葩,是我市不可多得的一项传统优秀民间文化。挖掘、抢救、保护“风火流星”不仅具有学术价值,而且具有实用价值,如果能将此绝活改进编创搬上舞台,使之成为太原一项经典的舞台表演艺术,也许将更有利于它的传承和发展。裴怡

晋祠庙会:民间盛典,古老热烈

    “七月初二,晋祠赶会。”每到盛夏时节农历七月初二,在晋祠当地,有一个由民间自发形成的传统古庙会。千百年来,这个传统的盛大庙会以她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晋祠周边几十个村、镇,以及阳曲、清徐,甚至交城、文水、太谷、忻州等地方圆百里的数万百姓。在许多人的童年印象里,来晋祠赶会,那是一个比过年还热闹、比进城还隆重的大日子。

    传统盛典

    圣母邑姜,传说为周武王之妻、姜太公之女、晋始祖唐叔虞之母。据《太原县志》记载:“农历七月初二为圣母诞辰”。晋祠农历七月初二传统庙会,古称“赛神会”,就是晋源当地为纪念圣母诞辰而举行的传统庙会。从北宋年间始有的演戏酬神、迎神赛社活动算起,距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晋祠庙会从农历七月初一至初五为期5天,是晋源当地一年30多场庙会中会期最长、影响最大、范围最广、仪式也最为隆重的一场庙会。

    从七月初一开始,水镜台前连续五日演戏酬神。七月初二,祭祀圣母诞辰正日,县、乡、村社的官员、乡绅、社首,斋戒沐浴后躬至晋祠,致祭圣母之神。人们在圣母殿前献殿内,陈设香案祭品,然后上香鸣钟,再由知县恭读祝文,行礼如仪。七月初四,圣母出行日,晋源四街组织抬阁(俗称铁棍),旗伞执事,伴之鼓乐,四里八乡百姓着盛装前往晋祠圣母殿,恭迎圣母出行。在《晋祠志》中也有关于“祀圣母之神”的记载:“农历七月初二,太原县城和晋祠绅耆于圣母殿举行祭典”,“高潮似乎在初四、初五两日,那些头面人物领着八人抬搁(铁棍),至圣母殿前恭请一尊圣母出行神像,百姓则备鼓乐旗伞和铁棍十数台一起巡游。队伍浩浩荡荡穿村入城……”。古太原县城南关龙王庙和古城营九龙庙是圣母出行的行宫,圣母盛大的出行活动要延续到农历七月十四日,古城营村民恭送圣母出行神像回到晋祠圣母殿,才算宣告结束。

    活跃一方

    说起古老而热闹的晋祠庙会,几位晋祠村的老人顿觉回味无穷。一时间,挂在他们嘴边的话题也立刻多起来。上香祈福、赶会看戏、吃冰糕、喝热糊糊、看拉洋片……对于上世纪各类物资还不是很丰富的年代,农历七月初二的晋祠庙会,正是人们在“稻子绣穗扬花,人不能进地”农闲季节得到的一个奢侈享受。

    家住晋祠村的郝晋清、王福忠、张拖元回忆说,那些年每到农历七月初二,人们便会在晋祠庙门前和附近街市,用白色或彩条篷布搭起的临时店面和商铺一个紧挨一个,就连市里的各大百货公司也都要下来摆摊设点。集市上,人挨人人挤人,叫卖声此起彼伏,货品琳琅满目。庙门前,经营饭店的商铺更是紧临从晋祠流出来的泉水,沿河搭出几十米长的大棚。泉水冬暖夏凉,人们就把生肉和怕坏的菜品泡在泉水里面保鲜。在晋祠附近的几个村里,村民们也都比过年还热闹,除了自家赶会看热闹,人们还要洒扫庭除,拆洗被褥,拿出平时不怎么用的八碟子八碗,随时准备好接待那些借逛庙会的机会来逛晋祠、品庙会和走亲访友的亲朋好友。

    5天,庙内水镜台上,锣鼓铿锵弦乐悠扬,各地民间戏班子相继登台献艺。台上,尽情演绎人间悲欢;台下,观众听得如痴如醉。庙外,背棍、铁棍、龙灯、旱船等传统民间社火活动更是热闹非凡,方圆数百里的老百姓被这些传统的民俗活动吸引,来到晋祠烧香拜佛、求神祈雨,企盼一年有个丰收、安乐的年景。

