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站长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民歌戏曲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山西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源自大山深处的国宝——“炉头”吉抓住和阳城犁境

 

 

 

 

 

  阳城是三晋地区的铁业重镇,历来以发达的冶铁业和精湛的冶铁技术著称于世。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阳城生铁冶铸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编号为第385号。阳城犁镜凭着利土、耐磨、省力三大特点成为我国农具中的名牌产品,享有“翻地虎”、“金不换”的美誉。犁镜有二三百个品种,适合不同地貌、土质、作物等耕种需求。在安徽、江苏、浙江、陕西、河南等地广受欢迎、还外销到朝鲜、日本、尼泊尔、不丹等。
  阳城犁镜铸造技艺代代相传,拥有众多身怀绝技的代表性传承人。吉抓住,1946年生,阳城县蟒河镇桑林村范上沟庄人,18岁就到犁炉社干活,师承他的舅舅张锁明。曾在马甲、红炉等地任 “炉头”,1978年、1979年、1980年连续获得县级以上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称号。2007年由文化部命名为阳城生铁冶铸技艺的国家级传承人。

  “30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是流传千年的中国农耕文化中最经典的民间语录,也曾是祖祖辈辈务农人最向往的生存境界。然而,时过境迁,老辈人牛加犁的劳作方式已逐步被机械化所代替,名扬中外的阳城犁镜悄然退出历史舞台。可它毕竟是国宝啊,从2006年起,国家开始保护它。制作它的老匠人,在度过一大段沉寂的乡间生活之后,也渐渐进入现代人的视线。顺理成章,老匠人中最出色的代表成了我们采访的对象———
  卧雪尝冰 终成正果
  2006年4月18日至23日牞在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传统工艺研究会理事长华觉明先生的带领下牞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曾走进尚处低温的大山深处牞对阳城生铁冶铸技艺的现状进行了实地调研。本文作者之一牛晓珉是省非遗保护中心成员,在与当地众多犁炉社人员座谈时,吉抓住的健谈给她留下深刻印象。一年以后牞吉抓住成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入选理由:吉抓住是一个掌握全面冶铸技艺的“炉头”。
  2008年岁末,在阳城县文化馆——— 原明朝嘉庆年间吏部天官王国光的花园所在地,我们见到了62岁的吉抓住。面对我们,古铜色脸庞的他显得拘谨,双手紧握,眼睛只盯着办公室对面的墙。
  “您是跟谁学的手艺呀?”面对这位不苟言笑的山里汉子,我们的采访单刀直入。
  一说到手艺,吉抓住的面部表情立刻活泛起来。
  “是跟我舅张锁明学的手艺。我舅是接我姥爷的班。我姥爷张文法原籍河南省鞠源县苗店镇北堰头村牞1929年逃荒来到阳城,上山到蟒河镇下桑林村熊柏庄落了户。在我姥爷来之前阳城没有犁镜,是我姥爷发展了阳城的犁镜。以前的犁镜都是河南人做的,自从我姥爷在阳城做犁镜,河南人就不再做了。”
  为什么会这样?
  “阳城犁镜质量高呗,犁起地来不粘泥,又耐磨,牲口拉犁也轻松省力气。”吉抓住说话的口气很是得意。
  其实在师从舅舅之前,15岁的吉抓住对犁镜就不陌生。1961年小学毕业后他回村务农,在村里当了三年村会计。因为犁镜社都是在农闲的时候大冬天才开始生产,所以在当会计那几年,吉抓住曾跟姥爷在犁镜社学习过打杂、看机、上料等简单工艺。只是那个时候年轻,不大喜欢这个苦重活儿,“那可是真苦。厂子都建在深山里。冬天山里下大雪,就在雪地垫上厚厚的土,再在上面搭草蓬子住。一进山就是好几个月,炉子白天黑夜都不能断火。吃的菜面都是让人用毛驴和骆驼从村里一点一点运进山里。也没啥好饭菜……”跟了几年吉抓住就不再跟了。
  现实却是严峻的。
  1976年,迫于生活,吉抓住不得不随着舅舅再次开始学徒的生涯。
  从吉抓住的叙述中我们才知道,原来犁镜的制作过程是那么的复杂:犁炉开火后半小时才能加料,每小时加料四回,每次加5公斤,4个小时后即可出铁。出铁口流出的铁水能否浇铸产品,由看火师傅根据炉内铁水的色泽、出铁口的火苗和看水色的结果综合判断后决定。出铁前由师傅用勺舀出少量铁水,向表面吹气,从颜色和表面形态辨别成色,叫做“看水色”。如果不合格,再设法调整。这种纯凭经验的炉前快速分析方法简便而实用,但要经多年的实践才能掌握,是典型的口传心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做犁镜最关键的人是看火师傅。干了一段时间,我舅见我挺聪明,也好学,就决定培养我当看火师傅。白天人多嘴杂,只能干打杂、看机、上料的活,到了晚上12点过后,才能静下心来和我舅学习如何看火色和看水色。他一边讲一边示范,我眼睛都不敢眨地在旁边盯着看,在1200度高温的练铁炉前一站就是几个小时牞通红的炉火把眼睛刺得生疼。看水色是用长柄小铁勺由出铁口伸入炉缸,舀出些铁水,用嘴轻吹铁水表面来观水色。水色直接关系到犁镜制作能不能成功,最初没经验,吹时铁水四溅,帽子上烧下不少的洞。那也顾不上管,不停地吹,直到腮帮子都吹得又酸又涨又痛才肯罢休。更累人的是浇注铁水,一个舀勺15公斤,一勺铁水40公斤。每浇注一勺不能超过5秒,技术要求十分的高。”吉抓住连说带比划,为我们生动地再现着昔日刻苦学艺的场景。
  精神的高度紧张,体力的过度透支,让吉抓住终日疲惫不堪,但也终于修成正果。不到一年时间,他就学会了制作犁镜的全套技术。张锁明一生带徒弟数十人牞分布于阳城县各犁镜社。其中学得最好的就是他这个外甥吉抓住。
  改进犁炉 一举成名
  1977年秋天,吉抓住的舅舅去世,他正式担起了看火师傅的担子。由于受原材料和生产条件的限制,历代的犁炉体积都小牞大部分的用一年就要被废弃牞也因此被匠人们戏称为“一脚蹬”牞一炉日产量四五十片,远不能满足需求。俗话说三十而立,正当年的吉抓住踌躇满志牞开始从选炉石、炉温等各个环节进行反复尝试,总没有多大提高。一天,他正看着熊熊的炉火发呆,一个念头突然跃入脑际:如果扩大炉膛,不就可以多出铁水吗?跟大伙一说,保守的人就不同意了,祖宗传下来的尺寸哪能随便动?吉抓住耐心说服大伙儿:“咱先试一试,不成了再用祖宗留下来的。”认识统一了,一群人就在原有的老图纸上放大尺寸,制作出了新规格的犁炉。

