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站长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民歌戏曲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山西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师古不泥,开一代老生唱腔新风——马正瑞与上党梆子

 

 

 

 

 

  马正瑞,泽州县晋庙镇天井关人,上党梆子须生演员。原晋城市文化艺术学校校长牞国家一级演员。1989年获省文化厅授予的十佳青年团长称号。马正瑞拜上党名须生申银洞和阎发生、陈玉富、郭金顺为师,完整地继承了申派艺术并有所发展,他的艺术贡献:将上党梆子的花脸唱腔糅进生角唱腔中并重新组织,形成自己独特的演唱技巧——细腻典雅、清丽激扬、韵味醇厚、以声传情,为上党梆子老生唱腔开辟了新径,被观众誉为“活唐王”“活寇准”。

    马正瑞从艺近50年,所演剧目先后几次由中国唱片公司灌制唱片,发行全国。1995年参加全国首届“宝中宝”中老年戏曲汇演,获得“牡丹奖”,1987年,上党梆子《斩花堂》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成电影,马正瑞担任戏剧导演并在剧中反串大净张从。

    上党梆子是山西一个古老的剧种,京剧大师梅葆玖先生曾给其极高的评价:上党梆子《打金枝》(皮簧戏)保留了徽班进京时的原味。它虽顶着梆子的名,实为昆(昆曲)、梆(梆子)、罗(罗罗腔)、卷(卷戏)、簧(皮簧)五种声腔同台演出的剧种。至迟在18世纪中叶,上党梆子已经是一个拥有五种声腔的成熟剧种了。

    幸遇星探 美梦成真

    从小就喜欢一样东西到后来因此而成名成家的人,应该算是世界上最幸福快乐的人吧?上党梆子一代名家马正瑞就是这样的人。

    他如此回忆自己童年时代对上党梆子的喜欢:“打小喜欢看戏。遇到村里赶庙会唱大戏,不管是在哪儿,只要知道了就追着剧团跑去看。就觉着舞台上花红柳绿的特别好奇,演员们穿的衣服画的脸子特别好看,各种乐曲吹拉弹奏得特别好听。”

    怀揣着这个喜欢牞马正瑞成为泽州县晋庙镇小学的一名住校生。每年班里要排演文艺节目总少不了马正瑞,他们的节目要到庙会上表演。每次排练的时候,晋城鸣凤剧社(上党梆子最早的剧社)唱旦角的李子清老师总在场,现在来看他就是当时的“星探”。有一天,李子清就问马正瑞愿意不愿意唱戏,他张口就回答愿意。小学毕业,马正瑞报考了晋城县第一中学,当时的晋城县青年演员训练班在招生,他也报了名。因为学习成绩优秀,两边都考上了。当马正瑞拿着青训班的通知书兴冲冲地回到家,大人们坚决不同意他去,理由是老辈人有说法,唱戏的低人一等,死了以后都不能入祖坟。他很聪明,知道搬救兵,让一个当村干部的表哥替自己说情。再加上当时家里挺穷,住一中要花钱,住青训班不花钱,父母最终同意了。

    1955年到1958年,马正瑞在青训班待了四年。由于能吃苦,肯用功,老师们特别喜欢他,《三劈关》、《牧羊圈》、《仙云盏》、《岳飞》等大戏总让他担任主角。马正瑞天生一副好嗓子,台上做派又大气,演出《三劈关》时,唱一句底下叫一个好。“下去演出,老百姓就叫我“小红生”。马正瑞说那时他十六七岁。1959年还没毕业,马正瑞就被晋城鸣凤剧社借去跟团演出。有机会与申银洞、赵德俊(金疙瘩)这样的名角配戏,他的技艺突飞猛进。这一年,晋东南专区组织上党梆子调演,马正瑞在《天波府》中扮演杨六郎引起轰动,获得优秀演员奖。如此人才,1960年被调入专区新组建的上党梆子青年团。

    21岁的马正瑞,演艺生涯翻开了崭新一页。   

    台上让台 台下育人   

    剧种传承的关键是角儿,上党梆子在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分别有着代表性的人物。其中,近百年来首推赵清海(1881——1939),是上党梆子传统唱腔各流派中最负盛名的演员,被上党戏曲界称作 “戏王”、“泰斗”、“一代巨匠”;第二代代表人物段二淼、郭金顺等人都出自他的门下;1960年马正瑞拜郭金顺为师,作为郭金顺的弟子,是第三代传承人之一。

    问及马正瑞向郭金顺学艺的过程,他脸上充满对师父的崇敬之情。“我师父也是‘小红生’,当时是上党梆子的第一把交椅。他的做人对我影响最深,我们常年在乡下演出,他和老百姓感情深厚,从不在他们跟前摆架子。师父这么做我特别有共鸣,记得还在青训班上学期间,我们到阳城的乡下演出《杨金花夺印》,我在剧中演皇帝。演出结束后戏迷老乡把我叫到他家吃饭,还给我说戏,哪点好哪点不好,有好多我想不到的老百姓都想到了。这件事我一辈子也忘不了,也让我从此明白了一个道理:艺术来自百姓。”马正瑞老师这样表达和郭金顺的师徒关系:“对我就像对待亲生儿子一样,给我教戏毫不保留。”他在《打金枝》中扮演的唐太宗就得到了郭金顺的真传,再根据自身条件融会贯通,多年来广为专家同行以及观众所称道。

    采访间隙,我们欣赏马正瑞老师的从艺照片,其中还有他与京剧大师梅葆玖的合影,这也勾起他对一段往事的回忆:“1995年去北京参加全国首届中老年戏曲汇演,我演《打金枝》(上党皮簧)。演出后梅先生就约我们座谈,他说上皮很有特色,与京剧有同宗之感,保留了徽班进京的原味儿。将来有什么戏曲上的事可以和他联系。”简短的座谈让马正瑞至今难忘:“梅先生好人品,对地方剧种不小看。这对我们是极大的鼓舞和激励。《打金枝》被我们完整地保留下来,现在市青年团和城区剧团一直都在演,保留着原味道。”