    期待复兴

    前些年,随着社会转型和人们思想观念不断转变,晋祠庙会的内涵和形式悄悄发生了变化,庙会原有的祀神仪式和民间社火等传统民俗活动被逐渐淡化,人们把重点放在集市贸易上,一年一度的晋祠庙会演变成为晋祠附近百姓一年一度的城乡物资交流大会。但是,随着近几年城乡差别日益缩小,市场销售渠道日益畅通,人们可购买的商品和物资越来越丰富,这种以低层次物质贸易形式为主的庙会已很难再满足人们对精神文化层面的需求。今年,在晋祠庙会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进行公示的时候,人们对这千年晋祠古庙会更多了一分期待,期待那些曾与各类商品一同出现在庙会上,能够展现晋源当地历史文化特色的优秀传统民间文化和民俗活动能够重生,也期待着它们能带给这千年古庙会新的活力和发展动力。

山西民居砖雕艺术:清新质朴,巧夺天工 

在我国第三个 “文化遗产日”来临前的一个上午,为较全面地了解“清徐砖雕手工技艺”,记者随同杨宗新和杨林两位老师,前往清徐宝梵寺去领略砖雕艺术的风彩。2006年“清徐砖雕手工技艺”被公布为我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1月被公示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由于宝梵寺有大幅保存完好的砖雕作品,因此被当作这项艺术遗产的典型代表之一。清徐县窑王堡窑为具体的传承和保护单位。

杨宗新是一位清徐民间艺术名人,在剪纸艺术方面造诣精深,在砖雕技艺和醋文化研究方面亦取得令人景仰的成就;杨林为清徐县文体局调研员,原为该局副局长,主管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工作。作为“清徐砖雕手工技艺”申报小组主要成员,两人为申报的成功付出了大量心血。

虽是夏日,迎面吹来的却是习习凉风。从清徐县城向西南行8公里后,来到宝梵寺。该寺坐北面南,占地面积约1000平方米,呈长方形。它始建于北宋宣和元年 (公元1119年),后毁于兵火,多次重建。现存寺院为清光绪十八年(公元1892年)在旧基上按原样重建。寺前乐楼两旁有大幅以清徐葡萄为内容的砖雕,清新质朴,巧夺天工,具有浓厚的地方文化色彩。就在这栩栩如生、刀锋流畅、线条优美的砖雕前,两位老师讲起了砖雕手工技艺的过去和现在。

清徐县享有“砖瓦圪洞”称号,早在夏商之前,清徐先民就已掌握制陶烧砖的技艺。秦砖上盛饰浮雕纹样。汉代砖瓦表面雕刻几何、动物和吉祥文字等图形。唐代盛行花砖,在模压印花后再加工雕刻,因此作品更精细、更具立体感。宋代砖雕技艺有了更大发展,出现全雕凿的精细做法。金代盛行砖质仿木结构砖雕,主要用于墓葬,其结构精巧,手法细腻,形式秀丽。到了元代,戏剧表演、乐器演奏等均成为砖雕艺术中的常见表现内容。明清时期,砖雕被大量运用在额枋、雀替、门罩、门楼、飞檐、屋脊以及照壁、牌楼等处,线刻、浅浮雕、高浮雕、圆雕和透雕等技法得到充分运用。清中期受西洋建筑风格影响,各种建筑盛行繁复装饰,砖雕成为重要的装饰手段。清晚期,随着晋商的崛起,民居也开始讲究建房规模和雕刻装饰,乔家大院、渠家大院、王家大院、常家庄园和三多堂等晋商宅院中均存大量精美的砖雕制品。清代我省境内各村各社建造坛庙寺观蔚然成风,“一颗印”式的四合院到处林立,砖雕工艺品市场需求量非常大,客观上促进了清徐砖雕的发展。据民间相传,清代中后期,清徐境内四个村庄中平均就有一座小砖窑,而且每座砖窑均可烧出“花货(即砖雕)”,清徐砖雕工艺达到了鼎盛时期。20世纪初,受战争影响,砖雕市场日渐疲软,从业者也越来越少。20世纪中后期,随着社会变革,传统建筑发生了重大变化,坛庙寺观基本停建,“一颗印”式四合院也越来越少。此外,由于现代机械设备的使用,机器雕刻正在不断取代传统手工制作工艺。清徐砖雕传统手工技艺正面临着失传的危机。

