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太原道: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临县道情戏

  道情艺术的历史比较悠久,原属道教声腔艺术。我国的道情有两大类,法曲道情和俗曲道情,临县道情属俗曲道情。俗曲道情起源于唐代道士所唱的经韵或俗讲,是道家用以传教布道的一种曲艺说唱形式,有“道家传道之情”之说。宋代发展成为唱白相间的曲艺形式道情鼓子词。清代乾隆年间,在融合各地民间艺术的基础上,俗曲道情逐渐演变成为地方戏曲,并被搬上戏曲舞台。

    ■兴盛与发展

    临县道情的形成与金元时期北方全真教盛行有很大的关系。临县地处黄河中游、晋西黄土高原吕梁山西侧,与道教发源地终南山所在的陕西省只有一河相隔,故从汉唐到宋元,这里一直是道教最兴盛的区域。临县境内至今保存着许多道家的文物古建筑,有“十三观寺九厦院”之说。在临县道情的传统剧目中,反映道家思想的戏占了很大比例,说明临县道情的兴盛与道教的活动紧密相连。

    临县道情的兴盛与发展没有明确的文字记载,只能根据民间歌谣和老艺人的介绍进行推测。临县群众中至今流传着这样的歌谣:“炒鸡蛋,烙烙饼,弹起弦子唱道情。宁看道情《小姑贤》,不去房山做巡检。”巡检是清代以前的官职,这个顺口溜说明道情很可能在清代以前就在当地有一定影响。临县前小峪村道情老艺人郝顺德说,他的上三代师傅雒思福曾是道光年间的著名道情艺人。后刘家庄的老艺人刘成功也说刘家庄的道情班是清同治年间搞起来的。可见至迟清朝道光年间临县已有道情戏的活动应是事实。

    清末民初,临县道情发展到鼎盛时期,艺人辈出、班社林立,道情之声遍及城镇乡村。其活动范围,除临县外,遍及方山、柳林、中阳、离石以及陕北的榆林、延安地区。据民国初年的粗略统计,当时仅道情班社就有100多个,同时,也涌现出大批著名的道情艺人,如郝维藩、刘斌俭、郝永华、刘全新、秦芝田、赵新宏、刘恒艾、刘荣成等人,当时称为道情“八大名角”。民国初年到抗日战争前,半农半艺的道情戏班演出活动较多。随着中路梆子的发展壮大,道情艺人开始兼学唱大戏,出现了一批“风搅雪”班子,即既唱道情又唱梆子。由于两个剧种的结合,临县道情在表演程式、伴奏乐器、艺术风格、班规习俗上均受到了中路梆子的影响。

    清末民初,临县出现了职业班社,其中以三交镇的李春喜班最负盛名。该班的班主李春喜,原是一位著名艺人,工小旦。他嗓音清亮,表演细腻动人,深得群众喜爱。尤其在一些青年观众中影响颇大。当时有个叫拴拴的青年农民,更是爱恋入迷。有人给他编了顺口溜“猴(小的意思)春喜,满家喜,羡得拴拴打早起,一天不看道情戏,急得拴拴要断气。”这段顺口溜反映的是李春喜的技艺,也反映了李春喜职业班社的活动情况。据老艺人刘玉江说,他十七八岁时,就在陕西省的佳县、米脂一带的道情戏班唱戏。这类戏班,除班主是当地人,其余人员(包括演员、教师、文武场乐队以至箱倌等)全部是由临县以签定合同的方式聘去的。民国初,这类班社仅陕北就有五六个。

    由于晋西与陕北隔河相望,这里在抗日战争后期成为人民革命的根据地,晋西道情较早地与革命文艺工作相结合,运用固有的艺术形式,演唱新编的现代剧目,作为宣传政策、宣传革命、教育人民、发动群众的手段,从而成为人民革命的文艺武器。

    解放后,临县道情艺术有了新的发展。1960年春,临县正式成立了地方国营性质的临县道情剧团。在恢复和上演大批传统道情剧目的同时,又挖掘整理和改编了不少民间戏曲,并移植了一部分现代戏。在音乐、舞美、表演上也作了不少改进,为这一古老的艺术增添了新的魅力。1967年,临县道情剧团与临县晋剧一、二团合并为临县晋剧团,临县道情发展遭到停滞、破坏。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临县道情剧团得到恢复,重新购置了乐器、服装、道具,培养了一批有较高艺术水平的道情演员。

    ■音乐及剧目

    传统道情戏一般集中在农历十月至次年二月,并与当地的“伞头秧歌”也叫“大会则”配合进行。每年正月初,一二百人的伞头秧歌队闹秧歌时,由“大会则”到老乡家院里“跑院”或“踩场子”之后,就开始演唱道情戏,叫闹“小会则”。有时婚嫁祝寿、庙会开光、孩子满月和谢神还愿时也有进行表演。