    1983年,马正瑞担任晋东南地区上党梆子剧团团长,“为使年轻演员早日成才,我经常和一些名老艺人座谈交流,鼓励他们为青年人主动让台。只要是排练新剧,我就带头让主角演配角来扶持新人。对一些保留传统剧目,主要角色也慢慢让给年轻人,或前后搭配,一角两人演出。”他说这些具体做法很快就使得一批年轻演员脱颖而出。1991年,张爱珍、吴国华双获第9届梅花奖,1998年张保平获得第16届梅花奖,郭孝明现在是上党戏剧院副院长,都成为上党梆子第四代代表人物。他们都是马正瑞当团长时培养起来的,现在都是国家一级演员。马正瑞始终认为:“要想振兴上党梆子,必须培养新人。而如果不给年轻人锻炼的机会,他们就永远没有出头之日。年轻人出不了头,振兴上党梆子就成了一句空话。”

    上世纪90年代,晋东南地区还没有戏曲艺术学校。1992年,马正瑞受命组建晋城市文化艺术学校,担负起培养上党梆子后继人员的责任。当时他还在剧团当团长。那段时间,为了筹建艺校的事,他上上下下几十趟地跑。经过几年殚精竭虑的努力,克服重重困难,学校于1996年正式成立。成立时马正瑞被任命为第一任校长,又招收了一班新生,1998年建成了新校舍迁入。到他退休的时候,已是新苗茁壮,形势喜人了。

    说起传承 亦喜亦忧   

    现在,上党梆子第五代传承中出现人才断档的现象。究其原因,马正瑞总结为三点:“一是学戏、唱戏这个工作太苦了,而且能够成才的比例太小。当时我们班60多个同学成才的也只有我一个。二是现在学校传授戏曲的方法不当。三是戏曲演员退下来后的保障不如其他行业,现在存在一种现象,唱戏好的想趁年轻就转行,担心年纪大了没人要了。这种现象直接影响到了戏曲的传承。”

    一方面是戏曲的传承环节出了问题,另一方面是广大的农村对戏曲的强烈需求。马正瑞谈到晋城电视台举办的戏迷大赛报名的人很多,很火爆;群众喜欢传统文化,每周的上党梆子戏迷协会活动日,人们就会从老远的地方赶来,同他一起切磋技艺。他特别给我们讲了一个大学生戏迷宋小军。上世纪90年代山西大学艺术系的学生,毕业后又到中央美术学院进修。搞雕塑设计的,却痴迷上党梆子,听他的录音磁带,还把他的磁带集合在一块儿做成光盘,说这样好保存。“他唱得挺有点儿味道了。很迷信我,说马老师你太伟大了,这话都不能上报纸说。嘿嘿嘿。”马老师说得很谦虚。我们说回太原一定要和这个戏迷通个电话。

    关于戏曲传承,马正瑞的观点与众不同:“继承不必一定要一招一式地。比如我,《打金枝》是师父教的,在此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声音条件创造了属于我的唱腔。对跟我学的人我也是这么要求的,做到继承而不泥古,创新而不离宗”。对于现在剧团的演出内容,他也有自己独到的看法:“剧团不能总演古装戏,要演现代戏,要反映现在人们的生活,在传承中创新才能使一门艺术保持活力。”

    发稿之前拨通了宋小军的手机。真巧,他正好刚到太原办事。在建南汽车站附近的一个酒店,我们见到了宋小军——一个光头的艺术工作者。一提起马老师他就滔滔不绝:“我学戏纯粹与上幼儿园的女儿有关。她喜欢,就让她跟张爱珍学。我也想学,听人说马老师是还健在的名家,就起了跟他学的意。刚开始跟着他的录音带 《打金枝》学,每天边工作边听,反复听,把带子都听烂了。马老师的声音充满激情,听上去有一种乐观向上的感觉。我没有见过他,但从唱腔里能感觉出他把人物把握得特别得好。听他唱唐王就觉得这就是真正的唐王,声音里充满帝王之气。去年底,晋城举办青年演员大赛,我有幸见到马老师。大家就是大家,马老师非常谦逊,和蔼,平易近人。”宋小军回忆着当时的情景:“听我说把 《打金枝》的带子都听烂了,马老师就爽快地说再送我两套。他的《寇准背靴》,啊,那才叫真正的上党梆子。声音好听,是中音,妙不可言,表现的就是寇准的那份沧桑。我听过不少的名家唱段,听马老师的感觉就是不一样。上党梆子大气,是宫廷大戏,马老师他是大师,唱出了上党梆子的气势。在我眼里,京剧排第一,上党梆子排第二,这是我听了马老师磁带后的感觉。”他说得非常动情,标准的马迷。

    我们的采访正值2008年严冬。窗外北风凛冽,一窗之隔的家里温暖如春,不知不觉中度过了一个上午的时间。在和老一辈戏曲艺术家马正瑞的交谈中,我们不只是感受到了他对上党梆子的热爱,更感受到了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他言谈举止中所流露出的那一份强烈的艺术责任心和使命感:“我为上党梆子奉献了一生,上党梆子也成全了我,它是我有生之年离不开的事业。”

 
 

 

上党梆子传承人马正瑞

 

 

 

文来源:太原晚报;本文作者:陈 威,牛晓珉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12-11-12 )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

山西地域文化第一站:太原道 >> 山西纪实

工作QQ:3786689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民歌戏曲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站长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