制作砖雕要经过十二个步骤:选土,传统上选择两种土质,一种是汾河红粘土,另一种是潇河黄粘土;制泥,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筛土制泥,另一种是澄泥制泥;制模,传统上多用椴木所制,20世纪30年代中曾出现过铜质和钢质砖模;脱坯,要求所脱砖坯棱角分明,六面方正,光洁细腻,无裂无缝;晾坯,将砖坯在非日光下荫干的过程;入窑,对运坯,摆坯,放入窑中的砖坯的总量和蒙窑做了严格要求;看火,准确掌握烧砖火候;上水,目的是促使窑中砖块成为“成色”理想;出窑,散热冷却两天两夜后出窑;打稿,包括画稿与落稿两道工序;雕刻;拼排,包括修饰和粘补。

由于封建社会的制作艺人没有社会地位,历史文献未能将他们载入史册,因此清徐砖雕手工技艺传承人名单及师承谱系难以整理,只能大致整理出部分传承人的师承谱系。第一代为韩狗娃、韩玉朋等6人,他们均生活在上个世纪,除两人分别上过1年和两年学外,其余4人均为文盲。第二代为赵长大,文化程度为小学。第三代为韩永胜,今年40岁,高中学历。传承方式均为口传心授。

杨宗新老师告诉记者,因种种原因,窑王堡窑目前已关封。为保护和传承“清徐砖雕手工技艺”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眼下亟需建一个砖雕生产场所。据了解,清徐县已采取了各种措施保护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包括从今年至2012年通过政府拨款、企业自筹和社会集资形式筹资405万元,分5次投入,作为保护项目资金的保障。武俊林 

水母娘娘的传说:优美故事,口口相传 

“传说很久以前,晋祠这地方本没有水,是一位美丽善良的村姑造就了这里甘甜的难老泉水,被四方百姓尊称为水母娘娘……”在晋祠博物馆的苍天古木下,一拨又一拨的游客驻足难老泉和水母楼前,被水母娘娘的美丽传说深深打动着。2006年,“水母娘娘的传说故事”被列入山西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正在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水母娘娘的故事是这样流传的。

很久以前,晋祠这个地方没有水,老百姓只能到十几里外的山沟里去挑水,人们苦不堪言。在悬瓮山下的一户人家,有位俊秀贤惠的媳妇柳春英,丈夫已病逝,婆婆是村里出了名的恶毒女人,小姑子则又懒又刁蛮,不管严寒酷暑,她们都让春英去挑水,而且挑回来的水只要前面那桶,说春英把后面那桶水弄脏了。她们还让木匠做了一副尖底水桶来虐待春英,使春英在挑水路上无法休息。回去迟点,还会遭到婆婆和小姑子的打骂。尽管这样,春英还是对二人悉心照料。

春英的勤劳和善良感动了玉皇大帝,派白衣大仙下凡考验她。一天,春英在挑水返回的路上遇见一位白发老翁,老人牵着马站在路口,向春英讨水喝,而且只要前桶水。春英有些为难,但看到老人和马都渴得厉害,就答应了,又返身去挑水。因为回家晚了,春英不仅没有饭吃,还挨了婆婆一顿毒打。此后两天,春英在挑水返回的路上,都遇到那个白发老翁要水喝,春英仍然让老人喝了水。老翁喝完水后送给她一条金丝马鞭,告诉她:“回去以后把马鞭放入水缸,用水时只要左转三圈,右转三圈,水就满了。但千万要记住,不能把马鞭提出缸外。”说完,老翁便不见了。