    新改进的炉膛终于开始投入试生产,那是1979年夏季,“我们根据扩大的炉膛尺寸牞按比例往里面增添炉料牞加大火候。出炉的那一天,县以下的各级领导近百人都来到了现场。炉膛大了,一炉一次就可出40多片。当时就轰动了,紧接着开了现场会,那场面从来没有过,真是个热闹……”30年过去了,回忆起当年的情景,吉抓住仍然激动得不能自已。

    从此,吉抓住成了蟒河镇一带的名人,谁见了他都亲热地称他“炉头”。这个“炉头”可是名副其实的,只有小学文化的吉抓住不但能熟练掌握阳城犁炉炼铁和犁镜的制作技艺,熟练运用熔炼时的一整套成熟工艺,而且凭借多年经验,通过看火色、辨铁水等方法娴熟地掌握炉况、火候及铁水成色,恰到好处地把握铁水的化学成分和温度,可称得上是“一眼准”。吉抓住还有一个绝活儿,能在5秒钟之内浇注出有水波纹的犁镜,你用手触摸上去却是平滑如镜面,既是实用品牞又是工艺品。

    巧夺天工、鬼斧神工,用其中的哪一个词来形容吉抓住制作的犁镜都不过分。

顺应时代 发挥余热

    如此珍贵的犁镜为什么要停止生产?我们最终提及到这个话题。

    “主要原因就是两个。一个是农业机械化代替了牛拉犁,一个是国家要保护树木。浇铸犁镜的矿石入炉前要经过 烧、破碎和筛分, 烧时间长达30小时,这样才能去除硫份。 烧要以木炭做燃料和还原剂,烧制木碳的最好原材料是江木。但是江木生长期长,砍伐七八年后才能达到恢复期,最快也得三五年,所以到了1984年,犁镜制作就全面停产了。”说起这些,吉抓住一脸失落的神情。

    吉抓住居住的范上沟庄在大山脚下,地处偏僻,人烟稀少,直到2006年,那里才通了柏油公路。即便是这样,要买日常的生活用品,仍要走好几里地到最近的村子去买。吉抓住他并不在意这些,只是一想起犁镜心里就一百个放不下。闲来无事,他就拿起犁镜细细端详,看见明晃晃的镜面上自己饱经风霜的面容,禁不住想起制作犁镜那些个风餐露宿的艰辛日子,其中的苦乐得失、风光失落,惟有自知。有时,他也会将犁镜套在犁上,牵上那头老黄牛,晃晃悠悠走出家门,到自己的地里过把瘾。再不然,就是蹲在自家院里,和小孙子头顶头,一块儿摸着犁镜,再给小孙子讲讲当年做犁镜的故事……

    这让我们想到一句古语:英雄无用武之地。

    为了保护好这个国宝项目,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组手工技艺类的专家华觉明先生亲赴阳城,在皇城相府建立了我省第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博物馆,并撰写了讲解词。展览包括中国冶铁术的特色、我国冶铁技术的光辉成就、犁镜铸造技艺、犁镜和它的生产工具、有关中国冶铁技术和阳城生铁冶铸技艺的历史文献5部分,共计60余块展板。项目展示图文并茂,实物详尽。华觉明先生在解说词的最后写道:

    “阳城生铁冶铸技艺是中国人智慧和创造力的历史见证。尽管传统的冶铁技术已被现代技术所替代,犁镜铸造也因环保的需要不再延续,但先民们的原创性成就和代复一代的炉工们的业绩与敬业精神仍值得我们敬重和继承发扬。”

    吉抓住作为阳城犁镜制作的传承人,在今后阳城生铁冶铸技艺的传承和保护过程中会起到什么样的实质性作用呢?我们热切关注并期待着。

    也总忘不了见到他的情形。每当这时牞我们耳旁就会响起采访中吉抓住说的一句话:“老早那些年,谁家嫁闺女,当爹的都要包一片犁镜给她压箱底……”

 
 

 

阳城生铁冶铸技艺——犁镜铁范

 

 

 

 

 

 

文来源:太原晚报;本文作者:陈 威,牛晓珉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12-11-12 )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

山西地域文化第一站:太原道 >> 山西纪实

工作QQ:3786689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民歌戏曲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站长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