    临县音乐比较古老,轻快、活泼、开朗、优美,既有浓厚的庙堂古典音乐的味道,又有着浓郁的晋西地方风味。其唱腔、曲牌,是由起源于唐代的道教音乐,吸收临县民歌和其它剧种的优秀成分形成的。唱腔曲调丰富,有着“道情九湾十八调,几个调调一大套,套套里头有弯弯,弯弯里头有调调”的特征。伴奏乐器由“文八仙”和“武八仙”组成,其中主要乐器有“文场四大件”(管、笛、笙、胡乎)和武场四大件(渔鼓、简板、小钗、木鱼)组成。

    临县道情的剧目丰富、古老,现存剧目大约有100多个,各个历史阶段均有不同的优秀作品。

    传统剧目以反映道教故事为多,描写神仙道士、宗教色彩较浓。如描写韩湘子出家修道的戏就有11个,统称为“韩门道情”,其中以《经堂会》、《高老庄》为代表。

    民间地方小戏多数取材于民间生活,主要反映劳动群众的悲苦境遇和男女青年之间的爱情生活,它的唱词和道白,通俗易懂,地方色彩极为浓厚,有着十分广泛的群众基础。如《秀才挽蔓菁》、《郭华卖胭脂》、《秃子闹洞房》、《张连卖布》、《鸿雁捎书》、《老少换妻》、《李大闹店》等。

    现代戏多是与革命文艺工作相结合的产物,起于抗日战争时期。建国后,在“古为今用”方针的指导下,排演优秀现代剧目50余部,经常上演的剧目主要有:《小二黑结婚》、《三世仇》、《柳树坪》、《朝阳沟》等。在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上,发挥了很大作用。同时对道情这一剧种的本身艺术,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和发展。上演剧目从早期宣扬道家离世高蹈的神仙故事逐渐趋向了世俗生活,较早地挣脱了宗教的羁绊而与当地民间艺术相结合,尤其是新时期以来,临县道情的剧目选择更以反映农民的现实生存环境为自觉的追求,并首先在演唱内容上得到发展。因此,临县道情不再具有宗教色彩,而成为纯粹的民间艺术。

    ■艺术特色

    临县道情属于道情系统中的北路系统,地方色彩浓郁,红、黑、生、旦、丑行当齐全,以“二小”或“三小”为主构成角色体制,角色很少化妆,服装以单色为主,很少杂色,没有五彩斑斓的视觉效果。演唱方式以坐唱为主,兼有站唱、背唱、边唱边舞以及帮腔等多种形式。该剧种表演行当以小生、小旦、小丑为主,旦角多行快步、碎步,与轻快的道情音乐节奏相协调。须生的表演则以稳健的坐唱为主,保留了道情说唱时期的痕迹。音乐婉转缠绵,曲调开朗而流畅,节奏明快而活泼,艺术风格柔美而典雅、浪漫而抒情,充盈了浓郁的乡野生活气息,为当地及吕梁地区广大观众喜闻乐见。

    临县道情语言通俗,接近日常生活用语。其唱词和说白均由民间艺人自创而成,口语化极浓。同时衬字虚腔利用得当,避免了衬字虚腔淹没唱词的缺陷,唱来明快热烈,巧夺天工。由临县道情“七字调”、“十字调”创作的著名唱段《翻身道情》牞便是巧妙应用衬字虚腔的典型范例。它的特点是突出唱词,将衬字集中用在了填补虚腔,例如它的第一句唱词 “太阳出来满山红”,演唱时处理为“太阳一出来咳呦号哎咳哎咳哎咳咳咳咳—— 满山红哎哎咳哎咳依呀”,虽然衬字不少,但由于集中用于填补虚腔,既不影响唱词,又以明快热烈的衬字抒发了感情,因而收到了极好的演唱效果。贴近生活、贴近现实的艺术创作趋向,使临县道情充满生活情趣,深为观众喜爱。1949年歌唱家李波同志唱着《翻身道情》参加了世界青年联欢节,并获三等奖,从而使临县道情传到了世界各地,并连唱了几十年,经久不衰。

    现如今,处于市场经济中的临县道情发展前景不佳。临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受经济发展的制约,以临县为主要演出市场的道情剧团收入极低,资金短缺,剧团难以自养,演员流失严重。随着老艺人逐渐远离舞台或离开人世,道情剧团出现了人才断层,面临传承断绝、后继无人的状况。经典剧目无法演出,道情戏整体演出水准下降,造成市场进一步萎缩,并产生恶性循环。  

    链接

    临县道情的艺术形式是由说唱道情直接向戏曲转化而来的,主要流行在晋西北的临县以及吕梁山沿黄河一带。它由唐代道歌中的主曲牌“蓝关腔”(也叫 “终南调”或“耍孩儿”) 、“皂罗袍”等,吸收临县地域的民歌及周边地区其它剧种的优秀成分发展而来,被人们称为 “吕梁山上一枝花”。

 

临县道情戏

本文来源:《太原晚报》;本文作者: 李文慧

太原道制作 http://www.tydao.com ( 2007-12-30 )

太 原 道 >> 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

山西地域文化第一站:太原道 >> 山西纪实 

国际域名:http://www.tydao.com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沧桑    大同烟云    文化论坛

太 原 道 >> 山西纪实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