春英回到家,按老翁的话一试,果然清水满缸。她高兴地将此事告诉乡亲们,让他们到自己家里打水,乡亲们万分感激,但这下却把春英的婆婆和小姑子气坏了。一天,婆婆借故打发春英回娘家,春英临走时再三叮嘱婆婆和小姑子,千万不要把马鞭提出缸外。就在春英回娘家的第二天,小姑子就急不可耐地把马鞭提了出来,大水立刻涌出缸外,水流越来越大,冲垮了房屋,把春英的婆婆和小姑子也冲走了。正在娘家梳头的春英得到消息后连头上的梳子也来不及取,飞奔回婆家,冲进厨房,拿起一个蒲团盖在水缸上,一屁股坐在上面。汹涌奔流的水被制服了,一股清清的泉水从春英坐的缸下流出,形成了生生不息的难老泉水,而柳氏也从此坐化成仙了。

从此以后,四方百姓尊称柳春英为“水母娘娘”,并集资在泉水源头盖起了水母楼,纪念这位勤劳、善良的农家妇女。在祠堂里,“水母娘娘”端坐在盖水缸的蒲团上,一身农家妇人的装扮,青丝半垂,衣着朴素,头上别着梳子,一副梳妆未尽的神态。而二层则是她成仙之后的塑像,面貌慈祥庄重。据专家考证,水母楼是明嘉靖四十二年修建的,是水母娘娘传说故事的物证。

记者了解到,关于水母娘娘传说故事的起源,学者意见不一,千百年来,这个传说以口耳相传的形式一直流传至今,是晋祠人民千锤百炼流传下来的集体创作的结晶。这个传说塑造了一位勤劳、善良、美丽的民间妇女形象,是民族的美神。多少年来,每年六月初一到七月初五,晋祠附近的百姓都会来致祭水母娘娘,形成难老河会的民间习俗。

专家认为,水母娘娘的传说故事具有珍贵的民间文学价值、人类学、民族学价值、民俗学价值和实用价值。水母娘娘的传说故事是晋祠传统文化的突出表现形式,寓含晋祠人的精神、信仰、价值取向,还涉及到晋祠人的衣食住行等方面,经过千百年的流传,这个传说宣扬了人性的真、善、美,还吸引了无数游客,对宣传晋祠起到了重要作用。

遗憾的是,随着时光流逝,作为一种口头相传的民间文学艺术,水母娘娘传说故事中的许多精彩章节或小故事正在濒临消亡。为了让这个故事永远流传下去,晋祠博物馆采用收集整理和出版书籍,以及举办好晋祠古庙会等措施。2006年,我省将其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来加以保护,目前,这个传说正在申报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希望能得到更多人的关注。侯慧琴 

洗髓经健身术:健身强体,惠及百姓 

    雨后清晨,天边刚露出一抹亮色,桃园三巷小公园就热闹起来了,绿叶下、空地上,打拳的、舞剑的、做操的,晨练开始了。

    悠扬的旋律中,桃园健身站的中老年人做起洗髓经,太原市洗髓经总站常务站长布援强亲临指导。大家缓缓移动步法,配合各种手势,不时变换方向,看似柔缓,内藏运力。抚摩头颈,钩脚揉膝,海底捞月,交叉甩背……人们动作舒展地健身。

    46岁的布援强,是山西车派布式形意拳第三代传人,自幼随父布华轩先生(中国武术七段,山西省武协副主席)学习形意拳、太极拳、八卦掌、鸳鸯脚、洗髓经等健身、养生功法,并得到祖父布学宽先生(中国武术协会委员、著名武术家、形意拳名家)及众多名师传授,后从事散打运动,对内功修炼及传统武术散手有独到见解,多次参加国际、国内武术比赛取得好成绩,担任省、市武术、散打及洗髓经比赛裁判。在铁路部门工作的他,业余时间全部奉献给武术、健身等社会活动,现为中国武术六段,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国家一级武术裁判员,山西省武术协会委员,山西省形意拳协会委员,山西布学宽研究会副秘书长,太原市形意拳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太原市洗髓经总站常务站长,晋阳形意拳社副社长,山西省群艺馆健身中心主任兼总教练。

    他说,洗髓经是我国古老的传统健身法,相传为达摩所创,距今有1500余年历史,现在人们广为练习的这套,是由其祖父、我国形意拳名家布学宽先生创编,由其父亲布华轩先生再编整理。由“保健按摩”(又称洗头面)、“五行六象”(又称洗脏腑)和“洗髓十八式”三个内容46个动作组成,一般45分钟完成。这三部分内容有内在联系,各有侧重,均通过四肢有效带动体内脏腑器官,围绕伸脊洗髓、按摩头面部穴位,外动内养,内外结合,使气血流通,加快血液循环,从而保证人体各部位(特别是大脑和心脏)所需氧气与营养的充分供应,加速组织细胞的新陈代谢,既可增强体质,提高自身抗病能力,又能达到有病治病、无病健身、养生驻颜、延年益寿的目的。

    洗髓经简单易学,动作轻捷,采用自然呼吸,活动不受场地、季节等条件限制,男女老幼均可练习。尤其是它可因人而异地选择动作幅度、次数以及活动的速度、姿势,很适合老年人练习。“练习洗髓经时,在脚掌着地用力、踩蹬一松一紧的过程中,可对脚掌产生一种按摩效果。”布教练解释,“因为脚底是人体穴位、经络分布密集的部位,由足底产生的反作用力,不但可增加其弹性,而且对全身经络也是一次很好的保健按摩。而洗髓经甩臂及手指的屈伸活动,既可以活动肘、肩等关节,又可以促进人体经络的畅通,对人体中枢神经系统会起到良好的调节作用。如能长期坚持洗髓经锻炼,自然会收到脊柔软、髓通畅、延年益寿享健康的效果。”

    这套健身法在省市体委、武协、老协等各级组织关怀指导下,1980年起向社会推广,从太原传播到全国20多个大中城市,有10余万人练习受益。1986年太原市体育局、老年体协将洗髓经健身法纳入工作议程,成立了洗髓经总站,专门对这一健身活动进行组织、管理和挖掘、整理、继承、发扬,我市现有26个洗髓经健身站,每个站都有指导员,2000余人常年坚持练习,每年全市组织一次大型比赛。1992年,中华体育总会副主席、亚洲武术联合会主席徐才视察了太原洗髓经总站,观看了布华轩先生亲自演练的洗髓经,给予高度评价,题词“传播传统健身方法,弘扬民族文化精神”。1996年,经国家十部委评审通过,洗髓经被确定为向社会首批推广的体育健身方法,被编入《中国体育健身方法》大型丛书。2000年,省政府、省市体育局等部门召开“纪念洗髓经健身法推广社会二十周年活动”,对这一健身法给予高度评价和肯定。2007年被列为山西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通过参加洗髓经锻炼,有好多患慢性病的人病情好转,有的完全恢复了健康。群众反映:“洗髓经,实在好,常锻炼,身体好,吃饭香,睡觉好,一年四季不感冒,防病治病抗衰老。”

    作为一种社会责任,目前,布援强与许多人正在大力推广洗髓经,他的武术业绩已载入《中国武术名人辞典》、《中华民间武术家辞典》、《中国大百科专家人物传集》等典籍。由于缺少经费,目前,洗髓经只有极少量磁带在群众中自发反复录制,还没有光碟出版,布援强与父亲布华轩等人编著的《洗髓经健身法》即将出版。申毅敏

 

太原莲花乐:古老形式,重焕光彩 

    “自由市场是好热闹,做买卖的人们真不少,张大爷拿的一筐大红枣,拉开腔调喊声高:哎,快来买快来挑,我的这枣儿核(kuo)核小,大枣儿小核子,小枣儿没核子,随便你拣来随便你挑,核核大了不用你们掏票票。人们看见伢的枣儿好,争先恐后把钱掏,你三斤他五斤,一筐枣儿卖光了。旁边有个愣后生,提溜的花生两大包,见张大爷的枣儿卖得快,也学上伢的腔调喊声高:哎,快来买快来挑,我的这花生仁仁小,大花生小仁仁,小花生没仁仁,随便你拣来随便你挑,仁仁大了不用你们掏票票。”

    这是20086月初的一个午后,桃园二巷一居民楼里,一位清瘦老者在表演太原莲花乐经典小段《卖花生》,我听着先乐了,接着心底油然而生深深的感动和崇敬——为我们有太原莲花乐这样宝贵的曲艺艺术,为这位终生奈住寂寞、守得清贫、不沽名钓誉的老人,为这位务实耕耘、潜心实践、成就斐然的老艺术家。他就是国家一级演员、著名太原莲花乐表演艺术家曹强先生。

    头发花白,衣着朴素,72岁的曹强先生谈吐流畅,字正腔圆,韵味浓厚,有着深厚的语言文化功底,他是太原莲花乐惟一实践传承者和集大成者。曹强生在平遥,长在太原,自幼酷爱相声,锤炼口才,为以后表演创作太原莲花乐奠定了良好基础。

    他说,太原莲花乐由 “晋中落子”(又名莲花落)发展而来。“莲花落”最早见于北宋,是一种古老的民间说唱形式,起源于佛教,在佛教劝善和募捐时演唱。莲花是佛家的花,佛祖塑像坐于莲花宝座,因此叫莲花落或落子。莲花落最早传入山西,是清道光年间。那时,河南水灾,许多难民逃到山西文水、平遥、交城当时全国富庶之地,他们带来莲花落,晋中一带出现了唱莲花落的流浪艺人,一些当地人加入其中,用晋中方言演唱,被称为晋中莲花落或晋中落子。民国后军阀混战,这种民间说唱形式渐衰,到20世纪50年代濒临灭绝。当时文水农民李连根是莲花落艺人的突出代表,他用晋中方言演唱,内容以说书为主,如“大小八义”等。花甲之年,李连根逃荒迁居太原晋源。

    新中国成立后,文艺 “百花齐放,推陈出新”。1963年,26岁的曹强是太原曲艺联合会的青年相声演员,他打听到莲花落老艺人李连根后,自带干粮,提着录音机,步行几十里,多次到晋源向李连根学习莲花落,录下、整理出许多珍贵资料。在潜心研究晋中莲花落中,曹强从语言、唱腔、表演、句文、句式、节奏、板式等方面进行重大创新,选定太原方言,结合普通话语音,适当运用相声 “倒口”技巧,形成说唱兼有、韵颂与徒歌交融的全新形式,根据其语言巧妙、幽默风趣、寓庄于谐等风格特点和使人快乐为宗旨,定名为“太原莲花乐”。1963年冬,晋祠庙会上,曹强表演的太原莲花乐首次与观众见面,处女作 《三进太原》火爆全场,从此三四十年,曹强的名字与太原莲花乐响彻太原。电台、电视台、大街小巷的商店都在播放他的莲花乐,他带给人们无尽的欢乐、笑声和启迪,曹强的莲花乐录音带成了山西的一个品牌。

    40多年来,曹强创作演出了100多个曲目,主要作品有:《儿子迷》、《起名字》、《卖花生》、《炒鸡蛋》、《看车祸》、《打喷嚏》、《有毛病》、《小丁开车》、《立竿见影》、《万水千山总是情》、《姥姥今年才十八》等。1990年,江泽民总书记来太原视察,在南宫观看了曹强演出的《看车祸》曲目后,与他亲切握手,说“每个字都听得懂”。2002年,在晋、冀、鲁、豫“山河杯”曲艺大赛中,曹强被授予“终身成就奖”,2004年,省文化厅、省文联授予他“特殊贡献奖”,2006年,市文联授予他“杰出贡献艺术家”称号。2007127日,省城部分知名艺术家发起举办了 “乐之缘曹强先生太原莲花乐专场文艺晚会”,这是他从艺56年惟一一次专场演出。

    作为本土文艺品牌,曹强先生惟妙惟肖的言行神态、太原话的魅力神韵、源于生活、弘扬真善美的莲花乐令许多“老太原”、“新太原”回味无穷;作为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一定社会和学术价值的太原莲花乐后继乏人、几近失传。曾有部分年轻人向曹强先生学艺,但多知难而退,坚持下来的只有两人。谈到传承,老人眼里充满焦虑、希冀……申毅敏

 
 

 

文来源:太原晚报;本文作者:牛晓珉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12-11-12 )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

山西地域文化第一站:太原道 >> 山西纪实

工作QQ:3786689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民歌戏曲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站长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